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的郑氏集团,到底拥有多少军队,为何能长期对抗清朝康熙皇帝?

我是一个小书虫


相比较已经逐步统一道路的清王朝,明郑政权在转移台湾时,已经失去了对抗清王朝的资本,或者说他要是有资本与清王朝对抗,又何苦放弃内地转转台湾?

事实上当年郑成功选择收复台湾的时候,来自内部的反对声浪很大,更让其他地域的抗清力量哀叹不已,大家在意的并不是开发台湾的艰苦,而是转战台湾就意味着郑成功这股清朝初期最大的抗清力量之一,将要放弃对中原的争夺,甚至会毁掉其他抗清力量的意志,思想和士气上的摧毁将是难以挽回的,当然在这个关键的节点上,郑成功的心里也是苦涩的,毕竟他已经失去了叫板的本钱!



随着公元1659年北伐南京的失败,郑成功最巅峰时期的17万水陆大军折损大半,尽管随后的厦门海战重创清军八旗水师,击毙正宗八旗兵数千人,甚至盛传击毙了顺治皇帝。海战的大胜稳住了金门厦门一带的控制,可面对着旗下数万军队和几十万百姓,紧靠着福建沿海几个稀少的地区来养护自己的军队和民众,明显是捉襟见肘,而在郑成功抗清时期,也曾经因为地区狭小不断加派赋税,进而多次酿成内乱,在如此窘境之下,转战没有清王朝控制影响的台湾也成了最终的选择,但也因为如此,也断绝了明郑政权的发展空间。



史书当中并没有明确交代这一期间,郑成功还有多少军事力量,但从郑成功率军25000人收复台湾,另有少数力量留守金门厦门一带来看,郑成功的总兵力应该在3到4万人之间,仅剩几个小区域能够容纳的百姓也不过数十万,在自己几乎已经成了少数部落的情况下,又如何来与逐步统一大陆的清王朝来对抗?

因此郑成功在收复台湾之后,几乎已经失去了反击的能力,还好这一时期内地还有一定的抗清力量正等待剿杀,加之清朝缺乏足够的跨海水师,在利用台湾海峡拉开的与清朝安全距离的情况下,明郑王朝侥幸维持了十年左右的安全,等到了三藩之乱的爆发。



三藩之乱时期,在三个汉族藩王的引导之下,最高峰阶段大半个南中国几乎脱离了清王朝的统治,但在这个可以借机利用的关键节点,困守台湾的明郑政权却没有加以利用,原因也较为简单,凭借着自己手里区区几万军队,又在清朝长期的围困封锁之下,虽然等到了清朝的内乱,但郑氏家族实在没有足够的底气来加以利用,面对镇南王耿精忠的邀请,郑氏家族的第二代接班人郑经,也只能派出一支万人军队前来助战,比起内地几十万的反清武装,郑经的军事力量完全微不足道,也逐渐丧失了合作的本钱和耿靖忠的耐心,而无力扩大战事的郑经,也只能把自己的最大目标放在如何占领福建沿海重新恢复郑氏家族的根据地,但随着几年后三藩之乱的消灭,在无力扩大战争的情况下,郑经也只能黯然离开内地重回台湾。

而到了两年后,1683年清朝在平定了内地的内乱之后,开始向台湾的明郑王朝发起最后的攻击,这一时期在澎湖和台湾只有不到五万军队的明郑王朝,在缺乏外部牵制的情况下,再也无力抵挡来自清王朝的进攻,澎湖海战上万水师军队覆灭,残余的三万多明军只能向清军投降。


辽宁资深球迷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大明郑氏集团的实力并不算强,但也不算弱。

明军攻打南京时,有10万大军,但战败,官兵有较大损失。

明军攻打台湾时,主力是2万5000人,并不算多。

奇怪的是,打下台湾以后,明军实力却没有什么进步。

为啥?

这是因为当时台湾的人口太少!

