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縱橫
湘軍的戰鬥力來自曾國藩的“反思”習慣。
曾國藩在創建湘軍的時候,並沒有首先去想“湘軍怎麼才有戰鬥力”,而是先來分析“綠營兵為什麼沒有戰鬥力”。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切入點。其實很多時候做事不需要你有什麼超天才的想法。你只要好好總結一下別人都犯了哪些錯誤,然後你反著來,你可能就成功了。 那麼綠營為什麼沒有戰鬥力呢?曾國藩通過分析得出的結論是,綠營兵敗就敗在制度缺陷上。 晚清軍營存在著很多怪現狀。第一個怪現狀,就是士兵普遍都有第二職業。這些軍人一邊當著兵,一邊還忙著別的事,有人經商做買賣,有人種地,有人殺豬,有人開茶館,還有人在市場上賣魚賣肉……
其實這種情況清朝皇帝們心裡也很清楚。比如嘉慶皇帝在上諭中就曾經講過,士兵們不會打仗,就是因為他們“在外兼習手藝,訓練生疏”。 那麼,原本以打仗為職業的士兵,怎麼會出現“小販化”傾向呢? 這也是清代軍隊的第一個制度缺陷,“低餉制”惹的禍。
綠營兵平均每月收入白銀一兩三錢六分,此外還有大米三鬥,加一起也不到二兩銀子。我們要注意,這不是一個人的收入,因為那時候婦女不工作,所以軍人還要養家餬口。這點錢,按今天的幣值,不到四百元錢,養活一家人,根本不夠。所以清代軍隊才出現經商潮。士兵紛紛經營第二職業,忙著掙錢餬口,軍隊訓練的時候,他們能躲就躲,實在躲不過去,就僱人頂替自己。所以清代史料說,操練之時,“兵丁等往往正身不到,私自僱人替代,有名無實”。你說這樣一支軍隊,還談什麼戰鬥力呢?這是晚清軍隊第一個怪現狀,士兵經營第二職業。
第二個怪現狀,是部隊廣泛經營第三產業。士兵們做點小買賣,軍官們則玩兒大的。軍官普遍動用軍事裝備來經商賺錢。比如鴉片戰爭時期任福建道員的張集馨記載:“漳郡城外有軍工廠,每月督造戰船一隻,以為駕駛巡緝之用。其實水師將船領去,或賃與商賈販貨運米,或賃與官府往來差使。”也就是說,福建水師每月都會造一隻戰船,但是這些船都被水師軍官租給商人販運大米,或者租給官府用作官船,至於收入呢,當然就納入軍官們的私囊了。
為什麼會這樣呢?原因在於大清在很多制度設計上沿襲了明代的弊端,也就是國家公務人員低薪制。無論是文官,還是軍人。具體到軍人上,因為清代綠營不僅是國防軍,同時還兼任地方治安職能,所以人數必須多,處處設防設卡,但人數一多,軍費開支多,清代中後期,中國傳統農業經濟體的潛力已經耗盡,滿清朝廷每年的固定年收入不到白銀七千萬兩,只能各處節約,把軍費限制到最低水平,代價就是聽任士兵軍官在自己眼皮下拆爛烏,賺外快,然後戰鬥力慢慢降低到零水平。
曾國藩創建湘軍,在制度上最引人注目的一點就是實行厚餉原則。 因為他深知軍餉太低是軍隊風氣敗壞的主要原因,所以他規定的湘軍士兵的收入,每月四兩到六兩白銀,是國家正規軍的三倍左右,也比農民務農收入多三四倍。這樣高的軍餉標準,使士兵能夠專心訓練,這就為湘軍形成戰鬥力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對於湘軍軍官,曾國藩更是採用高薪養廉的政策。湘軍中級軍官,每月的純收入可達一百五十兩,一年就是一千八百兩。正規軍中的高級軍官一年還不到一千兩,中級軍官只有三五百兩。湘軍中級軍官的收入,是正規軍同級軍官的三倍到六倍。
