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朝所有的皇帝中,为什么有人说乾隆皇帝是清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呢?

不失君


▲紫禁城掠影

由于那时西方国家的工业革命刚刚起步,各项变革都还没有真正完成,所有他们对清朝这个神秘的东方古国还是持有一定尊敬态度的。为了与清国打好关系,西方各国在乾隆皇帝八十大寿时,纷纷遣使来贺,就连远在千里之外的英国也不例外。乾隆五十八年(公元1793年),英王乔治三世以祝贺乾隆帝八十寿辰名义,派遣贵族乔治·马戛尔尼伯爵率团访问清国,希望通过谈判让两国互通有无。马戛尔尼使团此行特意携带了许多贵重礼物,以表示其对古老东方帝国的崇敬,据英国史料记载,这批礼物是全英上下激烈讨论后挑选而成的,光是研究给乾隆皇帝的贺礼,乔治三世就曾特意请教了两位曾在中国传教的教会人士,请他们推荐中国皇帝喜好的礼品。

▲英王乔治三世画像

为提高通商成功率,马戛尔尼使团绞尽脑汁,不仅在礼单上增加了英国最先研发的高科技产品,如蒸汽机、棉纺机、织布机等,还想通过向满清朝臣展示榴弹炮、卡宾枪、步枪、连发手枪等先进武器来胁迫大清与英吉利通商。然而,当清廷众臣见到英国使团进献的规模庞大且装备有110门大口径火炮的“君主号”战舰模型时,并没有表现出多大兴趣,因为在这些传统文人看来,洋人的火枪火炮,不过是些无用的奇技淫巧罢了,到了战场上只能逞一时之威。

▲故宫所藏西洋钟表

另一方面,傲慢的乾隆皇帝在随便翻看英使礼物清单后,发现其中并没有他心中所想的奇珍异宝,只有一些精巧但不怎么值钱的钟表仪器,于是命令内务府将礼物入库后,便不再关注英国使团,只是让军机大臣和珅代为招待。如果当时乾隆皇帝对英使所送国礼有所重视的话,也许中国就不会有屈辱的近代史了,可惜这只是如果,乾隆皇帝永远也不会想到,大清在几十年后就会被这些英国人强行打开国门。

▲英国人所绘马戛尔尼觐见场景

值得一提的是,清廷官员在安排马戛尔尼使团与乾隆帝会面时,两方还因为下跪礼仪产生了争执,而这也直接导致乾隆皇帝下旨降低了对英国使团一行的接待规格。在当时的清廷官吏看来,普天之下莫非皇土,英使觐见大清皇帝时也应行三跪九叩之礼,而马戛尔尼伯爵以自己不是清国之人拒绝了这一无礼要求。会见时,马戛尔尼只是向乾隆单膝下跪,以表诚意。在觐见乾隆之时,马戛尔尼当面呈递了英王乔治三世写给大清皇帝乾隆的国书,由于国书极为正式,清朝礼部官员不想惹得乾隆不悦,在翻译时将英王口气翻译得异常卑微,通篇都是乔治三世对乾隆的阿谀奉承之语,这令乾隆更加自大盲目,以为英国是在求着与大清通商。事后乾隆以“小国无礼,妄图与天朝平等交往”为由直接拒绝了使团通商请求,并声称只要英国拥护大清,愿以天朝上国马首是瞻,无需每年朝贡,天朝自有赏赐。

▲工业革命

失败而归的马戛尔尼使团回国时,和珅给他们送去了乾隆帝写给乔治三世的回信。当使团回到伦敦,向乔治三世呈上这道来自东方的圣旨时,英国上下笑掉了大牙——乾隆皇帝认为大清乃天朝上国,地大物博无所不有,不需要与小国进行通商,如果英王喜欢大清瓷器、丝绸等物,那就向大清主动称臣,大清每年都会对英国进行赏赐。由于英国位于蛮夷贫瘠之地,距离天朝上国路途遥远,因此无需每年上贡,只要心向天朝便可。殊不知,当时英国已经开始了工业革命,国力强盛,全球各地都有它的殖民地,英王遣使大清,只是不想与一个完全不了解的国度贸然开战罢了。如今,人们随时可以在大英博物馆见到乾隆皇帝这封如井底之蛙一般盲目自大、妄图令英国俯首称臣可笑“圣旨”。

《马戛尔尼回忆录》《清高宗实录》


趣观历史


乾隆时期吏治败坏无可救药也好,满洲贵族多数丧失了进取心也好,归根结底可以表现为国库收支情况。在康熙和雍正期间,清政府的财政收入基本是盈余的。在乾隆年间,由于十全武功,以及后来的白莲教大起义,让清政府国库严重亏损,甚至到了入不敷出的窘境,这是清朝由盛转衰的重要标志。


