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西方油画像真人,中国画却和实际差别很大?

影影圈圈


每次当西方油画与中国画出现在一起时,就又有讨论不完的话题,两者同属于绘画艺术,总有着太多的不似之处,又存在一些相似之处,那么为何西方油画像真人,中国画却和实际差别很大呢?这应该说的是人物油画和人物国画中的人物形象对比,




西方油画人物形神俱备,

一切都因为油画是以“色彩”为载体,带给人强烈的视觉效果,而色彩本身就可以独立成为一个形状,怎么理解呢?就好像物象的影子就是一个很明显的形状,或者把很多种色彩拼凑在一起就也成了一个形状,就比如,“搭积木”那种,这就是油画艺术里所说的“色彩有了,形就成了”,




油画里的人物之所以可以像真人一样形象逼真,除了“色彩造型”之外,它以素描为基础的“空间透视效果”也是主要原因之一,艺术家把人体结构按照“黄金分割比例”进行塑造,人物的造型模型有了,然后添加丰富的色彩,进行修饰,自然就形象逼真和真人一样了,


中国画人物和现实人物差距很大,

几千年来,国画都注重“写意”,首先要明白“写意”并不是忽略物象的具体特征,比如,那些花鸟、山水画的形象也很逼真,唯有人物画的形象给人“怪怪的”感觉,和现实中的人物相差甚远,那么为什么人物画就不讲究形象呢?而山水、花鸟却有形象?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那是因为,山水、花鸟没有表情,在油画或者国画中都不需要描绘表情,人们在欣赏没有表情的物象只会观察整体特征,不同的物象之间总是相互吸引,所以觉得那些山水、花鸟很逼真;然而,人物是有表情的,只是在国画中看不到色彩,只有笔墨,用笔墨来描绘表情自然没有比用色彩描绘表情显得生动形象,就好比一张苍白的脸是显示不出任何表情的,又由于国画的空间立体感没有油画的强烈,(确切的说国画是依然属于线条艺术)所以国画人物看起来和实际人物差别的很大,



诗夜城主


为何西方油画像真人,中国画却和实际差别很大?这是个很多人都能感觉得到却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问题。其实,这个问题说简单也简单,说复杂也复杂。


说简单就是一句话,中国画和西方油画的创作理念创作技法表现手法不同。

说复杂就要从几个方面来解读这个问题。

首先,中国画和西方油画都是视觉艺术。中国画是东方绘画的主要画种,有着2000多年的历史。西方油画是西方绘画的主要画种,有着600多年的历史。中国画和西方油画有着各自的历史渊源和文化背景,是东西方传统文化在绘画艺术上的反映和体现。

二是,中国画和西方油画由于传统文化的不同在绘画立意上从一开始就不相同。中国传统文化注重含蓄、内敛,表现在绘画艺术上,描绘自然风光、山水花鸟的绘画占了绝大多数,而表现人文题材的绘画相对较少。西方传统文化提倡开放、张扬,表现在绘画艺术上,以人物为主体主题表现人文精神题材的油画始终是西方油画的主流。

三是,中国画和西方油画的创作理念不同。中国画追求“写意”,就是画的意境要宏阔深邃,在“似与不似”之间,在“书画同源”“画书诗印一体”。西方油画注重写实,强调“形象逼真、形神兼备”,且以人物画为主。虽然后起的印象主义、抽象主义油画不再追求形象逼真,但写实具象仍是油画的主流。



四是,中国画与西方油画的创作工具材料不同。中国画使用的是毛笔、水墨或水彩,画在宣纸上。西方油画使用的是油画专用笔、刀,和易干的植物油调和颜色形成的颜料,画在画布或墙面上。

五是,中国画与西方油画的创作技法不同。中国画是“笔墨线条的艺术”,西方油画是“造型色彩的艺术”。


以上五个不同,就是为什么西方油画像真人,中国画却和实际差别很大的形成原因。


灯影书画


为何西方油画像真人,而中国画却和实际差别很大呢?

最简单的答案就是:西方油画特别强调写实;中国画则很强调写意。

具体的可以从这五个方面解答。

一、绘画的工具东西方不同

西方油画以植物油且是快干的植物油做颜料,如罂粟油、亚麻仁油和核桃油等调制颜料,绘画不用纸张,而用亚麻布、纸板或者木板。到了近代,画家喜欢用亚麻子油调制颜料,这种油画颜料干燥后不变色,画面也不会变得脏兮兮的,且色彩丰富、逼真。因为油画的颜料具有不透明性和覆盖力强的特点,画油画时,颜色由深到浅,逐层覆盖,这样油画的立体感变呈现出来了。

中国画多在绢、宣纸和帛上作画,画好后一般会裱糊起来。多用毛笔蘸水和墨在宣纸和绢上作画,立体感不是很强。

二、中国画注重线条的应用,而西方油画不注重。

线条在中国画里,画家一般是用它来作为意象和物象的境界。如,在中国画里,人的身体与背景的界限,往往用一条弯曲柔软的曲线即可;西方油画则不这样。

三、西方油画讲究透视法,而中国画则不讲究。

所谓透视法就是在二维的画布画出三维的立体感。西方油画讲究复制现实真物,就连画作里的距离、光影等都同比例真实。而中国画讲究写意和天马行空,则完全不受透视法拘束。从这一点上看,便可以部分地回答了上述问题。