因為軍餉高,所以湘軍招人很容易。“將士愈饒樂,爭求從軍。”湘軍在招募時,往往“募千人則萬人應之,募萬人則數萬人應之”。曾國藩一開始只想練一萬人,結果因為報名的人多,後來達到了一萬七千人。 曾國藩是一個文人,也是一個理想主義者,但是他做事是非常腳踏實地的。文人最容易犯的毛病是唱高調,但是實際上要做任何事情都首先要解決物質基礎。
湘軍在制度上的第二個特點是“將必親選,兵必自募”,這一創新,也是軍事門外漢曾國藩殫精竭慮、集思廣益的結果。 綠營兵最大的問題是“兵與勇不相得,兵與將不相習,將與將又各不相下”。這是因為清代皇帝都極有權術,生怕軍官擁兵自重,所以十分重視兵為國有,而不是兵為將有。所以每逢戰爭,“東抽一百,西撥五十,或此兵而管以彼弁,或楚弁以轄黔鎮”,臨時組成軍隊。這樣做的好處是,將軍和士兵之間互不熟悉,沒有私人感情,甚至語言都不通,大家都只聽皇帝的,沒有皇帝的命令就不能調動軍隊,這就保證了皇帝的安全。但是壞處是兵不識將,將不識兵,甚至兵不識兵,將不識將,彼此都非常生疏。
彼此生疏,臨時拼湊的軍隊,當然也談不上戰鬥力。更糟糕的事,彼此沒感情,沒有認同感,打起仗來就是一盤散沙。曾國藩看的很清楚:“今日兵事最堪痛苦者,莫大於‘兵敗不相救’四字。”“雖此軍大敗奔北,流血成淵,彼軍袖手而旁觀,哆口而微笑。”“見其勝,則深妒之,恐其得賞銀,恐其獲保奏;見其敗,則袖手不顧,雖全軍覆沒,亦無一人出而援手拯救生死呼吸之頃者。”翻譯成白話就是:這支軍隊大敗,血流成河,另一支軍隊卻袖手旁觀,面露微笑。這支軍隊勝了,另一支就非常嫉妒,怕勝者得到賞銀,怕別人升官。 所以曾國藩說,這樣的軍隊,即使“諸葛復起”,就是諸葛亮活過來,也是打不了勝仗的。因為這不是個人的道德水平的問題,是制度問題。
曾國藩痛於“敗不相救”現象,制定了“將必親選,兵必自募”的原則,也就是說,他挑選他認識和欣賞的人做營官,營官再去挑選自己信得過的人去做統領,這樣一層層挑選下去,直到普通士兵。“勇營之制,營官由統領挑選,哨弁由營官挑選,什長由哨弁挑選,勇丁由什長挑選。”曾國藩的這個做法,是基於一種最為樸素的認識: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 這也就是湘軍這個“湘”字的起源。這個“湘”字,原本是指湘鄉縣。曾國藩認為,“同縣之人易於合力”,他最初訓練的軍隊,軍官和士兵來源幾乎全是湘鄉縣人。曾國荃則“不獨盡用湘鄉人,且盡用屋門口周圍十餘里內之人”。老鄉觀念,達到極致。 這樣,每一層上級和下級之間都知根知底,且有選用提拔之恩。本來是公家發給的軍餉,但是經過招收自己的軍官發到手裡,感覺就好像是這個軍官發給自己的。彼此有一種“恩義”在。這樣下級才能忠於上級,故能收如身使臂,如臂使指之效。“譬之木焉,統領如根,由根而生幹、生枝、生葉,皆一氣所貫通。是以口糧雖出自公款,而勇丁感營官挑選之恩,皆若受其私惠,平日既有恩誼相孚,臨陣自能患難相顧。”湘軍就像一棵大樹,“由根而生幹、生枝、生葉,皆一氣所貫通”,組織內部打通,成為一個由感情紐帶凝聚起來的整體。 這就解決了綠營兵的“勝則相忌,敗不相救”的問題,形成了曾國藩所說的“呼吸相顧,痛癢相關,赴火同行,蹈湯同往。勝則舉杯酒以讓功,敗則出死力以相救”的“死黨”。這是湘軍凝聚力和戰鬥力的重要來源。
