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和尚一番话,盗匪竟弃恶从善

清朝初年,由于发生了饥荒,陕西省柳林县一带盗贼猖獗,乡民雪上加霜。

故事:和尚一番话,盗匪竟弃恶从善

这年,柳林县新任县令郑爽歪上任,这郑县令是个好官,官府曾多次派人捉拿,可是这股盗匪个个武艺高强,飞檐走壁,官兵拿他们没有办法。后来,师爷献计,说距县城二十里的二龙山上有一座寺庙白龙寺,寺里有一位住持空虚大师,武艺高强,擅长使飞镖,百发百中,请他下山,定能将盗匪捉拿归案。

郑爽歪备了厚礼,亲自上山去请空虚大师,空虚大师先是推辞,后来乡民蜂拥而来,跪在地上请求大师出山,消灭盗匪。空虚大师见民意恳切,加上郑县令是个好官,便答应了下来。但是空虚大师已是九十岁高龄,力不从心,好在他有三个徒弟,他决定派一名得力的徒弟下山处理这件事。

故事:和尚一番话,盗匪竟弃恶从善

于是,空虚大师在寺院里举行了公开的飞镖大赛。靶子是一个稻草人,三个徒弟都来参加,一人两镖。大徒弟法号智深,他第一个出手,两镖分别击中稻草人的手腕和脚踝,惹来人们的一阵哄笑。二徒弟法号智平,他两镖分别击中稻草人的双眼,赢来人们的赞许之声。三徒弟法号智光,他一扬手,两只镖一起发出,分别击中了稻草人的心脏和咽喉,赢来了众人的齐声喝彩。众人都以为,此次代师下山非三徒弟智光莫属了,

不料,空虚大师宣布:“智深获胜,代师下山擒拿盗匪。”众人目瞪口呆,百思不得其解,智平和智光更是不服,问道:“师父,这是为什么?”

空虚大师双手合十,说:“阿弥陀佛,出家人以慈悲为怀,盗匪也分主犯和从犯,要不是官逼民反,谁愿意做盗匪呢?你们下山,只是捉拿盗匪,至于如何处置那是官府的事,何必要赶尽杀绝,你们为逞一时之勇,招招毙命,岂不是太残忍了?”

智光还是不服,问道:“可是,我的镖法要比大师兄射得准!”

故事:和尚一番话,盗匪竟弃恶从善

空虚大师捻须微笑:“什么是准,什么是不准?智深既然能射中手腕和脚踝,当然也能射中眼睛和咽喉,他为什么不射呢?是因为他怀有慈悲之心,所以才手下留情,他这是给别人留出生的余地和改过自新的机会呀。”

高僧一番话,智平和智光惭愧地低下了头。众人也心服口服,连声鼓掌。

再说盗匪们也很快听说了飞镖大赛的事,还有空虚大师的一番话。于是乎,智深还未下山,几个盗匪便改邪归正了,他们来到二龙山谢罪,最后拜在了空虚大师门下。(故事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