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独处的人是一种怎样的心态?

励志情感语录精选


我以前在一家山东企业做办公室主任,那时候应酬很多,好像24小时都是公家的,每天似乎过得都很热闹,但这并不是我喜欢的生活工作状态。相比热闹,我更喜欢独处。后来我跳槽到北京脱离了办公室这类热线岗位,独处的机会多了,感觉自己处理一个比较舒服的状态,终于找到了工作与生活的平衡点。

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喜欢安安静静地呆着,不再喜欢那种热闹喧哗的场面。尽管酒场还是不少,但基本能推就推了,因为感觉一群人似乎热闹热闹,但只是杯盏交流,而缺乏心内的交流。而且在酒桌上超过两小时就忍受不了,我就很奇怪为何有些人从中午能喝到晚上半夜。即使是公务酒场,我也会早早退场,或回家,或回办公室,静静地独处,感觉很适应,也很舒服。

这是心态呢?

第一,首先是内心的喜欢。有些人天生喜欢独处,有些人后天受到打击后喜欢独处,有些人是看透了看淡了才喜欢独处。喜欢独处的人,首先是内心喜欢这种状态,就像喜欢热闹的人一样,自己呆着浑身没劲,就喜欢找一群狐朋狗友瞎闹腾才有意思。内心喜欢独处的人,要么是内心强大的人,要么是看透人生的人,要么是思想深邃的人。

第二,其次是自我的选择。独处,有的人是被动的,比如,一个人没有什么社交,什么什么朋友,不得不独处。也有些人是主动选择,有朋友,也有社交,更有职场,但他更喜欢独处的状态。明明可以热闹,但他喜欢安静独处。比如,某位喜剧明星,他喜欢下台后就躲开那些热闹,独处、安静、平静,相比热闹,他更喜欢独处,更喜欢让自己自由自在。

第三,再次是思想的深刻。孤独包括了独处,但独处并不完全是孤独。独处是一种状态,孤独是一种心态。独处的人,内心并不孤独,什么非常热闹,思想很活跃,也只有在独处时思想火花漫天绽放。有一句话说的好,孤独是一个人的狂欢,狂欢是一群人的寂寞。比如,我不愿意那些热闹非凡、杯盏交错的场合,我喜欢坐在窗边,望着万家灯火,让自己的思绪万千。但那些喜欢热闹的人,一个人回到家,内心的寂寞充满整个房间。独处,让人安静,给思考一个空间,可以想的更深更远。

总之,独处虽然是一个自我选择的生活方式,但是这并不是所有人愿意选择的。那些内心充实、内心强大,不需要别人眼光别人评价而活得很自信的人,他们更喜欢独处,更喜欢思考,更喜欢这种安静的状态。


职场火锅


喜欢独处的人?他们内心真的喜欢独处吗?我想没有一个人愿意一个朋友都没有,他们独处那是因为他们成熟了有家庭有工作要忙不得不放弃无效的社交。


我初中时代的一个同学,她是全班最文静的一个女孩,也可以说是个乖乖女,走到哪都是一个人,读三年书还没看过她同一个同学有聊过天的。


毕业十年的同学聚会,在整个聚会中就听她话最多的一个,我好奇就问了一句她,你以前读书时代连话都不敢说的女孩怎么现在成了最活跃的一个,她笑着说你以为我喜欢独处呀?那时是因为没有一个同学跟我玩,不知有多无聊,整天都觉得像另类一样,羡慕死你们了。看来独处的人是因为没有遇到知己,要是遇到我想他们不吃不喝都能聊上几天几夜。


梦里世界是那么美好


喜欢独处的人不是他的天性,是因为被伤害太多太过,又无以对之,长此以往,性格就形成孤僻,就只能以独处来防护再遭伤害。

谁不喜欢热切的欢快,谁不喜欢受宠的亲爱?只是客观的现实要你承受,只是处境的逼迫只能苟且偷安,因为你的存在生不逢时,所以,你要替人承受苦难,还要遭受因讨厌你的人随意的伤害。

当委屈后不能求全,忍让后还是变本的遭难,徒劳的辩之只是招来更多的不白,所以,就只能规避,选择孤处的无奈。

人,当你不能有所利用,没有价值存在,没有背景依赖,那你就等着被势利淘汰。

所以,求生还是要靠自身的努力,创造出超乎常人的成就来体现你的价值和强大,你潜心孤处的刻苦发奋才能把你的处境改变,才能让势利者汗颜。


无言喽


不同人,有不同原因和方式。

有自己真正感到孤独,如独孤求败,他打遍天下无敌手,感觉武林已经没有对手了,就感到孤独。

有的感觉天下没有知音,高山流水,知音难觅,感到孤独,其实可以调节,人与人互相了解,增加感情,在专业上,境界上,生活中,毕生事业中,还会遇到很多知音的,陈寅恪和吴宓就是知音。我们还可以扩大这个概念的外延,比如胡适,“我的朋友胡适之”,可见胡适的朋友还是很多,很多人也愿意做胡适的朋友。