湘軍出山第一次大戰,就是曾國藩水師敗於靖港,但陸師得勝於湘潭。戰後,曾國藩又進行了反思和改革:綠營兵打仗,有一個老問題是“集而復潰,潰而復集”,就是說,敵人一來就潰逃,敵人一走,這些人再跑回來繼續當兵,這樣就越打越疲,越打越油,越打越沒有戰鬥力。 曾國藩決心改掉綠營這個習慣。通過靖港之戰,曾國藩更明確了“兵在精而不在多”的道理。作戰首在勇敢。湘潭之戰為什麼勝利?是因為塔齊布是員猛將,他身先士卒,帶起了士氣。所以曾國藩決定,凡是臨陣脫逃的將領,不管你當時有什麼理由,都立刻打發回家,永遠不再錄用,麾下的勇營,也隨之遣散。
當然,這樣做的副作用,就是軍隊嚴重私有化,各級將官兵弁眼裡只有自己的上級主官,是晚清到近代軍閥割據的導火索。
第三個不同,是選人原則的不同。 曾國藩選人,有一句話叫“選士人領山農”。“選士人”,就是軍官都要用沒有打仗經驗的讀書人,而不用那些有經驗的綠營軍官。清代國家正規軍的軍官多是武人出身,大字不識幾個,文化素養很低。而湘軍的將領大多是知識分子,在可以考證的湘軍179名將領中,書生出身的達104名。 上戰場打仗,比的是勇氣和體力,因此歷代都用行伍出身的莽夫。
軍事是一項專門技術,自然以經驗為寶貴。那麼曾國藩為什麼偏要選沒有經驗、手無縛雞之力的讀書人呢?這是因為曾國藩一貫認為,精神的力量遠大於身體的力量。行伍出身的莽夫雖然有一時之勇,但是沒有堅定不移的信仰。曾國藩要建立的是一支有信仰有精神力量的軍隊,因為信仰出戰鬥力,精神出戰鬥力。程朱理學是這些湖南書生的共同信仰,他們在信仰之下,可以迸發出驚人的勇氣和能量。 我們可以看一看羅澤南的例子。他是一個以理學治軍的典型代表,從他身上我們能清楚地看到曾國藩用書生打仗的成功之處。 羅澤南是一個老秀才,也是湘鄉人,比曾國藩大四歲,出身極窮,“少好學,家貧,夜無燈,讀書月下,倦即露宿達旦。年十九,籍課徒自給”
曾國藩出山後,羅澤南成了曾國藩的嫡系。雖然以前從來沒摸過兵器,但是他帶兵作戰,居然卓有成效,征戰四年,克城數十,歷經二百餘戰,幾無敗績,屢屢以少勝多,堪稱湘軍中的戰神。
當然,這種狀況的前提條件是,太平天國戰爭依舊處在冷熱兵器混合時代,全球軍事革命還沒有徹底影響中國,所以幾千年來冷兵器時代的經驗教訓還能用的上,成為軍人/統帥的技術門檻還比較低,所以這種儒家知識分子依靠精神力量彌補專業知識不足的局面,還可以發生。
曾國藩選軍官,特點就是“選士人”。那麼如何選擇士兵呢,就是“領山農”。 什麼叫“領山農”呢? 綠營兵除了以上我們提到的那些問題,還有一個問題是兵源不好。中國傳統時代有一句俗語,“好男不當兵,好鐵不打釘”,當兵的大部分都是地方上的地痞流氓,或者遊手好閒之人。“良民有職業者,皆不肯應募。其應募者,皆遊手浮滑之徒,無事則坐領工食,有事則聞風潰散;一有徵戰,見賊則退,擾民則勇往。” 曾國藩在這一點上也是反其道而行之,招收兵員,有一個原則,絕對不收當過兵的人,不收退伍軍人。“不雜一卒,不濫收一弁。”因為他怕這些綠營兵把綠營的習氣帶到湘軍中來。所以他招募人以“年輕力壯、樸實而有農夫土氣者為上。其油頭滑面,有市井氣者,有衙門氣者,概不收用”。
除了以上幾點,湘軍還有一個非常突出的特點,是重視政治思想工作。
清軍的對手太平軍,就是一支有信仰的隊伍,非常重視思想政治工作。洪秀全深知宗教對太平天國運動的重要性。太平天國規定,加入太平軍後第一件事就是要掌握教義:“凡兄弟俱要熟讀讚美天條,如過三個禮拜不能熟記者,斬首不留。”這種思想灌輸,極大提高了太平軍的戰鬥力:太平軍“或臨陣,或患病,舉凡一切事,皆對天祈禱,口喃喃求天父默佑,所謀遂意。祝畢,赴湯蹈火在所不顧”
