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歲男孩跳橋身亡:被指責的孩子,用生命懲罰了他的母親

4月17日晚上十點,上海浦東新區的高架橋上,一輛白色的車停在馬路中間。剛開始母親下車,不知道爭吵著什麼,然後又上車。突然,後座的男孩突然開車門跑向橋邊,母親也慌忙下車,試圖阻攔孩子。

但沒來得及,母親只摸到了孩子的腿,沒能阻止這場悲劇。120來後確認,孩子當場死亡。母親跪下捶地痛哭。

全程不到5秒,是什麼能讓孩子如此衝動,跳橋自盡呢?

據調查,孩子和母親在車上發生激烈的爭吵。起因是孩子在學校和同學發生矛盾,母親批評了孩子。孩子承受不住母親的批評,選擇用傷害自己的方式懲罰母親。

他做到了,用他的生命懲罰了母親,這位母親,會在自責中渡過餘生。

17歲男孩跳橋身亡:被指責的孩子,用生命懲罰了他的母親

01

有一對泰國父子吵架,父親嫌兒子沉迷手機,發生爭吵,一氣之下,把上了膛的槍遞給孩子。滿不在乎,似乎認為孩子沒有勇氣,繼續辱罵孩子。孩子一氣之下,沒有一絲猶豫,舉槍自殺。

剛開始父親以為孩子假裝,還在他頭上扇了一巴掌,孩子直挺挺的倒下,父親才發現孩子真的自殺了。而旁邊的母親,看的一清二楚,立刻趴地上痛哭。在父親反應過來後,也趴地上痛哭。

17歲男孩跳橋身亡:被指責的孩子,用生命懲罰了他的母親

痛哭有什麼用呢?孩子已經受不住語言暴力,用極端的方式結束自己的生命。這是有多麼的絕望,才能以死解脫?語言暴力比身體暴力更嚴重,身體上恢復很快,但語言暴力對心理的影響可能追隨你一輩子。

父母的言行,父母的情緒,都對孩子起到至關重要的影響。

埃隆·馬斯克一己之力,將全世界唯一一枚超級重型運載火箭送上天空,世人矚目。

他的媽媽在外面再苦再累,也不會把不好的情緒帶給他們。有一次,他媽媽工作的很累,趴在桌子上睡著了,孩子們不知道,剛放學就大喊大叫,吵醒了媽媽。媽媽拖著疲憊的聲音說:“孩子們,媽媽很累,能安靜一會嗎?”

媽媽能理解孩子放學回來想玩耍的心情,沒有因為自己很累而責怪孩子不體諒。好脾氣的對孩子們說出自己的想法,孩子也會對自己的行為感到愧疚。這位偉大的企業家,就是在媽媽良好教育下,一步一步走向成功的。

埃隆·馬斯克回憶說:“在我們家裡三個孩子都上大學的那段時間,媽媽過得很辛苦,可是她從來不抱怨,每次見她都滿臉笑容。這樣的態度,是她給我們的最寶貴的財富。”

媽媽能很好的控制情緒,才能有心智成熟的孩子。

17歲男孩跳橋身亡:被指責的孩子,用生命懲罰了他的母親

02

《超級育兒師》有一集講的是有兩個小孩。這兩個小孩都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除了哭泣還要打媽媽。

第一個小孩是一位眼睛有疾病的孩子,看不清東西,治不好,只能等待失明,醫生建議每天穿珠子訓練視力。可以感受到媽媽的無助,媽媽為了她好,每天要求她在規定的時間能穿珠子,但孩子每次都做不好。

媽媽焦慮,怕現在不及時訓練孩子失明的速度會變快。控制不住的批評她、責備她。並把壞情緒全都發出來。

孩子也著急,一遍一遍的說我看不見,但媽媽不理解。就只能大喊大叫,在地上打滾,打媽媽。育兒師瞭解後,給媽媽設置了一個遊戲,給媽媽帶上眼鏡和孩子一樣看不清,也讓她在規定的時間完成任務。

