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前夕央媒起底电商刷单 京东、拼多多每天能刷的数量最多

一年一度的双十一购物狂欢节进入倒计时,为了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还是有很多商家在商品的销量和评价上动心思。针对这一现象,《法制日报》记者展开了调查。

据《法制日报》报道,刷单的商品主要是衣服、鞋帽等,在不少电商平台都有商家在刷单。淘宝查刷单比较严格,京东、拼多多这样的平台要求相对较低,每单只能拿到3至5元,但每天能刷的数量较多。

据了解,在全国范围内查处的组织刷单炒信案件中,涉案金额最高的,就是这起涉及3.2亿的京东平台特大刷单案。在今年3月,浙江金华市场监管局查获了一起京东平台特大刷单案,在现场,执法人员提取了该刷单团伙的大量经营数据,其中包含涉嫌与刷单相关的文档、表格以及聊天记录。京东作为这家公司的最大金主,团伙负责人交代,该团队开发了智能刷单的系统,可以自动注册京东账号并模拟全国各地用户下单,甚至有成员在周报中“反思”:“刷单速度太快,16秒1单,比秒杀还快,不够真实”。

经过3个月的调查取证,6月12日,浙江省工商局在全省反不正当竞争"百日执法"专项行动实务公示会上,公布了对该公司的查处情况:“由于组织虚假交易金额、刷单交易笔数特别巨大,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十条第一款规定,处以顶格罚款200万元。”

双十一前夕央媒起底电商刷单 京东、拼多多每天能刷的数量最多

而在电商新秀拼多多平台上,刷单现象也是触目惊心。新华社曾披露一起特大制售假壮阳药案,犯罪嫌疑人花费8万元将假壮阳药刷成某拼团购物网站“爆款”,一个月可销售6000余单,销往20多个省份。警方调查发现,犯罪嫌疑人在拼多多上开设多家网店,为了让更多客户能在检索时看到自己的店铺,所以高投入刷单。

双十一前夕央媒起底电商刷单 京东、拼多多每天能刷的数量最多

我国新修订的《反不正当竞争法》自2018年1月1日实施,其中规定严禁“组织虚假交易”。尽管国家三令五申禁止,但是刷单这一乱象仍然屡禁不止,刷单人员的扩张类似传销。究其原因,与平台的监管松懈甚至鼓励不无关系。

《华西都市报》就曾接到来自京东卖家王先生的爆料,称有京东运动母婴行业的员工直接对其提出要求进行最低五十万的刷单,更宣称这就是“互相帮助的事”。

双十一前夕央媒起底电商刷单 京东、拼多多每天能刷的数量最多

对于电商平台而言,严厉打击刷单是天经地义的事。双十一马上来临,作为电商平台,必须为消费者把好“准入关”,更不能对刷单、售假等违规违法行为放任自流。只有让数据更加真实,才能赢得客户和消费者的信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