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一個縣,人口超30萬,建縣歷史超1400年!

甘肅省,省會蘭州。對於甘肅省這個地名,是取甘州與肅州二地的首字而成。在中國古代歷史上,甘肅省一方面因元代設甘肅省,簡稱甘,另一方面又因省境大部分在隴山以西,而唐代曾在此設立過隴右道,故又簡稱為隴。截至2018年,甘肅省下轄12個地級市、2個自治州,86個縣(市、區)。其中,就渭源縣來說,人口超30萬,隸屬於甘肅省定西市。在中國古代歷史上,渭源縣這一建制始於公元551年,因為一條河而得名,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了。

甘肅省一個縣,人口超30萬,建縣歷史超1400年!

首先,渭源縣隸屬於甘肅省定西市,在地理位置上,渭源縣位於甘肅省中部,定西市中西部,縣城距省會蘭州市174公里,距隴海鐵路隴西站55公里,地理座標為東經104°02′~104°49′,北緯33°26′~35°07′。就渭源縣的歷史來說,據《禹貢》載:天下分為九州,渭源處古雍州之地。早在春秋戰國時期,今甘肅省渭源縣一帶屬秦國的疆域。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建立秦朝。在郡縣制下,今定西市渭源縣一帶屬隴西郡這一建制。隴西郡地處渭水上游,地理位置很重要,為古代兵家必爭之地。秦漢時期,隴西郡治在狄道(今甘肅省臨洮縣南)。

甘肅省一個縣,人口超30萬,建縣歷史超1400年!

漢高祖二年(前205年),設立首陽縣,今渭源縣一帶屬之。三國這一歷史階段,魏蜀吳三國鼎立,今渭源縣一帶屬曹魏的疆域。進入到東晉時期後,該地區先後屬前涼、後涼、前趙、後趙、前秦、後秦等。公元551年,也即西魏時期,改首陽縣為渭源縣,並設立渭源郡,縣治由原首陽縣遷至今渭源縣城東北老龍亭。對於渭源縣這一縣名,因為該地區是渭河的發源地而得名。渭河,古稱渭水,是黃河的最大支流。發源於甘肅省定西市渭源縣鳥鼠山,主要流經今甘肅天水、陝西省關中平原的寶雞、咸陽、西安、渭南等地,至渭南市潼關縣匯入黃河。

甘肅省一個縣,人口超30萬,建縣歷史超1400年!

最後,唐高祖武德二年(619年),廢除郡制,渭源縣屬渭州,隸屬秦州總管府。元朝這一歷史階段,渭源縣屬陝西行中省鞏昌路臨洮府。朱元璋建立明朝後,渭源縣屬臨洮府這一建制。清朝時期,由陝西省分設甘肅省,渭源縣屬甘肅臨洮府。到了1913年,渭源縣屬蘭山道。1927年,渭源縣直屬於甘肅省。2003年4月4日,撤銷定西地區,設立地級定西市,定西市轄原定西地區通渭縣、隴西縣、渭源縣、臨洮縣、漳縣、岷縣和新設立的安定區。截至2018年底,渭源縣總面積達2065平方公里,總人口約為36萬人。對此,你怎麼看呢?歡迎留下你的觀點,讓我們一起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