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大力建設新農村,農村依然出現人口外流,怎樣才能留住人?

用戶67600538


國家大力發展農村,農村依然出現外流,農村怎樣才能留住人?

回答這個問題前我們首先要搞清楚社會發展的自然趨勢和歷史趨勢,目前世界平均城市化率為50% ,而發達國家的城市化率已經達到80%以上。據統計2018年中國城鎮常住人口83137萬人,中國鄉村常住人口56401萬人城鎮人口占總人口比重(城鎮化率)為59.58%,超過世界平均城市化率。從美國和日本這些發達國家的歷史進程可以看到當GDP超過1萬億後的10年間,美國和日本的城鎮化率分別達到80%和70%。而2018年我國GDP超過萬億的城市就有16個,那就意味著我國的城鎮化率會在未來的10年間迅速串升至70%甚至80%,那麼更多的農村人口流向城市是歷史的必然,也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必然。

其次,我國的地理環境決定了人口的流向。我國是一個西高東低,山地多平原少的國家,而大部分山區都是農村人口。這就說明了一點:大部分山區由於資源的貧乏和區位優勢的薄弱是無法讓大量的農村人口致富的,只有走出大山流向城市才能迅速致富,這也是幾十年來父輩無論多艱辛都要讓孩子多讀書,讓孩子走出大山的原因所在,他們不想自己的孩子也和自己一樣面朝黃土背朝天。

最後,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這是經濟規律。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嘛!在農村土地的分散不適合大規模種養殖,農作物產出價值較低,從個人角度來說不如進程打工。從國家層面來說,農村人口流向城市既可以解決城市勞動力短缺的現實問題,又可以解決長遠土地能夠集中經營從而產生更高效益的問題。這也是目前國家取消農村戶籍與城市戶籍的壁壘,鼓勵農村人口落戶城鎮的深層次問題。

那麼怎樣才能留住人?還是那句老話,家有梧桐樹引得鳳凰來。隨著國家振興農村政策的深入推進,高標準農田水利建設的實施以及農業現代化的基本實現,農村經濟的活力再次被激活,農民變成新農人或農業工人,美麗鄉村的真正實現,我想會有很多農村外出務工人員都會迴流的。


溪溝紀哥


這幾年我們國家對農村的扶持力度確實很大;但是個人感覺成效顯微!做為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民還是很有發言權的!我家是河南滎陽農村的;可能滎陽很多朋友沒有聽說過;但鄭州大家都不陌生;滎陽就在鄭州的西邊;是一個小縣城!在我們老家這幾年的確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老房子被拆遷了;家裡的幾畝地也被廠礦給佔了;住進了用自己老房子的 拆遷款換來的農村安置房;表面看著生活條件的確得到了改善;其實呢真的不是;把我們這些普通老百姓都害苦了;當時分房子的時候說是公平公正公開;用抓鬮的方式抓到幾樓是幾樓;結果呢分完以後才知道都是提前安排好的;村裡有點能力;有點背景的抓到的都是一樓和二樓;沒能力沒背景的抓到的都是五樓和六樓;年輕人住的高一點到無所謂;就當爬樓梯鍛鍊身體了;老年人就受罪了;上樓一趟累的是氣喘吁吁!村裡有錢的都在縣城買了房子;一年不回來一回;在老家住的都是沒本事沒錢的;每天晚上一棟樓能看到的燈光都是五樓六樓;一樓和二樓是一片漆黑!自從搬進了安置房;消費更高了;在老家時一個月的電費也就二三十塊;現在呢每個月都不會低於一百多塊錢!自從土地被政府徵用以後;雖說一年給的有土地補貼;但也是杯水車薪;在老家的時候有自己的菜地;吃個菜都不用花錢;住進了安置小區連一個種菜的地方都沒有;就是吃一根小蔥都要花錢去買!能有什麼辦法呢!百姓表面看著光鮮亮麗;背後真的實屬易!

這幾年我們的政府對農村的扶持政策真的越來越好;但是能落實到普通百姓身上真的很難!我家是河南滎陽崔廟的;我們這個鄉鎮二十年前主要是以產煤為主;周邊大大小小的煤礦有很多;村裡男勞力基本上都是在煤礦上打工;收入雖說不是很高;但養家餬口還是可以的;這幾年因為環境治理;煤礦基本上都關完了;村裡的壯勞力都改行了;大部分從事了建築行業;因為最近幾年建築行業的不景氣;建築活也比較少!能有個建築話幹也是不容易;鎮上也沒有什麼大的廠礦企業;在我們鄉鎮的附近看到的最多的就是那些挖鋁石小礦;今天在這挖一個坑;明天在那挖一個洞;周邊鬱鬱蔥蔥的的大山挖的是千瘡百孔;鋁石礦的增多也沒有讓百姓得到實惠;人家用的都是自己人;一個本地的農民都不用;更不用說解決什麼就業機會了;鋁石礦的到來是富了鄉政府;窮了老百姓!這幾年在老家住的人是越來越少;有的寧願在縣城租房住都不在老家待;沒辦法啊;在縣城不管怎麼說還有個活幹;哪怕就是給人家飯店端盤子打掃衛生呢;一個月也能掙個兩千多;在老家呢!消費也不比縣城低多少;自己的地也沒有了;想找個掙錢下力的活也找不到;再老家待著幹嘛呢!農民沒有了土地和魚兒離開了水;駿馬離開了草原;蒼鷹離開了翱翔的天空是一樣的;生活只會越來越難;越來越不容易!但是又能怎麼辦呢!農民是沒有選擇的!以上純屬個人觀點;如有不同意見可在下方評論留言;共同探討!


