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位大神講一下曾經的南斯拉夫有多牛?

王思蔥的經紀人




南斯拉夫存在於1929—2003年,以賽爾維亞族為主體,經過兩次巴爾幹戰爭以及一戰,呑並黑山和克羅地亞,成立南斯拉夫王國。這是首次出現南斯拉夫這一稱謂。

二戰期間被納粹摧殘成傀儡政權,結束後由中國人民的老朋友鐵托同志領導,於1946年成立南斯拉夫聯邦人民共和國。

但鐵托同志非賽爾維亞族,他上臺後長期打壓賽族,這也成為日後解體的伏筆。

二戰後,南斯拉夫實行社會主義,但他並未加入蘇聯,走獨立自主發展道路,作為同時期的社會主義國家,我們看看他是怎麼牛的吧!

1、老百姓生活自由化,西歐、美國的文學電影都被允許傳播到南斯拉夫,每年有超過600萬遊客進入南斯拉夫,

2、1976年,我們剛粉碎四人幫,百廢待興,而人家有36%的人民擁有自己的汽車,每1.8個家庭擁有一臺電視,每2.1個家庭擁有一部冰箱,所有7歲到15歲的兒童都可以免費受到8年義務教育。

3、100萬大軍,號稱“巴爾幹猛虎”,武器裝備優良,蘇聯不敢惹他,他還不鳥美國,不結盟不入華約,名副其實的世界強國。

4、體育上,三大球、體操、田徑,那是抗衡美蘇的實力啊!

1980年,鐵托同志永遠離開了我們!



自從他老人家駕鶴西遊後,南斯拉夫每況愈下,一年不如一年,國內的加盟國鬧分裂,美國為首的步步緊逼最終於2003年土崩瓦解。


車之悅


南斯拉夫,這個只存在了78年的國號,和蘇聯一樣,消失在歷史的煙塵中,但它留下的故事,讓人們津津樂道。

通常來說,我們把南斯拉夫的建立說成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成果。一戰後,統治巴爾幹半島的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徹底崩潰,塞爾維亞、克羅地亞、斯洛文尼亞三個小民族聯合組成塞爾維亞-克羅地亞-斯洛文尼亞王國,直到1929年才確定了“南斯拉夫王國”的名號。

南斯拉夫王國,在君主制下並沒有什麼亮眼的表現,南斯拉夫真正有國際影響力的時刻,在二戰後,尤其是南斯拉夫領導人鐵托宣佈反對斯大林主義後。

鐵托,生於1892年,比我們的偉大領袖毛主席還大一歲。鐵托是克羅地亞族,在南斯拉夫算是少數民族。南斯拉夫的民族構成中,塞爾維亞人、克羅地亞人、斯洛文尼亞人、黑山人、馬其頓人等都有一定地位。可以想見,鐵托小時候就見證了奧斯曼土耳其對在巴爾幹各個省的腐朽統治,鐵托當過工人,18歲時參加了社會民主黨,從事工人運動。鐵托在一戰期間參加軍隊,與入侵南斯拉夫王國的俄羅斯軍隊作戰,被俘虜後長期滯留俄國,卻因禍得福,娶到一個俄羅斯美女當老婆。

在俄羅斯鐵托了生活了5年時間,參加了2月革命,10月革命,1920年解脫回到南斯拉夫時參加了南斯拉夫共產黨從事革命活動,和上世紀我黨早期領導人一樣,經歷了反動政府的迫害,曾多次入獄。

1937年鐵托成長為南斯拉夫共產黨的領導人,在第2次世界大戰中,南斯拉夫面對德軍入侵時間,10天就宣告投降,鐵托領導的難過堅持鬥爭組建了規模龐大的游擊隊,鐵托和其他反法西斯愛國統一戰線,逐漸取締了設在倫敦的流亡政府一切權力,形成鐵托和南宮的一元領導。

1945年南斯拉夫共和國終於獨立,但蘇聯奉行的沙文主義政策想要把南斯拉夫變成一個附屬國,於是南蘇關係在1948年破裂,鐵托不再執行一邊倒的外交政策,而是在美蘇爭霸中謀求中立,正因如此鐵托得到了美歐等國經濟上的大力援助,在經濟上實現了長足發展。

