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岁男孩被母亲批评跳桥遇难,这到底是谁的错?

小甜嘟爸爸


唉,发生这种事情再来讨论对错已经没有意义了。再说也没人知道之前到底发生了什么。

有人说,现在的孩子好难教育,动不动就想不开,要跳楼,要轻生;现在的孩子是打不得骂不得说不得,你敢打我骂我,我就敢死;现在的孩子太脆弱,就像温室里的花朵,父母的过分溺爱导致孩子心理承受能力差,一旦遇到一点困难和挫折,就容易自我否定从而自暴自弃,甚至还会出现自残、轻生等等情况。

其实我个人认为:“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次的争吵很可能就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他在跳桥之前,心里肯定已经跳过无数次了。我相信绝大多数人以前跟爸妈吵架的时候,都有心中想过“你再说我就离家出走,你在说我就自杀”之类的想法,想通过这种方式来让父母后悔,用自己的生命来惩罚父母。这种想法无疑是大错特错的。


我在浏览新闻的时候看到一条评论是这样的

儿:你能不能别说了,再说我就从这桥下跳下去

母:你敢跳吗?天天不好好学习,只知道在学校惹是生非,我今天把车就停在这了,你去跳啊?

儿:你以为我不敢是吧???

事件背后的真相除了当事人没有人知道,任何猜想都有可能。但是生命只有一次,没有了重来一次的可能。

说到这,又有很多人会说,我过去怎么怎么被父母打,被父母骂,也还不是好好过来了。说到底还是现在孩子承受能力不行,这其中有个人承受能力大小的原因,但更多的是社会以及家庭方面的原因。过去和现在已经大大不同了。

过去读书并不是所有人的追求,过去大多数人普遍学历比较低,你书读得好不好父母可能没有多在意,因为大多数人都这样,读书也不是唯一的出路,不读书还可以为家里节省一笔钱。现在呢?父母与子女之间交谈的第一句话基本都是关于学习方面的。总而言之,现在学生的压力不是过去学生能体会的。做不完的作业,上不完的辅导班,以及听不完的老师家长斥骂。



总结了几点我个人想法

1、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论是事件中的母亲在公路上与儿子争吵,把车停在路中央。还是儿子冲动之际跳桥自杀。切记冲动是魔鬼,凡事三思而后行。别随意拿自己生命当作筹码,生命有且仅有一次。

2、学会正确用好语言,什么时候该批评,什么时候该鼓励。这都需要父母用心琢磨,不能一味的溺爱,也不能一味地批评。“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语言是一种冷暴力,它不会在你身上留下伤痕,却能在你心上投下散不去的阴影,甚至毁掉一个人的一生。

3、多交流,多沟通,不要对孩子施加太大的压力。有时间多陪下孩子,跟他们出去散散步,旅旅游,聊聊天,多听下他们自己的想法,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在孩子的身上。


以上纯属个人意见,不喜勿喷。谢谢。



我超凶的QAQ


看到这则新闻,在吃惊的同时,身为人父的我,心如刀绞般难受,眼泪不自觉沾满双眼。

17岁,花一样的年华,从呱呱坠地开始,一把屎一把尿把儿子拉把长大。过程虽然漫长艰辛,但生活充满阳光快乐。忽然间,因为一句不经意的批评,儿子就拉开车门,纵身跳入桥底,一个年轻的生命瞬间即逝,实在让父母始料未及,情何以堪,肠子悔青,世界上最难过伤心的就是白发人送黑发人!

至于谁对谁错,儿子生命已逝,再遣责己无多大意义。但是,防止类似悲剧重演,则是重中之重,是每位家长必须思考的问题。十七、八岁的孩子,处在生理的青春期、叛逆期,性格的波动期、可塑期,有时可能因为一句不经意的话,轻者给父母记仇,严重者自杀轻生,难道孩子心理如此脆弱,经不住一丁点儿打击?但皮糙肉厚的孩子可以,脸皮薄性子腼的孩子还真不行。

再说这个跳桥身亡的这个17岁男孩子,父母把其抚养拉扯长大,包含着无私真挚的爱,连一句批评都接受不了,心理如此脆弱,长大何以适应竞争激烈的社会?太不理智,太不成熟,太不负责。

再谈这位母亲,自己把孩子从小拉扯长大,非常不容易,应该了解孩子的性格特征和心智程度。或许认为孩子己经长大,或许认为只是简单的批评,但确实有些粗心大意。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但在这17年里,“老师”的角色没当好,孩子的性格没有疏导好,才酿此恶果!此类悲剧,应该引起每位父母的深思,但愿类似悲剧不再重演!