17歲男孩跳橋身亡:被指責的孩子,用生命懲罰了他的母親

在育兒師的催促聲中,媽媽哭了。她終於理解孩子為什麼穿不好珠子,為什麼會發脾氣,也為她給孩子發脾氣而愧疚。

17歲男孩跳橋身亡:被指責的孩子,用生命懲罰了他的母親

換位思考後,媽媽才理解孩子的難處。

第二個孩子是不能理解媽媽的無奈,每次讓他寫作業就一拖再拖,發起脾氣來也只能打媽媽。

育兒師把指揮權交給孩子,讓孩子當國王,爸媽當士兵。他要求爸媽去站崗,但爸爸媽媽說要打牌。他說只能打一盤,爸爸媽媽就像他日常討價一樣,要打兩盤。

孩子只能妥協,打完牌讓他們站崗,爸爸媽媽又說想吃蘋果,吃了才去站崗,孩子只能給他們蘋果。在這個過程中,父母表演的很開心,因為他們終於能讓孩子理解他平時的行為,做父母的有多無奈。

在看到父母不好好配合後,孩子也理解了父母的不易,自己平時行為有多不合理。

父母和孩子就像在河的兩岸,如果不能理解對方就不會很好的合作。只有在理解雙方的情況下,才能有好的結果。

03

互相理解才是父母和孩子最應該學習的地方,但好的理解,需要父母為榜樣,先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再來管教孩子的情緒。為此,父母應該做到:

1. 首先,說出自己很理解孩子。就像17歲跳橋的少年一樣,在學校和同學發生矛盾被老師批評,可能錯並不在他,他就很委屈。

而自己最親近的媽媽並沒有理解他的感受反過來批評他,他的委屈不知道如何表達,一氣之下,選擇用傷害自己的方式懲罰父母。

他也知道媽媽愛她,所以才用傷害自己的方式,發生這場悲劇,正是因為媽媽沒有表達出理解孩子。

2. 理解但不同情。我理解你,但我不同情你。錯就是錯了,要接受懲罰。如果媽媽當時說:我很理解你,但你不應該和同學動手。孩子就會知道自己做的不對,知道正確的方式,也不會有跳橋的悲劇。

3. 兩人一起尋找解決方法。解決問題,才是通往成功的唯一道路。在知道自己哪些地方不恰當後,父母和孩子應該一起尋找解決問題的方式。孩子才能明白下一次遇到類似的問題應該怎麼做。

4. 注意自己說話的語氣,面部表情。語氣和麵部表情表達不滿,也會讓孩子感到你的壞情緒。

在孩子還小的時候,我們就應該告訴孩子怎麼控制情緒。應該告訴他們:

1.教會孩子合理的宣洩情緒。不要用極端的方式發洩情緒,生命只有一次,珍惜生命。如果有讓自己不舒服的地方,要用語言表達出來。也可以大哭,可以運動。

2.轉移注意力。在不高興的時候,可以看電視、打球、打遊戲等。

3.觀看控制情緒的動畫片。讓孩子學習動畫片裡處理情緒的方式,他們也容易接受。

17歲男孩跳橋身亡:被指責的孩子,用生命懲罰了他的母親

04

拿破崙說過,“推動搖籃的手,就是推動地球的手。”媽媽對孩子的教育,就是對未來的教育。媽媽是陪伴孩子最多的人,所以,我們只有控制好自己的情緒,才能給孩子以身作則。

科學家做過一個實驗,當媽媽與孩子日常交流時,孩子很高興。如果媽媽停止笑容,面無表情的看著孩子。剛開始孩子會想盡辦法吸引媽媽的注意,後來就會無助的哭泣。

媽媽的情緒時刻牽動著孩子的情緒,媽媽開朗樂觀,孩子對事情也豁達。媽媽埋怨抱怨,孩子遇事也是隻會發脾氣。

為了孩子美好的未來,我們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你對情緒的控制,掌握著孩子未來發展道路的方向。

願,每一位家長都可以給孩子一個好的榜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