早在郑成功父亲时期,就作为中间人将大陆沿海一些难民送到台湾开荒。

当时大明的土地早已被瓜分干净,台湾却有很多荒地,地广人稀。

郑成功打垮荷兰鬼,占领台湾的时候,台湾人口除了高山族生番以外,也就几十万人。

到郑克塽投降时,整个台湾汉人只有二三十万人,少的让人不敢置信。

实际上,就算到了200年后的清末鸦片战争,台湾汉人也不过200万而已。

这主要是当时台湾太荒凉,地方都没有开发,容纳不下很多人。

更关键的是,台湾的气候和大陆有些不同,也流行不少传染病。大陆汉人到了台湾,很容易水土不服病死,明军到台湾以后死了很多,连郑成功都病死了。

大家算算,二三十万汉人能提供多少士兵?最多不过一二万人。

其实,台湾明军依靠这点人口,不但抵抗庞大的清帝国几乎不可能(康熙17年,中国人口约为1.6亿),甚至对付荷兰鬼也是艰难的。

如果不是郑成功带了不少福建、浙江、广东等地的士兵去台湾,以屯田为生,台湾明军早就垮了。

实际上,郑成功真正完全控制的地区主要是台湾南部,其他地区无法驻军,还是高山族人控制。

虽然台湾大明政府尽力发展,但他们的政府只持续了22年,也就是一代人,不可能根本改变台湾面貌。

在施琅攻打台湾的时候,在澎湖决战的明军只有1万多人,结果基本全军覆没。

随后,郑克塽就投降了。

很多人认为郑克塽没骨气。

其实,郑克塽当时最多只有2万多兵力,接近2万被清军歼灭,剩下几千人没办法继续打了。


萨沙




首先,我们讲一下台湾郑氏集团的来历。在清朝入关以后,并没有立刻实现对全国的统治。当时在南方地区,明朝势力先后建立了弘光、隆武、永历等几个政权。其中,郑成功属于隆武政权。随着局势的发展,清朝逐步消灭了一系列的南明政权。但郑成功一直坚守福建的漳州、厦门等地,与清朝进行长期的对抗。由于易守难攻,清朝军队几次大规模进攻都没有成功。郑成功甚至组织10多万军队进行大规模的北伐,包围了南京城,不过最终没有成功。在与清朝对抗的过程中,郑成功发现自己的实力非常有限。



当时,清朝已经控制全国大部分地区,拥有充足的人力物力。 郑成功仅仅控制福建沿海地区,实力根本无法与清朝抗衡。当时,荷兰人还控制着台湾岛。郑成功认为需要夺回台湾岛,作为自己对抗清朝的基地。依靠茫茫大海,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水军优势。清朝的满洲八旗虽然弓马娴熟,但并不擅长水战。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郑成功率领军队主力出征。就在郑成功夺回台湾岛的同时,由于兵力有限,清朝军队攻占了厦门等地。在此之后,郑成功集团主要依靠水军与清朝对抗。



由于郑成功随后英年早逝,郑经负责整个集团各方面的问题。那么,当时的台湾岛有多少人口呢?认真的事,当时的人口数量很有限。 在荷兰人统治时期,台湾岛上只有几万人口,基本上隶属于各个部落。在鹿鼎记中,陈近南有一句口头禅:我数十万百姓、十几万官兵。也就是说,当时的台湾岛有几十万人口、十多万军队。认真的说,在郑氏集团统治台湾岛时期,台湾岛上确实拥有几十万人口。



其中的绝大部分,都是福建、浙江、广东等省份的移民。至于军队的数量,台湾岛上根本没有10多万军队,依靠当时的人力物力也无法供养这么多的军队。郑氏集团仅仅拥有几万军队,在三藩叛乱期间,郑氏集团每次都是只能出动一两万军队进攻福建等地。 从人口、经济等各个方面来说,郑氏集团都远远不如清朝。但清朝军队不擅长水战,利用自己的水军优势,清朝对郑氏集团无可奈何。但是在施琅投降清朝以后,由于施琅精通海战,而且了解郑氏集团的实际情况。