四、西方油画家研究解剖学,中国画家则不学这个。

西方画家学习解剖学,是为了掌握人体的构造和骨骼分布等情况。一个合格的油画家一般都是一位解剖学专家,这有点像中国以前的剃头匠。过去的剃头匠不仅会理发,还会掏耳朵、推拿和接骨。

五、西方油画重视背景,中国画则讲究留白。

中国画的写意特性在这一点上尤为明显。一直梅花、几根竹子可以突兀在一大片的空白纸上,四周空荡荡无一物;而油画也表现相同题材时,则复杂得多,写实得多,一段要将梅花的枝干和生长环境等一草一木都交代清楚。

总之,西方油画比较写实,而中国画比较写意,二者追求的目标不一样,所以呈现出来的效果就是:西方油画中的人真像,中国画却和实际景物差别很大了。


老梅寻梦


西方油画家和中国画家的创作理念不同,因而油画作品和中国画作品表现风格不同。

西方油画绝大多数以人为创作对象,所画人物生动形象逼真,通过色彩,光影,写实等,把人物画得如真人一般。成为西方绘画的艺术经。这是西方美学的指导下所所作的艺术。特别是西方文艺复兴及以后的油画作品,更是把人物油画之美创作到了极致。

西方文艺复兴是一个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以致于兴成一种洪流,甚至改变了美学观念。

文艺复兴前是神统治,是哲学也是美学。一切在神的统治下,人是被动的,受压抑的,神是无尚的,主宰一切的,美学也是一切神授。反映到文艺之中,人是被衣服裹着的装在套子里的。

文艺复兴运动,打破了一切神授的羁绊,人成了万物之灵,主宰世界。美学也从神的统治转化为人的主宰,一切由人创造,人从套子里出来变成了主体。故西方油画中的自由的人变成了神圣,维纳斯,美惠女神,自由女神,大卫,蒙娜丽沙等相继出现。

而中国画是以写意,含蓄,余味曲包,追求诗意中创作的。有写意传神的奉为上品,不少创作离现实越远,越艺术化,写意化而成为上品。洛神是理想中的洛神,西施是传说中的西施,八十七神仙卷中的人物是虚无漂缈的人物。这完全是绘画理念,美学思想,审美欢念作用下的艺术创作。所以创作效果就大相经庭。

绘画发展到今天,美学思想有大融合的趋向,中国也画油画成风,也在画主宰世界的人,也有在封建套子里解放出来的绝美人物。而西方也有油画含意的现象,也从单纯的写人之实,用中国人发明的陶器倒水,来寻"源"的,成为东西绘画创作的艺术珍品。

美学,哲学在前进,绘画艺术所创造的美也在变化(认同请关注)。




GoodLuck6868


西方的人物油画是逼真性的写实,是模仿真人的现实,注重人物形象整体的和谐和精神的统一;中国画的人物画具有虚实的写意,讲究人物形象的似与不似之间意境的审美。



中国画 以毛笔、墨、国画原料、宣纸和绢帛为工具材料,是我国特有的传统画种。中国画再现客观对象与表现主观情感上,讲究“写意”、“意境”、“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以简洁的构图与形象调动欣赏者情趣的联想,获得诗情画意的审美理想。中国画在形式上以山水花草、动植物自然风景为主,人物画比较少。描绘人物形象存在着虚与实、像与不像之间的写意,和实际中的人物形象差别很大,表现出人物形象性的神形兼备的神韵美感。



西方油画注重写实,以透视和明暗的方法表现物象的体积、质感和空间感,并要求表现物体在一定光源照射下所呈现的色彩效果。油画的色彩异常 丰富,能充分表现对象的复杂性,有力地展示雄浑阔大的场面和人物形象的艺术性。



例如《阳光中的裸女》是法国画家奥古斯特·雷诺阿于1876年创作的油画作品。这幅画中的少女,在阳光照射的女人体上,由于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人们习惯地认为是洁白的光滑的肉体,实际上呈现出千变万化的色彩,有的地方是冷色调,有的地方是暖色调,表现出她美丽动人的纯洁心灵的真实美感,具有吸引人们视觉效果的艺术感染力。


黄智637


西方油画写实,有先天的优势,归功于它的材料属性,以油为媒介的油画色彩覆盖性强,厚重质感强,便于反复塑造形体,且色彩光泽鲜亮,画人物自然堪当大任,写实又逼真。


中国画画人物总觉得和实际相差太大,也是和中国画的材料有关,中国画的材料以水为媒介,用的是水的墨,水的植物颜料和矿物颜料,可以说没什么覆盖性,一笔定乾坤,最关键的是,中国画的审美取向和油画完全不一样,中国画讲气韵生动,注重写意,而不是写实。


诚然,中国画的写意决定了中国画发展的道路,但也不是中国画就不能写实,中国的工笔通过三番九染,同样可以把人物画的很逼真,色彩画的很靓丽,和实际没什么区别。

每一个画种都有自己的强项,舍弃自己的优势拥抱别人的长处,不可取。好比油画来画中国写意画,还叫油画吗?同样,中国画别紧张自己写不写实,发扬自己的写意,就是世界第一,从另外的角度看,中国画和实际没有一点差别。


陈会衡山水画家


艺术源于现实,超脱现实。西方画作也不都像真人的。毕加索、梵高、莫奈……,

西方重写实,东方重写意。但无论东西,画出灵魂远胜复制。所以,超写实画家很受争议。


萧OO潇


写实和写意的区别,中国画也有工笔画这样写实的作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