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傻,钱多!

人傻,钱多!


记得有一次临时客串嘉宾到电视台去电视问政,谈论的话题就是关于辅导班的。对于眼下乱象丛生的各种辅导班,我想可能很多人都有一肚子的牢骚要说。

我真的没注意,辅导班是从什么时候兴起的。至少我们上学的年代里,基本上没有听说过。我们那个年代里,我也没听说有谁上过辅导班。其他人的情况我不知道,至少就我来说,比较熟悉的同学朋友,家长在孩子小学初中的时候,未必对孩子有那么高的期望值。要知道,在1978年恢复高考的时候,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只有1.8%。到了我考上大学的时候,也不过3.9%。说那年代的高考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并不夸张。

人傻,钱多!

加上那个年代里,大家刚刚温饱,还没有多余的精力来在教育上进行投资。所以,我们小学和初中阶段里,可以说是充分享受了童年的快乐。捞虾、捉螃蟹,摘酸枣,够柿子,逮蚂蚱……这些对于现代的孩子们来说,都是个传说。如今的孩子,我不知道有几个还能享受到快乐的童年。有一次和同学聊天,聊到了孩子,他说到自己家孩子一直是快乐的。而且还说到孩子的学校里分了快慢班。我问,你家小伙子是快班还是慢班?他说道:“快乐的班级肯定不是快班!”

坦率地说,我们这一代人中的多数,父母对于教育子女没有什么理念。受时代的限制,他们早年也没有受到过什么很好的教育。所以才能对我们采取散养的方法。而如今呢,至少我接触到很多父母对于教育子女也没有什么理念。他们虽然相对而言,比我们的父母所受教育稍微多了那么点儿。但是,对于教育子女而言,依然是懵懵懂懂。不过,他们和我们的父母不同的是,他们现在的腰包要充实得多,他们有能力在子女的教育上投资,舍得花钱。用“钱多,人傻”来形容他们,似乎并不为过。

人傻,钱多!

很多父母在给孩子报各种辅导班的时候,其实是很盲目的。他们根本没有想过自己的孩子是否需要这些辅导班。只是看到周围的人给孩子报了,于是也跟着凑热闹。什么钢琴班、萨克斯班、书法班、跆拳道班,几乎看见什么报什么。孩子们苦不堪言,家长也累得够呛。很多情况下,父母给孩子报这些乱七八糟的兴趣班,完全是一种虚荣心在作怪。

在很多父母内心深处,往往是把孩子当成了实现其虚荣心的工具。我们往往可以看到一群父母聚集在一起的时候,都是在夸耀自己家的孩子,我家孩子钢琴几级了,我家孩子围棋初段了,我家孩子最近在学黑管……当然不是说我们不能夸耀自家的孩子,孩子应该成为我们的骄傲。可关键是,你在夸耀孩子的时候,是为满足自己的虚荣,还是由衷地为自己的孩子感觉到骄傲和自豪?为什么我会这么说呢?因为我很少看到有父母聚在一起的时候,谁由衷地称赞自家家孩子善良、正直、勤奋、重感情,这些优良的道德品质才是父母最应该骄傲的,但我很少看到有谁这么夸耀自家孩子。为什么他们会夸耀孩子们的才艺而不是道德品质呢?因为才艺是可以看得见的,道德品质是无法衡量的。

人傻,钱多!

我不知道有多少父母在家里给孩子讲做人做事的道理,但是我经常看到有些父母批评孩子的时候往往是“你看看别人家的孩子”!很多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有一个巨大的竞争对手,他的名字叫做“别人家的孩子”!别人家的孩子好,你怎么不让别人家的孩子管你叫爹叫妈呢?难道你生个孩子就是要拿来与别人对比争高下的吗?

你家孩子可能不会那么多才艺,但是他具有一技之长可以谋生,并且具备了堂堂正正做人、干干净净做事的基本道德素养,这就足够了。最近这些年,我们的社会也在推波助澜,什么事情都少不了才艺表演环节。就连我们师范生的教学技能比赛,也都有才艺表演的环节。我实在想不清楚,才艺表演和师范技能之间有什么必然的联系。才艺好,教学就好,那么干脆就让音乐、美术学院的学生来上课好了。比如我本人,琴棋书画无一精通,但是本人课堂教学水平,恐怕学生自有公论。当我们批判全民学英语的时候,有没有想过全民学才艺的荒谬呢?

人傻,钱多!

我经常遇到各种各样的父母,他们总是抱怨现在上学真贵!我遇到这样的家长,我就想对他们说,你们说这些话昧良心不?现在上学真不贵!义务教育阶段里,学费、书费都是全面的,农村学校里政府还给予午餐补贴。孩子上学,根本不用花钱。你非要带着孩子在课外上各种补习班,一节课的花费动辄成百上千,然后你抱怨上学贵,那是你自找的!

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很多家长在培养子女上是很盲目的。对于要把孩子培养成一个什么样的人,他自己是没有一点儿想法的。他以为对孩子的付出就是金钱,对孩子教育的关注就是给孩子报各种辅导班。有的人或许会说,我不懂得教育,我也不知道该怎么教育孩子,干脆就给孩子们报班。其实,这是很不负责任的做法。一个合格的家长,应该是一个不断学习的家长,应该是一个和孩子一起成长的家长。

人傻,钱多!

现实生活中,我们很多行业,很多岗位都需要持证上岗。可是做父母的,仿佛门槛很低。虽说计生部门也提供过一些培训服务,但那主要是针对生儿育女的技术层面。真正的如何做好父母,什么是一个合格的父母,很多人在成为父母之前,并没有想过这些问题。孔融曾经说:“父之于子,当有何亲?论其本意,实为情欲发耳。子之于母,亦复奚为?譬如物寄瓶中,出则离矣。”孔融这番话,当然是激愤之言,是有所为而发的。但是,用这段话来形容我们现在很多的父母,倒是有些贴切。他们生儿育女,几乎全凭的是生物本能。

为人父母,没那么容易的!我们的父母不能仅仅想着给孩子挣钱,把培养孩子的责任甩给辅导班。我们要认真考虑,我们打算怎么培养我们的子女,怎么教育我们的子女,我们打算把我们的孩子培养成什么样的人。

一个合格的父母,必须是钱多人不傻的父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