三番平定以后,康熙皇帝终于腾出手来对付郑氏集团。在施琅的率领下,清朝军队在澎湖击败了郑氏集团的水军,歼灭了主力部队。由于自身损失惨重,在大势已去的情况下,权臣冯锡范带着年幼的郑克爽投降。至此,清朝平定了台湾岛,台湾岛被划入福建省管理。 在这个时候,台湾岛上确实只有几十万人口,和北方省份一个府的人口数量相当。



局势稳定以后,经济才会逐步发展,这是一个千古不变的道理。东南沿海地区的耕地面积有限,人口却非常稠密。为了解决生活问题,有一些沿海百姓迁移到台湾岛上生活。由于郑氏集团已经平定,清朝的海禁政策有所放松。截止清朝道光皇帝登基的时候,台湾岛上的人口已经接近于200万。虽然人口仍比较少,但是已经算很大的进步了。到了甲午战争期间,台湾岛总计有280多万人口。

本人不是历史学家,不过是根据电视剧和一些清代历史资料的情节做出猜想,故事为主,欢迎网友吐槽! 请关注头条号:日尧居k古史!坚持原创。


日尧居


台湾郑氏集团的军队是郑成功于1649年在厦门抗清时组建,分为水陆两军,以镇为主要编制,共有陆军72镇、水军20镇。每镇官兵人数1000—3000人不等,兵力最强盛是在1657年进攻南京时,总兵力达到17万人,战船2300余艘。

这一时期郑军的作战方式是以海岛为依托,利用清军不擅长水战的特点,充分发挥自己水军的优势与之对抗。

但是由于北伐失败,郑军遭受重大损失,但是水师还比较完整。在攻打台湾前战船总吨位超过6.8万吨,仅次于同期的英国。攻打台湾的郑军总兵力约3万人,可以说是全部主力。

攻克台湾后,郑氏集团一面对抗清军,一面开发台湾。由于之前台湾几乎没有任何管辖行为,导致这里的生产状况十分落后,人口也相对稀少,特别是汉族人。于是,郑氏集团的数万大军不得不分出去相当一部分去做发动群众、建立政权的工作。但是随着清军招抚工作的推进以及多数郑氏集团对台湾生活的不适应,特别是郑成功去世后的一场内讧,不少跟随郑成功南征北战的战将带着自己的部队投降了清王朝。

收复台湾后的第12年,即1674年,担任郑氏集团第2代CEO郑经响应吴三桂的号召,率部众3万人在福建沿海登陆,加入了三藩之乱的洪流中。在8年的三藩之乱中,郑经部先后与清军及三藩中的耿、尚二藩作战,颇有斩获,一度控制过浙江、福建、广东沿海大部分地区,兵力最多时达到20万人。

这一时期的郑军主要是外线作战,并且有三藩的战略配合。

后来三藩失败、清王朝招抚工作的持续推进,郑经的20万大军很快灰飞烟灭,等到1680年退守台湾时,所剩兵力仅数千人,本人也在极度的郁闷中撒手人寰。

而此时的郑氏集团再度发生内讧,实力进一步削弱。

4年后,即1684年,清王朝发动攻打台湾的军事行动。福建水师提督施琅率2万多水师官兵分乘200多艘战舰横跨台湾海峡直取台湾。此时的郑氏集团已经处在分崩离析、风雨飘摇之中。因为清王朝的迁界禁海,原本依靠贸易维持发展的郑氏集团在经济上也遭受重创,孱弱的经济能力根本无法养活当年一二十万人的大军。此时的郑军兵力人数没有准确的史料证实,但是根据澎湖之战可以得知,郑军投入2万余人,战船200余艘,与同期的清军人数大致相当。但是最终结果是自己有1.2万人阵亡、5000人被俘,剩下的跟随主将刘国轩逃回台湾,战船也大部分倾覆。而清军的全部伤亡人数仅仅只有1000人左右,拿下澎湖后不久,郑氏集团在第3代CEO郑克塽的带领下不战而降。