近代以前,古代封建政府主要收入可以归结为土地税和人口税,次要收入包括海关税和食盐专卖收入,其他只能算零星收入。最大的支出是维持政府运作所需的公务开支,皇室及其宗室费用,其次是军事费用、大型工程营造费用(比如说治理黄河、营造帝王陵墓或园林、修缮长城等)。

首先我们看一下清政府的财政收入情况:

可以看到,一直到乾隆中期,清政府的财政收入(岁入)一直是稳步增长的,说明在康熙、雍正、乾隆前期统治下,国家经济一直是向好发展。但是到了乾隆万年,以及嘉庆和道光年间,清政府的财政收入是持平并有所有下降的,说明经济情况一般。这个转折点正好是乾隆年间。

在收入结构方面,土地和人丁税比例逐步下降,盐税和关税在上升。


在清政府支出方面


对于古代政府而言,军事支出一直是支出的大头,清政府需要维持20万人的八旗军队和70万人的绿营兵,每年耗费的军费大约是财政收入的50%,即2000万两左右。顺治年间的,政府官员官俸总计为200万两;乾隆三十一年,官俸达到543万余两。在康熙和雍正年间,花费虽然不小,甚至还有平定三藩之乱、征讨噶尔丹等战争,但是总体上国库是有家底的。


乾隆皇帝登基时,他的祖父康熙和父亲雍正,给他留下了欣欣向荣的一个帝国,当时的帝国,每年的国库收入约为4000万两白银,支出大约为3000万两,每年有1000万两白银的盈余。根据记载,康熙48年(1709年),国库存银5000万两,雍正6年(1728年),国库存银6000万两。乾隆皇帝即位后励精图治,到了统治中期的乾隆22年(1757年),国库存银进一步增加到7000万两,是相当宽裕了。
在乾隆统治的60年里,先后发起十次对外、对内战争的胜利,乾隆骄傲地自号为“十全老人”。这十全武功是:1747至1749年的大小金川之战、1755年的平定准噶尔达瓦齐部之战、1755至1757年的平定准噶尔阿穆尔撒纳之战、1758年的平定南疆大小和卓叛乱、1762至1769年的清缅战争、1771至1776年再平大小金川、1786至1788年平定台湾林爽文叛乱、1788至1789年的安南之役、1790至1792年两次征战廓尔喀。

由于乾隆连年用兵、靡费巨大,导致国库日渐空虚。比如准噶尔之战,清朝耗费白银2311万两(相当于第一次鸦片战争的赔款)、大金川之战耗费755万两、准回之战耗费3300万两、小金川之战耗费6000万两(相当于鸦片战争赔款的3倍)、镇压台湾林爽文耗费800万两、征缅甸之战耗费911万两、安南之战耗费100万两(《中国财政史》)。
上述几次战争合计约1.5亿两白银。这种不计代价的战争给国家财政带来了极大压力。当时的军机大臣阿桂就曾经上书:“国家经费、骤加不觉其多,岁支则难为继”。洪亮吉也在著作中抱怨:“四川只金川用兵以来,又承制府福康安,征调赋敛无艺,仓库乃空如洗”。
更为严重的是,乾隆末年,以和珅为代表的贪官开始肆无忌惮得进行贪污,国库收入减少不说,百姓的负担则更加严重。终于在嘉庆初年(乾隆当时已经退位为太上皇),酿成川楚白莲教大起义。清政府为了镇压这次规模空前的大起义,耗费白银达到空前的2亿两,历时9年半,才将这次起义镇压下去,平均每年需要额外增加军费2000万两,让本已不堪重负的国库更加雪上加霜。
乾隆末年和嘉庆年间,为了筹措越来越大的军费支出,不得不开始纳捐,也就是卖官鬻爵,进一步导致了朝政的腐败。(以上引自拙作《清朝乾隆的“十全武功”反而导致清朝由盛转衰》https://www.toutiao.com/i6522428550841106958/有兴趣可以关注我的头条公众号查看原文)

可以说,乾隆的“十全武功”,基本把所谓康乾盛世积攒的家底全部搭进去了,给自己儿子嘉庆留下的,就是一个烂摊子。所以说,乾隆时期,是清朝开始由盛转衰的开始。


象眼观天下



乾隆好大喜功、奢靡浪费,他六下江南,不仅耗费巨大,而且游山玩水的成分大大多于实际工作的需要。为了满足其奢靡的需要,不仅在江南大修园林,沿途也扰民甚巨。而且重用贪官和珅。乾隆晚期,贪污盛行,造成民不聊生。人民生活苦不堪言。爆发了白莲教等农民起义。而且乾隆还盲目自大,认为天朝无所不有,不需要与外国通商,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逐渐在世界上落后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