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干被挖心之后,明明已经活了下来,为何遇见卖菜老妇还是死了?

jinkie


比干虽被挖心,但仗着提前饮下的护心符,仍可保一条性命,可惜遇见一名卖菜夫人,因为多说了一句话,竟然口吐鲜血,坠马而死,这究竟是何原因?

话说苏妲己痛恨商朝的忠臣比干,便想要设计除掉比干,但比干是纣王的亲叔叔,深受纣王器重,被称为“亚父”,纣王很难被轻易教唆,想来想去,苏妲己想出一招毒计。

妲己先是装出一副“心疼病”突然发作的样子,眼看着就不行了,纣王看的心急如焚,束手无策,这时妲己的闺蜜喜媚献计说只要“玲珑心”一片,煎煮成汤,让妲己服下即可。

纣王问:玲珑心哪里才有?

喜媚回答说:玲珑心别人没有,只有丞相比干有。

纣王不愧怜香惜玉,听说比干的心能救美人,立刻连发五道诏书,让比干进宫献心。

比干听了暗自叫苦,但又不能不去,他的儿子突然想起姜子牙曾留下一锦囊妙计,让他们到危急时刻才能打开,比干立刻打开锦囊,发现姜子牙早就算到今天,留下一道符印,比干依计行事,把符印烧了化在水里,然后喝掉——此计可保比干一条性命。

比干进宫后,被逼无奈,悲愤之下,自己取剑,开膛取心,扔到地上,然后掩起衣服,匆匆离开,一路之上,遇见有人问话,比干也不言语,一人骑马出城。

常人无心,早就死了,为何比干无心,仍可行动?

这是姜子牙那道符印的功效,大概可以起到“人工心脏”的作用,但这道符印也有bug,一旦遇到bug就会失去作用,不幸的是,比干就遇上了这个bug。

话说比干出城后,路遇一个卖菜妇女,妇女叫卖道:“卖菜,卖菜,卖无心菜咯!”

也该比干倒霉,他一路都不言语,这时却多嘴问了一句:“怎么是无心菜?”

妇女回答:“民妇卖的就是无心菜。”

比干多嘴,又问一句:“人若是无心,如何?”

妇女回答:“人若无心,即死。”

完了,完了,比干听到这句话,大叫一声,坠下马来,一血溅尘埃,当场毙亡!

姜子牙那道保命的符印bug就在“人若无心,即死”,这句话相当于破解符印的咒语,如果妇女回答“人若无心,也能活”,符印就不会失效,比干也不会死。

可惜事与愿违,妇女的回答如同一道咒语,瞬间破解了姜子牙的符印,比干失去符印的保护,立刻当场死亡,只能说天不佑人,比干当有此劫。

那么这个卖“无心菜”的妇女是谁?她的出现是偶然的吗?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我是专注历史文化的狄飞惊,欢迎关注我!


狄飞惊


比干是商纣王的叔叔,在商朝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姜子牙离开朝歌时,见比干脸部色泽昏暗,掐指一心算,就给了比干一道符咒。



又交代,“日后你有一难,到时化符咒为水,喝下便保你无碍。然后你骑马往新乡去。千万要记住,”路上千万不要和人搭话……你走你的便是……”

然而,比干在路上遇到了卖空心菜的妇人,“菜无心真的能活吗?”妇人答复他道,“这不就是吗?空心菜。”比干急切追问,“人呢?”“菜无心能活,人无心就死。”



为什么卖菜老妇回答,“人无心就死”,比干顿时死了呢?姜子牙不是给了他一道符咒吗?化水服用,可保无碍?

一,这妇人是妲己

比干火烧狐狸洞,妲己这只狐狸精的狐子狐孙八大姑都被烧死。血海深仇,所以妲己装病,利用商纣王强逼迫比干挖他那颗七窍玲珑之心作药引子。

前几次妲己姐妹化人搭讪比干,比干都是置之不理。妲己以空心菜为诱饵,拉比干上钩。杀死比干。报了仇!



