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和《易经》两部作品,哪部价值更大,勿喷?

古梁镛


当然是《道德经》!理由如下:

①老子生活在2000多年前,他离《易经》比我们要近的多,而且以他的学识、修为,对于《易经》、“河图洛书”等上古占卜术的掌握程度,应该非常高超。但奇怪的是,老子从来不谈这些,只是不厌其烦地告诉我们——这个世界的规律是什么,人应该如何遵循规律正确地工作和生活。

②老子是周朝图书馆长,博览群书,写《道德经》时继承了《易经》的义理哲学部分,而对于卜卦之说不感冒。

古代由于科学技术落后,统治者经常以“装神弄鬼”愚弄天下百姓以维护其统治,老子明确指出神圣伤人的实质是天下无道的结果,是扰民政治的结果。如果天下有道,则民无求于官,官服务于民,百姓安居乐业,何必怕鬼求神?

一般来讲,百姓都是因为遭遇不幸才向鬼神求助的,天下大治,鬼神自然就“失业”而无从伤害了。由此可见,老子思想就是以科学的世界观来化解“民迷”,“迷信”问题。


全息领导力


《易经》与《道德经》两部经书哪部价值大?

《易经》主要讲:宇宙万物的自然变化规律。

《道德经》主要讲:如何运用宇宙万物的自然变化规律来指导人类向好。

《易经》与《道德经》两部经书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

《易经》可以称为《自然科学文化》,《道德经》可以称为《人文思想文化》。

那么,人文思想是受自然科学的启示而产生的。

就两部经书的价值高低而言,我想两者同等重要。缺一不可。

人类离开自然科学不行,离开人文思想也不行。若是人们给他们分个高低,我想大可不必。若要分个先后还是可以的。

只能说:《易经》先,《道德经》后。

2019.4.19于墨韵斋











幸福居士墨韵斋王雅欣


看到这个问题,我想用大白话聊点个人的看法:

一是这个问题的提问是很有价值的。这两本中国古代经典,不仅为我们中国人所崇尚,而且外国的哲学家、科学字、企业家、军政领袖们也非常肯定和推崇《道德经》和《易经》。据说,《圣经》印刷发行量排全世界第一,《道德经》是排第二的。我们研究过这两本书的人,大底都会认为这两本书是中华民族的智慧宝典。

二是《易经》与《道德经》有很密切、关联、传承的关系。第一、《易经》“经部”是一个“世历三古,人更三圣”的产物,即原始的《易经》是从远古、中古、近古的伏羲、黄帝、周文王,至“文王拘而演《周易》”而传承下来。第二、《道德经》是周王室文史馆长老子所著,是他西行出关被尹喜关长盛情相邀之下,老子唯一留给后世的一本他个人的著作。从《道德经》”道经”、“德经”共81章的内容、表述看,老子他老人家下功夫研究过原始版本的《易经》,应该是确信而无疑的。第三、加了“十翼”的《易经》,即《易经》“经部”、“十翼”合一起之后的《易经》,是由孔子和其弟子,在深入钻研《易经》“经部”所有“六十四卦”后,对原始《易经》进行了梳理、总结、提炼,从此“卜筮”版原始“六十四卦”《易经》,才上升到哲学、思想、文化,既有了孔子及其弟子加注《易经》“经部”的研究心得体会的,后世人们更容易读懂的完整版《易经》。另外,对这两本书和对老子、孔子有研究的人,都知道孔子曾经向老子求教、求道,即老子应该算是孔子的很重要的一位思想导师。

