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城来的第一书记扎根大余县兰溪村4年 一心为百姓做实事

省城来的第一书记扎根大余县兰溪村4年 一心为百姓做实事

“我们村里的黄冬发大叔养鸭养鹅一年能赚2万多元……”“村里返乡创业的年轻人正在扩建厂房,到时能吸纳更多村民就业……”4月18日,面对记者的到访,江西省司法厅法治政府研究中心主任、省司法厅驻大余县池江镇兰溪村扶贫工作队队长、驻村第一书记何定中如数家珍般地介绍起兰溪村的脱贫攻坚工作。

省城来的第一书记扎根大余县兰溪村4年 一心为百姓做实事

何定中介绍兰溪村的脱贫攻坚工作情况

时间倒回4年前,2015年9月1日,何定中离开省城南昌,先坐火车再转汽车,一路颠簸来到400公里之外的十三五省级贫困村——大余县池江镇兰溪村。只是何定中没想到,他来兰溪村一晃就是4年。4年驻村扶贫的日子里,何定中俯下身子做了很多实事,赢得了当地干部群众的信任,也和当地村民们结下了深情厚谊。

帮助村民发展产业促进就业,是脱贫攻坚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也是驻村第一书记肩负的重要使命。为破解这道难题,何定中吃透扶贫政策、把脉市场行情,为村民找准脱贫致富路子。

村民黄瑞扬几年前搞水产养殖损失较大,有些心灰意冷。2015年底,何定中来村不久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便找到黄瑞扬,经过多次沟通交流,核算成本经济收益账,引导黄瑞扬搞脐橙种植。

由于没有种植经验,何定中便积极邀请县果业局干部为黄瑞扬提供技术指导,还领着黄瑞扬去赣州信丰县实地考察脐橙果园建设经验。

省城来的第一书记扎根大余县兰溪村4年 一心为百姓做实事

大余县池江镇兰溪村黄瑞扬家的脐橙果园

“何书记还帮忙争取到46万元产业扶贫资金修通了进出果园的路,帮助协调申请到100万元扶贫免息贷款用于果园建设开发,解决了我缺技术、缺资金的燃眉之急。”黄瑞扬说,如今他的果园面积达到400多亩,其中100多亩果园2018年已经挂果5万多斤,销售收入20万元。

“再过3到4年,我的果园将进入丰产期,到时每年能产果100多万斤。”在果园建设发展的过程中,黄瑞扬雇请村民锄草、施肥、打药、摘果,带动20多名村民就业增收,其中就有十多名贫困群众。

在何定中看来,兰溪村底子弱、缺产业,只有通过积极扶持村里能人创业、引导能人返乡创业,才能带动村民就业尤其是帮助贫困户脱贫增收致富。

位于村中的大余县野劲牛电子厂是黄炳华回村创办的。“我们吸纳了十多名贫困村民在这里做工。”黄炳华说,回乡创业,既降低了自己的生产成本,又能让更多的村民在家门口就业,是一件利己利人的好事。

省城来的第一书记扎根大余县兰溪村4年 一心为百姓做实事

兰溪村村民在家门口的电子厂做工

贫困户郭小英在野劲牛电子厂装配数显压力表,一个月能赚到一千七八百元。“以前外出打工照顾不到家里,现在在家门口上班方便得很,有一份收入还能照顾小孩。”不善言辞的郭小英高兴地说。

为了支持野劲牛电子厂扩大再生产,带动更多村民就业增收,何定中还积极协调建设用地。目前,野劲牛电子厂占地600多平米的五层高新厂房正在建设中。

对于有意愿创业的贫困户,何定中多方跑动寻求支持。2017年,贫困户黄冬发养起了鸭和鹅。“第一次养了500只鸭子,没想到全军覆没,后面又采购了几批鸭苗鹅苗,还是以失败告终。”黄冬发说,当何定中书记了解到他养鸭养鹅不顺时,很快便去县农业农村部门邀请养殖技术员上门指导。

省城来的第一书记扎根大余县兰溪村4年 一心为百姓做实事

贫困户黄冬发养鸭养鹅脱贫致富

“经过技术员的悉心指导,后面就再没发过鸭瘟了,鸭苗鹅苗的存活率高达80%。”黄冬发告诉记者,如今他养鸭养鹅刨掉各项开支,一年能赚两万元钱。再加上加入天翼养蜂专业合作社养蜂、参与村里的光伏发电项目,一年下来黄冬发能赚上近三万元。

省城来的第一书记扎根大余县兰溪村4年 一心为百姓做实事

江西省司法厅捐助15万元帮扶款,为兰溪村村集体建设的红糖(甘蔗)产业扶贫基地。

在发展产业促进就业的同时,4年来何定中带领村两委多方争取扶贫资金2568万元,实施了修路修桥修水渠等108个基础设施项目,使兰溪村的村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极大地改善了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

省城来的第一书记扎根大余县兰溪村4年 一心为百姓做实事

何定中担任兰溪村第一书记以来,兰溪村由落后村变先进村,村部会议室墙上挂满了获奖牌匾。

兰溪村这个曾经的落后村,2018年实现了整村脱贫,如今已经俨然成为了县里小有名气的先进村,村部的会议室墙上挂满了各种奖状牌匾。

“村里发生这么大的变化,离不开何书记的辛勤付出。我们村里不论老人还是小孩没有不认识何书记的,他这个人愿意为老百姓做实事,为人和善,没有架子,我们都信服他。”谈起对驻村第一书记何定中的看法,黄瑞扬竖起了大拇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