在國際上鐵托奉行不結盟政策,與埃及印度等國明確反對美蘇拉幫結夥的國際秩序,形成了美蘇兩大集團之外的第三方勢力,對國際關係有深刻的影象。

在國內民族關係上,鐵托作為克羅地亞族,對南斯拉夫主體民族塞爾維亞族進行了打壓,1966年到1970年還有4萬塞爾維亞族幹部被清洗。鐵托認為,他的民族政策可以增強南斯拉夫的凝聚力,形成以國家為基礎的南斯拉夫,但是沒想到南斯拉夫民族矛盾,在鐵托的民族政策下,不斷加深,塞爾維亞,克羅地亞,波斯尼亞,黑山族最終分家南斯拉夫解體。

在經濟上,鐵托用25年時間把南斯拉夫建設成了一箇中等收入國家,工業收入達到國民收入的22%,這是了不起的工業化成就。鐵托在國際上享有很高聲望,因為他反對霸權主義,維護世界和平的巨大貢獻,先後有59個國家為他授予了98枚勳章。

南斯拉夫成也鐵托,敗也鐵托。鐵托晚年,在南斯拉夫實行了民族自治政策,1974年,南斯拉夫修改憲法,塞爾維亞、克羅地亞、波斯尼亞、黑山、馬其頓、斯洛文尼亞等6個加盟共和國獲得自治地位,而塞爾維亞境內的阿爾巴尼亞族聚居的科索沃省和匈牙利人聚居的伏伊伏丁那省。鐵托的這一修憲行為,成了後來南斯拉夫分裂的禍根。到1980年鐵托去世時,塞爾維亞族已經從42%降低到了36%,塞爾維亞族的分支波斯尼亞、黑山分裂出去形成了新的少數民族。

當各個民族的的加盟共和國獲得自治權時,南斯拉夫聯邦不至於分裂的紐帶就只剩下鐵托的威望和強權,以及南斯拉夫共產黨的凝聚力。

1980年鐵托去世,加盟共和國分離主義就已經抬頭,蘇東劇變後,連蘇聯都在1991年解體了,南斯拉夫有樣學樣,一下子分出去斯洛文尼亞、克羅地亞和馬其頓三個國家。1992年到1995年通過3年半的戰爭,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也分離出去。此時,南斯拉夫聯邦中只剩下了塞爾維亞和黑山兩個加盟共和國。

不僅如此,塞爾維亞和黑山這一對親兄弟也不認同聯邦制,而是改成了邦聯制,於是國名改為“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簡稱南聯盟。所以,南聯盟其實比南斯拉夫小得多。即便如此,分離主義依舊沒有停止,到2003年,國名改為“塞爾維亞和黑山”,自此,南斯拉夫這個國名徹底隨歷史煙消雲散。

塞爾維亞和黑山在2006年最終分裂為兩個國家。

2008年,塞爾維亞境內的科索沃獨立,有108個國家承認。自此,原南斯拉夫聯邦的土地上,建立了7個國家。

人們不禁要問:南斯拉夫的分裂還在繼續嗎?

我認為,應該不會再分裂了,在這7個國家中,大部分都有一個佔主體地位的民族,和南斯拉夫那種情形完全不同。前文提到的伏伊伏丁那自治省,在塞爾維亞境內有很大的自治權,會獨立嗎?不會!伏伊伏丁那自治省面積2萬平方公里,被稱為“歐洲糧倉”,境內塞爾維亞族佔65.05%,匈牙利族佔14.28%,匈牙利族想要獨立,基本不可能。


歷史知事


曾經被稱作“巴爾幹猛虎”的南斯拉夫到底有多厲害,單看它不搭理蘇聯又不貼近美國的這種舉動就能夠看出一二——南斯拉夫如此“狂傲”自然也是因為它有足夠的本事。畢竟當時無論經濟、軍事還是國際影響力方面,南斯拉夫都是個十足的強國。