最后,一溜烟离开了……

二,姜子牙无心救人

姜子牙是来封神的,他的任务非常简单,给天庭收人,且内部名单已经确认。但也最难,怎么收人。

比干榜上有名……

而姜子牙又受恩于比干。着实让他处在两难境地。



所以姜子牙以符咒回报。符咒的咒语恰恰是人无心就死。

姜子牙想让比干听天由命吧。

当然,老妇也有可能是姜子牙后来安排的,以防止外人说他“根本有心救比干”。

总之,姜子牙无心救人。

最终,比干被封文曲星。

三,信念断了

姜子牙说,“我有一符咒,可保你无碍。”符咒的无边法力加持在比干身上,所以比干自信自己到新乡后可活。

比干脑海里有一股很强的信念支撑着他,“无心能活。”



突然卖空心菜的老妇明明白白回答他说,“人无心就死。”

比干动摇了,“无心能活”的信念断了……所以,比干落马而亡。

如意大利诗人但丁的话翻译成的中文,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坚持自己……当然,有时候善意的谎言也是必要的。

我认为比干就该冷笑,“人无心不能活?我没有心就能活。”策马扬尘离去。



四,违背常理

人无心,怎么可能活?这是科学常识。许仲琳写的《封神演义》怎么可能最终违背常理?

允许偏差,但不允许违背



由于无心,没有私心……所以人们又供奉他为“文财神。”

图/网络


史小二记


在这之前讲个故事,大致与比干的经历相似,话说有个人犯罪被处斩,执行的刽子手恰好是自己的舅舅,于是在斩首前问舅舅“有没有在斩首时不死的方法?”

舅舅心想,怎么会有,不过为了安慰他,便说在我斩首时,我大喝一声,你听到之后就一个劲的往前跑,不要回头,他也确实这样做的。

十几年后,舅舅收到来信,写信的人就是当年被斩的外甥,原来这个外甥之后躲避,还娶妻生子,为了报答舅舅,便想报恩,舅舅不敢相信,但还是去了。确实,舅舅去了之后看见外甥还有他的妻儿,其乐融融,酒过三巡之后,舅舅始终安耐不住,便说“我当年明明将你的头颅斩下,还是我给你收的并且埋葬。”

外甥不信,再次问道:“舅舅,你说的都是真的?”

“当然是真的,当时很多人都亲眼目睹。”

就在此时,外甥脸色变白,最后化成一摊血,床上的孩子也是如此,只有妻子变成了一只猫,开口说道“舅舅为何要提起此事,其实你当年已经救了他,他就是靠着这一口气活到现在,他始终相信自己“逃”了出来。”

接下来我们再回顾下“比干挖心”事情的经过;

比干将妲己的姐妹们(狐狸精)一把火杀死之后,妲己得知,发誓要将比干的心挖出,为姐妹们报仇,最主要比干还将狐狸毛制成衣服献给纣王,妲己更加伤心难过,于是吹起了枕边风。

后妲己让姐妹告知纣王,自己有心痛之病,需服用七巧玲珑心方可治愈,纣王情急之下问谁有七巧玲珑心,妲己姐妹说丞相比干有,纣王宣比干进宫。



比干想起姜子牙留下的一道符,可在性命攸关之时保命,便烧成灰服用,保住五脏六腑,比干亲自将七巧玲珑心挖出,随后走出宫殿,出了门遇见妲己幻化成的少女,少女称自己撇脚,要比干背她回家,比干深知自己心被挖,不能弯腰,便拒绝。


少女大骂“你这个没心肝的老头!”比干为之一颤,接着又遇见妲己姐妹幻化成的丧夫之女,此女要比干帮她伸冤,比干给了银两并未同意,此女大骂“你作为丞相,却官官相护,没有良心!”

最后比干遇见了妲己幻化的农妇,在路旁卖无心菜,此时的比干多问了一句“菜无心可活,人无心可活吗?”农夫答“人无心必死!”比干便口吐鲜血,一头栽倒在地。

以上皆为《封神榜》剧中内容,妲己在得知比干挖心之后并未死去,便和姐妹多次幻化成她人,企图让比干伤心难过,比干本就是忠臣,第一次见到女子求助,拒绝后就有些难过,第二次见丧夫之女求助再次拒绝,比干只能给钱,最后一次农妇的一句话彻底击倒了比干,其实妲己的目的就是让比干意识到自己没有心,让他心痛,最后告诉他没有心就活不了。

《封神演义》有些不同,比干在挖心之后,一路上按照姜子牙的吩咐做,挖心后骑马从北门出,若是遇见一卖无心菜的农妇,问她无心能不能活,如果能活比干就能活,可是农妇只是个常人,她认为人无心即死,这是最正常不过的。