三是《道德经》与《易经》的价值不能进行割裂。要放在一起进行研究。我们从上述这两本古代经典的由来和关系,可以看出,二者有非常密切、关联、相继、传承的关系。只是书名、叫法、研究和表述的侧重点不同,二者在研究、思考、分析自然世界和人类社会上,在更大的世界观、思维模式上,是一脉相承的。区别: 第一、原始《易经》就是通过“六十四卦”,把世间万事物分为64个部分,通过“万物类象”系统进行叠加,并进行“卜筮”的,“卜筮”的本质就是预测。所以原始《易经》是一本原始预测体系教材。第二、《道德经》的“道”“德”的讲解,“遵道”即“有德”,“行德”即“守道”,二者是辨证统一的关系。《道德经》是从原始《易经》“卜筮”系统的本源,发现了自然与社会中“道”与“德”的这两个最核心概念,它是一种最高度的“人与外界”辨证关系的最早期、又最高级的论述。第三、孔子之加注“十翼”之后的《易经》,完整而正确的解释,它应该是一个研究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变化规律,及其应用方法的经典智慧体系性著作。它的侧重点,是研究“变”、“变化”、“变化的方法和规则”,《易经》的外文翻译《THE B00K 0F CHANGE》,即它是一本研究变化和变化规则、规律的书籍,这一点,西方人是一点也没有陷入迷信的。

因此,我们应该将《道德经》与《易经》放在一起,共同挖掘其对人类的应用、价值和影响,而不益于分开比较它们价值的大小。根源上,它们之间是一体的关系,只是表述侧重点不同。应该把它们看作一个东西的两个主述侧面,而不是两个互不相干、互相分开的思维系统。

(一已之见,各自认知。谨此!耽搁您的时间!谢谢您的阅读了!🌷🌷🌷🙏🙏🙏)


沃克特尔


道德经和易经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真谛,有举轻足重的地位,是中国文化星空最闪亮的两颗星,唐宰相虞世南说:不读易者不可为相,可见历代以来都把易经作为重要一经书。

易经是纳于宇宙之象,天地变化,阴阳轮迴,万物众生,天地空间尽收在内矣。讲尊卑高下,君子小人,有了一分为二的对立思想。尊崇阳的概念,六十四卦第一卦就是乾卦,孔子还特别赞美,元者:善之长也,享者:嘉之沤也,利者:义之和也,贞者:事之干也,乾卦六爻阴阳是世间所有美好品德集会和发挥最高境界,可是易经更深奥,变化之妙能完全剖解者少也。

道德经开篇第一句就是: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是那种浑然一体,把事物之间更具体地演成既对一又统一思想。鲁讯先生说过:人不读道德经就不知中国文化,不知人生真谛。因此:道德经的思想上能适于治国安民,下能适于修身养性,其哲学意义和对人类的生活意义更明显于易经,完整了体系,其思想可于治国,用兵:,教育,经济,艺术,管理乃至个人养生修性,几乎无不包也。

如果要说易经:道德经那部价值大,本人认为,二部经都是之夫天地之道,宇宙规律,世间万物变化,发展不可缺少的精华,不过道德经思想受到易经的影响是肯定有的。




诚心走天下2


诞生在大概距今4、5000年前甚至更长的时间,今天我们知道的是,而更早期的失传了。是2000多年前春秋时期老子的著作。

和都应该诞生于“乱世”,也就是人类生活方式的大变革、大转折的过渡期。春秋战国大家都知道,是由夏商周的“联邦制天下”转向“帝国制”的过渡期,当时地球气候突然异常温暖,刺激了农耕产出量,随之人口增长,各个诸侯国之间出现有限空间内的对土地的激励竞争--最高阶段即诸侯争霸战,天下大乱,这种外部气候大环境突变刺激下的多个政治势力形成的生态系统就会发生“突变”,认知升级。类似的也同样发生在后来的明清小冰河期,气候突变,刺激激发产生了欧洲多国竞争的极致状态-战争,诞生了西方近现代科学。

认知突变发生的条件:外部大环境突变(往往是气候周期性变化)+多政治势力形成的生态系统。

我想的出现应该也是如此,大概5000年前,黄河流域气候开始温暖,竹林密布,当时多个部落城邦之间战争频繁,刺激了这个区域群体性认知升级,就诞生在这种情况下,同时产生的还有如“神农尝百草”等等,而“大一统”的长江下游因为安定而认知出现停滞。