不僅與美蘇都不對付,遊離在兩大陣營之外,還在全世界帶頭掀起“不結盟運動”。不僅不討好,還敢對著幹,這就是當時巴爾幹乃至近東地區第一強國南斯拉夫。


二戰時期,南斯拉夫也是唯一一個靠著自身力量將納粹踢出去的國家。先後,夾在北約與華約之間的南斯拉夫,組建起了規模龐大的強悍軍隊。1974年,南斯拉夫陸軍兵力超過60萬,還有200萬預備役,空軍與海軍都有相當規模。因為裝備精良而且訓練有素,即便是蘇聯也是忌憚三分,不敢在南斯拉夫來一場“布拉格之春”。

當年的南斯拉夫面積大約22萬平方公里,經濟實力相當強大。上世紀70年代,南斯拉夫人均汽車保有率已經超過36%,按照一家三口的最低標準來算,已經是家家戶戶都有了汽車。


雖然如今很多家庭都將電視作為裝飾與背景,比如每年春晚的時候,玩手機的同時非要開電視,雖然不看。現在的確任性,但上世紀電視機確實相當少見,是“稀罕物件兒”。而在南斯拉夫,20世紀60年代的時候,就有一半以上的家庭都已經擁有了電視機。

南斯拉夫民眾的生活水平是非常高的,不管是在東歐地區還是放眼當時整個歐洲。

在當時同陣營所有成員中,除了蘇聯也只有南斯拉夫擁有完整工業體系。1952年到1965年其經濟平均年增速超過8.5%,60到80年代平均也在6%上下,遠遠超過當時歐洲其他國家,其人均GDP也是同組小夥伴中最高的一個。

對於冷戰結束前的西歐各國來說,南斯拉夫絕對算不上是朋友,可按照當時的實際情況來看也不是敵人——南斯拉夫的電影、書籍等在西歐非常暢銷廣受好評,而南斯拉夫人生活水平很高,街頭隨處可見光鮮亮麗摩登時尚的女性。雖非“同道中人”,但每年進入南斯拉夫旅遊的遊客數量超過850萬人,大多來自於西歐與蘇聯。這也證明了南斯拉夫也有一定的文化影響力。

能夠在美蘇之間求寸本就不容易,更何況南斯拉夫不僅保持了中立,還有能力任性做自己,這才是真正強悍的地方。


澹奕


冷戰爆發時期,在蘇聯和美國兩大超級大國的對峙下,現代科技文明起源的歐洲直接被瓜分成了兩大陣營,其中一派是美國為老大的西方陣營,一派是蘇聯為霸主的陣營。

而就在這兩大陣營對峙的過程中,有一個國家憑藉著其強悍實力保持了不偏不倚的中立姿態,不曾投靠到任何一股陣營中。

這個國家就是近現代史中大名鼎鼎的南斯拉夫。

南斯拉夫的國土面積

南斯拉夫是在德國戰敗之後才於1945年建國的,當時他們的國土包括了現如今的塞爾維亞、洛文尼亞,克羅地亞、馬其頓、黑山、波斯尼亞等國家。

在說到這麼多國家名稱的時候,大家或許會產生一種南斯拉夫國土極其遼闊的想法,但實際上南斯拉夫的面積只有26萬平方公里,跟我們的廣西省差不多,人口也僅有2000萬人,還不及現如今廣西一半的人口。

當然這只是相對於我們來說的,對於當時的歐洲各國來說,南斯拉夫的體量已經算得上是比較龐大了。

南斯拉夫的軍事實力

南斯拉夫是一個紅色背景濃重的國家,締造者是南斯拉夫歷史中的英雄鐵托,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時,南斯拉夫的合法政府因為不敵納粹德國,所以屈服在了德國人的鋼鐵洪流下。