滎陽小崔


這個問題我來答一下。我是農民,在農村進行生產、生活,對於農村的現狀在瞭解不過。我是黑龍江的,我們這裡農村的情況是這樣的。現在在村裡居住的大多都是上年紀的老人,年輕人很少,幾乎看不到!就這樣,每個屯子裡,也沒有多少人了,兒童幾乎沒有,都在城裡唸書,接受高水平的教育。村裡小學早就黃了,全鎮只有一所小學和中學,在校學生很少。教課老師都比學生多,這就是現在農村的現狀。國家提出建設新農村,這是好事!但是,難啊!新農村建設最核心的問題就是三農問題。如果三農問題解決不好,鄉村振興就是空話。其次就是能留住人,特別是年輕人,優秀的人才,這才是鄉村振興的根本所在。要想留住年輕人,就得有相關產業,發揮他們的作用,使他們有比較高的收入和福利待遇,把更多年輕人的心留住,使他們成為鄉村振興的主力軍。要使農村成為宜居、宜業、人人嚮往的新農村,任重而道遠!說句真心話,要叫農村重現輝煌,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辦到的。當然,雖有鄉村振興的好政策,還需努力加油幹啊!但願鄉村能夠早日振興!
鄉村人家樂,在生產一線,把真實、鮮活的三農信息帶給你。歡迎大家點擊文章右上角【關注】,留言討論!


鄉村人家樂


這兩天我正在蚌埠市和我老家的親人們團聚。幾年不見,他們的生活發生了很大的轉變,五六十歲的,我的表弟表弟們及其他們的子女,已全部搬到城市裡居住,以打I工和做生意謀生。僅有幾位高齡老人留守距蚌埠市幾十裡的鄉下農村,但全都不種地了,他們現在的日子很悠閒,每天就看看電視,打打麻將,喝喝小灑,靠收點土地租金和兒女們給的瞻養費生活,吃飯也多以買半成品,熟食。手裡都有幾萬元的養老備用金,完全不象網上所傳農村老人子女無能力養老,生活困苦。這是我看到蚌埠附近農村的現狀。年輕人多放棄土地,不當農民,因為長期的在城市打工,他們不僅具備了在城市生存的能力,已不可能再回到農村,適應農村的生話,他們的思想觀念也發生根本性的轉變,都在打工期間做好了自己養自己老的準備,積極參加買了養老保險。


蘭花花4722


國家大力建設新農村,是為了改善農村現狀,讓農民能生活得更好,這與農村出現人口外流沒有必然的因果聯繫。

國家大力建設新農村

從改革開放之後,農村出現了剩餘勞動力向外轉移的現象,隨著工業的不斷髮展,農村勞動力轉移現象越來越明顯,以致農村出現了只有留守老人、留守兒童的空心村。為什麼會出現空心村現象呢?一方面是由於年輕人都出去打工掙錢,另一方面很多農村農民在城市買房不再返回農村居住。

國家建設新農村,主要是從政策上推進城鄉一體化,讓農民也能有宜居的環境,享受到經濟發展所帶來的紅利;同時通過農村宅基地和承包地確權,推動農村的新一輪改革,讓農村能夠發展起來。只有把相近一半的農民農村問題解決好,國家也才能真正地發展好。

農村依然出現人口外流,怎樣才能留住人?

農村土地雖然確權,鼓勵農民土地流轉經營權,但目前並沒有增加或改變產業結構,農民的收入狀況也並沒有完全改變,建設新農村只是改善農村宜居條件,改善城鄉交通聯結狀況,讓農民分享工業發展帶來的紅利,讓農民生活的更加舒適。農民收入來源還是主要依靠外出務工所得,所以人口外流是必然現象。

其實,新農村建設並不是要留住農民。新農村建設,宅基地承租土地確權,城鄉一體化及新型職業農民培訓都是為了引進農業人才,讓更多的農業人才和資金進入農業,讓我國傳統農業能夠得到更好的發展。

目前國家發佈的《2019年新型城鎮化建設重點任務》中,全面地放開戶籍制度,全面落實城鎮建設用地增加規模與吸納農業人口轉移落戶數量掛鉤政策,其實也就表明了今後一段時期國家經濟建設仍然以城鎮化建設為主體,轉移更多農村剩餘勞動力進入城市是配合城市化建設的重要一步。城市要擴大必然要增加用地規模,而用地規模與吸納的農業人口落戶數量掛鉤,所以這也是大中城市取消落戶限制的主要原因,也是從打破戶籍壁壘鼓勵更多有條件的農民進入城市。