有可能的就是当时对天文气象的记录“系统化”,如山西陶寺的天象台俯视图非常像阴阳鱼,发展到后来的人类将天象必然的和“人事”结合,来“卜算”战争、生产等等。这都是正常合理的早期认知发展路径。

如果那和比较,我想可以类似和之比较,都是人类在思想大爆发巅峰期的认知升级。


探索猫


《易经》;是研究宇宙变化规律的科学。易者变也。可是到周朝以后就研究偏了,成了预测学了。所以要研究还是研究要直接研究《易经》才能知宇宙变化规律,了解宇宙真谛奉献人类。

《道德经》是研究宇宙生的规律,所以老子说道生万物,宇宙生命谓之道,生命之光谓之灵。其二《道德经》是讲宇宙规律的哲学。其三是讲人怎样通过灵修使自身生灵提高层次升华修进宇界成为宇宙新造即新生的宇宙灵。但请研究者注意:若研修就直接研究長沙马王堆出土帛书《老子》。一因为《道德经》已把《老子》修改了一千多字次,把老子的思想已修改的面貌皆非了。

总之若是概括评价《老子》,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和基石,是中华民族像征。它超越时空、超越历史、超越国度、超越信仰。是全人类的精神财富,历久而弥新富有生机和活力。故此被美国《纽约时报》列为古今十大作家之首。因此老子思想不愧是中华民族之魂。


伊尹597


《易经》支撑着一个叫易学的流派,但整个易学却读不懂《易经》,《易经》只贡献了一堆无法解读的符号与文字。没有任何有效指导思想与实践原则出《易经》,所以严格来讲《易经》对文化的贡献等于零。

《老子》一书支撑着一个叫道家与道教的流派,但道家与道教也不真懂《老子》。老子的章句常常被人引用,用以装饰高深,但至于老子奥旨仍旧没有人能说清。

未被读懂的东西,在原则上等同于无用的东西。这样说一定会招致反对,他们会列举很多神话来宣传这些经典如何如何伟大,但却讲不出令人们感觉经典伟大的实质性内容。不要继沉浸在神话中不能自拔了,真正的伟大在未来创造的过程中,需要学者们不断的提出问题,并努力给出答案。


国学新逻辑



慧芳山泉


谈:人,人无完人。谈:“经”经是人著的。《道德经》是人真,得“道”人老子所著,《道德经》是一部讲宇宙、天地万物,政治、经济、军事、人文、治国、养生、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清静无为,无为而治,无为而不为,一切顺应自然规律,而不妄为,乃《道德经》是也。《易经》不是一人所著,后有孔子等人所著,《易经》是一部讲宇宙、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八六十四卦,六十四卦包罗万象,人类人意识的所谓,吉、凶、祸、福等,使人类人为的用来占卜,取吉、避凶,的一部经典。《道德经》讲宇宙包罗万象,天地无为生万物,“道”法自然,“道”无处不在,养育万物而无为,人类顺应自然规律而不妄为,无所谓,三、六、九、等,吉、凶、祸、福,富、贵、贫、贱。人人平等。《易经》讲,宇宙,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八六十四卦,包罗万象,吉、凶、祸、福、人有、三、六、九、等,富、贵、贫、贱,人为的取吉,避凶,人人不平等。《道德经》和《易经》两部作品,那部价值更大,勿喷?予以为,《道德经》可以静化人类的心灵。《易经》会使人类分出,三、六、九,等。《道德经》会使人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易经》会使人带着有色眼镜看人。各有各的看法,望诸位多提宝贵意见。谢谢!