就是在這個讓南斯拉夫人倍感屈辱的時代,鐵托率領著其統領下的游擊隊向德國人發起了衝擊,一直到二戰結束,他們所殲滅的德國士兵達到了將近90多萬人。


而他們的軍隊也於戰火磨練中擁有了很強的戰鬥力。

在鐵托統領的南斯拉夫聯邦建國後,南斯拉夫的軍隊一度達到了100多萬人。

正是憑藉著這些軍隊,南斯拉夫抵擋住了蘇聯對他們的滲透控制、保持了很強的自主性,沒有如同其他蘇聯的小弟一樣被蘇聯掌控舉國上下的所有權力。

因此在後來鐵托跟斯大林鬧翻的時候,南斯拉夫才擁有了對蘇聯說不的資格。

在1948年,因為各種矛盾的爆發,原本關係和好的南斯拉夫和蘇聯一度鬧到了要兵戎相見的地步,只不過斯大林考慮到南斯拉夫強悍的軍事實力,才沒有選擇出兵攻打南斯拉夫。


而在南斯拉夫和蘇聯鬧僵後,南斯拉夫選擇了尋求美國人的幫助,通過藉助美國人的力量達成和蘇聯之間的平衡,成為了蘇聯和美國之間的中立者,不完全投靠任何一方,也不完全得罪任何一方。

冷戰爆發後的不結盟運動,就是由南斯拉夫和印度、埃及主導促成的,可見南斯拉夫在當時的影響力之大。

南斯拉夫的經濟、體育

在鐵托的率領下,南斯拉夫的發展非常迅捷,工業、經濟方面均獲得了不俗的成就。

僅在80年代,南斯拉夫人的汽車擁有率就達到了36%,也就是說當時100個南斯拉夫人中,就有36人擁有一輛自己的汽車,這點是我們現在都無法與之相比的,可見南斯拉夫當年的發達。

而這些都是其次,南斯拉夫最強的其實是他們的體育,南斯拉夫在排球、網球、籃球、足球等幾項球類運動方面都獲得了登峰造極的成就,現如今很多重量級的足球、網球明星就大多數來自於南斯拉夫分裂後的國家。

因為感慨於南斯拉夫足球的強悍,甚至有人開玩笑說南斯拉夫的分裂直接造成了我們國足排名的巨幅下滑。

南斯拉夫的輝煌消散

南斯拉夫的歷史確實非常崢嶸輝煌,但一切的輝煌終有結束的一天,在蘇聯於1991年解體後,南斯拉夫第二年就緊隨著蘇聯的腳步走向瞭解體。

在1992年,在各個加盟國的離心離德下,南斯拉夫解體了。

不過因為南斯拉夫加盟國中的塞爾維亞和黑山不想脫離南斯拉夫,所以他們兩個國家就抱團在一起組建成了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這也就是我們所熟悉的南聯盟。


大使館遇襲事件,就發生於南聯盟時期。

不過南聯盟同樣沒能持續太長時間,在歐美國家的干預下,他們原本緊密一體的聯盟慢慢被打成散沙,最終,在2006年的時候南聯盟也消失在了歷史之中。

所以說這就是南斯拉夫的大概歷史,在美國、蘇聯這兩大國爭霸的時候,身處夾縫中心的南斯拉夫能獨善其身,就可其強悍之處。


孤客生


南斯拉夫,我們今天所說的南斯拉夫是指,在二戰結束以後,在1945年,由鐵托領導下的南斯拉夫共產黨建立起南斯拉夫聯邦人民共和國;1963年改國名為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1992年南斯拉夫解體,他是由塞爾維亞、克羅地亞、斯洛文尼亞、波斯尼亞-黑塞哥維那(波黑)、馬其頓、黑山6個共和國組成。國家體制是聯邦總統制,國土面積是25.5萬平方公里。但這個強大的巴爾幹半島社會主義聯邦國家在1992年宣告解體。就此成為歷史。


南斯拉夫曾經引發了第一次世界大戰,所處的巴爾幹半島素有歐洲火藥捅之說,二戰期間被德國佔領。在南斯拉夫共產黨領導鐵托 領導下進行了艱苦卓絕的鬥爭。終於在盟軍的幫助下取得了國家獨立。在1945年,由六個國家聯合組成了聯邦制國家,應該說,這個聯邦有些勉強,有點強行婚配的意思,六個國家發展極為不平衡,民族信仰,生活習性也是千差萬別。完全是依靠鐵托個人的威望和共產黨的凝聚力把六個國家結合在一起的。南斯拉夫成立以後,由於是自己“大打江山”鐵托根本不聽斯大林的,對於蘇聯共產黨的指手畫腳厭惡之極,干涉國家內政是十分討厭。鐵托不聽莫斯科指令,退出華約,走出了獨立 國家道路,而歐美國家也出於國際戰略原因給予南斯拉夫鉅額經濟援助,再加上鐵托治理有方。所以在所有歐洲社會主義國家裡名列第一,即便是面對希臘,土耳其,葡萄牙也不遜。