所以說,要戰勝敵人,必須學習敵人的長處。在曾國藩創建湘軍以前,中國的正規軍隊是沒有思想政治教育這一說的,而曾國藩是一個非常重視精神力量的人。他知道,物質力量是有限度的。他說:“古來名將得士卒之心,蓋有在於錢財之外者;後世將弁專恃糧重賞優,為牢籠兵心之具,其本為已淺矣。是以金多則奮勇蟻附,利盡則冷落獸散。”也就是說,真正厲害的將軍,不僅要搞物質刺激,還要抓住這支軍隊的心靈。
所以曾國藩建立湘軍,還有一個重要的創新,就是他非常重視軍隊的思想政治建設。曾國藩把軍隊的訓練,分成了“訓”和“練”這兩個部分。所謂“訓”,就是“訓話”,也就是政治思想教育。“練”,才是練習軍事技術。
所以,在湘軍成立早期,每逢三日、八日,曾國藩就要把軍隊召集到操場上,用“殺身成仁,捨生取義”的孔孟之道和“不要錢,不怕死”的岳飛精神,激勵將士,教育他們忠君愛國,嚴明軍紀,不得擾民。為了達到效果,他確實苦口婆心:“每逢三、八操演,集諸勇而教之,反覆開說至千百語,但令其無擾百姓。”“每次與諸弁兵講說,至一時數刻之久,雖不敢雲說法點頑石之頭,亦誠欲以苦口滴杜鵑之血。” 曾國藩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落腳點,放在軍紀上。他苦口婆心宣講的主要目的是“蓋欲感動一二,冀其不擾百姓,以雪兵勇不如賊匪之恥,而稍變武弁漫無紀律之態”。除了宣講之外,他還親自編寫了《愛民歌》,採用民歌歌謠的方式,進行愛民教育,這是曾國藩的一大發明。
《愛民歌》:三軍個個仔細聽,行軍先要愛百姓。賊匪害了百姓們,全靠官兵來救人。 百姓被賊吃了苦,全靠官兵來做主。第一紮營不要懶,莫走人家取門板。 莫拆民房搬磚石,莫踹禾苗壞田產。莫打民間鴨和雞,莫借民間鍋和碗。
所以說,湘軍的戰鬥力,就是建立在曾國藩苦心孤詣總結教訓建立的制度上,而這些制度規章,是曾國藩這個儒家士大夫用自己“笨拙“,甚至“迂腐“的思維模式推演出來的。“笨”到極致就是“聰明”,“拙”到極致,反而就是巧妙
晴天有時下豬
簡單說吧,清朝湘軍厲害實際是湘鄉人厲害,在解放前婁底,漣源,新化,雙峰,地界都是歸老湘鄉控制,清朝曾國藩一直都說他是湘鄉人,現在卻說是婁底雙峰縣人,實際這些地方都是古湘方言的地方,應該屬於一個地區,歷來民風彪悍,刻意的劃開在當時不排除有防範於未然的意思。
湘鄉,婁底的地方語言外人難懂,雖然十里不同音但他們相互之間卻聽得懂,所以組織起來便有凝聚力,加上歷來尚武的傳統,便形成湘軍這一股獨特的勢力,曾國藩的湘軍培養了近代史大量的名人如:曾國荃,左宗棠、李續賓、羅澤南、彭玉麟、郭嵩燾、李鴻章、劉坤一等等人物。
青山佔綠水寶塔鎮河妖
近代中國的歷史很大程度上都是由湖南人創造的,湖南人對近代中國開始產生影響始於曾國藩創建湘軍,湘軍不僅是鎮壓太平天國的最核心力量,也是清朝末期維持王朝安定的最重要的力量之一。湘軍的戰鬥力遠遠超過清王朝的經制兵,即八旗兵和綠營兵。湘軍在和太平軍作戰的時候,往往能夠以一敵十,而湘軍之所以能夠有那麼高的戰鬥力,與曾國藩對湘軍體制的設計有很大關係。
曾國藩鑑於傳統的八旗兵和綠營兵在戰鬥中紀律渙散,不肯出力的弊病,開水強調文化對部隊戰鬥力的塑造,曾國藩本人是儒家文化的鑑定信仰者,於是他把儒家文化中所強調的“忠、孝、仁、義”都貫穿到了湘軍的訓練之中。曾國藩以仁和禮為基本原則構建了湘軍的紀律體系,在湘軍當中,上下尊卑是分的非常清楚的,哨官管兵,營官管哨官,曾國藩同時還命令在湘軍中下級要維持對上級的絕對忠誠,這就是儒家文化中的忠。