有的女生一个人,琵琶女就是,嫁给商人,聚少离多,独守空房,会感到孤独。在今天现实社会也多,很多女生出轨。不过这种,可以理解,但是还是比较世俗的孤独。

哈有感到人生无意义,有孤独感。

有外界认为的,比如我们认为哲学家尼采可能孤独,他自己未必感到孤独。我记得大学有一节课,老师组织分组讨论,我感觉很多分组都是形式,我和他们讨论没有任何意义,就自己看书,老师过来问我为什么不参加,我说我喜欢孤独,你知道尼采吗?老师说尼采最后都疯了,你知道吗?我默默不语。

尼采曾参加好友瓦格拉的音乐会,看到台下观众无知的鼓掌,他逃离了,去寻找生命的意义。孤独有孤独的价值,他可以享受这份孤独,成为生命的哲学家,为很多人找到心灵的出路。

有的读书,如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里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读书人可能会感到孤独,也可能不感到孤独,因为在这个过程中遇到他未见的东西。

人生也得有伴,在有的境界中也需要孤独。



心理咨询师方荣林


我认为大部分喜欢独处的人都是性格上喜欢而已。

人的关系网、人脉、朋友圈再怎么样都得去处,只有在这错综复杂的关系网中不断磨炼,这样才能成长。我想很多人的心是独处的、也就是孤独的。心需要静,不是说一个人独处或者在一个安静的环境里,心就能静下来。大隐隐于市,只有经历过了才能体会人生百味,才能处乱不惊,心才能静下来。我想这是最高的人生追求吧。

独处的人中也有的是因为喜欢心静的吧,能这样做也算是不错了!


老陈乐山


首先“不能独立完成一件事情的人,做什么事情都做不好”这是刘少奇同志说过的一句话

所以说独处的人,往往是有独立人格,独立思考,能静下心来平静的完成某些事情的这么一个人,这样的人往往走入社会都能有做一番作为。

当然独处,不能是孤僻。

打个比方。好男儿志在四方。我们每一个好男儿。都会都会离开家乡离开爸妈离开身边的亲人去闯荡。都要面临着独处。如果一个人连这一点都做不到。如何去成长?


湘怀唐人神


先谈无效社交、有效社交、社交问题:

社交最大的暗伤就是功利二字,空有二俱非,私的极端化就是最大的公,公的极端化就是最大的私,如果能够悟透这个原理,无功利的社交就是最大的功利,极端功利的社交就是无功利,也就成立了,想着功利去社交,肯定是满眼无功利所获,去功利社交偶尔收获一点点都会是意外都会是满心感恩。所以对于社交本来就是不应该用有效无效概念去判断的,只能从合得来合不来去选择(全是实践体会)。

再谈谈关于独处和享受孤独。

人生还有一种最高级的活法就是在无忧无虑无欠无挂无怨无悔无愧无憾这“八无”中融入一切照旧的周围世界。不逃避,不回避,不封闭自己,而是实现真正的坦然的面对生活,真正的在自己的境界里生活。

看着八九十岁的老母开心而愉悦,可以抱抱,可以亲亲,即便你走了,相信老母也会知足这么长久的共处了,因为真的是没想到可以有这么长久的形影不离的陪伴;

看着妻儿的无忧,即便你走了,他们也能继续的无忧下去,当然离别是痛苦的,但也是短暂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命限,感觉你没有遗憾就可以,不会因为没你而忧就行;

每一个遇见继续着你的不欠,即便你走了当然还是不欠;

然而,你却实实在在的健康着,每一天继续在积淀着无忧无虑无欠无挂无怨无悔无愧无憾的“八无”,这真的才是一种最高级的活法,活着的每一天对每一个遇见继续在想着还能做点什么,然后是坦然的融入在茶酒谈笑之中,为什么一定要是独处或孤独了生活才高级呢?


山水电信189


独处的人有几种情况,一种是性格原因,不太善于社交,喜欢安静的环境,另一种人是比较清高的,周围的人群和他的喜好有出入,也就是世界观不同,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还一种就是沉迷游戏类,或懒得出门,对外界事物懒得看,也不想关心,只想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总之,生活是一种态度,自己觉得舒服就好。


玻璃心141363031


首先,肯定的说喜欢独处的人一定是一个理性的人,在这个纷扰不断的世界,保留一份自我的静谧,更多的在于能清楚的以一个觉醒者状态观察自身以外的世界,而不至于随波逐流,丢掉了自我!

其次喜欢独处的人,一定是一个有主见,遇事低调的人,在他的世界,遇事不慌,静观其变,以静制动都有可能成为他行事的准则,更在并不为喧嚣所惑的低调处事之后,赢得许多曾经的所求!

独处,但并不狐立于世,谦逊而良性的互动,才是与整个世界拥抱的最佳角度!




艳阳情感说


喜欢独处的人!一般都是比较有个性的,有一定的修为,有自己独特的观念和过人的思维。另外一种,就是经历了风风雨雨,把事情看透,看开,看淡~~但求无过,难得清静无为!还有一种,就是过于自悲,对生活失去了信心和期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