在鐵托在世的時候(45年-80年)南斯拉夫經濟,軍事,文化都極其強大和燦爛。南斯拉夫電視的普及率是70%,南斯拉夫汽車的普及率是36%,每2.1個家庭擁有一部冰箱,所有7歲到15歲的兒童都可以免費受到8年義務教育。注意這可是在80年代初,西方電影和書籍都可以傳播到南斯拉夫,每年有超過600萬遊客進入南斯拉夫。經濟主要以為礦冶、汽車製造、紡織和食品加工為主。在鐵托任內,依靠自己的威望,保證了政治,經濟和外部邊境的安全,獨立。穩定。但南斯拉夫最大問是發展不均衡,最發達的斯洛文尼亞與鄰國奧地利、意大利經濟水平只高不低。而馬其頓、科索沃則是歐洲最貧窮的。而由於鐵托是克羅地亞人,很顯然地明顯打壓主體國家和民族塞爾維亞,做為最大的塞族也只佔整個民族的36%。而鐵托為了消除民族差別,提出新的民族,南斯拉夫族。但這樣強行地作為顯然無法消除隔閡。在鐵托去世以後,南斯拉夫中央聯邦政府採取鬆散制、新的南斯拉夫總統推行大塞爾維亞主義,最終導致了國家解體,進而造成二戰後歐洲最大戰事,科索沃戰爭。

我是清水空流,歷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關注和點評。


清水空流


前南斯拉夫是一個非常神奇的國家,如同它的消失一樣,它的出現也是非常神奇的。南斯拉夫作為一個國家的出現歷史並不是很長,它出現在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

這是一個由塞爾維亞、克羅地亞和斯洛文尼亞合併起來的聯盟,以前這裡幾個世紀以來都是屬於奧斯曼帝國和奧匈帝國的一部分。

塞爾維亞的彼得一世是南斯拉夫的第一個君主。1922年7月13日,在巴黎舉行的一次國際會議上,王國獲得了國際承認。1929年10月3日正式更名為南斯拉夫王國。

南斯拉夫於1941年4月6日被軸心國侵略。1943年,南斯拉夫抵抗運動宣佈建立民主的南斯拉夫聯邦。1944年,當時流亡在外的彼得二世國王承認其為合法政府。

君主政體隨後在1945年11月被廢除。南斯拉夫於1946年更名為南斯拉夫聯邦人民共和國,由抵抗運動領導人約瑟普·鐵托作為總統統治著這個國家,直到1980年去世。

1963年,該國重新更名為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

有六個加盟共和國,即波斯尼亞-黑塞哥維那、克羅地亞、前馬其頓、前黑山、塞爾維亞和前斯洛文尼亞。

南斯拉夫真正引起國際社會關注,真正“牛”的時候,應該是上個世紀的四五十年代與蘇聯集團的決裂。脫離蘇聯的控制,揍自己的發展道路,這就是後來人們稱道的根本原因。

1948年,南斯拉夫與蘇聯拉開了距離,在鐵托總統的領導下,開始走上了一條適合自己發展的社會主義道路。

1947年,當所有的東歐國家都順從蘇聯領導人,集體拒絕接受馬歇爾計劃的援助時,南斯拉夫國內經過激烈辯論,同意接受美國的援助。

1949年開始開始接受美國小規模貸款,1950年至1953年開始美國的援助繼續擴大;不過這個援助的標籤已經不是“馬歇爾計劃”了。

從那時起,南斯拉夫鐵托總統與蘇聯漸行漸遠;鐵托不僅僅批評了東歐集團,而且對北約國家也是頗有微詞,並與印度和其他國家一道,於1961年發起了不結盟運動。

1963年4月7日,這個國家再一次更改國名,將其正式名稱改為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鐵托繼續被任命為總統。

