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写诗的动力是什么?灵感来自哪里?

月光河2


问题:你写诗的动力是什么?灵感来自哪里?

第一个问题:

如果我说,我写诗并没有什么动力,随心所欲,顺其自然,无非只是几十年来的兴趣爱好,并将这一爱好融入了自己的生活——用诗词诉说自己的生活感悟,用诗词来打发枯燥乏味,百无聊赖的生活,绝不是很多人说的陶冶情操,净化心灵,洗涤灵魂,修身养性……之类的废话。

你相信吗?我就是这么做的,这是我的心里话!

第二个问题:

在现实生活中,在我们的身边想必很多爱好写诗填词的朋友,在长期的业余写作过程中,都遇到这种情况:无论你怎么抓耳挠腮,搜肠刮肚,如“热锅上的蚂蚁”,就是写不出一个字来。


究其原因,造成这种状况不外乎两种原因:
  • 第一种,是所学积累不够,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肚子里墨水不够”,“书到用时方恨少”,这不是本文要阐述的话题;
  • 第二种,就是找不到感觉,没有了写作的方向,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没有了“创作灵感”——江郎才尽。


让我们从古人那里得到一些启迪,看看他们较为全面的阐述和经验。以唐代著名“边塞诗人”,号称“七绝圣手”、“诗家天子”的“诗杰”王昌龄为例。


他的诗词论著《诗格》中有很具体的经验总结:

他倡导诗有三格:一曰生思 。久用精思,未契意象力疲智竭,放安神思,心偶照境,率然而生。二曰感思。寻味前言,吟讽古制,感而生思。三曰取思。搜求于象,心入于境,神会于物,因心而得。

诗人实际上是为后人揭示了写作过程中“激活灵感”的三条途径,这三则“宝典”也就是所谓的“生思三法”。

  • 其一,写不出时不硬写,可暂且先放一下,让神思得到休息,养精蓄锐,也许在某一个节点,灵光乍现,偶然中就获得创作的灵感。

明代胡应鳞《诗薮•杂编卷四》曾载有一诗坛掌故:南唐先主李弁,夜半听人撞钟,就命人把撞钟人抓来质问缘由。撞钟人说自己写了三句诗,到了第四句却一直未得,这晚偶得佳句,兴奋异常,半夜跃起,欣然撞钟,全城人皆惊。

李弁乃李煜的祖父,也好诗词,遂命僧人诵之,诗文曰:徐徐出东海,渐渐上云衢。此夜一轮满,清光何处无?”是首题《月》诗,李弁喜,遂释之。


  • 其二,是在写诗时,研习名篇,吟诵前人的名作佳句,以及相关题目之诗,以引发灵感——这是一种“启发式”运思,常言道:“熟读唐诗三百,不会作诗也能吟”,估计就是这个道理。

据《唐史》记载:号称“孤篇压全唐”的《春江花月夜》,诗人张若虚开篇就是受到隋炀帝杨广的同题诗句的感发而成的。

隋炀帝杨广的《春江花月夜》:

暮江平不动,春花满正开。

流波随月去,潮水带星来。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仔细辨别,同出一辙,异曲同工之妙。


  • 其三,引发诗人灵感的方法叫“取思”。

何为“取思”?

简单理解就是进取思维,强调的是诗人写作的一种心态——积极的创作心态,创造性的思维,博大的胸襟;从自然、社会、人生中获取诗思的感发。

心入于境,思与境偕,从而触目兴怀。其实也是老生常谈,这就是我国最传统的感发理论。


陆机《文赋》:“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刘勰的《文心雕龙。物色》云:“岁有其物,物有其容;情以物迁,辞以情发。一叶且或迎意,虫声有足引心;况清风与明月同夜,白日与春林共朝”

归根结底,写诗的动力也好,灵感也罢!其前提条件必须是高度的兴趣爱好,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否则一切皆是浮云!

最后,祝福文友们在生活中寻求真善美,用最美的语言将起表达出来!再次感谢悟空问答平台!


【温馨提示】兵法天下,诗词文化。原创不易,敬请关注,留言转发,雅正交流。


兵法天下


至于灵感,那真是心有灵犀一点通啊!在对一些景致,对一些现象,发自内心的赞叹,感到美不胜收的时候,脑子突然涌出平常不常用的语句,恰到好处,画龙点睛,这可能就是灵感吧。我酷爱古诗,名家们有风花雪月般的柔情,又有气吞山河的豪迈,我佩服得五体投地。我也喜欢现代诗,无掬五束,行云流水,实在洒脱。但是近年詩坛刮起歪风,刊物经常出现些没有意境,没有标点,不成句的文字,名曰朦胧詩,让我实在是看不懂,我也再不写了!