熊先生28639


从对《易经》的赞誉“群经之首,大道之源”看,《易经》的地位是比《道德经》高的。《传统智慧再发现》的作者也说《道德经》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是对《易经》三爻的阐释。

我觉得,老子在周朝的图书馆中看到了连山、归藏,并学习研究了“三易”(连山、归藏、周易),这对他能在被逼迫的状态下写出五千言的《道德经》是帮助很大的。只是我的看法。

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孔子:被遗忘的古代科学家——易传与古代科学》在第二章《孔子学道》中的《问道老子》论证了孔子向老子问道,并说明“老子教孔子天道观”。

从作者说《老子》第七十三章是讲“天之道”看,结合顾炎武说的“三代以上,人人皆知天文”看,再从《周易·科学·21世纪中国——易道通乾坤,和德济中外》一书中“杨达源等认为:《周易》本为古人所遇自然现象的汇编,因为《周易》内容与古人生存活动有关,八卦象征天、地、雷、风、水、火、山和泽八方面自然现象,《周易》探索八个方面的相互联系,以及自然界的发展变化”。

从这些看,《易经》是从伏羲开始,古人对自然界还有自身及社会的认识,老子又通过对《易经》以及其他典籍的学习,形成了《道德经》。

从这里也就可以理解为什么说《易经》是“群经之首,大道之源”了。

《周易·科学·21世纪中国——易道通乾坤,和德济中外》的作者在“八卦宇宙论”这一章节中介绍了刘子华博士的“八卦宇宙论”,并指出这“是中国学一个很重要的原始创新(元创新),并已得到法国学者的承认”。作者还指出“《八卦宇宙论》是应用八卦解决现代天文学问题的第一本专著,确实是把周易与天文学关系的研究往前推进了一大步,这一科学假设为人们对宇宙的认识开拓了一个新领域,具有原始创新性质”。

作者还在《天干、地支的天文背景》中指出“郑军对天干、地支的天文背景作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在朱灿生、傅立勤研究成果的基上,他认为天干、地支的60年周期与日、月、地三体相对位置有关,从而令人信服地论证了干支的科学内涵”。

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洛书·宇宙模式图论》,作者指出“‘洛书’数字空间是可以概括宇宙数理、宇宙物理和宇宙生理的‘一个单独的公式’(拉普拉斯)。”作者在《洛书·伏羲八卦万岁——基本费米子代的探讨》中评论先天八卦图说“这是人类文明史上最早也最准确的宇宙模式。在文艺复兴以前领先世界的中国天文学,即以这个八卦符号系统作为时空框架。在这里,应该着重指出的是:8个卦符,都由3个3个卦爻(阳爻一或阴爻——)组成。因此卦爻总数为8×3=24。任一相对两卦的爻值之和为15。这两个数据与群SU(5)的两个表示:一个24维表示,另一个5维加10维表示相合。

通过计算作者感慨“这真不可思议:人类20世纪的科学,宏观上的天文学和微观上的粒子物理学,在数量表示上,竟逃不出中国远古的伏羲八卦的数理范围!”他还引用《周易·上传》第四章里的“精气为物,游魂为变”说“在这里是否可以理解为,在10负33次方厘米的非常短的世界里,或者在原子核的大约1/10的15次方的夸克世界里的夸克,跟其他多种粒子一起‘游魂为变’,变呀变呀,最后变出我们今天所能看到的五彩缤纷的世界来。”

再从他的“八卦系统,3个3个卦爻组成1个卦符的原理,与量子色动力学中3个3个夸克(uud、ddu)组成1个核子(质子P,中子n)的原理相合。如果笼统讲3个8,那么在SU(3)夸克模型中表述为3个8重态:1个重子8重态,1个介子8重态,1个胶子8重态。”

是不是可以看出老子《道德经》中“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意境呢。

从这些来说,《易经》的价值要比《道德经》大。

可是也要看到《道德经》的外文译本已经有将近500种,使用了30多种语言,在世界上出版的数量排在第二位。而且《道德经》对文艺复兴后的欧洲学者影响是很大的。但是也要看到《易经》对莱布尼茨的影响,对二进制的影响。

说这么多,我只是想说,几千年留下来的中国传统文化还是有非常多的智慧是有非常大价值的,中国的传统智慧也是可以融合现代的学问创造更大价值的。

也希望大能多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发现更大的智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