南斯拉夫聯邦內部,每個聯邦共和國和省都有自己的憲法、最高法院、議會、總統和總理。在南斯拉夫聯邦政府的總統是鐵托。

根據官方統計數據,20世紀50年代到80年代初,南斯拉夫是世界上經濟增長最快的國家之一,接近亞洲“四小龍”的經濟發展速。

在南斯拉夫當時實施的決策時獨特的經濟發展模式,更加自由,更接近市場經濟發展的模式,因此也導致了更強勁的經濟增長。

不過好景不長,和整個歐洲經濟增長速度放緩一樣,20世紀70年代油價暴跌,南斯拉夫也未能倖免——借入大量的西方資本,以通過出口來資助經濟增長。

與此同時,西方經濟體陷入衰退,減少了對南斯拉夫進口的需求,結果造成了鉅額債務問題。

1989年,根據官方統計數據,有248家公司被宣佈破產或清算,有89,400名工人被解僱。在1990年的前9個月,有889家公司的52.5萬名工人也遭受了同樣的命運。

換句話說,在不到兩年的時間裡,“觸發機制”(根據《金融行動法案》)導致了超過60萬名工人從沒有了工作崗位;這一數字佔南斯拉夫勞動力到20%。

塞爾維亞、波斯尼亞-黑塞哥維那、馬其頓和科索沃,公司破產和裁員也是同樣嚴重。實際收入在下降,社會福利系統已經崩潰,整個聯盟充滿了絕望。

由於經濟發展停滯不前,原先被掩蓋或者忽視的民族矛盾漸漸抬頭;特別是因為鐵托總統逝世以後,南斯拉夫聯邦缺少了一位德高望重的領導人。最後南斯拉夫和蘇聯的命運完全一樣——聯邦解體。





閒看秋風999


南斯拉夫國家之所以在一九九一年解體,最主要的體現是表現在宗教問題的矛盾上,這一點是跟蘇聯解體不同的。

在昔日的南斯拉夫國內有塞爾維亞、克羅地亞、斯洛文尼亞、馬其頓和波斯尼亞等民族。

其實說白了他們都是屬於斯拉夫民族,斯拉夫民族包括俄羅斯、烏克蘭還有波蘭和捷克斯洛伐克等都屬於斯拉夫民族。


而斯拉夫民族分為西斯拉夫人、東斯拉夫人和南斯拉夫人。

波蘭人、捷克人和斯洛伐克人屬於西斯拉夫,白俄羅斯人、俄羅斯人和烏克蘭人是東斯拉夫人,而巴爾幹半島的斯拉夫人就是南斯拉夫人了。

在歷史上巴爾幹半島曾被奧斯曼帝國和奧匈帝國分別統治和佔領,一戰結束之後同盟國一方戰敗。

同盟國一方的奧斯曼帝國和奧匈帝國分別崩潰解體,奧斯曼帝國推出巴爾幹半島的勢力成為了土耳其國家,而奧匈帝國則成為了奧地利、匈牙利和捷克斯洛伐克等諸多小國。


由此巴爾幹半島的斯拉夫人組成了斯拉夫南國,暨南斯拉夫王國。

1941年納粹德國入侵南斯拉夫,南斯拉夫國王出逃,南斯拉夫國家的人民在由共產黨領導人鐵托的率領下,借蘇軍橫掃納粹德軍的餘威解放了自己的國家,成立了由南共領導的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南斯拉夫實行社會主義,由鐵托出任國家總統。

在鐵托領帶下的南斯拉夫國家,雖同屬社會主義大家庭的成員,但始終與蘇聯保持一定的距離,同時也不實行親美或者反美政策,堅持獨立自主的不結盟運動,是歐洲國界唯一一個沒有加入華沙條約的社會主義國家。


自從與蘇聯關係破裂後,南斯拉夫走上了一條擺脫蘇聯模式的發展道路,建立了一條適合自己國情的經濟工業道路。

從五十年代開始,南斯拉夫人民的生活有了明顯的變化。進入了七十年代,全國有百分之三十六的人民擁有自己的小汽車、每不到兩戶平均擁有一臺電視機,每兩個家庭可以擁有一部冰箱,所有7歲到15歲的兒童都可以享受到8年的免費義務教育。