如今已经退休,我还要重操旧业,再用詩笔赞咏河山,赋浪夕阳。



封护胜463


我年轻的时候就喜欢诗词,尤其是毛泽东的诗词,但由于忙于工作,无暇专心学习和习练。但每读到毛主席的诗词,那种康概激昂,大气磅礴诗句就不由得心动赶来。就想写,但又不得要领。粗枝乱造地写他一统。退休后总得干点事,于是就拾起了我年轻时的爱好,写诗和写毛筆字。

关于诗词。我特别喜欢叙发感情的那种。除了毛主席的诗词外,我还爱读陆游,苏轼,王维,刘禹锡,岳飞等人诗词。对他们那种热爱中华的民族气节,立志奋斗,笑对人生的人生观十分敬仰。

人老了,但志不能老,学写诗就能使人腹有诗书气自华。献上一首拙诗自我鼓励。《七绝》人之将老

曰暮秋风上古楼,

霜叶慢落去悠悠。

回首向来天将晚,

归去路上人未愁。


40后17


当一个人爱上一种文化时,他/她的生命便嵌入了文化里,成了他/她一生的追求,成为他/她的生命的意义,追寻所爱的文化时,一荣俱兴,一衰俱悲,往往一种文化消亡和衰落给他/′她们打击是毁灭性的,就如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的王国维之对传统文学的衰竭,以沉湖之死来寄托对那个被催枯拉朽的文学王朝的生死相随。



在现代诗歌中,上世纪八、九年代的海子、戈麦等朦胧诗人以死来祭奠他们深深执恋而衰落的人文理想主义诗坛,这就是文人的文化情结,没有太多功利主义态,以一颗赤子之心倾心他/她们所热爱的文学和诗歌,他/她们的生命艺术化、文学化了,活着一种精神境界里。



今天我们的诗歌处在荒凉、颓败之势,能在凄凉诗境下坚持用诗意的笔,开僻一条新兴之路的人都是由爱而忠诚于诗歌,他们是在暗夜追寻诗歌曙光,都具有一种纯粹精神追求的,以读诗为乐,以写诗为趣,以人格升华为本。在学习和领悟中培养出一种多愁善感的气质,在潜移墨化中书香满腹、神宁气朗,在诗中陶冶了情操丰盈了思想,正如杜甫所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诗歌欣赏和知识的积累是写诗最大的灵感吧!


梦里花落知多少718


1.如果我写的还算诗的话,开始是因为喜欢异性,又不敢表白。语不能传情,言可以承载。没有良师益友,虽斟词酌句,仍然情盛如洪水猛兽,而诗词不能顺畅泄洪导流,故抑郁于心。

2.写诗博不得美人芳心,终归青春一梦。后欲凭识文断字拼得一碗饭,无功而返。不说时运不济,但说写诗作文,虽有真情实感,却无技巧娴熟。青涩生疏,呕哑嘲哳,吭哧瘪肚,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3.一边生活,一边写作,却奈何苦力为生,精力有限,渐次不能为继。约三十年有余。

4.曾经的理想是我们生活的希望所在。理想渐行渐远,才知道它的美丽只是虚妄。自从戒了理想之后,才有了脚踏实地的生活。有了闲暇,却不能断了七情六欲,于是,入情成诗,寄托流年似水。

5.有当务之急时,没有良师益友 。现在只是怡情养性,自然是独自揣摩。灵感大抵来自生活阅历和阅读浏览。得遇自媒体时代,发之于网络平台,遇喜欢者夸赞,心中窃喜,遇厌恶者差评,颇感不快。

6.诗这玩意儿于我,成无萧何败却萧何,平庸度日还需萧何。





高歌吟诗


我若答“老骥自知夕阳短,不用扬鞭自奋蹄”,似乎自誉了一点。然而老儿真是这心态,只不过不敢当那个“骥”字而已。

若说灵感,则只敢言感,不敢附一“灵"字。感很多:读感_书看得多感自然不少,替古人担忧哩!观感_视屏,现实,大自然,触处皆生情也!情不自禁缘何?回忆感_此生坎坷,老而忆之,有甜,苦复多!追往事而欣今吾也!幸福感_盛世老养,妻贤子肖,兴致亦秀一秀。感恩之心常有。

诗兴之兴,无处不在!有感而发,聊成歌吟。生活就是诗!


