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湖北特有的珍稀瀕危植物竟然無人知曉

我想拍個紀錄片

這種湖北特有的珍稀瀕危植物竟然無人知曉

這種被修剪地像燈臺一樣的樹叫湖北梣

湖北梣,又名對節白蠟、湖北白蠟。為中國特有的珍稀瀕危植物,僅分佈於湖北省京山縣和鍾祥市交界的大洪山餘脈的窄小地區內,因此得名“湖北白蠟”。又小枝對生,棘刺狀,得名對節白蠟。湖北梣是落葉大喬木,高達19米。花期2-3月,果期9月。

這種湖北特有的珍稀瀕危植物竟然無人知曉

發現

湖北梣(Fraxinus hupehensis)1976年由任教於湖北省林業學校的蘇丕林教授發現,並經南京林業大學向其柏教授鑑定,確認為以新種。由於湖北梣的分佈地域狹窄、數量稀少,其近親在國內沒有分佈等原因,使得湖北梣在科學研究上具有重要的價值。又因生長緩慢,大樹存量有限,1989年被認定為國家珍稀瀕危植物,並列入《中國植物紅皮書》。

這種湖北特有的珍稀瀕危植物竟然無人知曉

性格

湖北梣樹形優美,木質細膩,蒼老挺秀;根系發達,盤根錯節,生根能力強,水土保持能力強,容易扦插繁殖;抗逆性強,耐旱澇,耐貧瘠,在最低氣溫-20.3℃,最高氣溫42.3℃下均無不良反應。由於以上特性,湖北梣在水土保持、園藝觀賞上具有重要的價值。

厄運

1989年,湖北梣的發現者蘇丕林在《中國花卉盆景》雜誌上發表《對接白蠟堪稱盆景材料新秀》一文,湖北梣的命運從此被改變。在京山當地,一棵棵對節白蠟作為盆景植物被園藝愛好者和商販從山裡掘走,修剪成燈臺的造型。從1998年開始,京山縣對節白蠟古樹的數量開始逐年銳減。1999年,在昆明世界園藝博覽會上,對節白蠟被評為植物類金獎,身價倍增。但這並不是榮耀,而是末日的徵兆!如今,野生的湖北梣大樹幾乎被盜掘一空,或被囤積於京山當地的苗圃,或被搜刮至武漢大型苗木基地,或被倒賣到外省,甚至境外。

可謂成也蕭何敗蕭何!

這種湖北特有的珍稀瀕危植物竟然無人知曉

喚醒

然而,幾乎沒有人認識到保護對節白蠟的迫切性。如果你來到武漢市,指著對節白蠟問路人,幾乎沒有人知道這種樹名字。如果你來到原產地京山縣,每個人都會告訴你,對節白蠟有多麼值錢,價格節節攀登,以及怎麼挖,怎麼種,哪裡有賣。滿大街都栽著被修剪得慘兮兮的“特產”對節白蠟。包括政府職員在內,許多人家裡都囤積著非法盜挖或非法收購的對節白蠟。

在《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上,湖北白蠟被列為“瀕危”。按照《中國野生植物保護條例》,對節白蠟應該受到保護。許多被移植的對節白蠟樹齡在100年以上,按照相關法規,屬於古樹名木,也應受到保護。

“進城”,對大樹來說是一種深深的傷害,不僅要離開故土,離開熟悉的環境,還會被砍去枝杈、老根,面臨死亡的威脅。不再有同伴,不再會結種子,不會再有後代。進城,對棲居於大樹周圍的鄰居來說更是災難,被挖掉,或被進山挖對節白蠟的車輪軋爛。

我很關心珍稀植物的命運,想以對節白蠟這種湖北省特有,城裡常見卻未受到保護的樹為例來拍個紀錄片,呼喚起社會的關注。

並,做個小調查,

找到你附近的對節白蠟,

拍照發給我,附發現地點。

—————————————————————————————

對節白蠟的植物學資料:

樹皮深灰色,老時縱裂;營養枝常呈棘刺狀。羽狀複葉長7-15釐米,葉軸具狹翅,小葉著生處有關節,;小葉7-9枚,革質,披針形至卵狀披針形。兩性花花萼鍾狀,雄蕊2,雌蕊具長花柱,柱頭2裂。翅果匙形,長4-5釐米,寬5-8毫米,中上部最寬,先端急尖。落葉大喬木,高達19米。花期2-3月,果期9月。

《中國野生植物保護條例》摘要:

第九條國家保護野生植物及其生長環境。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非法採集野生植物或者破壞其生長環境。

第十六條禁止採集國家一級保護野生植物。因科學研究、人工培育、文化交流等特殊需要,採集國家一級保護野生植物的,必須經採集地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野生植物行政主管部門簽署意見後,向國務院野生植物行政主管部門或者其授權的機構申請採集證。

採集國家二級保護野生植物的,必須經採集地的縣級人民政府野生植物行政主管部門簽署意見後,向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野生植物行政主管部門或者其授權的機構申請採集證。

《湖北省古樹名木保護管理辦法》摘要:

第二條 本辦法所稱的古樹,是指樹齡在100年以上的樹木;所稱的名木,是指樹種稀有珍貴或具有重要歷史、文化、科學研究價值和重大紀念意義的樹木。

第七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保護古樹名木的義務,不得損害和自行處置古樹名木,對損害古樹名木的行為有批評、勸阻和舉報的權利。

第十六條 禁止下列損害古樹名木的行為:

(四)採伐;

(五)非法買賣等流轉行為;

(六)其他損害行為。

第十七條 禁止移植古樹名木,國家重點工程項目除外。

【圖文來自:瑞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