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17歲學生被母親批評時發生口角,跳橋自殺身亡,你們怎麼看待?如何正確引導孩子?

上海壹家人


世界上有種工作比製造汽車和飛機還難,那就是做父母。

那些科技只是有一個固定的步驟的,按正確的邏輯和順序拼接在一起。

過程完全固定,沒有意外,沒有突發情況,不需情商智商雙高,不需要改變信念系統,不需要面對瞬息萬變的社會生活。

然而要成為飛機和汽車的製造師,是要經過長時期的訓練和選拔的。但是做父母這件事,卻完全不需要培訓,也不需要工作經驗,直接可以上崗。

它的危險係數比製造飛機,製造汽車飛機還大。如果沒教育好,個個都是定時炸彈。

假如做父母的不學習怎麼教育孩子,每天都在製造定時炸彈。

小孩子的底層價值觀非常重要。做媽媽的一定要用自己的行為,傳遞給孩子一個適宜於生存的價值觀,否則的話孩子會在這個世界上將會到處碰壁,極其痛苦。

其實在孩子比較小的時候,父母有主要責任。追溯到父母的原生家庭,原生家庭所給他的傷害,也是會造成這些問題。

因此這相當於是一個因果。再怎麼指責母親,也不是她一個人能承受的,再怎麼指責孩子,也不是孩子的錯。

我一直渴望所有的人都知道:只要為人父母,就要高度的責任感和學習力,現在我也是在改我的很多行為和思維方式。

我每天都在通過觀察孩子,察覺自己的情緒,改正自己錯誤的行為方式,閱讀大量的書,改進自己的信念系統。

雖然我也可以拿原生家庭做藉口,但是這樣做也沒有什麼好處,抱怨原生家庭的,還不如自己讀點書,直接做正確的事情。

父母要給予孩子這樣一個基本的價值觀:人來到這個世上,要知道先人後己,要有付出的精神,不可以自私自利,只有這樣,他才可能得到正面的反饋,感覺到被人需要被人喜愛。

這樣的孩子,才會從生活過程中汲取養料,感受到愛與溫暖。

不用看這些小孩子為什麼自殺的自殘的,所有“自殺者”不出其左右,只有一個最大一個原因:

因為他們只在乎自己的感受。

他們選擇性的忘記了自己是父母親辛辛苦苦養育大的,覺得自己不被愛

同時也忘記了,自己是有選擇能力的。孩子覺得自己很渺小。

只顧想著自己的感受,又不知道使用自己的能力,這種“不客觀的錯覺”,又是從何而來的呢?

就是被不懂教育的父母所賦予的。

有兩種方式會讓孩子產生這種錯覺,一種是對孩子的精神需求視而不見,同時又對吃穿享受的需求,無休無止的滿足,這樣的做法剛好做反了。

我們做父母的首先要重視孩子的精神需求,但是不要一味的放縱孩子的物質和生理需求。

另外一種是完全是不給予孩子正確價值觀,反而鼓勵孩子多吃多佔多拿,讓他覺得別人都欠自己的。

這種孩子處處碰壁,對生活感受通常都是負面的。

我也經歷過這樣子的童年,常常想著自殺不自殺的。我有了小孩之後,就非常的警覺和自律,我希望我是痛苦的終結者。

我意識到,自己如果不改變,小孩子同樣會承受一種非常痛苦的因果。

但凡有了小孩的人,看著孩子成長中體現出來的愛和傷害,更加的容易覺醒。

必須要意識到:孩子一旦有問題,一定是我們給他的某一個觀念不適宜於生存。

舉個簡單的例子,如果小孩子因為常常遲到,班上的人在笑話他,他是否會很難過,覺得大家都討厭他?

但是如果做父母的早起一個小時,讓小孩的第一個到學校,是不是小孩子就會得到不同的反饋?

如果小孩子因為太胖,大家都在嘲笑他,是否我們的飲食結構有問題?

如果小孩子學習跟不上,是否我們沒有花費足夠的精力,幫助小孩子提高學習能力?

如果小孩子每次都因為一件小事,會大發脾氣,是否太過於自私自利?是否家庭的的底層價值觀出了問題?

孩子就是一面鏡子,如實的反饋了你的“扭曲的價值觀”。

我就是這樣看待孩子自殺的問題的。一直等到孩子完全沒有活的希望,壓抑成這個樣子,那已經很嚴重了。

記得有一個媽媽,就是因為自己的孩子自殺了,化悲痛為力量,每天夜以繼日的研究教育,四處去演講,幫助別的母親更加更加的瞭解孩子。

這樣的媽媽,亡羊尚能補牢,產生了她獨有的價值。希望這位母親也振作起來,重新審視自己,改變自己,幫助其他的人反省自己。





米曉鹿加油


上海17歲學生被母親批評時發生口角,跳橋自殺身亡,你們怎麼看待?如何正確引導孩子?