通过演义的内容,其实映射了一些古人的认知,以及人的信念,比干认为姜子牙可以相信,因为正是他给的那道符,比干在挖心时并未流血,还可以正常活动,所以自己认为是可以活下来的。

然而农妇最终让他回到了现实,生老病死是自然现象,人没了心怎么能活,经过农妇一提醒,比干恍然大悟,对啊!人没心怎么还能活呢!可以说这句话瞬间让比干清醒,就和文章开头的哪个故事一样,人能坚持下来往往是靠自己的那份执念。


羽评郡主


看过《封神榜》的人朋友都知道比干这个人,属于商朝皇族,就连商纣王也喊他一声皇叔。


比干被现在的林氏家族视为祖先。《林氏正纪源流》记载:

“比干太丁之子,纣之叔父,见纣无道直谏而死”。

那么问题来了,这本《林氏正纪源流》主要也是以先秦的文献记载为蓝本,其可信度也有待商榷。在《金镂子﹒僭戒篇》中,就有这样一段:

“比干谏听,剖其心十二穴,破而观之”。

这里说比干是王子也有道理,毕竟是纣王的叔叔,是纣王父亲的兄弟,也是当过王子的。

《林氏正宗源流》中就记载比干的有个老婆已经有孕三月,知道了比干被纣王逼着挖了心,于是怕这种事情危及到自己,就跑到了树林中生了孩子,因此比干的后人也因此姓了林。


在《封神榜》中,比干和黄飞虎,一起把九尾狐狸的巢穴轩辕洞中妖怪的徒子徒孙,全部用火烧死,还将他们的皮毛制作成大衣献给纣王,公然的挑衅九尾狐狸,导致妲己设计陷害比干,害得比干被纣王逼着挖心。

比干在进皇宫之前,知道事情不妙,因此随身携带了姜子牙给他的符咒,让他危险的时候佩戴,可以化解危机。

但是姜子牙嘱咐比干:切记,不可与妇人说话。

比干挖心之后,就是靠着这个姜子牙的符咒维系着最后的一口气,妲己之所以变化各种妇人借机找比干搭讪,就是为了让比干说话,好散掉他最后一口真气。

妲己最后变化的妇人就是卖空心菜的妇人,看到失魂落魄的比干,就立马过来问比干,可要买我的空心菜?

比干一听空心,马上就联想到自己,忍不住就和这妇人问了一句,哦?菜可以空心吗?那人空心呢?

妇人说:“人若空心,必死”。

比干就恍然大悟,哀嚎一声,躺倒在地,死了。



其实《封神榜》的这段描写,就是依据《史记》中关于比干的事迹进行的艺术加工。

最后那段关于妲己变成卖菜妇人要治比干于死地的方式,也是从艺术性上来凸显妲己的狡猾恶毒,以及比干那种心乱如麻失魂落魄的描述,更是在某种程度上来寓言人间的各种人情世故,希望给后人一种警示。

虽然这段“比干挖心,妲己卖菜”的描写出自神话小说,但是也有一定的现实寓意。

人们要是在现实生活中遇到像比干那样面色苍白、心事重重的人,如果问你问题,就应该多说鼓励和安慰的话。这样做,或许就可以拯救一个人的命,所谓一句话要人命,一句话救人命,道理就在于此。

如果我们明知道此人伤心欲绝,还说刻薄之言,那就和《封神榜》中那个妲己幻化的卖菜妇人一样,告诉人家“人若空心,必死”一样恶毒了。


历来现实


比干挖心之后,明明已经活了下来,为何碰到卖无心菜的农妇,他还是死了?

小刘侃封神  

玉石琵琶精在朝歌拜访了妲己,吃了一晚上的人之后,要回轩辕坟,她恰好路过姜子牙的命馆。

姜子牙生意火爆,玉石琵琶精不服气,改换了容貌去找姜子牙麻烦。

  

可姜子牙火眼金睛,一下看出琵琶精是妖怪,抓起砚台,砸中了琵琶精脑门,把她给砸死了。

众人看姜子牙砸死了一个美貌女子,都说姜子牙好色,女人不从,便痛下杀手。

亚相比干是一个很公平公正的人,不被舆论迷惑,他很信任姜子牙,并把姜子牙引荐到纣王面前。

因为比干的帮忙,姜子牙做了商朝下大夫。

比干帮助姜子牙,姜子牙当然也要回馈。他算到比干有挖心之难,便给了比干一张简贴,让比干在有难的时候,把简贴烧成灰,拌水服下。

  