為了增加湘軍中的部隊的凝聚力,湘軍中都是湘人,而且同一部隊當中往往都是幾個家族或者同鄉參軍,這樣就確保了士兵之間的相互凝聚力。曾國藩曾經親自規定湘軍在招人的時候要滿足三大條件,包括統兵必親自招募,不得假於人;嚴定選兵標準;必須招募湖南籍的士兵。以往綠營兵相互之間沒有地緣或者血緣關係,因此打起仗來往往相互旁觀,互不幫助。曾國藩正是吸取了這樣的教訓。
湘軍在訓練上也優於傳統的經制兵,傳統的經制兵到了晚清的時候已經沒有什麼戰鬥力了,訓練是廢弛的,部隊當中缺額和吃空餉的問題非常嚴重。曾國藩在湘軍的訓練過程中創造了一系列好的戰略戰術,包括“先自治,後製敵”,“水師不可順豐進擊,善擇營地”等等,曾國藩除了強調身體的訓練之外,還強調精神上的訓練,即此前所講的以儒家文化來灌輸,使得士兵養成忠孝仁義的品格。
正因為此,湘軍才能成為維繫清王朝統治近40年的柱石。
青年史學家
湘軍為什麼能打?我來侃侃。
1湘軍,兵在於精不在於多,湘軍工資很高,普通士兵,每月4兩白銀,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募千人則萬人應之。堪稱當時的公務員待遇。
2湘軍,人員結構,選士人,領山農,士人以儒家思想衛道士自居。不成功,便成仁,有精神信仰。不招曾經當過兵的,怕把綠營的惡習帶來。招同鄉人,老鄉見老鄉,兩眼淚汪汪,上陣親兄弟,打架父子兵,湖南人,民風彪悍,吃得苦,耐得煩,霸得蠻!日本鬼子也是這招,同鄉編在一起,大坂師團就全是大坂人。
3聯繫,凝聚力,湘軍採用將必親選,兵必自募,假如長官陣亡,全隊解散,金飯碗就沒了,所以,湘軍呼吸相顧,痛癢相關,赴火同行,蹈湯同往,勝則舉杯酒以讓功,敗則出死力以相救。
4曾國藩結硬寨打呆仗的戰術,可稱一次世界大戰的壕塹戰的鼻祖。圍而不打,深溝高壘,耗死它,打得太平軍不服不行。
5曾國藩,洋務運動的領袖。得到洋人的公開支持,師夷長技以制夷,買了不少軍火,洋槍洋炮,彈藥充足,相比太平軍強多了。太平軍的武器走私而來,武器型號雜亂,缺少大炮,彈藥也供應不上。
6湘軍水師厲害,有錢建專業兵船,水陸並進,糧草運輸快捷方便。太平軍的水師都是漁船改的,後期被打得木有水師了。
7得到兄弟部隊,李鴻章的淮軍,左宗棠的楚軍配合。
8曾國藩有文化,學了不少招,都是戚繼光的紀效新書裡的。
還有很多,不一一細說了。
老湘軍照片
天天扎心13君
大家對湘軍形成的歷史有認識誤差。湘軍最早應該是邵陽(寶慶府)新寧縣(與湘鄉隔好遠)的江忠源發起成立的,由於太平天國從廣西殺向湖南,緊挨著廣西的新寧縣首當其衝,百姓生靈塗炭,江忠源便組建鄉勇對抗太平軍,自此湘軍誕生。後來朝廷下旨在家守孝的曾國潘組建團建,剿滅太平天國,所以湘軍在湘鄉正式開始組建,接著慢慢發展到全省。因為曾國潘官階最高,又有朝廷聖旨,所以全省各地的湘軍唯曾國潘馬首是瞻,統一聽其號令!所以湘軍是在曾國潘手上發揚光大,並且統一指揮並剿滅了太平天國!但是湘軍並不是只有湘鄉府的人馬,還有衡陽府的彭玉麟、長沙府的左宗棠、永州府的席寶田、寶慶府的劉坤一、沅州府(湘西)的楊嶽斌和田興怒等大批各地湖南籍的精英,精誠團結,才建立了湘軍的輝煌!否則,就一個湘鄉府不可能打贏太平天國!
