探訪中國第一古剎河南白馬寺,到底有怎樣的神聖傳說?


河南白馬寺位於河南省洛陽老城以東12公里處,創建於東漢永平十一年,是佛教傳入中國後興建的第一座寺院,有中國佛教的“祖庭”和“釋源”之稱。

寺內保存了大量元代夾紵乾漆造像如三世佛、二天將、十八羅漢等,彌足珍貴。1961年,白馬寺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另外,安徽、青海、江西以及山西等地,也有“白馬寺”。

白馬寺這個名字,不見於東漢時文獻,也不見於曹魏時文獻。它最早見之於西晉時僧人竺法護的譯經記中。說是,竺法護曾於西晉太康十年四月,在洛陽白馬寺譯《文殊師利淨律經》;十二月譯出《魔逆經》;永熙元年在洛陽白馬寺譯出《正法華經》。就是說白馬寺之名見於古代文獻,距白馬寺的最初創建已經是二百年以上了。


白馬寺整個寺廟坐北朝南,為一長形院落,總面積約4萬平方米。 主要建築有天王殿、大佛殿、大雄寶殿、接引殿、毗盧閣等,均列於南北向的中軸線上。雖不是創建時的"悉依天竺舊式",但寺址都從未遷動過,因而漢時的臺、 井仍依稀可見。有五重大殿和四個大院以及東西廂房。

整個寺廟佈局規整,風格古樸。寺大門之外,廣場南有近些年新建石牌坊、放生池、石拱橋,其左右兩側為綠地。

中軸線起始點的山門,是三座拱形的大門,門頂為歇山式頂,外八字牆前左右分立著一對石馬。進入寺院後第一殿為天王殿,殿內置有泥塑的四大天王、彌勒、韋馱像。其後是大佛殿,大佛殿是寺內的主殿,殿的臺基高約1米,東西面闊五間,南北進深四間,重簷歇山頂,正脊中央陶塑“佛光普照”四個大字。殿內置有釋迦牟尼及迦葉、阿難、文殊、普賢等塑像,還懸掛有一口大鐘,重達2500公斤,是明嘉靖年間的遺物。


第三殿是大雄寶殿,殿內有如來佛、藥師佛、阿彌陀佛等佛像,面南而坐,十八羅漢像分坐東西兩側,所有的塑像造型生動,彩繪優美,是元朝留下來的繪畫佳作;大殿的內壁上有木雕的佛龕,供奉著壁佛5000多尊。

第四殿是接引殿,繞過竹叢就可登上清涼臺。臺的四周用青磚壘砌,臺上古柏蒼鬱,殿堂相接,昆盧閣矗立在正中,東西兩殿中雕塑著攝摩騰和竺法蘭兩高僧的佛像,他們圓寂後葬在山門內的兩側,墓冢一直保存到今天天還可見到。

白馬寺作為中國第一座佛教寺院,在中國佛教和中外文化交流史上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新中國成立後,人民政府給予了極大的重視,1952~1973年曾進行了幾次大規模修葺,現已成為國內外遊客的遊覽勝地。

永平八年(公元65年),蔡、秦等人告別帝都,踏上"西天取經"的萬里征途。在大月氏國(今阿富汗境至中亞一帶),遇到印度高僧攝摩騰、竺法蘭,見到了佛經和釋迦牟尼佛白氈像,懇請二位高僧東赴中國弘法佈教。

永平十年(公元67年),二位印度高僧應邀和東漢使者一道,用白馬馱載佛經、佛像同返國都洛陽。漢明帝見到佛經、佛像,十分高興,對二位高僧極為禮重,親自予以接待,並安排他們在當時負責外交事務的官署"鴻臚寺"暫住。

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漢明帝敕令在洛陽西雍門外三里御道北興建僧院。為紀念白馬馱經,取名"白馬寺"。"寺"字即源於"鴻臚寺"之"寺"字,後來"寺"字便成了中國寺院的一種泛稱。 攝摩騰和竺法蘭在此譯出《四十二章經》,為現存中國第一部漢譯佛典。

在攝摩騰和竺法蘭之後,又有多位西方高僧來到白馬寺譯經,在公元68年以後的一百五十多年時間裡,有一百九十二部,合計三百九十五卷佛經在這裡譯出,白馬寺成為當之無愧的中國第一譯經道場。

曹魏嘉平二年(公元250年),印度高僧曇柯迦羅來到白馬寺。此時佛教也從深宮走進了市井民間。隨後,曇柯迦羅在白馬寺譯出了第一部漢文佛教戒律《僧祗戒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