綜合而言:農業要重新煥發生機,農村要得到發展,並不是靠人多就行,而是需要大量的農業專業人才和資金以及可行的政策。新農村建設是為了讓居住農村的農民享有更好的生活環境,也是為農業的後續發展打下更好的基礎。但農村剩餘勞動力必然還要不斷地轉移,而不是留住更多的人。


閬人侃農事


一切由自然規律來抉擇,政府只能作引導,我們組每家戶都留有人,老弱病殘,讀書的集中在鄉上,村上早沒有了。如果刻意留年青人也留不住,現在年青人,沒種過莊稼,種莊稼苦就苦的很,水田一腳,旱田一腳,農村還有黑毛子咬人,只要一露肉,咬很多包,,到幾個月想花錢,這裡沒幾個那兒也賣不了幾個。與朋友同學一訴說,他們的心飛了,身也飛了。

這是中國工業化浪潮的必然之路,農村的生機只能尊重事實,以現有留守在家的老弱病殘上去思考如何搞好農村的莊稼和養老。

農村我認為仍然應該走公司加農戶的策略,農民仍然有幹到幹不動為止的心,公司注重產品的外銷,農戶提供勞動力。集體農莊,仍然是公司加農戶的思路。

至於養老,主要是經濟不過關,只有提倡鄉鄰友情,以小照料老人,如果經濟過關,可以三五戶也行。十戶八戶也行以小照料老人,也僅搞好飯菜。農村以小照料老人的這種友鄰情一直存在的,這是一個非常難解的題。主要是經濟。法國燒了一棟房子,網上具說有大V想動員中國人給捐點款,問他們真有這顆心,捐法國是為名,那他們捐幾個鄉的養老,他們不但得到了名,還積了德,而積德可以廕庇子孫,還有利。他們幹不?這話多了,變成題外話了。

沒有捂桐樹,留不住金鳳凰。有什麼料作什麼菜。


愛拼才會贏7


沒有必要去刻意留住農業人口。

國家為了實現農業現代化,為農業人口開闢了兩條道路,既願意進城的,放開城市戶口。願意留在農村的,可參加新農村建設,何去何從,由農業人口自由選擇。

我國要實現農業現代化,必須讓農村勞動力與耕種土地面積相適應,參照發達國家的經驗,發達國家的農民,只佔總人口的2%到10%。我國改革開放前,全國有9億農業人口。改革開放四十年,己有3億農業人口進城。現在還有5.72億農業人口。參照發達國家的經驗,我國農業人佔總人口的10%到20%就足夠了。我國現有耕地22億畝,紅線耕地18億畝。如果農村留下1億農業勞動力,人均耕地才20畝左右。這樣才能達到農業勞動力與耕種土地面積相適應。只有這樣,才能達到土地連片,高度機械化和科學種田,實現農業現代化,農民生活才能達到小康水平。

因此,大力減少農業人口,鼓勵農民進城,是大勢所趨,是農業現代化的必經之路。所以,鼓勵農民進城,放開城市戶口,為農業人口創造條件,改變農民貧困命運,是農業現代化的前提和任務。沒有必要刻意留住農民,讓他們自由選擇。

對不願意進城的農民,國家要搞好新農村建設,改變農村落後面貌,縮小城鄉差別,讓留在農村的農業人口,通過土地連片,擴大耕種面積,改變小農經濟生產模式,實施耕種機械化,科學種田,獲得好的農業效益,讓農民生活也達到小康水平。

這是一場農業現代化的革命,需要幾十年,幾代人的努力才能完成。農業人口進城是戰略需要,建設新農村也是戰略需要。


徐飛768


首先在農村沒有合適的工作,年輕人也不願意像老一輩人那樣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辛苦勞作,在農村種糧食和其它經濟作物,不如在外面打工來錢快,在外打工每月都會發工資,但在農村種地,幾個月沒有經濟收入,還要擔心天氣,如果天氣不好,收成也不好,辛苦種出來了還要擔心銷路,銷路不好種出來的東西還買不出去,再者在外打工習慣了外面的生活,現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年輕人也不願意吃那樣的苦,慢慢的農村人出來打工了就不願意再回家種地了,現在的農村大部分都是老人小孩,年輕人也沒有多少了,農村的土地大部分都承包出去了,年輕人在家又能做什麼呢?不出來打工就沒有收入,都想掙錢,無論怎樣現在能掙錢才是王道。同樣是在農村大家都知道當官的都要比不當官的富裕,當然也有清官,為農民著想的。

要想留住人,應該提高農村人的經濟收入,提高農村的醫療住房條件,取消農村裡的官職,讓農民能真正的當家做主。


城市農人古力


農村人口外流是天大的好事!現在我國有五億多農村人口,種得近二十億畝地。人均四畝。美國二百五十萬農民也種得二十多億畝地,差距太大了。因此農村人口還得大量外流才好。將來留在農村的人口大幅減,,土地流轉到種田大戶,農業的現代代也就實現了。


手機用戶50090501550


誰的祖上不是農民?這一百年不都是農民在戰場上互相撕殺嗎?辛亥革命、北洋革命、軍閥混戰、農民起義、國共內戰、抗日戰爭、……哪都是農民出來參軍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