由此可知,此时的郑军兵力无论多寡,真正拥有战斗力的常备军最多也就1万人左右,能打的战将也就只有在给郑成功当过保镖的刘国轩。随着澎湖之战后刘国轩武力逼宫,郑氏集团彻底人心瓦解,郑克塽除了投降就只有自杀了。


大将军威武K


清康熙二十二年(公元1683年)清军登上了台湾岛,收复了被明郑势力占据的台湾,此时离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已经过去了21年(公元1662年2月6日,荷兰殖民者头子揆一向郑成功投降)。


在这二十一年的时间里,郑军经历了清荷联合攻台、清朝厉行海禁等政策,不得不放弃金门、厦门等大陆据点后全部撤往台湾。此后,明郑只能依靠台湾海峡的天然防御优势,对抗清廷!

但即使如此,对于台湾的郑氏家族来说依然危险重重。因为康熙二年(公元1663年),荷兰东印度公司和清廷联合出兵,共同对台湾郑氏发起了猛烈的军事攻势。清军统帅不是别人,而是郑成功曾经的战友兼部下,大清国福建水师提督施琅①。

荷兰东印度公司是因为失去了台湾,导致其“东南亚-大员-长崎”②的商路中断后,为了恢复航线而要对郑军下手;而施琅则是利用清廷“卧榻之侧不容他人酣睡”的心理,来报复郑成功当年杀他全家的仇恨!


这是郑氏占据台湾后的第一次危机。

1663年清荷联军打下了金门、厦门;1644年8月东印度公司占领鸡笼(今基隆),同年11月因为施琅的福建水师刚出海就遭遇了风浪被迫返回军港。

当时清廷的朝堂之上四大辅臣的明争暗斗,民间又揭起了反清斗争等(如贵州苗民起义,松江民众反清),让当权者放弃了攻台策略,转而实行海禁,将沿海居民迁入内地50里,层层布防,就是为了切断台湾郑氏和大陆之间的联系。

清廷的政策收缩让郑氏逃过一劫,从而有能力开始独自对抗不死心的荷兰东印度公司。事实上,也正因为清廷的海禁,让重新占领台湾鸡笼的荷兰殖民者无利可图,但支出的成本高昂,最后不得不在1668年7月主动放弃。

但这不代表郑氏的日子就好过!

台湾毕竟是岛,人口就成为郑经极其下属需要考虑的首要大事;其次就是如何发展地方经济,以维护军事力量。


一、那么当时的台湾有多少人口呢?

当时的台湾人口(不算原住民,仅算大陆汉族移民)并不多,我们可以反推。

清朝平定台湾后,清廷曾以移民支持郑氏抗击天朝为由,强制将十几万人遣返回闽、粤等原籍,如果人口达不到一定比例,按照清廷保守派的意思,是要将孤悬海外的台湾放弃的。

所以可以推出台湾人口在郑氏统治时期应该在三十余万左右,遣返近一半,剩下的人口也有利于清廷的设府统治(明朝统治时期台湾也是有大陆移民的,否则1652年郭怀一反荷还哪来的军队,而且他反荷失败后被侵略者杀害的起义军将士就达到了近万人)。

何况清廷实行迁界令,迁沿海居民内陆50里,残酷打击偷渡台湾的闽、粤等地的百姓,这也让郑氏在人口补充上少了一个最关键和重要的途径。


二、那么当时的台湾经济如何呢?

当时的台湾岛本身的经济、土地上的开发没有现在这么发达,因为大山阻隔和条件有限,人口大都集中在岛的西部(生番的开发远没有清朝时期有效)。

而且郑氏的海洋贸易三线受阻:

1.清廷的厉行海禁,使台湾失去了和大陆之间的贸易;

2.荷兰殖民者,即荷兰东印度公司切断了郑氏在东南亚的贸易航线(荷兰是当时世界资本主义第一强国,号称“海上马车夫”);

