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县龙洞河古溶洞群呼之欲出

几年前,洋县外宣办及八里关镇就联系记者到龙溪村龙洞河大爷洞(黑龙洞)、二爷洞,探险,由于当时是夏天,考虑到山高林密,蛇类出没,未能成行。但洋县八里关镇龙溪村龙洞河,却一直牵系着探索者们的好奇心。

日前,应洋县八里关镇龙溪村两委邀请,记者一行踏上龙洞河的旅程。

洋县龙洞河古溶洞群呼之欲出


出洋县城,沿230省道穿越高耸入云的汉王山,北上30公里,就到了龙溪村地面。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这里山高林密,蓝天白云,龙洞河与八里关河在龙溪村口龙嘴庙前交汇,青山握着眷恋,绿水绕进缠绵,左手一指上牛岭,右手一指龙洞河。当地歌谣:“龙洞河,蟒丈山,龙溪八滩照龙山。八道河,九道湾,才到龙洞看奇观。进龙门,饮龙泉,坐上龙床莫呼唤。石钟石乳垂石帘,龙水喷泻似龙鼾。”

洋县龙洞河古溶洞群呼之欲出


龙溪村辖14个小组,289户918人,但却拥有五十公顷面地。由于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限制,这里以前经济水平落后,土坯墙茅草房,抬脚无路全靠扛。占着丰富的山林、药材、景观资源却无法做到"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全村近半117户296人长期处于贫困线以下,挣扎在温饱线上。

2016年以来,在洋县八里关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伴随着扶贫攻坚、精准扶贫、美丽乡村好政策在这里落地生根,龙溪村干群一心,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致富不等不靠,脱贫敢闯敢冒,鼓励外出务工,大搞林下经济、林药树木、土蜂养殖等等项目,立足传统猪、牛、羊养殖产业,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优质生态环境资源优势做文章,大力兴办土蜂养殖场、药材种植、有机水稻种植、瓜娄生产等等,脱贫致富产业雨后春笋般地崛起。目前,全村药材种植面积已经扩大到1000多亩,不施农药,坚持生态有机发展,种植的元胡品质好规模大,深受市场青睐。2018年,村集体自己养殖土蜂100来箱,积累经验取得收益,再传授帮扶群众共同参与,截止目前全村共养殖土蜂1000多箱,所产蜂蜜以"质纯、味香、营养价值高"闻名县内外,且供不应求。村上今年新建了有机水稻种植示范田15亩,带领全村有机水稻上台阶。通过各种方式方法,全村累计已实现脱贫77户245人,力争到今年底完成整村脱贫的攻坚任务。

洋县龙洞河古溶洞群呼之欲出


230省道洋县华阳旅游专线开通在即,该村充分抢抓机遇,紧盯目标,提前动手,全村全面实施亮化美化工程,环境卫生整,大力推行门前"五包"责任制,挂牌监督检查评定。废除唱村骂舍陈规陋习,弘扬团结友爱互帮互助。该村一组村民王行照家不幸发生重大火灾,全村干群积极施救灭火,并把受伤人员第一时间送到六十公里以外的县城医院救治,村两委发动群众捐款8000多元,帮助王行照修建了三间两层楼房。11组村民汪义成的女婿黄关利被查出患了尿毒症,全体干群又一次伸出关爱之手,不仅每人捐出100元或200元不等的现金进行帮助,他们还积极帮助办理合作医疗保险手续并正为其申请大病救助。龙溪村两委以前在废弃的村小破庙里办公,不伦不类,通过争取基层政权建设资金支持,建设七间两层办公楼,建筑面积600多平方米,红旗飘扬,龙溪河缠绕,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洋县龙洞河古溶洞群呼之欲出

龙溪村傥骆古道大店姚家沟,是中国首个朱鹮保护机构诞生地。1978年,国家成立了朱鹮巡查小组,由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刘荫增研究员领衔。刘荫增带着巡查小组成员3年行程五万公里,在在姚家沟发现了一窝正在繁殖的朱鹮,当时有1对成鸟,3只雏鸟。此外,又在附近的另一山沟发现了2只成鸟。由此,一共发现了当时世界上仅存的7只野生朱鹮。他们也被称为中国第一代“护鹮人”。姚家沟挂上了一块牌子:“秦岭一号朱鹮群体临时保护站”,这也成为中国第一个朱鹮保护机构。

这是一片红色的土地,1932年徐向前率领的红四方面军经陕入川,途经龙溪。1935年3月8日,程子华、许海东、吴焕先率领的红二十五军长征再次经过这里。

洋县龙洞河古溶洞群呼之欲出

洋县龙洞河源头古溶洞群旅游产业呼之欲出

前蜀诗人韦庄《焦崖阁》诗中写道:李白曾歌蜀道难,常闻白日上青天。今朝夜过焦崖阁,始信星河在眼前。当代诗人刘庚辛在《龙洞河传奇》中唱到:柳树沟,蟒丈山,龙溪八潭照龙山。八道河,九道弯,才到龙洞看奇观。进龙门,饮龙泉,坐上龙床莫呼喊。石钟石乳垂石帘,龙水喷泻似龙鼾。几代乡土人相传,旧时取租甚壮观。古时年月古时天,五黄六月天爷干。包谷干的拧绳绳,芝麻干的光杆杆。庄稼汉,没盼盼,请起角马上龙山。秦腔大戏唱几天,锣鼓家私闹喧天。男女老幼都来看,敬神取租下龙潭。葛麻绳,五丈三,系的铜壶入龙泉。灯笼火把冒烟烟,角马神汉乱跳弹。等的等,看的看,洞里洞外人满山。娃娃急的打转转,老汉冻得打颤颤。咕咚一声水花翻,一只银壶出水面。上写光绪三十年,欠雨还租三寸三。龙王悦心把壶换,惊得世人翻白眼。 老会手,一声唤,提上龙壶要下山。赶租的人千千万,前呼后应人马翻。角马神,也灵验,精脚两片闯三关。天上雷鸣加闪电,乌云滚滚在后面。恶风暴雨下一遍,人和庄稼大喜欢。

洋县龙洞河古溶洞群呼之欲出


过去的龙溪村龙洞河没有水泥路,四个村民组300多群众出入家门在龙洞河道绕上绕下,极为艰难,特别是雨季龙洞河发大水,危机四伏。短短的几年时间,在县镇各级领导高度重视下,村两委积极实施通村路建设,截止目前,龙洞河修建滚水坝3处,桥涵2座,拓宽硬化建设3.5米宽的通村道路约8公里,部分路段安装上了太阳能路灯照明,夜晚不在漆黑一片。昔日的"伤心河"经过环境保护治理,如今成了美丽的龙洞河景观区。纪副县长亲自出面联系中国航天集团也捐助了48万元承揽了1.8公里道路的建设费用。通往龙洞河源头蟒丈崖的大爷洞(黑龙洞)、二爷洞的的旅游道路正在拓宽改造,全面拉开龙洞河源头古溶洞群旅游区建设序幕,旅游产业是不冒烟的工厂,业经开发,前程不可估量。(串剑博 记者 翟力强)

洋县龙洞河古溶洞群呼之欲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