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功高震主的三大名将,在皇帝怀疑的情况下,是如何自保的?

王明硕


古代功高振主的三大名将、在皇帝怀疑的情况下,如何做到自保的?

在古代名将特别多,每一个朝代,特别是帮助皇帝完成帝业,在军事上功劳特别大的人,能够善终的人是非少的,很少皇帝不防止那些功劳特别大的人,而不设法先除之而后快的,朱元章的观点是为子孙砍去那些长刺的树,而大杀功臣;宋太祖赵匡胤做得好一点,一次晏会时说:“你们个个立了大功,又都有军权,而我确睡不着觉啊?如果有一天你的部下给你黄袍加身,你们会怎么办?”大臣们面面相觑,都吓坏了,问皇上:“我们该怎么做你才放心呢?”


赵匡胤说:“我给你们一笔钱,你们交出兵权,你们回家养老,我就放心了。”

大臣说:“好的,我们交出兵权。”


于是大臣们都保住了性命。

野兔尽,猎狗煮的例子少吗?历史上有些大臣深董这个道理,于是釆用各种措施尽快在功成名就之时就交出兵权。

历史上有三个人做得最好:

1,唐朝时期的李靖,他帮李世民消灭突厥和吐谷浑后,为人低调,从不张扬,因此,李世民从来不防备他,他得到了善终;

2,卫青,汉武帝时期立下了多次消灭匈奴的大功,他也从容交出兵权,他得善终;

3,郭子仪,中唐时期为唐玄宗及其儿子消灭安、史之乱立了大功,他也功成就身退,得到善终。

这样的人还有很多,他们做到了以下四点,因此而得善终,他们怎样做的呢?

1,他们低调处事,

从不敢张扬,这样皇帝就不会怀疑他,就可以得到善终;

2,交出兵权

这样高明的人更多,曾国蕃在消灭太平天国后,功劳特别大,他手上的兵权足以颠覆清朝,他怕人们猜疑,就主动撤消了他培训多年的湖南乡勇,使本月朝庭的人放心了,因此他也得到善终;

3,解甲归田

这也是最好的办法,很多著名将领是这样做的;

4,设法自污

三国时期的司马懿以装病来满过曹爽,他夺去了曹家的政权(他是一个阴谋家,不要比他)

总之,历史上的确有些人当功劳特别大,引起皇帝警惕时,他就急忙涉法交出了兵权,象汉朝时期的卫青、唐朝时期的李靖、唐朝中期的郭子仪他们是设法“功成身退”,给自己和家人留了一条活路。


昆仑之柏


我是小林,我回答一下。


古代功高震主的将帅很多,他们中大多数出生入死,为君王立下汗马功劳,但是很多最后遭遇皇帝的猜疑,结果就是死得很惨。


中国历史上杀功臣的皇帝(或者君主)不少,例如大名鼎鼎的越王勾践,汉高祖刘邦,明太祖朱元璋等等。至于被冤杀的功臣、名将帅,就不说了。

(越王勾践曾经卧薪尝胆,报仇雪恨。但是功成名就之后,勾践对功臣下黑手)


(汉高祖刘邦也是选择打下江山之后,把功臣“清理掉”)

(明太祖朱元璋滥杀功臣武将,就不多说了)


笔者介绍一下三个下场比较好、功高震主的三大名将(或名帅)。他们是:王翦、卫青、曾国藩。


值得注意的是,这三个人都是机敏过人、有自己的独特一套自保的方法。我们来看看。


一、王翦

王翦的生卒年史书没有记载,作为秦王嬴政手下的大将军,王翦立下了赫赫战功。王翦曾经平定赵国,打败魏国,打残燕国,妥妥的一个久经沙场、战功赫赫的名将。

王翦对秦国最大的贡献,是消灭了秦国最后的敌人——楚国。


前224年,秦国的青年将领李信领兵20万,攻打楚国失败。王翦临危受命,于同年再次领军60万秦军再次攻打楚国。按照历朝历代的惯例,君王对领军出征的大将都不太放心,害怕其拥兵作乱。


那么王翦怎么让秦王嬴政放心的呢?


