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医疗保障局:对于“基本医疗有保障”,重庆将有这些举措!

重庆市医疗保障局:对于“基本医疗有保障”,重庆将有这些举措!

△重庆市医疗保障局领导干部在城口扶贫调研。

8岁的惠惠来自城口一户贫困人家,小小年纪就患上了重度再生障碍性贫血、呼吸衰竭、脓毒血症、脑积水等疾病。住院治疗后,本应缴纳的10多万医疗费,在国家医疗政策的帮助下,减免至1万余元,大大减轻了父母的负担。

4月18日,重庆市医疗保障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市积极落实资助参保、贫困人口医疗保险倾斜性等政策,去年全市参加城乡医保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69.2万人,享受资助近137万人次,金额1.7亿元。

享医保优惠政策

10多万医疗费减免至1万元

惠惠是城口县人,今年刚满8岁,本应有一个无忧无虑的童年,但不幸的是,小小年纪的她却患上了重度再生障碍性贫血、呼吸衰竭、脓毒血症、脑积水等疾病,由于病情严重,刚上学不久的惠惠只能辍学在家。父母靠务农为生,一家人本来就过得紧衣缩食。看着女儿被病痛折磨,父母疼在心里,但想到高额的医药费,父母又非常发愁,四处借钱筹集医药费。

当地医保部门得知此事后,对患儿家庭进行救助。2018年10月17日,惠惠住进了医院,在医院治疗了1个月多后,病情好转,12月31日出院。“当时的医疗总费用是104844.80元,通过城乡居民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健康扶贫医疗基金、精准脱贫保、疾病应急救助、扶贫济困医疗基金 “七道保障线”报销后,我们只付了10484.48元。”说起这件事,惠惠的父亲就很激动。“多亏了国家政策好,我们的负担才得以减轻。

其实,像惠惠这样享受了医保优惠政策的贫困家庭还有很多。

上游新闻记者从重庆市医疗保障局获悉, 2018年全市参加城乡医保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69.2万人,享受资助近137万人次,金额1.7亿元。在落实倾斜性政策上面,全市共有662.7万人次扶贫对象享受城乡居民医保待遇,报销基本医保和大病保险保费39.1亿元。同时做实医疗救助托底,将区域内区县级医疗机构住院倾斜报销政策扩大到城乡低保人员、特困人员、孤儿和已纳入医疗救助中的城乡1~2级重度残疾人,全市医疗救助支出15.96亿元,救助495.32万人次。

到2020年

农村贫困人口基本医保覆盖率达100%

对于“两不愁三保障”中的“基本医疗有保障”,重庆将有些什么举措?

4月18日,重庆市医疗保障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首先落实资助参保政策,确保贫困人口应保尽保。

对低保对象、特困供养人员、城乡孤儿等重点救助对象参加一档城乡居民医保缴费给予全额资助。对低收入救助对象和因病致贫家庭重病患者参加一档城乡居民医保缴费给予70%资助;计划到2020年,农村贫困人口全部纳入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范围,医疗保障受益水平明显提高,基本医疗保障更加有力。实现农村贫困人口制度全覆盖,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放助覆盖率分别达到100%。

还有,落实贫困人口医疗保险倾斜性政策。

对贫困人口采取“两升两降一取消”办法给予医疗保障待遇倾斜:“两升”即农村贫困人口在区域内区县级医院住院费用基本医保报销比例提高10%,符合大病保险报销范围自付费用在起付标准至20万元(含)内、20万元以上的大病保险报销比例分别提高5个百分点,达到55%和65%;“两降”即农村贫困人口在区域内区县级医院住院报销起付线降低50%,大病保险起付标准降低50%;“一取消”即2020年取消农村贫困人口大病保险年度报销封顶线。

最后是贫困人口医疗费用实行“一站式”结算,建立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扶贫救助等“一站式”服务平台,定点医疗机构对贫困人口就医目录外费用占总费用比例不超出10%。

“要通过各方面努力让’两不愁三保障’真正成为一个托底,让人民群众有更好的安全感、获得感和幸福感,把脱贫攻坚重庆的工作做得更细、更好、更扎实。”重庆市医疗保障局相关负责人说。

上游新闻记者 黎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