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怎麼才能夠做好因材施教?

emptymalei


這個問題好大,我是沒有能力全面回答的, 所以為了避免雖然面面俱到但是“華而不實”的情況發生,我這裡就採取“以點帶面”的方式來回答了,只從一個“點”來談談我的個人一些想法與諸位探討。

“因材施教”的主體是教師還是學生?

某科上關於因材施教的解釋是這樣的:<strong>

因材施教是教學中一項重要的教學方法和教學原則,在教學中根據不同學生的認知水平、學習能力以及自身素質,教師選擇適合每個學生特點的學習方法來有針對性的教學,發揮學生的長處,彌補學生的不足,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樹立學生學習的信心,從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因材施教具有豐富的現代內涵,它的實施需要貫徹四個方面的原則。因材施教對於教師、家長、學校以及教育公平的實現都具有重要意義。

我認為這個定義不是很好。

在我看來“教”與“學”實際上是一體的,不能只是強調“教”而把“學”當成是一個被動的事情——也就是說不能只是強調教師要採取“適合每個學生特點的學習方法來有針對性的教學,發揮學生的長處,彌補學生的不足,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樹立學生學習的信心,從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這種說法無疑是過於強調“教”的重要性而忽略的“學”的主動性。

為什麼我會這麼說呢?

比如我們來認識一下小明同學——

<strong>小明同學喜歡文學,所以他對語文課特別的感興趣,而且會有很多自己獨特的見解,回答問題也非常的自信,所以每次老師提出問題的時候他都會非常積極的舉手,對他而言“分享”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情。比較遺憾的是小明同學的數學不是很好,且並不太喜歡上數學課,感覺沒有“美感”老師的授課無論怎麼變化,都很難吸引自己。舉手自然是不會去做了, 就算是作業寫起來也沒有精神,而且久而久之每次說起來的時候都會是這樣的“我語文好,數學不好”……說的多了,他自己也更加“確信”自己是這樣的人了。

面對一位對一個學科都沒興趣的學生而言,我們試圖通過改變教學方式來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我個人認為有必要更換一下教材了——改成講故事、做遊戲,在故事裡和遊戲裡把概念進行理解、把知識點進行灌輸。

<strong>我覺得好難!

一節課兩節課可以,如果每一節課都是這樣的話我還真不覺得這是一位老師能夠做到的事情。

我說這些的意思就是想說明一個問題——如果學生自身對於學習的熱情不夠、興趣不佳,那麼老師單純的去改變教學的方法是很難解決問題的。

因為學習的本身不是隻靠“聽”和“記”就能解決的,它是需要學生聽完之後進行一定量的信息加工和處理才能夠更好的理解和掌握的,即便是刷一些題也未必達到這個效果。

因此我認為“因材施教”的前提是應該先去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strong>

而不是通過“因材施教”來激發興趣(儘管它也會促進興趣),這兩者是存在先後邏輯關係的,定義中的說法有點過於理想了。


“激發興趣”才是能夠保障“因材施教”有實戰的機會

說到這裡可能有人會“回過味兒”來,產生一個新的疑問——培養孩子們的學習興趣本身不就是因材施教嗎?

沒錯!

從理論上說,或者從理想狀態上說是這樣的,但是我同樣有個問題反問一下:

你見過有多少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因為受到老師的影響而建立起來並且保持、提高的?

<strong>其實老師們一直都在做這件事情——磨課,讓自己的講課更加生動、更加吸引學生;批評教育,讓孩子認識到正確的事情應該怎麼做,這麼做的好處又是什麼;叫家長或者聯繫家長,希望家長能夠積極配合自己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


但是就連提出“因材施教”的孔老夫子他老人家也沒把自己所教授過得弟子們都教出來不是嗎?

所以“故事”終究是故事,那些因為老師的一句話、一個舉動就“回頭上岸”的還是太少了。

那麼興趣到底怎麼激發呢?

“合力”!

家庭、學校、社會合力才能夠有機會讓更多的孩子們在學習中找到興趣點。

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已經有很多人再說了,我就不在囉嗦了,我這裡講點不太容易被提及的社會教育——一座城市能夠給成人們提供怎樣的就業機會、享樂場所等等貌似是很多成年人非常在意的,但是一座城市能夠給孩子、老人提供怎樣的人文環境卻是很少被人們所提及的。

看看一座城是否有“文化”,我覺得可以去看看這座城市到底有多少圖書館、多少書店、多少報攤、少年宮是不是個擺設、科技館都有什麼有趣的活動、博物館是否適合孩子們去學習……

有嗎?

反正我所在的二線城市裡這些東西極其匱乏,更不用說相關的活動了。

好吧,說的有點遠了。

我只是想說明一點而已——別指望“教師”能夠解決所有的問題。

比較可行的因材施教方式——走班或者分班

說的直白點就是給不同能力的學生提供不同水平的教育,而不是同樣的教育讓不同孩子來適應!

因為一位老師再怎麼備課也是無法照顧到優良差三個檔次的全部學生的!

無論你去照顧誰,對另外的都是一種不公平。

反而是被很多人認為不公平的“分班”我卻覺得是更好的選擇。

但是“分班”的模式有很容易只是從“文化課成績”上單一選擇,所以如果可以的話最好是實施“走班”的方式。

也就是說同一門課學校裡開設了難易程度不同、側重點不同的課程,而學生通過相關的興趣、志願以及測試之後去不同的班上課。可以每隔一段時間進行一個評估,不適合的或者建議“降檔”或者建議“提檔”。

好吧, 我承認,這個操作起來更難!

最可能接近於“因材施教”的方案

既然走班和分班執行起來很困難,那麼我思前想後只剩下一個解決辦法了——把家長帶入進來。說白了就是說白了就是全方位、立體式、24小時、無死角的忽悠孩子,哦,抱歉,引導孩子們去學習。<strong>這個操作也挺難的, 因為不是所有家長都有這個時間、這個意願去做這些事情。

不過沒關係!

“弟子三千,賢人七十二”既然孔夫子也就這個水平,那麼大家也都不要有太大的壓力了,再說了,有些人就是不適合讀書,你非要去逼著他讀,那麼這本身也是違背了“因材施教”的啊!反而鼓勵他們把感興趣的做好是一種“因材施教”的行為不是嗎?


<strong>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