后来,比干火烧轩辕坟,烧死了妲己的子孙。

妲己陷害比干,逼的比干挖心。

比干有姜子牙离开朝歌时给的简贴护身,所以挖心后的比干不死,骑着马出了朝歌北门,行了有五六里,他听到一个农妇在叫卖无心菜。

比干问曰:“怎麽是无心菜。”妇人曰:“民妇卖的是无心菜。”比干曰:“人若是无心如何?”妇人曰:“人若无心,即死!”比干大叫一声,撞下马来,一腔热血溅尘埃。

比干就这么死了。封神演义作者描述,假如比干问妇人,妇人若是回道:“人无心还活。”比干亦可不死。

  

那么比干碰到这卖菜的农妇,为何就死了呢?

小刘大胆的跟大家分析一下!

一,比干把自己生命决定权交到了别人的手中。

比干询问农妇人无心能不能活,其实已经把自己生命的决定权交到了农妇的手上,这是对自己极为不利的。

二,比干灰心丧气,丧失信心。

姜子牙给了比干保命的简贴,护住了比干的命。而比干也相信姜子牙有这个能力,所以他能不死。

但经过农妇一句话,人无心即死,比干便大叫一声,跌下马来,死了。

  

那么长时间比干都不死,偏偏农妇一句话比干就死了。可见比干的潜意识是知道人无心会死,但是他还对姜子牙的道术抱着很大的希望。但农妇一句话,破灭了他所有的希望,让他变成了绝望。

没了信心的比干,就这么死了!

三,比干把时间都浪费掉了。

比干知道人无心会死,但他挖心之后,不是想办法赶紧找人来救自己,而是骑马出了朝歌北门,又走了五六里路,有事没事还去询问一个农妇人无心能不能活,试想一个农妇知道什么。

浪费了时间,可能姜子牙符帖的报名时间已经到了。

四,比干话没说明白!

当初比干要是告诉黄飞虎他被挖心了,然后问黄飞虎人无心能不能活,那么黄飞虎肯定回答人无心能活。

  

而比干偏偏去询问一个农妇,也没告诉农妇他被挖心了。

在小刘想来,假如比干告诉任何一个人,他被挖心了,然后再去问人无心能不能活,那么谁都会说,人无心能活,因为比干就是个活生生的例子,没了心他还活着。

五,比干被人害死了!

就像电视剧中的情节,那卖无心菜的农妇是妲己变化的,目的正是要害死比干。而比干还偏偏去询问她人无心能不能活,这不是自寻死路嘛!所以,咱可以不去害人,但也不能不防备别人来害你!

小刘侃封神,请关注!


小刘侃封神


商朝丞相、纣王的皇叔比干,其心被挖出之后,并没有立即死去,而是骑马径直往朝歌城的北门走去,大约走了六七里,忽然在路旁看到一位正在叫卖“无心菜”的老妇人,于是比干就问她:“你卖的是‘无心菜’,如果人没有心,会怎么样呢?”老妇人回答说:“人若无心,必死!”比干听后,大叫一声,顿时坠马而死。

其实,比干已经事先喝下了姜子牙留给他的“符水”,五脏已有保护,按理说是可以活下来的,可他为什么还是在遇见卖菜的老妇人之后,就死了呢?要说起来,这里面是有原因的。

首先,比干之所以会遭受“挖心之祸”,是因为他放火烧死了妲己的徒子徒孙——轩辕坟洞中的众狐妖,于是妲己怀恨在心,发誓要将比干置于死地,而且还要挖出比干的心,可以说妲己对比干是恨之入骨,只要有妲己在,比干死就是必然的事。

其次,当初姜子牙离开朝歌之时留给比干的那一道灵符,其实从根本上来说,是不能保住比干的性命的,因为比干的名字早已登在了“封神榜”之上,他就是后来的文曲星,所以,比干的肉身必死无疑,这是天意,无人可以更改。

至于姜子牙为什么明知灵符不能保全比干的性命而还要留给比干呢?那是因为姜子牙曾受到比干的“知遇之恩”,所以他就在离开朝歌前送给了比干一个“礼物”;另外,这个“礼物”虽不能保全比干的性命,但却可以让比干免受挖心的剧烈疼痛之苦,这也是比干为什么在被挖心之后,还能骑马去离去的原因。

总之,比干注定要死去,这是必然的,至于他怎么死,那就要看天意了;而让比干偶遇售卖“无心菜”的老妇人,通过老妇人“人若无心,必死!”的言语刺激,而最终导致比干坠马身死,这便是冥冥之中的天意了!