3.日本德川幕府执行闭关锁国的政策,让郑氏对日贸易非常艰难(何况还要和荷兰竞争)。

所以郑氏在台湾的生存是十分艰辛的,无论是粮食供给,还是对外经济贸易,都是郑氏面临和需要思考的两大问题。


事实上,台湾郑氏的经济和粮食危机在康熙十八年(公元1679年)就越发严重了。

当时正是清廷镇压三藩的关键时刻,为了防止郑经和吴三桂取得联系后引起两线作战,清朝对禁海令的实行更加严格,对郑氏海上贸易的打击力度进一步加强。

这样的后果就是,粮食危机和财政枯竭让郑经焦头烂额。他不仅下令每户人家每个月必须多缴一斗米,连将领也必须用自己的俸禄充军,但仍然没有办法解除危机。

当时和台湾有商业往来的英国商馆就作出了这样一番看法:

“台湾王之境况甚不安定,不易抵抗满清人,满清人常施恫赫,国王因其财富被消耗,故每日向人民横征暴敛,亦不能使军队满意。是以我国不惟受敌人(清军)之威胁,亦恐军队(郑军)因缺饷而叛变。”


那么在如此艰难的情况下,郑氏还能拥有多少军队对抗清廷呢?

从1667年和1668年施琅先后上奏的《边患宜靖疏》和《尽陈所见疏》来看,郑氏家族的军队不到二万人,战船大小不超过二百艘,所以郑氏能够盘踞台湾不是因为军事力量有多强大,而是因为有大海相隔(台湾海峡北窄南宽,北口宽约200公里,南口宽约410公里,在清初的航海条件下确实比较困难)。

而对于大清来说兵员是郑氏的数倍,仅福建水师官兵就有不下一万人,这还不算受福建水师提督管辖的陆上兵马以及台湾投降过来的官兵。

施琅认为只要朝廷授权,他就能从军伍中挑选出劲旅二万人平定台湾。为此,他还提出了剿抚兼施、快速征台的方略。

只是他这一主张,被鳌拜为首的清廷掌权势力所攻击。鳌拜认为海洋险远、风涛莫测、驰驱制胜、计难万全,而施琅急切攻台是其私心过重以不顾大清兵的生死,剥夺了施琅的福建水师提督的职位,诏回北京城坐了长达13年的冷板凳。


那么在郑氏占据台湾期间,清廷有没有实力拿下台湾呢?

事实上,如果不是大海相隔,如果不是三藩作乱,如果不是鳌拜专权,清廷解决台湾问题也不会等到康熙二十二年了(公元1683年),仅凭施琅的福建水师就可以平了台湾,而施琅即使被诏回北京城,对台海的局势依然了如指掌(可以看成是他的执念了)。

只是当时鳌拜专权,又有三藩割据,康熙无暇东顾,才让郑氏在台湾呆了21年。

而且康熙在擒拿鳌拜收回皇权后,他首要面临的问题并不是台湾的郑经,而是割据西南的三藩。

郑经毕竟远隔大海,但三藩却是陆路相通,而且三藩旗下都是身经百战的能战、敢战之士,这才是康熙的头等心腹大患。

康熙二十年(公元1681年)冬,清廷在平定了三藩之乱后就开始着手解决台湾问题,从定论到准备,再到攻克台湾,用时不过两年的时间,就完成了对台湾的收复。


那么在清廷武力收复台湾时,郑氏的军事力量到底如何呢?

施琅平台的过程并不复杂,除了在澎湖经历了一场激战后,在台湾本岛并没有什么战斗。

澎湖一战,清军击杀击伤郑军官兵共计1.2万余人,俘获5000余人,击毁、缴获郑军战船190余艘,而清军自身才阵亡329人,伤1800余人,战船无一损失。

这一战,也让郑氏集团再也无力组织力量对抗清军。当施琅到达台湾后,明延平郡王郑克爽在刘国轩、冯锡范等人的主张下,没有进行任何抵抗就投降了。

自此,在当时的中国境内,汉家衣冠彻底消失,举目望去都是“金钱鼠尾”,但台湾纳入了大清国的版图。

顺便提一句,郑氏集团投降后,代表明朝正统的最后一位王爷鲁王朱弘桓拒绝迁往北京,在生与死之间选择了自杀殉国,实现了老朱家死社稷的传统!

