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华盛顿邮报》总裁开枪自杀的躁狂抑郁症,究竟是什么?

1963年夏天的一个午后,菲利普·格雷厄姆在自家农场用一杆猎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就在一个月前,他刚刚被确诊为患躁狂抑郁症。距离1957年他首次表现出严重的抑郁症状,已经过去了整整6年。

菲利普·格雷厄姆当时任《华盛顿邮报》总裁,曾带领《邮报》打败强势的竞争对手,并完成了几次最重要的收购。

他和几任美国总统都有私交,尤其是肯尼迪。正是在菲利普的极力推荐下,肯尼迪才提名林登·约翰逊做自己的副总统。

让《华盛顿邮报》总裁开枪自杀的躁狂抑郁症,究竟是什么?

▲《华盛顿邮报》大楼

就是这样一个精力充沛、意志坚定的人,也没有逃过躁狂抑郁症的折磨。一次,菲利普在一个全国性重要会议上躁狂发作,也是肯尼迪紧急派出政府专机,带上医生将菲利普强制送到了精神病医院。

如果说五十多年前,医疗条件尚不发达,对于这种精神疾病还没有明确的认识和治疗方法,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我们还是对躁狂抑郁症感到陌生、充满误会。

所以,让菲利普开枪自杀的躁狂抑郁症,到底是什么呢?让我们跟着他的故事,进一步了解这种疾病。

躁狂抑郁症会让人感到一种特别的痛苦、高兴、孤独和恐怖

正如它的名字所暗示的,躁狂抑郁症会让人情绪异常高涨或者异常低落,躁狂和抑郁会交替出现。

菲利普最初的异常,就表现在他对妻子凯瑟琳·格雷厄姆的恶语相向和过度依赖上。

让《华盛顿邮报》总裁开枪自杀的躁狂抑郁症,究竟是什么?

▲凯瑟琳·格雷厄姆

一方面,菲利普每次都在家人面前开凯瑟琳玩笑,让她成为家庭笑话的笑柄,凯瑟琳因为生孩子而发胖,他就当着所有人的面叫她“肥肥”。事情过后,他又感到深深的自责,对自身和自己的能力极度怀疑,连穿哪双鞋都犹豫不决,还经常表示要自杀。

另一方面,他又变得不愿见人,连和孩子们吃饭都会倍感压力,可是他又感到极度的孤独,凯瑟琳必须时刻陪在他的身边。曾经有半年时间,凯瑟琳陪着他待在室内,除了看心理医生之外,他们不会踏出房门半步。

他有时候完全逃避工作,有时候又承担了太多的工作,“像火箭冲天而飞,不断冒着火花,甚至有时喷出火焰,把自己燃烧殆尽”。

到后来,菲利普开始无缘无故骂人,经常性地破口大骂成为了他的习惯,有时他甚至会半夜打电话给肯尼迪总统爆粗口。

强烈的购买欲是躁狂抑郁症的一个明显症状

让《华盛顿邮报》总裁开枪自杀的躁狂抑郁症,究竟是什么?

▲菲利普(左)与岳父迈耶阅读《邮报》

菲利普的症状之一就是开始疯狂收购,这也是躁狂抑郁症的典型症状。

1961年菲利普决定收购主要面向商务人士的《新闻周刊》,这笔200万美元的交易从头到尾就用了20来天。和鲍沃特造纸公司的老板打球时,就一拍脑袋决定收购造纸公司的部分财产。买了造纸公司不到一个月,菲利普又买下了一家艺术杂志。

尽管菲利普原来就极具商业头脑,在收购方面很有决断力,但这种生病导致的疯狂购物欲,也使他的收购变得盲目和丧失理智。而对于普通人而言,这种控制不了的“买买买”的欲望,更可能使人倾家荡产、债台高筑。

第一次发作时,躁狂抑郁症往往只表现出抑郁的症状

躁狂抑郁症最具迷惑性的一点,就是人们往往意识不到病人躁狂的一面,把他当做抑郁症来治疗。等到病人情绪过于高涨的时候,反而让人误以为病情得到了改善。

从菲利普抑郁发作到他最后开枪自杀的6年中,有好几次他的病情看上去得到了控制。他一度情绪恢复到可以陪着凯瑟琳到加拿大旅行,在家庭晚宴中高谈阔论、开怀畅饮。

让《华盛顿邮报》总裁开枪自杀的躁狂抑郁症,究竟是什么?