历史新篇


其实我觉得比干之死有一种意识流的体现,有了那道符咒,比干虽能保命,但他还需要去相信人无心可活,这就有点像一种,宗教?或者某种唯心主义思想,就是说如果比干坚持相信无心可活,他完全不需要去见那个卖菜的大娘,而卖菜的大娘只是他心中一种意识的体现,他根本就不相信无心能活,所以卖菜大娘说的也就是无心必死,比干自己都不相信自己能活了,他肯定活不下去。也许比干看着如此崩坏的朝纲,本身也无求生之意,自然坚决赴死了。


97年7月的尾巴


比干对姜子牙有知遇之恩,所以姜子牙在算到比干有挖心之祸后教他一个保命的方法,虽然一开始保住比干的性命,但是比干最后还是死了,下面给大家具体讲述一下比干之死的前因后果,然后再给大家分析一下,为何比干会因卖菜老妇一句话而死。

商朝亚相比干最开始得罪妲己是因为他一把火烧死了妲己的子孙后代,所以妲己要为子孙后代复仇,才设计出一个挖心治病的好戏。妲己装病,然后让心腹给纣王进言,称只有忠臣比干的心才能治好妲己的病,结果可想而知,纣王当即招比干入宫,让比干挖心救美人。


比干虽然不愿意,但是王命不可为,这个时候比干想起了姜子牙交代他的保命方法,姜子牙告诉比干如果遇到极其危险的事情就用此方法保命,所以比干在这个时候用了姜子牙教的保命方法,然后把自己的心挖了出来,并且打骂昏君!

比干挖心之后真的没有死,出了宫殿后也没有和其他大臣打招呼,但是当他骑马走出五六里后遇到了一个叫卖无心菜的老妇,比干这时不知为何突然对老妇问到:人无心如何?老妇回答:人无心,即死!比干听后坠马身亡!



下面分析一下比干为何会听老妇说人无心即死后就立马死去,首先说明一下这里的老妇是妲己变的,所以比干最后还是死在了妲己的手中,而比干之所以会因为妲己一句话而死,并不是因为法术之类,最主要的是比干由“人无心,即死”这句话悟道了商朝已经没有了希望,而比干的信仰也崩塌了。所以比干失去的并不是心脏,比干失去的是对纣王的信心!

我是历史白话君,欢迎大家关注我,观看更多历史方面的精彩回答!

历史白话君


王叔比干在历史上确实是因为劝谏纣王而死,但绝不是《封神演义》里边,所谓的妲己谋害的。

真实的历史上,王叔比干因何而死?

“成王败寇”自从殷商灭亡以后,纣王就成为了亡国之君,各种污水都往纣王身上泼,纣王也因此成为了残暴与昏君的代名词,王叔比干之死就是纣王最大的罪证之一。

实际上,比干是纣王的亲叔叔,但因为不是嫡子丧失了王位的继承权,并且与纣王的兄弟微子、箕子结成“比干联盟”。“比干联盟”的最终意图就是夺回王位继承权。

在纣王开疆拓土之际,“比干联盟”勾结西岐,最终导致了殷商灭亡。

王叔比干确实是在摘星楼强谏不成,剖心而死,享年64岁。

王叔比干的七窍玲珑心有多厉害?

王叔比干确实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物,20岁就在商朝担任太师,确实为殷商的繁荣富强,作出了很大的贡献。据说王叔比干之所以这么聪明,就是因为他有“七窍玲珑心”。

我国历史上很多上古帝王,一出生就有“异象”。

“七窍玲珑心”就是其中的一种。有“七窍玲珑心”的人,不仅先天非常的聪明,并且还能破除幻术看出妖精的真身,甚至吃了“七窍玲珑心”能够治病。

当然,正常的心脏只有四个“腔室”,如果心脏真的有七个眼儿,就会造成先天性心脏病,绝对无药可救。

王叔比干为什么死于卖菜老妇的一句话?