①施琅最初的职位就是福建水师提督。

②大员:荷兰对台湾的称呼;长崎:日本德川幕府闭关锁国后指定的贸易地点。

【我是江东汪郎,带给你不一样的历史视觉!坚持原创,喜欢我就请关注我吧!】


江东汪郎


康熙二十二年(公元1683年)清朝收复了被郑氏集团占据了21年的台湾,至此南明与清朝的抗争彻底结束。从清朝入关算起,郑氏集团与满清对抗了近40年,其中在台湾就与清朝对抗了二十多年,那么在台湾郑氏集团有多少军队呢?为何能与拥有广阔内陆的满清对抗那么久?


其实郑氏集团在退守台湾时就已经失去了与满清争夺天下的可能,如果真的有实力何必放弃内陆去守孤岛?而郑氏集团之所以能在台湾坚守二十几年也完全是因为大陆跟台湾之间有大海做阻隔,清军不善水战,郑氏集团依靠水师还能勉强守住台湾,但要是转为陆战那郑家军绝不是清军的对手。台湾是在明末被荷兰人占领的,当时整个台湾也就十多万的人口,而明朝处于内忧外患的情况下,对于台湾问题无可奈何。

公元1644年清军入关,明朝宗亲和文武百官退守南方重建朝廷,史称南明。但是南明内部并不团结,同时期出过很多政权,直到永历帝登基后南明内部才算稳定下来。郑成功当时是活跃福建沿海地区的,同样奉南明为正统,但是在陆战中郑家军打不过清军,可在1660年的厦门战役中,郑家水师却歼灭了清军水师四万余人,由此郑成功认为仅仅依靠厦门等地已经无法与清军对抗了,势必得收复台湾以其为资本继续与清军对抗。于是在1661年郑成功率军横渡台湾海峡,次年收复台湾,开始了郑氏集团对台湾的统治。清军也趁郑氏集团撤到台湾之际占领厦门等地,而且永历帝也已经被吴三桂处死了,现在的南明仅仅剩下台湾郑氏这一个政权了,但是郑氏集团并没有立明朝宗亲为帝,而是继续奉已经去世的永历帝为正朔与满清对抗。

在这一时期台湾的人口已经长到数十万了,所以郑家军一到台湾就得立刻开垦荒田,不然原有的田地不够养活台湾的人口和新上岛的军队。至于军队人数,虽号称是十几万,但实际上远远达不到这个数。目前有两种说法,一种认为郑氏集团只有三万的军队,一种认为郑氏集团有五万的军队,但不管哪种说法军队人数都没有达到十万。而清朝的水师实力确实不强,所以对于台湾问题也只能暂且搁置。

康熙二十年,收复台湾的时机成熟了,当时的三藩之乱基本平定,康熙帝可以腾出手来解决台湾问题,恰巧台湾的延平王郑经去世,年仅12岁的郑克爽继位,政权不稳,正是收复台湾的好时机,康熙帝自然不会放弃这个机会,他先是组建了福建水师,并对他们进行训练提升战斗力。其次寻找合适的将领,清初名将施琅有幸被选中。公元1683年康熙帝命施琅率两万余人的军队出战(只派出两万人也可以反映出台湾的军队不多),在澎湖海战中郑氏集团派刘国轩率两万人迎战,但是惨遭清军全歼,一战让台湾军队损失两万人,其余军队所剩无几,郑氏集团已经无力抵抗清军了,于是郑克爽率众人投降了清朝,台湾也被纳入了清朝版图。

台湾在郑经的统治下曾经想要独立建国,称为“东宁建国,别立乾坤”,所以西方的文献称这一时期的台湾为东宁王国,清朝的文献称其为东宁省。好在清朝出了个康熙帝,收复了台湾,不然若台湾真的独立建国了,那想要再收回就难了。虽然如此,也不能抹灭郑氏集团赶走原本占据台湾的荷兰人的功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