南斯拉夫的人民生活,與西方發達國家相比雖說有所不及,但在同一時期的社會主義大家庭之中的人民生活還是比較充裕的。

1980年鐵托逝世以後,南斯拉夫開始走下坡路並逐漸失去有效地控制。

因宗教問題而導致的矛盾不斷升級,在整個的南斯拉夫國家之內分別有穆斯林教、東正教和天主教等並存。

因民族矛盾的不斷升級,導致國內發生不斷的內戰,整個的國家經濟全面崩潰。


2003年2月4日,南斯拉夫聯盟議會兩院分別通過以多數票表決通過《塞爾維亞和黑山憲章》,從而標誌著塞爾維亞和黑山聯邦的國家正式宣告成立,自此以後一個作為主體國家的南斯拉夫聯盟不復存在!


東方中華不敗


南斯拉夫,(1918年 - 2003年),於1929年由原用名“塞爾維亞-克羅地亞-斯洛文尼亞王國”改名為南斯拉夫王國,這是一個由眾多地區拼湊而成的國家,文化、民族和宗教是異常的複雜,1941年被德國侵佔,1945年德軍撤出南斯拉夫,國家得以重建。1945年由鐵托領導的南斯拉夫共產黨建立了南斯拉夫聯邦人民共和國,\t1992年\t南斯拉夫解體為南聯盟、克羅地亞\t、斯洛文尼亞、馬其頓和波黑,2003年南聯盟重定憲法改國名為塞爾維亞和黑山,2006年黑山獨立,2008年科索沃獨立,這個就是南斯拉夫的歷史沿革,南斯拉夫在歷史上是被號稱巴爾幹猛虎,曾一度不可一世,最終因一系列衝突和政治動盪,很無奈的解體了。

南斯拉夫的八個聯邦構成單位,包括了六個共和國:斯洛文尼亞\t、克羅地亞、波黑(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納)、馬其頓、黑山、塞爾維亞,以及塞爾維亞境內的兩個自治省:科索沃和伏伊伏丁那。

南斯拉夫到底有多強?

軍事

南斯拉夫在鐵托時代,軍事實力雄視歐洲,放眼世界也是排名靠前的強大軍團。南斯拉夫陸軍最多的時候有60萬之眾,分別部署在5個共和國(6個軍團),裝備有1100多輛坦克,600輛反坦克炮,1300輛格式裝甲車,以及不計數的重炮、迫擊炮、火箭炮等炮和足量的反坦克導彈、高射導彈,以致到上世紀90年代時,仍被公認為歐洲最強地面力量之一。南斯拉夫空軍擁有3.2萬空軍士兵,400多架固定翼飛機和200架直升機,其中國產科索系列攻擊機有160多架以及80架米-8直升機,主力戰機為米格-21。南斯拉夫海軍有海軍士兵1萬人,80艘各型艦船,於上世紀60年代就具備國產製造潛艇能力。軍工基礎非常強大,曾作為本國的第一大出口產業,是第二大旅遊業的2倍,這裡就不詳述了,內容比較大

經濟

經濟上早在上世紀70年代,私家車擁有率達到36%,如果按三口之家算,每家一輛小汽車,電視機普及率也超過70%,推算一下也就是1個家庭擁有1.8個電視,每年有800萬人次來南斯拉夫旅遊,旅遊業的收入就不必說了,70年代人均GDP超過所有社會主義陣營,穩居第一,把當時兩極對抗的蘇聯都甩到了身後

這才算真正的國富民強的國家,試想一想反法西斯戰後才20年,就能建立如此強大的軍工體系和工業體系,著實令人震驚


故史新時刻


曾經的南斯拉夫在政治、經濟、軍事、文化、體育方面的實力和影響力都十分強大,但很大程度上這是受“蘇聯模式”,即“國家聯盟”+“高度集中”模式的激發。一旦聯盟解體,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的影響力都一落千丈,只有體育一如既往地牛。

南聯盟的影響力

南斯拉夫聯盟由6個共和國組成。1991年開始解體,逐步分解成多個獨立國家。目前得到國際社會普遍承認的有6個,分別是塞爾維亞、克羅地亞、斯洛文尼亞、波黑、黑山、馬其頓,但只有部分國家承認科索沃的獨立。