大千世界215950901
湘軍出現在晚清時期,是清政府利用漢族地主,讓他們自行組建團練,以用來抵禦太平軍而成立的。當時,曾國藩臨危受命,他以羅澤南的一千多名湘勇為基礎,仿效抗倭名將戚繼光的治軍模式,組建了聞名天下的湘軍。
曾國藩一介儒生,手無縛雞之力,而湘軍能征善戰,勇猛無比,聞名天下。怎麼做到的呢?
1.湘軍的將領都是文人掌兵,如李鴻章、左宗棠、彭玉麟、羅澤南、王錱、趙烈文等,都受曾國藩思想的影響,和太平軍的信奉上帝形成鮮明的對比。完全是水火不容的,砸孔孟之位更讓湘軍將領深惡痛絕,這種思想也深深傳染到湘軍全軍。
2.湘軍的組建,大多是熟人為營,就是把很多的親戚,同學,朋友或者同鄉的人編入一個營。平時不打仗,大家都是熟人,嘻嘻哈哈,高高興興的在一塊兒。打仗的時候一起上陣殺敵,其中要是有人在戰場上犧牲,大家就會很難過,很傷心,這時大家為死者復仇之願就會十分強烈,那怎樣才能為他們報仇呢?只有再次上戰場拼命殺敵。這樣的湘軍十分勇猛。
3.湘軍最初嚴格的紀律性。
三軍個個仔細聽,行軍先要愛百姓,
賊匪害了百姓們,全靠官兵來救生。
第一紮營不貪懶,莫去人家取門板,
莫拆民家搬磚石,莫踹禾苗壞田產,
莫打民間鴨和雞,莫借民間鍋和碗。
第二行路要端詳,夜夜總要支帳房,
莫進城市進鋪店,莫向鄉間借村莊,
無錢莫扯道邊菜,無錢莫吃便宜茶,
更有一句緊要書,切莫擄人當長夫。
走出營來就學壞,總是百姓來受害,
或走大家訛錢文,或走小家調婦人,
愛民之軍處處喜,擾民之軍處處嫌,
軍士與民如一家,千記不可欺負他。
這是曾國藩1858年在江西營中親自編寫的一首《愛民歌》。看看文人帶兵這組織性和紀律性,儼然一支子弟兵的形象,這樣的軍隊是敵人最可怕的。
秦野雁
回答這個問題首先就應對湖南歷史有一定了解,湘軍為什麼能打?應當說是湖南憋了幾百年的怨氣。
常說“楚雖三戶,亡秦必楚”,是因為楚人心懷怨恨。湖南是湘楚,當年因站錯了隊被朱元璋屠了兩次,湖南人也抵抗了十多年,人口因此大減就有了後來的江西廣西填湖南,“解手”一詞由此而來。可能是朱元璋實在是太恨湖南湘鄉這地方了,竟然硬性規定湘鄉的稅賦為十萬八千擔,是宋元的三倍,而湘鄉州人口此時己由原來的五十多萬降為屠殺後的四萬多,加江西廣西的移民也才七萬多,隨後兩百多年的大明王朝直到清雍正這稅無論風吹雨打基本沒降過,而湘鄉人口卻由七萬多一直是減少。直到清乾隆才把稅降為五萬多擔,湘鄉人口開始增加。知道這段歷史大家才會理解湘人為何願幫清朝打太平軍,曾國藩的湘軍主要是湘鄉人。也才會明白湖南人為何愛說“霸蠻,耐煩”為何鄉土觀念那麼重了。大浪淘沙,沒這鼓氣的人早走了,剩下的都是頑石。
不一樣的風景不一樣的人
湘軍的強大在於它完美的招兵制度以及曾國藩本人的領導有方。
咸豐四年(1854年),因母親病故返鄉的曾國藩奉朝廷之命在湖南幫辦團練。當時的清政府綠營主力拿太平天國完全沒有辦法,清政府已經深刻地意識到綠營的不可靠性,所以清政府便支持各地編練地主武裝以保其統治地位。
在眾多地主武裝勢力中,為何唯獨曾國藩帶出來的湘軍就如此的強大呢?其實,曾國藩為人聰明,懂得總結失敗的經驗,他採用了與其他團練大臣完全不一樣的做法。其主要表現在招兵、練兵和用兵上。下面我們具體說說他在招兵、練兵和用兵這3方面有何獨特之處。
1.招兵
曾國藩完全沒有采用清朝的世兵制的招兵制度,而是採用了招募制。這裡說的招募制不是我們普遍理解的隨隨便便地招人,而是分層次的招人。其層次由大到小分為大帥、統領、營官、哨官、什長、士兵,通俗地講就是大帥招募並管理自己的下屬統領,統領招募並管理自己的下屬營官,營官招募並管理自己的下屬哨官……以此類推。同時加上當時湘軍的待遇是相當的豐厚,以及招募制的牢固,所以湘軍的積極性可謂是高漲。