小甜嘟爸爸


17岁男孩被母亲批评就跳桥轻生,论过错:父母,社会,老师,同学,男孩都有吧。

首先父母的责任最大,从小孩出生到长大成人,父母的教育尤为重要,父母在注重孩子的成绩的同时,也要注重孩子的身心健康,就为了和同学吵架,被父母批评就想不开了?这心灵也太脆弱了吧。父母和孩子缺乏沟通交流,缺少对孩子的关爱,孩子有什么心事,不愿和父母说,导致父母和孩子的隔阂越来越大,最后孩子有轻生的想法。


其次社会,现在网络科技很发达,但是像小视频,一些游戏毒害了很多青少年,他们沉迷在这之中,浪费大量的时间在这里面,不愿学习。


最后老师,同学和他自己。作为老师,应该关心同学,偶尔找他们谈谈心,了解一些情况,遇到什么困难,需要帮助之类的,适当的做一些心理辅导。而作为同学,应该和平相处,有什么矛盾,解决不了的,可以找老师,找领导沟通,没必要为了一点事闹矛盾。最后他自己,父母养育了17年,自己和同学闹矛盾,被父母批评一顿,就想自寻短见,就这样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17年父母为了你吃了多少苦,就这样的走了。可怜天下父母心,愿他下辈子有缘再报答他父母这17年的养育之恩吧!


生活手迹


首先当然是孩子错。别说是父母说了你,就是打你骂你都没问题,更不应该轻生,父母把你养这么大,不会是为了让你跳桥。这一阶段的孩子正是叛逆期,这是造物主的原因。

其次,如果深究孩子跳桥的原因就多了。孩子肯定是不爽或者感觉不到生活乐趣。产生这个原因既有社会原因,也有家庭的原因。社会原因就是现在生活节奏快,应试教育忽视了对人全面性格的塑造 。枯燥的知识学习,乏味的高考教育,同学与同学之间变相攀比与竞争等让孩子一再碰壁,幼小心灵扛不住击打时,一个简单诱因就爆炸了。家庭的原因就是溺爱,这么大孩子了,还开车去接?溺爱的原因就是现在孩子少,要有三四个孩子,吃饭都没人管你呢。这也证明了放开二胎政策的可行性。

第三,母亲接孩子时要善于观察孩子的表情感受他的语言,要选择合适的机会与他交流,切不可语言过激,本来找不到存在感与自我感觉不温暖的孩子,很容易走偏。

总之,孩子只是社会形势下的牺牲品,值得每个人教育工作者与家长思考。


知三答惑解疑


不请自来,题主和小编是互粉,应该不会讨厌我这个不速之客的。

初看这个新闻,是发生在上海,母子吵架后,儿子打开了私家车的门,就逃了出来,母亲后面拼命追赶,中年大妈如何赶上小伙子,一把没有抱住,儿子跳了下去,从此母子相隔阴阳。

事儿起因我们不得而知,但看着母亲双膝跪地悲恸欲绝的身影,为人父母的我们也是感同身受。

我们家庭教育是不是迷失了方向,死的是一个孩子,但于我国庞大的人口来说简直就是忽略不计,但对于一个家庭来是不可承受之痛。

小编认为,以前我们说男孩要穷养,女儿要宠养。可是后来我们对孩子都是宠养了,“再穷也不能穷孩子,再穷也不能穷教育”,上海这起人伦惨剧不是第一起,也不会是最后一起。我们以前太惯孩子了,惯子如杀子啊!

小编也有女儿,曾经对老师说,该骂还是要骂,孩子受委屈了,我不会怪你们,只会电话沟通。在家庭教育里也是,批评经常的,也打过孩子,自己教育孩子,天经地义。

孩子的心理是弦儿,是弹簧,如果一直松着不管,一旦走上社会,遇到人生中的挫折,打击怎么会有弹性,如何会坚强?

所以孩子的教育,还是应该该夸就夸,该责打还是要责打。不要平时宠上天,考试失败或做了错事,再来雷霆之怒,这能让孩子受得了?这不是让孩子走上绝路吗?虽然这不是我们做父母的所想要的!



南雷霆峰


我觉得不应该问谁有错,跟此相关的人,谁都不是没错的。

17岁,马上就成年了,一个即将成年的人,因为几句批评就受不了,想寻死,他是想报复谁,还是想让自己有个解脱?他知道死亡的意义吗?那一股不计后果的冲动,结束的不仅仅是自己花一样的生命,还有一个家庭的瓦解....试问这个母亲,今后还能有勇气好好的生活吗?17年里,孩子就没有一点点留恋父母的好?这个世界没有让孩子看到一点点希望?

我们教育孩子,说从来不打不骂的,可能都不太现实。有些时候,真的无法控制自己,我们也没有一些教育专家有能力,懂得正面管教,全靠一张嘴,就能使孩子懂事,听话....但是说服教育的同时,该去理解,该去刨析一下事情的本事,是否有我们不曾了解的一面。

有些道理,不停的从我们嘴里说出,但谁能做到的有几人,我们控制不住自己的发火,有时候甚至会有先入为主的观念,觉得某些事情上一定是孩子的错,因为做为父母,我太了解他了....这个时候,哪怕不是他的错,我们也强行的让他去承担了。

我不知道,当时他们为何争吵,我想那17岁的少年也不会仅仅因为这一次的争吵就如此冲动,长久的积压,长久的不理解,长久的压抑,终于,爆发了...在这之前真的毫无征兆吗?在家庭里,在学校里,这个孩子一如往常,毫无变化吗?我想不是的,一定不是的,是我们忽略了。

所以很多时候,我觉得陪伴跟理解,才是最重要的。他是你的孩子,如果连你都站他的对立面,他如何有勇气去面对这个社会的刁难?

