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窯村挖出十條龍,如不裝假龍頭其價值意義更高


河北省邯鄲市,姜窯村挖出十條龍,如不裝假龍頭其價值意義更高。

河北省邯鄲市古石龍景區位於邯鄲縣三陵鄉姜窯村西,景區中已陸續發掘出一大九小10條石龍,大龍在正中間,九條小龍左五右四,以相等距離依次排列,布成了規則的“巨龍陣”。

這些石龍由當地村民燒磚挖土時發現。為首的大龍,高約2.5米,寬4.6米。在身體兩側,有巨大的龍爪。大龍與旁邊小龍的間距大約在2.5至3米,而小龍之間則幾乎沒有空隙。

那條大龍的龍身,露在外面的部分只有30多米長。其餘部分則綿延到了後面的山坡裡,在山坡下的小洞中,隱約能看到泥土中的石龍骨節。

自古石龍發現以來,其形成原因便眾說紛紜。歸納起來,大致有以下三種: 一是人工製造說,二是地殼變化自然生成說,三是動物化石說。記者就此採訪了古石龍景區和邯鄲市文物部門有關人士,經過詳細考察和論證,專家們最後認定,這些古石龍系天然形成的古河道鈣化石。

對於龍頭部分,有人認為,這些龍頭都是後來人為製作的。還有人表示,當年並沒有親眼看到龍頭。

專家稱,古河道沙成形並不少見,但是像這樣均勻斷裂成如同巨型脊柱形狀卻極為罕見。如果能原樣保留,供大家欣賞,其價值意義遠比如今安上人造龍頭要高。

據古石龍景區資料介紹,由於這些石龍均遭到一定破壞,挖掘時只有無頭長身,村民說是傷龍,如今所看到的龍頭都是幾年前修復起來的。

據考證,覆蓋在古石龍上的粘土層約為十米。而華北平原的沉積速率約為每年0.4毫米,因此形成這個土層需要2.5萬年,再加上一些被侵蝕掉的土面,這些都表明:石龍形成於3.5萬年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