在《封神演义》的描述中,王叔比干因为喝了姜子牙给的“神符水”,面对纣王“求心”给妲己治病的话,勃然大怒说出了“比干在,江山在;比干存,社稷存”,并且自己“剖腹取心”,转身就走。

不知是姜子牙“神符水”的功效,还是王叔比干真的身负“异能”,总之,王叔比干骑马飞奔了好几里路还没有死。

本来王叔比干只要出了北城门就能活,但是却遇到了由妲己甚至申公豹变化的卖无心菜的老妇人,当然,本人趋向于申公豹。因为申公豹也是有强大“异能”的,一句“道友请留步”,害了多少人的姓名?

所以一心出北门的王叔比干,才会一遇到申公豹变化的老妇人,就鬼迷心窍问出了“人若是无心如何?”,这一停下说话就已经葬送了王叔比干的性命,老妇的回答“人若无心即死”,只是为王叔比干送行而已。

王叔比干失去了“七巧玲珑心”死于老妇,也预示者商朝失去了民心而亡与西周。

历史公元,和大家共同分享不一样的历史人物。想了解历史人物,学习历史知识的可以关注我,感谢大家支持。


历史公元


首先:比干的意志被摧毁了。自己都不相信自己能活,他不死谁死?

意志对一个人来说,究竟有多重要?举个例子,有资料记载,在所有死亡的癌症患者中,三分之一是被吓死的,三分之一是被治死的,只有三分之一是真正因病而死。而这被吓死的三分之一,就是自身意志不坚定,自己都断定自己必死无疑,那此类人还能活?所以说对“生”的信念,往往决定者个人的命运发展。

比干其实一直都对自己“被挖了心,还活着”这件事,不坚定,内心摇摆。而他询问老妇人,“菜没心可以活,那人呢?”,则更加说明,他对自己“能活”这件事是疑虑重重的,他需要一个人坚定地告诉他,你铁定还能活。所以,他找上了老妇人,本来是想让老妇人告诉他“人无心能活”,以此来坚定自己的信念。结果没想到老妇人直接告诉他“人没心便死!”。

这句话浇灭了他最后一丝“能活”的希望之火,活不下去了,那怎么办,死呗!所以比干仰头长叹一声,口吐鲜血,坠马而死。比干最大的错误就是,将生的希望寄托在别人的身上,让别人左右了他的生死,自己内心的意志丧失,所以,就注定了他的不幸。

其次:比干死于多疑。比干将命交给姜子牙,却转而又不相信姜子牙。连能救你命的人,你都不信,那你还能活吗?

“人若无心,即死”,这句话是破解符印的咒语,符印一失效,比干便会死。姜子牙是何等聪明的人,他为什么会设置这样的咒语?姜子牙本人有着一份执念,那就是想要得到他的帮助,必须得无条件地信任他。怎么看出来的?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是姜子牙最著名的典故。纵观姜子牙前半生,可谓是壮志凌云,满腹经论,可就是出身低微,才华得不到施展。没人相信他,更没有人给他一个机会。所以这就造就了他极度希望他人认可的性格。周文王姬昌为什么能得到他的辅佐?是因为,姬昌一得知年已古稀的姜尚很有才干,他便斋食三日,沐浴整衣,抬着聘礼,亲自前往磻溪应聘,并封姜尚为相。可以说,是姬昌先破例给了他极大的信任与赏识,才能得姜子牙的辅佐。

反观比干,想要靠姜子牙保住自己的性命,喝下了符水。却又在关键时刻迟疑,怀疑姜子牙的能力,觉得姜子牙还不如一个卖菜的妇人,这怎么能行?既然你不相信我,还指望我能救你吗?姜子牙内心腹语道。

第三,比干觉得自己被姜子牙戏耍,恨意满满,情绪大喜大悲,怎能不伤及自身。本就大伤元气,再加上心态极度波折,这就是自寻死路!

我们都知道,大病之人首先要静养,而静养的关键就在于心态平和,不可大喜大悲,以伤根本。

比干一问妇人,妇人就给出了“人没心便死!”这个答案。比干会怎么想,他会觉得,连农村老妇人都明白的道理,我竟然还相信了这么久。好你个姜子牙,我把你当救命恩人,你却拿我当三岁小孩还不如,如此戏耍我,你是觉得我蠢笨如猪吗?我比干一世英明。却不想毁于一旦,传扬出去岂不让市井小儿笑掉大牙。可笑,可笑至极。罢了,平生受到如此之辱,活着还有何意思。于是为自己的无知叹一口气,吐血而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