2.練兵
說到練兵,曾國藩那是可謂是有自己的一套呀!他把團練分成“團”和“練”,“團”有自己的招募方式,那便是將居民編成保甲,並委派當地的地主富豪主持。而“練”是在城鄉集中訓練鄉兵。曾國藩支持各地普遍辦團,但是他不允許地方的紳士辦練,而是自己親自在省城集中募勇辦練。一方面保證自己軍隊的統治權,另一方面鞏固湘軍的內在建設以提高湘軍的整體實力。
3.用兵
曾國藩在與太平軍作戰方面有自己的建樹,他主張:“結硬寨,打呆仗”。簡單地講就是量力而行、穩紮穩打。與此同時,他還有特別規定,凡是自己的上級戰死該級別的排便自行解散回家,這一規定保證了下屬保衛上級安全的積極性,從而提高了士兵整理的作戰實力。
綜上所述,湘軍固然強大,但是小編還是想說一句:“曾國藩的湘軍左右不了太平天國運動的結局,而太平天國的失敗最本質在於其不得天時地利人和!沒有抓準時機推翻清政府、沒有外國列強的扶持、沒有知識份子和廣大人民的擁護。”
(愛生活,愛歷史。祝你一切安好!)
(敬請關注:小鯤論史)
小鯤論壇
1.將領好。湘軍統帥曾國藩是晚清少有的具有大局觀,實幹精神,具有識人眼光,心胸開闊的統帥,其選拔的將領大都稱職,文化水平高,這與晚清傳統清軍八旗綠營將領形成鮮明對比,後者大都迂腐貪婪眼光短淺,貪生怕死,紀律敗壞。
2.兵源好。選用鄉下樸實農民,杜絕油滑之人作害群之馬,這比八旗和綠營兵源好多了。
3.軍餉好。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縱容士兵破城劫掠也是變相的重賞。
4.武器好。曾氏極為重視武器裝備,開設兵工廠,聘親西方工程師,製造西式武器。
5.戰術好。利用南方水網地帶針對太平軍機動性強特點採用結硬寨打呆仗,把進攻轉化為防守,迫使擅長遊擊運動的太平軍每戰都須攻堅,損失很大,逐步困死太平軍活動範圍,耗死了太平天國。
6.戰略好。曾氏拋棄清朝政府軍採取的南北夾擊戰略,選擇佔據上游順流而下從西往東的戰略,逐步擠壓太平天國的戰略活動範圍,迫使太平軍只能往東南發展,而東南是大海,以及上海租界,利用西方勢力組建洋槍隊和淮軍,以上海為基地構建堅固防禦,迫使太平軍攻堅消耗,因為洋人是不會讓租界被太平軍攻破的,迫使租界洋人勢力成為盟友。
軍都長弓
1851年太平天國起義在廣西爆發,湖南知縣,招募人員,組成軍隊。
1853年曾國藩正式創辦湘軍時,就是以朱孫詒的湘鄉團練鄉勇為基礎。湘鄉團練裡的骨幹王鑫、羅澤南、李續賓、續宜兄弟、劉蓉(這些人本是讀書人)等先後成為獨當一面的湘軍將領,至此湘軍正式掛牌成立。
為什麼湘軍後來的戰鬥力這麼的強大,這要與後來他們的招募方式以及軍餉制度等有關。
湘君的招募不像綠林軍從全國招來,但是最後造成的原因與將領不熟悉,打起仗來也不順手。湘軍招募全部是由將領自己來做,一級一級從上到下,從曾國藩到最基層的兵卒,都是一步步來的。全軍的將領級別的人全部是曾國藩自己來招募,這就讓全軍的將領全部服從曾國藩一個人。
其次是他們的軍餉制度。藩實行“厚餉養兵”政策。湘軍正勇4.2 兩,夥勇3.3 兩,長夫3兩,綠營兵餉銀比湘軍長夫夥勇還少,只有湘軍正勇的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這就讓他們將士可以心無旁騖的去打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