歷史上的南斯拉夫在政治和軍事上的影響力主要在於特殊的地理位置,它位於有“歐洲火藥桶之稱”的巴爾幹半島中部,地處歐、亞、非三大洲的結合部,既控制著地中海和黑海的門戶,也控制著通往印度洋的航路,勢必成為大國角力的競技場。

歷史上的南斯拉夫之所以能雄踞一方,一定程度是藉助了美蘇冷戰的春風。

美蘇兩個超級大國冷戰打的不亦樂乎,但南斯拉夫沒有公開站隊,既沒有加入美國為首的“北約”,也沒加入蘇聯為首的“華約”,保持了相對“獨立”和基本“中立”,在兩大陣營中趨利避害,遊刃有餘,外交政策十分成功。

美國和蘇聯都需要這樣一個國家作為緩衝地帶,對對方形成一定的制約,特別是美國因為遠離歐亞大陸,要制約蘇聯,除了依靠“北約”組織,還要靠佔據巴爾幹半島的南聯盟,所以在紅色陣營中,南聯盟和美國一度走的很密切,美國也對其予以援助和支持。

但到20世紀80年代至90年代,美國在美蘇爭霸中佔據了主動地位,把蘇聯拖得不要不要的,甚至瀕臨解體。這個時候,極具戰略眼光的美國不再需要扶持南斯拉夫對抗蘇聯,一個強大的南斯拉夫反而會威脅美國在東歐、中東和地中海地區的利益,因此美國迅速調整政策,把分化瓦解的矛頭指向了南斯拉夫聯盟,併成功實現了顛覆目標。

南聯盟的實力

南斯拉夫在政治、經濟、軍事、文化、體育方面的實力十分強大,人民生活和福利水平一度是東歐最佳,甚至超過東德和蘇聯,人均GDP在紅色陣營中首屈一指。

但是南聯盟內部問題很多,政治上因為民族、宗教等因素缺乏穩定性;經濟結構相對不合理,工礦業比重過大;軍事上缺乏研發設計能力,所以說南聯盟的實力雖然強大,但不夠穩定,所以在美國的分化下逐步瓦解了。

南聯盟解體後,各方面影響力一落千丈,只有體育仍保持了強大的競爭力。

南聯盟的體育實力有目共睹,既不缺乏天才型運動員,更不缺乏團隊合作精神,所以三大球和其他主流運動都是世界頂級水平。

足球方面,南聯盟國家隊曾獲1960年奧運會冠軍,1960年、1968年歐洲盃亞軍,貝爾格萊德紅星俱樂部曾獲1990-1991賽季歐洲盃冠軍,被譽為“歐洲巴西隊”。

薩維切維奇、潘採夫、普羅辛內斯基、博班、米賈托維奇、斯托伊科維奇、達沃蘇克……個個如雷貫耳,其中不乏金球獎的強力競爭者。

籃球方面,南聯盟國家隊是力壓美國和蘇聯的存在,在男籃世界盃上奪冠5次,是奪冠次數最多的國家。另外,排球、水球、網球等項目也是南斯拉夫的傳統強項。

試想如果南聯盟不解體,歷屆體育大賽的前三名,恐怕都會有他們的身影。

我是專注歷史文化的狄飛驚,歡迎關注我!


狄飛驚


南斯拉夫在鐵托的帶領下,敢於和蘇聯叫板。

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南斯拉夫就是鐵托,鐵托就是南斯拉夫。

在鐵托的帶領下,南斯拉夫打敗德國,獲得獨立。由於南斯拉夫是多民族國家,鐵托通過個人影響力,平衡各民族之間關係。當然,鐵托的民族政策是在打壓主體民族塞爾維亞族的基礎上,這也為日後南斯拉夫解體埋下伏筆。

鐵托領導下的南斯拉夫完全不追隨蘇聯的步伐,甚至不惜與蘇聯關係破裂。南斯拉夫的生活水平高於東歐國家,甚至蘇聯,電視、冰箱、汽車在這裡不是稀缺品,非常平民化,西方國家可以來南斯拉夫旅遊,西方國家的文化可以在南斯拉夫傳播,和蘇聯相比,這裡非常開明。

最後,南斯拉夫的強大在於鐵托的強大,在鐵托逝世後的12年,南斯拉夫宣告解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