▲《邮报》的普利策奖荣誉墙,总共获奖45次

可是酒精会加重抑郁和躁狂的病情,而在加拿大的旅行是他最后一次保持冷静的时刻,他突然进入过度活跃的状态,随之而来的就是恼怒和刻薄的诽谤。

陪在他身边的凯瑟琳终于意识到,反复发作的躁狂抑郁症如果不进行治疗,就会变得更加严重,发作得更加频繁。

如果不进行治疗,或者治疗不当的话,这将是一种致命的疾病

躁狂抑郁症必须进行治疗,而且要得到正确的治疗。

菲利普在治疗上走的弯路,可以说直接导致了他之后的自杀。

让《华盛顿邮报》总裁开枪自杀的躁狂抑郁症,究竟是什么?

▲菲利普与凯瑟琳结婚照

第一次抑郁发作之后,凯瑟琳经人推荐为菲利普找到了莱斯利·法伯博士。法伯博士错误地认为不需要药物帮助,通过谈话和哲学思考就能治疗躁狂抑郁症。正是他让菲利普对所有药物都产生了怀疑、害怕、恐惧的情绪,从始至终都拒绝吃药。

菲利普的病情在多次找法伯医生咨询治疗之后,不但没有得到改善,反而越来越严重。当凯瑟琳的另一位医生好友得知菲利普从来没有吃过药的时候,大吃一惊,在他看来,这种病绝对离不开药物治疗。

后来的事实证明,药物治疗对于躁狂抑郁症患者是必需的,严重的时候甚至要考虑强制住院。菲利普在被肯尼迪总统的政府专机接回来之后,住进了华盛顿郊区一家私人精神病医院。可是菲利普用自己的能言善辩说服了医生和护士,让自己出院回家休养。回到家第一天,菲利普就用猎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凯瑟琳回想起来,菲利普早就做好了开枪自杀的准备,所以一直要求出院,又找各种理由回到存有猎枪的农场。可在当时,医生们既没有问她农场是否有酒或者安眠药,也没人提醒她要让菲利普远离刀、枪这样的危险物品。

让《华盛顿邮报》总裁开枪自杀的躁狂抑郁症,究竟是什么?

▲《邮报》会议室玻璃上对格雷厄姆家族的介绍

躁狂抑郁症不是“神经病”,不必羞于承认,也不要逃避治疗

法伯医生认为,给一种病定名,会改变病人对自身的看法,也会改变周围人对他的看法,所以他从来没有给菲利普的这种病下诊断。

这也是时至今日,所有躁狂抑郁症患者的担心所在。

菲利普从来都不承认自己的疾病,他把精神病当做一种耻辱,“这意味着我永远不能进入内阁了。”每当有人暗示他的疾病,他就会大发雷霆。而凯瑟琳在确定菲利普生病的情况下,也对外界、甚至是自己的父母和菲利普的父亲也闭口不谈、极力隐瞒。

即使是在菲利普自杀之后,大家也不愿意面对他生病的事实,而把他的死亡称为“一场意外”,虽然每个人都知道这到底是什么一回事。

可事实上,旁人乃至医生这种逃避的状态,会给躁狂抑郁症患者带来更大的精神压力,而患者自己拒绝接受患病的事实,也会进一步影响到他的治疗和康复。

让《华盛顿邮报》总裁开枪自杀的躁狂抑郁症,究竟是什么?

▲菲利普在《邮报》总部的名言:新闻是历史的第一个草图。

其实,躁狂抑郁症也只是疾病的一种,虽然发病时可能会造成巨大的痛苦,但不代表患者就失去了理智、没有了人格,更不能直接和“疯子”等同。在病情稳定的情况下,病人完全可以正常地工作、生活。没有人会因为得了心脏病而感到羞耻,也不会有人因为你患有高血压就歧视你,那为什么要把躁狂抑郁症区别对待呢?

在目前医疗迅速发展的情况下,躁狂抑郁症完全可以得到有效的缓解和治疗,甚至有痊愈的可能,也有少数人的症状一辈子只发作一次。

只有正视并了解这种疾病,才能让他人面对病人时更尊重、更坦然,让病人面对自身和他人时更尊重、更坦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