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反冤假错案题材,竟拍成了热播剧!

作为首部平反冤假错案的电视剧。这部剧取材于真实案例,以刑事申诉检察工作为主线,讲述了两代人追求正义,平反一件17年前冤案的故事。

平反冤假错案题材,竟拍成了热播剧!

中国首部平反冤假错案的电视剧《因法之名》于4月14日19:30登陆北京卫视全国首播。该剧由最高人民检察院影视中心神州电视有限公司浙江唐德影视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伟盛影视文化有限公司合润传媒集团 当代东方投资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出品。

《因法之名》首播后,收获众多好评:“剧中通过各种明暗角度还原真相,看似不经意间带出细节。”“节奏好,演员演技在线。更可贵的是,这个题材在现在的电视剧市场里太罕见了。”

从“有罪推定”到“疑罪从无”,中国法治的进步

作为首部平反冤假错案的电视剧,《因法之名》题材大胆而新颖。该剧取材于真实案例

,以刑事申诉检察工作为主线,讲述了两代人不懈追求正义,平反一件17年前冤案的故事。

平反冤假错案题材,竟拍成了热播剧!

剧中有对过去旧的司法制度的体现与反省,同时探讨了当司法制度与个人判定产生矛盾时,应该如何选择,体现了中国法治的进步。

中国文联原副主席、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名誉主席、著名文艺评论家李准表示:“《因法之名》本身是一个跨时代的戏,是目前我看过的法治题材创作中最新、最有话语权的作品。”

平反冤假错案题材,竟拍成了热播剧!

在传达精神文化内容方面,李准坦言:“《因法之名》是第一次如此集中、鲜明地表现我国司法制度,是一部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和巨大进步的作品,具有深刻的意义。”

剧中,旧的司法制度提倡“有罪推定”,所以当一些矛头指向剧中人物许志逸时,一把被扔到河里的凶器就变成了唯一判其有罪的证据。尽管对于那把凶器,许志逸有着自己的解释,但按照“有罪推定”以及办案人员的经验主义,许志逸的罪行“一锤定音”。

平反冤假错案题材,竟拍成了热播剧!

在李准看来,《因法之名》完成了法律观念的变革,从检察官的角度写过去,立足于“有罪推定”到“疑罪从无”这个巨大的进步,给整个公检法带来了震撼的变化,不仅展现了他们如何脱胎换骨、推动司法制度的完善,同时也展现了中国人跨越历史的法制理念和实践的巨大进步。”

人物形象鲜活反差大,新一代为公检法注入活力

《因法之名》中,2个案件将5个家庭的情感纠葛紧紧地缠绕在一起,加强了戏剧的冲突性。因为误判,许志逸含冤入狱,儿子许子蒙在仇恨和缺失的家庭中成长起来,性格留下了阴暗面,这直接造成了长大后的邹桐与许子蒙恋情受阻。随着检察长邹雄意外去世,邹桐也从乐观开朗、单纯任性逐步过渡到成熟稳重,接任重棒,成为追求正义与真相的第二代检察官。

平反冤假错案题材,竟拍成了热播剧!

对于邹桐这一角色的塑造,李准深表赞同:“邹桐信仰的公平就是疑罪从无,她代表了新一代的献身精神——职业精神与职业文明,应该说邹桐这一代人,给我们公检法带来新的含义与内容。”

剧中另一人物葛大杰经历了波折的人生,他虽然是一名优秀的人民警察,但性格刚愎自用,也间接导致了冤假错案的产生。对于这样一个人物,李准说道:“剧中葛大杰的形象最为鲜活,人物性格前后反差很大,无论个人情感还是案件审查方面,他遭遇的变故比较多。葛大杰的转变反映了司法理念的转变,以及法治建设的不断进步。”

平反冤假错案题材,竟拍成了热播剧!

错案纠正,鼓舞人心

除了在司法理念的转变与进步层面具有重要意义,《因法之名》更重要的意义是重振了老百姓对司法公正的信心。

剧中以葛大杰、邹雄为代表的第一代公安、检察官,他们经历了旧制度的局限性;以第二代检察官邹桐为代表的新一代司法人员,打破旧制度,重建新思想,展现了新时代年轻人的与时俱进,以及对公平公正的不懈追求。李准提到,“通过许子蒙父子两代错案的纠正和无罪释放,让老百姓看到了希望,给人心和社会带来了鼓舞。”

平反冤假错案题材,竟拍成了热播剧!

《因法之名》不仅案件扑朔迷离,以5个年轻人、5个家庭间的错综纠葛为感情线,还将视角聚焦在受害者与加害者的亲属上,在追求司法公正的基础上,也不乏社会人文关怀,是一部具有历史性意义、探索法治进步的佳作。

「广电独家」是广电业界第一订阅号,「影视独家」透视影视热点,北京中广传华影视文化咨询有限公司运营,长按二维码可订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