  • 2019年4月17日,約晚上22點,上海盧浦橋,一個年僅17歲的男孩因在學校與人發生口角,在回去的路上受到了母親的批評,一氣之下,從橋跳下,全程不到5秒,沒有一點猶豫,令人惋惜和遺憾,男孩跳橋後,跪地痛哭並捶胸頓足。男孩掉落在橋在的綠化帶上,120趕到後當場證實男孩已無生命體徵。

從這件事情可以看出,男孩死亡的前後,所存在的當代教育問題。

男孩跳橋可能有以下幾種原因:

  1. 家長不是當事人,卻對孩子的錯誤行為作出評判:我們並不知道,母親批評孩子時,是怎麼說怎麼做的,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在批評過程中,雙方的不愉快。在孩子與人發生口角後,家長在不知實情的情況下,對孩子的錯誤行為作出評判,讓孩子跳橋的並不是批評,而是家長對孩子的不信任不理解。


  2. 壓力過高,長時間的負面情緒所積累:在這個飛速發展的時代,孩子們所承受的壓力,是很多人所無法理解的,早上七點起床上學,到下午放學,再到晚上寫作業複習到凌晨幾點,孩子一方面面對學習上的壓力,一方面又要面對來自家長的不明實情的批評,長時間的負面情緒積累,導致孩子一次性爆發。

  3. 原生家庭的漠視:孩子的成長離不開原生家庭的影響,孩子的教育不是供孩子吃、住、上學就完事,而是要重視孩子的精神需求,要引導孩子發現自身的價值。原生家庭的漠視,無法滿足孩子的健康成長,使孩子在心理精神上的需求永久缺失或扭曲,做出極端的行為,來引起家庭父母的重視。

  4. 孩子沒有重視生命的意義:孩子對於自己甚至他人的生命並不重視,沒有體會到自己的存在價值,沒有去想生命沒有了,那就什麼都沒有了,連死都能面對,為何就不能面對家庭的批評?

  5. 孩子缺乏實踐面對困難,心理承受能力差:很多孩子都是父母的心頭寶,不捨得孩子受到一點委屈,就很多孩子必須去實踐面對的事情,家長並沒有放手,讓孩子自己去做,導致孩子在面對困難挫折時,心理承受能力差。這也是為什麼孩子會跳橋自殺的主要原因。

  6. 缺乏良好的溝通:17歲的孩子正處於青春叛逆期,這個時期的孩子情緒飄忽不定,有時也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在受委屈後,猛然爆發。家長愛孩子,不如懂孩子。

家長應該怎麼正確引導孩子:.

溝通是主要,批評是次要:面對孩子受委屈,犯錯誤,作為家長的我們應該先和孩子溝通,為什麼要犯錯誤,錯在哪裡,之後再對孩子做出適當的批評和懲罰。

孩子的假期不是補課期:家長望女成鳳,望子成龍本身沒有錯,但孩子的假期是他們放鬆時候,不是去上所謂的補課班,給孩子增加壓力,不要把孩子的理想放得太高。

家長要有時間陪孩子:有些家長覺得供孩子吃供孩子住就可以,卻不重視孩子的精神需求,孩子需要的不是物質,而是有意義的陪伴,無論這陪伴時間是長還是短。

讓孩子自己面對困難:孩子的教育我們可以參與,為孩子遮風擋雨也沒錯,但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實踐是必要的,我們就算怎麼愛孩子,也要讓孩子自己面對跨過這道坎,畢竟我們無法陪孩子一輩子,在這實踐過程中,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才能得到鍛鍊。

如果我的回答對您有幫助,請關注【尼莫媽媽育兒師】。你想了解的兒童心理、親子關係、兒童成長髮育、家庭教育、母乳餵養、疾病護理,都能在這裡找到答案。


尼莫媽媽育兒師


昨天在刷抖音時,看到了這一個視頻,也看了很多評論。女孩子的父母是傷心的。近年來有很多花季少年也因和家人發生了一點口角,而選擇走一些極端方式來結束自已的生命。這些孩子的做法是讓家人讓社會不能接收的,同時這也反應了社會的另一個問題。那就是獨生子生的教育問題。獨生子女大多在家裡寵愛下長大的,受一點點委屈就不行。其實這也爆露了我們學校在德育,思政教育方面的一些不足。其實我們都知道,家庭教育佔孩子整個教育的百分之八十,有時候可能更多,學校只是教學生學知識,學文化的地方,像學生的思想和政治思德方面的教育,我們老師其實有時候也很無奈。看到這個視頻,我們很多人可能會怪這個女孩子的媽媽,本來孩子已經在學校裡受到了委屈你為什麼還要去說呢,其實反過來一想,這件事情不是發生在自已身上,自已體會不到,我想做為母親當時也是希望這個孩子越來越好。只是沒有找到一個合適的方法去與孩子進行溝通。經過多年的教育實踐,我個覺得,孩子很多行為其實是家長在影響下的,我們的家長不知道如何去教育自已的孩子,只知道我的孩子應該在學校裡就是這習成績好,聽話,可是很少有家長去關心孩子的內心,所以就會有很多家長說,這孩子越來越不聽話了。我有一個建議,我建議就是從小學開始,學校應該每一個月或是每一週讓家長在百忙中來給家長上一堂《如何和孩子正確溝通的課》讓我們的家長能和老師一起正確的來引導孩子,教育是雙方的,家庭和學校都應參與到孩子的教育中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