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宁愿跟朋友掏心掏肺,也不愿跟养育自己的父母坦诚相待?

点击看我主页


这个问题的概念好像有误解,人与人之间各有各的不同话题,对朋友可以说的,未必对父母可以说,对爱人说的悄悄话,那就不能对别人说。

其实你这个问题的中心是一个理解与代沟的区别,在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不可能完全理解,代沟也不会完全没有。

即使是一个幼儿园的小朋友,你看他与同伴一起玩的多开心,而面对家长的指责,多是一脸苦情。

世上父母最有真情爱,但不是朋友的那一种类型。





泰山0316171918


多年以来我们都习惯了报喜不报忧,我们习惯了对特定的人倾诉,把不敢说出口的心酸通通倒入一个叫朋友的垃圾桶,小时候有事是不敢告诉父母的,怕被骂,后来我们懂事了,有事不告诉父母,是怕他们担心,于是从小到大我们渐渐就这样习惯了,只想让父母知道我们过的很好,好像这样就证明自己长大了,可以坚强的面对一切,可是在父母心里我们永远是孩子,这也是不愿意像父母倾诉的一个原因,从一开始我们关系就不是对等的,所以就有了很多的说不出口。

小时候我们买东西,父母问我们多少钱买的,我们总是把价报的很高,后来我们买东西,父母问起总是把价报的很低很低,我们越来越在乎父母就越来越难以倾诉,他们是我们至亲的人也至疏的人。

不管你愿意和谁倾诉,愿你能珍惜所有,不管父母还是朋友。


欢城有nie


我就说说我自己吧

生活中遇见不开心的事情时,往往第一时间会找好朋友来倾诉和抱怨,因为年纪一样,经历的差不多,所以她更能懂我表达的是什么意思,以及我想得到的需求和安慰。

之所以不愿意和父母说,主要还是不想让他们担心,无论我们的年龄多大,在父母的心里我们永远是个孩子,所以当我们稍微不如意,不开心的时候,告诉父母,那无疑是给他们增添不必要的担心和牵挂,时至今日快三十出头的年纪了,我只会把开心,快乐的事情给父母说,想必大家也都是一样的,以至于在别人看来,我们会经常和闺蜜一起畅聊内心感受。其实我们都是爱父母的,只是用自己“坚强”的方式表现罢了。



瓶盖儿日常


因为长大了吧!小的时候,我们只要有一点委屈便会找父母大喊大叫,诉说委屈,我们可以肆意的释放自己的情绪,而不用在意他人的目光。长大后,开始上班,恋爱,生活,开始明白父母的那份不易,也开始隐藏自己地不如意。有多少次加班单身夜,吃着十块钱一份的盒饭,当父母打来电话时,却说自己过得很好,吃着海参鲍鱼,又有多少次明明已经钱囊空空,却依旧给父母说自己工资又涨,领导重视。我们宁愿醉酒后与朋友失声痛哭,也不愿在父母面前显露一丝的实意。长大后的你,开始明白,父母对自己的爱是那么深,而自己过得好不好也是父母最在意的东西,当自己收到排挤与委屈时,最心疼我们的是父母,所以,我们不愿意告诉他们自己生活中的不易,也开始学会善意的谎言。



茹菓安


因为永远得不到肯定和认同,也得不到理解和接纳。

很多父母只活在自己的意识当中,他们只相信你是他们幻想中的儿女,他们无视了或压制了真实的你。与他们沟通的不到安全感,没有理解没有共情,只有责备或控制(必须按他们所说的方法去做),而他们的一句:都是为你好。让你心中翻江倒海般憋的难受也无话可说。他们摆起长者的智慧与你畅聊,而你只能默默无言,后悔与他们谈论。

父母最大的问题就是浆糊逻辑,浆糊边界。没有真正的尊重。真正的尊重是提出自己的见解想法和意见仅提供参考,而绝不干涉他人的决定。绝不以以爱之名行控制之实。

当然有的父母能够做到放手让孩子探索,在他们需要帮助的时候出现在他们身边给予他们最大的安慰,那样的爱才是子女最大的财富最坚强的倚仗。

爱是尊重,不是控制。


咖啡酸奶116647406


你好,首先随着年龄的增大,潜意识里和父母沟通少了,让彼此没有像小时候那样亲切和了解了,之间随着时间空间的距离疏远了。而在缺少与父母沟通的时候,朋友的出现取代了父母的位置。随着时间和联系的多,慢慢的就认为只有朋友才是值得掏心掏肺的人。这只是因为联系和沟通的多少造成的。也是现代父母随着孩子的长大,不与之同步成长的后果。

作为孩子无论多大多忙,都要有一定的时间去和父母联系,沟通。有好多代沟就是因为距离的疏远产生的。对好的父母更值得掏心掏肺。毕竟他们对你有养育之恩,曾经对你毫无保留的付出,这是你该做的。至于朋友,不是所有的朋友都值得你这样付出,请对帮助过你,懂得感恩的朋友真诚真心的对待。请停止远离虚伪,不知感恩朋友的付出。不要让自己的真诚害了自己。个人建议,谢谢!


95766335054


性格占大部分原因,但应该改改,我也是这样的人,我正在改。


智说人生


因为父母不是你的朋友,也没能成为您的朋友!


news968


孩子跟父母有些像上下级关系,感觉说话不随便,小时候怕老人批评,长大了又怕老人操心惦念。有些事感觉老人也拿不出好的意见。还不如找个聪明的知心朋友说说。


220554330670


坦诚相待也不是全部都不能,会选择性的说。比如难过的事,我们都习惯对最亲的人都报喜不报忧,难过的事不想告诉他们让他们担心。心事的话,父母跟我们是存在一定的思想差异,他们不一定能理解(比如站在你的立场),也不一定能理解(理解你在讲什么)。但是高兴的事还是会跟父母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