原卉诗词


我个人认为,当今的社会最需要诗。诗和诗歌是最能表现社会的光明和黑暗的。

诗:如剑,如戟,更如导弹,射击社会的真善美邪恶丑。

如:炉火,如火炬,如烈日。

能刺向社会的心脏;照耀社会每个人的心灵。将你心中的喜怒哀乐,真善美,邪恶丑,对生活的感受,象剑象戟,象火焰,象火炬明灯,一样刺将出去,光芒照耀世界的每个黑暗的角落,使它们看到世界的光明。

灵感来源于生活。来源于个人内心世界,对观察到的,感受到的,用诗的语言爆发出来。

灵感高于生活本身,只有将自己放进生活,感受生活的:真善美,邪恶丑,真正的溶进生活,亲身体验生活的酸甜苦辣,才会有灵感的爆发。

脱离生活的灵感,是低上谈兵,不是纸上写诗,没有什么感染力,读起来也任何雷同。


海羊的天


回答悟空兄:

我写诗的动力是想用最简洁的文字记录生活,寄给同好,说句悄悄的私房话:讨好老婆。

我认识一位省一级文学杂志诗歌专栏编辑,一次在存自行车棚相遇,我问他,你忙什么那?他像哭一样笑着说;忙着退稿,再写几句鼓励的话。多好的小编,现在少了。

有鉴于此,我从不投稿,偶尔找袜子,把旧诗找出来,似曾相识,经臭味儿鉴定,别人没有,个别例外,好像找到一瓶老窖,"自珍自引″不醉自醉。↗ꪦ


匹夫有择762


诗歌源于生活,生活的升华,便是诗歌。我喜欢写诗,不需要,什么机构证明?自娱自乐,写出自己的情感。

在诗的海洋,遨游,辉煌!

虽然,诗歌圈子化,我辈民间之人,只能,在门外徘徊。我会,一直写下去,写出,自己的精彩。

人生,处处有伯乐!我相信,会有人,懂我,支持我。

写作不易,关注转发一下,你们的支持和鼓励,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水,

奏着乐章,

从身旁走过。

风,

翩翩起舞,

从树梢掠过。

云,

悠闲游荡,

飘向四海八荒。

善良的人们啊,

哪里是,

港湾?

哪里是,

回家的方向?

无知的上苍啊,

何时是,

归途?

何时是,

幸福的天堂?

愿世间,

再无灾难。

愿人生,

一路平坦!

我愿,

像水,

轻轻流淌。

我愿,

像风,

悄悄飞掠。

我愿,

似云,

偷偷荡漾!

《我愿》


山野第一人


诗,尤其是古典诗词歌赋,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离开生活,是无病呻吟。如果无韵无律,那只是打酱油。

我喜欢古典诗词,因为她代表着古典文学的最高表现形式。可是,我们当代人,只晓得诗经三百以来至唐朝时期顶峰文学就是唐诗,并且分为了许多流派,各呈其妙,无论什么阶层的人士,不管是帝王将相,文人雅士,还是下里巴人,只要是有所耳闻,心有所感,皆有诗句从口中流出,如舌灿鲜花!故有此一说,中国是诗的国度!不论是春夏秋冬、日月星辰、飞鸟走兽,还是郎情妾意、家国天下、天地哲思,无不示之于文,律之成诗!

而今,我们只能在课本里、网络中、碑碣上才得见其芳踪,那么,诗的国度了,她去哪里了?不要说是现在的中小学,即使是大学,有几个老师是诗人?虽有诗意,但无诗文!岂不悲哉!痛哉!作为学生,又哪来的诗文创作传承?!

有道是:国家不幸诗家幸!痛苦,诗之源由,情之真味。虽说现在是太平盛世,但这不是我们丢弃传统的借口!

上军校时,有战友会写词,回地方,既有妙词,又有油诗。当时我就觉得传统真谛的传承最重要。

我也试着仿做,几年下来,也只有那么二十首左右吧。反响是局部的,但她总归是真的!我喜欢,冷门,但金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