出征前,秦王嬴政亲自给大军送行。临别之时,王翦向嬴政请求赏赐房屋、田地。嬴政爽快答应了。

还没完,王翦率军出发了之后,又好几次派人请求秦王嬴政赏赐房屋、田地。王翦的部下都觉得王翦太贪心了。王翦的回答却显得高深莫测:“不然。夫秦王怚而不信人。今空秦国甲士而专委於我,我不多请田宅为子孙业以自坚,顾令秦王坐而疑我邪?”言下之意,秦国的精锐大军掌握在自己的手上,难免不让秦王生疑,自己一直厚着脸皮要赏赐,无非是表明自己胸无大志罢了,以此让秦王安心。

由此观之,王翦和后世那些战功赫赫但不知收敛的武将相比,真是天上地下的差距。


二、卫青

卫青(?—前106年),字仲卿,河东平阳人。他是汉武帝时期的大将军,多次率军征伐匈奴,取得巨大的胜利,立下了赫赫战功。

(卫青剧照,打击匈奴的战争中,卫青和自己的外甥霍去病立下汗马功劳)


卫青出身低贱,凭借着姐姐卫子夫当上了汉武帝的皇后,他才逐渐战略头角。作为外戚,皇帝的小舅子,卫青为人很低调,虽然自己的姐姐是皇后,自己又立了军功,但是他对同僚大度有礼,位极人臣而不立私威。


卫青始终对汉朝武帝衷心耿耿,从来没有半点越轨的举动,甚至从不养士人门客。在古代,达官显贵都会养一些士人门客,以得到“礼贤下士”的好名声。而卫青却认为养士会让天子忌讳,过去窦婴和田蚡厚待宾客就常让刘彻切齿,作为臣子只需要奉法遵职就可以了,何必去养士呢?


正因为卫青的“低调”做人,汉武帝对卫青还算信任,卫青也能得到善终。


三、曾国藩

曾国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大清帝国湘乡县荷叶塘(今双峰荷叶乡)人。曾国藩23岁取秀才,入县学;24岁入岳麓书院,中举人;中进士留京师后十年七迁,连升十级,37岁任礼部侍郎,官至二品。

1853年,其母病逝,曾国藩回乡丁忧(官员为父母去世守孝,暂时解脱职务)。这时太平天国运动已席卷半个中国,对清廷的统治产生了巨大的威胁。曾国藩在家乡创建湘军(最开始是团练武装,后来完全取代清军的八旗和绿营兵成为主力),从1853到1864年,曾国藩统率湘军血战太平天国军队。最终成功镇压太平天国农民起义。


1864年7月,曾国藩的湘军攻破天京,成功绞杀太平天国运动。此时,湘军将士达到三十多万,并且是一支兵强马壮、久经战阵的精锐之师;此时,湘军高级将领曾国荃、彭玉麟、左宗棠、鲍超、等密谋拥戴曾国藩自立称帝。

曾国藩此时头脑异常清醒,明白自己现在处于功高盖主的境地,自己坚决不走钟会的谋反之路。


曾国藩拒绝了下属的“好意”,还主动裁撤了湘军,相当于是“自剪羽翼”,向清政府表示忠心。此后,曾国藩一直效忠于清朝,为了维护清王朝的统治,曾国藩还带领发起了“洋务运动”。


其实在曾国藩灭掉太平天国之后,湘军兵强马壮,绝对是一股能争夺皇位的力量,但是曾国藩选择了明哲保身。


在封建社会中,皇帝权力通常是不受约束的,为了自己的江山永固,对于有威胁的大臣必须除之而后快。同样,历史上也发生了很多权臣谋朝篡位的故事。任何一个王朝,功高盖主还能够善终的文臣武将,都必然有过人之处,否则,“伴君如伴虎”,迟早会被皇帝收拾掉。


小林品历史


装疯,卖傻,假贪污,交军权,骄奢淫逸~总之除了杀人放火危害乡里,基本跟坏人无异。并且约束家人。皇帝给的东西照收,给的官职、爵位一律拒绝~


qinwang16


看看郭子仪,徐达,卫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