这个男孩无疑是可怜的,还没有更多的体会人间的美好跟值得,就这样消逝了,但他也是狠心的,就这样走了,不给亲人留有任何的机会。

这个母亲更是可悲的,17年来,竟然没能让孩子内心有足够的爱。没能在孩子心中留有一点点的美好,她有多么强大的内心能承受这生命不能承受之痛....她一定是后悔的,如果可以选择,她宁可死掉的人是自己.....

所以,遇到问题的时候,能不能多了解了解情况,能不能多想一想办法,是不是只能通过最残忍的方式去解决。

好多事情都值得我们去深思....我们到底是希望孩子成为我们希望的人,还是希望孩子成为他们自己。


TeddyBear1103


刚刚看到两张动图,触目惊心,不忍再看第二遍!

一跃而下的少年,痛不欲生的母亲,这两个形象足够让人泪目!

到底是谁的错?

  • 有人指责社会
  • 有人指责教育
  • 有人指责家长
  • 有人指责少年
  • ……
其实,谁都是其中的一分子,脱不了干系!

哪个家长,没有与孩子的青春期对峙的烦扰?

哪个老师,没有遭遇过“刺儿头”的挑战?

哪个少年,没有不可一世的时候?

我们都是从青春期走过来的,可奇怪的是,每个青春期的到来依然带给每个家庭无穷无尽的冲击乃至伤害,这是为什么呢?

沟通和理解的严重缺失!

引发少年一跳了之的并不是母亲当时的喋喋不休,而是积郁心头的一堆闷火,日积月累,终会爆发!

多说无益,同为家长,只想与各位分享心得,引以为戒一一

  • 平等相待你的孩子,他是独立的个体,而非你的私人物品。我们虽然创造了生命,但并不等于绑架了这个生命;
  • 别让孩子承载太多的东西,别强求喜恶的一致。譬如:你未曾实现的梦想、你喜欢或讨厌的种种。
  • 物质的富足填补不了精神的苍白。不断提升自己,与孩子同歩成长也许能缩短彼此的距离,减少冲突的发生。

愿每个家庭安好!🏡


探春三月三


现在人的心里问题越来越扭曲。社会进步了生活水平提高了随之而来的社会压力问题浮出水面,是中国人的抗压能力变差了还是社会更复杂了,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下在淘汰不变的人设,还是小概率事件。中期国情高速发展变革所带来的一些列的问题,(路怒,邻里,道德规范,防卫过当,报仇雪耻,孩童心理,经济头重脚轻“南北”)从这个孩子的问题下全部反应出来,大人生过压力所带来的大人心里问题,孩子面对社会学校教育补课费用,学业之外攀比贫富差距的心里落差感。同时网络大数据时代带来的外部畸形变化。都是特定时代下的产物。所以在分享经济大环境里,请所有人重视自己的健康;不要把个案变成个案………!


老四叭叭叭


是这个社会错了!一个17岁的年轻生命,在不经意间消失了!我们痛心疾首,有批评家长的,不懂得怎么教育孩子;有责怪孩子的,不知道怎么理解父母……!

总之,事情发生了!但这类事情也并非少见,其背后的真相,更是令人思考!

如果没有高架桥,这个男孩就不会冲动而死!城市、大城市、超级城市、繁华的超级大城市……,多少人在向往?

其实,城市越大,人流越多、比较越強。无数的焦虑、急躁、烦恼……,引发了一次又一次的抑郁、恐惧、猝死……。

大城市,当普遍的人们还没有能力承受这些压力的时候,当基本的生命还无法接纳不平等的竞争的时候,大城市,何尝又不是一个更大的火葬场!

当我们在赞叹高楼大桥的时候,可曾想过,正是这些所谓的超大,带给了平民的无限痛苦。在一个无情的城市里,他们却要深情的活着……!

大城市,你具备了“厚德载物”的精神了吗?十年、二十年快速催化起来的城市,除了高楼大桥,却没有找到灵感。

于是,一个又一个的年轻生命,或者因为房子?学习?就业?生意?而奉献了自己的灵魂……这些高楼大桥也许正是扭曲人心的最后一根稻草!

(未完待续,更多交流,可关注“定慧堂”)


定慧堂


一:源头在学校:同学之间发生矛盾纠纷老师如果不要叫家长接孩子回家:也许就不会发生:

二:妈妈如果不把车停在桥上:孩子也不会那么冲动冲出去……

三:孩子太没承受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