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问刘伯温谁能当丞相,说出三人后,为啥无一例外全都惨死?

核宇


杨宪、汪广洋、胡惟庸,都是朱元璋向刘伯温咨询的丞相人选,但三人最后都惨死,说到底还是三人没有意识到朱元璋的可怕,成为朱元璋剥夺相权的牺牲品。



朱元璋建立大明后,把最重要的丞相位置给了第一功臣李善长。最初,君臣合作十分默契,但后来朱元璋开始翦灭功臣,削夺相权,李善长成为首当其冲的目标。

朱元璋抓住机会,准备废掉李善长,这时刘伯温站出来帮李善长说话,他劝朱元璋说李善长虽然有过,但他德高望重,功勋盖世,能调和诸将,主持大局,别人替代不了。

朱元璋很奇怪,刘伯温和李善长关系并不好,还要替他说话,便告诉刘伯温说:“李善长经常在朕面前说你的坏话,你还设身处地为他着想?其实,朕想改任你为丞相。”

刘伯温何许人也,立刻明白朱元璋这是拿话试探自己,他抓紧跪倒在地,表明心迹:“皇上,这万万不可,臣没有宰相之才,不能服众。更换丞相如同更换梁柱,必须用粗壮结实的大木,如用细木,房屋就会立即倒坍。”

朱元璋心想算你刘伯温有数,于是作罢。


后来,李善长离职,朱元璋又问刘伯温,谁是合适的丞相人选。

老朱先问了杨宪如何,能不能做丞相。

刘伯温和杨宪关系不错,但杨宪是特务出身,靠着监视群臣,打小报告获得朱元璋信任,刘伯温委婉地表示:“杨宪有丞相之才,却无丞相之量,他不适合做丞相。”

朱元璋颔首,又问刘伯温:汪广洋如何?

刘基答:“他的气量还不如杨宪”。

朱元璋又说了一个:“胡惟庸如何?”

刘伯温回答道:“丞相就是驾车的马,我怕胡惟庸会把车开翻。”

朱元璋一看三个都不行,意味深长地说:“看来丞相一职只有你最合适了。”


刘伯温一看老朱又来这一套,赶紧回答说:“我肯定不行。天下何患无才,只要皇上留心物色,一定会有合适人选,但臣认为这几个人确实不适合。”

其实以朱元璋的脾气性格,他心里早有人选,刘伯温的意见左右不了他的决策,所以杨宪、汪广洋、胡惟庸后来都被他任命为丞相,但这三个人最后又都被他整死了。

刘伯温说的不错,杨宪没有宰相的气量,他在洪武三年(1370年)七月被朱元璋提拔担任中书左丞,便不自量力,开始跟李善长、胡惟庸等淮西派明争暗斗,结果当月就被朱元璋杀了,连一个明确的罪名都没有。



汪广洋曾和胡惟庸同时为相,一个是右丞相,一个是左丞相,汪广洋颇有自知之明,知道玩弄权术,自己玩不过胡惟庸,只能随大流,结果因为不作为被老朱撸下来。

过了几年,汪广洋被重新启用为右丞相,但他一如既往随波逐流,根本牵制不了胡惟庸,后来胡惟庸涉嫌毒死刘伯温,朱元璋迁怒汪广洋,新账旧账一块算,把汪广洋直接赐死了。可以说汪广洋死的比较冤,他的死只是因为没有达到朱元璋的期望。

至于胡惟庸,靠着李善长推荐,加上自己的手段,赢得朱元璋的信任,先是干右丞相,后来干左丞相,甚至独相过一段时间,可以说是朱元璋面前的一大红人。

但随着权力越来越大,胡惟庸也开始膨胀了,所作所为逐渐超出朱元璋的容忍范围,老朱需要的是老老实实听话,战战兢兢做人,凡事请示汇报的“庸人”,而不是能力超强,权力欲极大,凡事独断专行,甚至架空皇帝的“能臣”。很不幸。胡惟庸碰触了朱元璋的底线,甚至有了图谋不轨的行迹,最后不但自己被干掉,还株连一大片也是自作自受。

不论是功高盖世的李善长,还是不自量力的杨宪,不论是碌碌无为的汪广洋,还是得意忘形的胡惟庸,不论这几个丞相有多大的过错,最终都难逃朱元璋的一刀。

这充分说明朱元璋针对的不是坐在丞相位置的这个人,而是丞相这个位置和权力,因为他认为丞相的相权是对皇权的分割和制约,而他想把所有权力都集中在手里,所以在连续干掉整垮四个丞相后,朱元璋终于有充分废除丞相,实现了大权独揽的目标。

所以说这几个丞相的惨死,虽说跟他们的个人表现有关,有的还是咎由自取,但根本而言,他们都是朱元璋剥夺相权的牺牲品。

我是专注历史文化的狄飞惊,欢迎关注我!


狄飞惊


如果说,历史上那个朝代的丞相最坑爹,那么必然属明朝的丞相!

中国的丞相制度,追溯历史可有上千年之久,于是才有了相权和皇权争锋,于是才有了于中央集权之下的权利制衡出现!

一般而言,存在制衡就有斗争,相权皇权斗争几乎贯穿中国历史各个较为开明的汉族皇朝!

皇权和相权的斗争其实是从来不断的。

比如汉朝时候为弱化相权,施行的三公制度,就是将相权一分为三,比如唐朝时期的中书省和三省六部制度施行,将相权一分为六,还有宋代的枢密院设置莫不如此!

皇权和相权就如一对好基友一样,有时候互相需要有时候又互相嫌弃!

于明朝而言,其实也如此,明朝自朱元璋南京建国始,也施行丞相制度,不过时间很短,短到不过13年,就因胡惟庸案彻底废除丞相制,目的无非是朱元璋不想受相权约束而已。

原因很简单,他是劳模,他想掌控一切,于控制欲而言,朱元璋无疑是中国历史上控制欲最强皇帝。

而这段对话,就出自朱元璋和刘伯温的对话中!

当时掌控朝堂的除了皇帝还有最高行政机构中书省。中书省,设左右丞相,于朱元璋一朝而言,右丞相位置都很固定就是徐达,而这个左丞相则在存在的13年中不断变动。

从开国功臣李善长、到特务出生的杨宪到汪广洋,直到最后惨死的胡惟庸。

左丞相轮轴转,右丞相从不变!

原因也很简单,左丞相主管政治工作,对皇权威胁更大,右丞相更多是摆设。而且徐达更聪明,长期外派地方驻守,也不插手中央行政,朱元璋当然对他更放心!

那么题目中朱元璋问刘伯温时候的政治背景到底如何就值得深究了!

当时情况是,李善长是中书省最高领导,左丞相,百官之首,不过在他任职时间内,以李善长为首的淮泗集团开始越发壮大,势力越来越强,隐隐有掌控朝局的实力。

这政治格局,当然让控制欲极强的朱元璋不满。虽然他也是淮泗集团出生,但是当上皇帝的他,就不再是政治势力的带头人而是国家的掌控者!

面对这样形势,其实朱元璋问刘伯温意见是有意为之!

为的就是让刘伯温出头扶持出一个可以与淮泗集团对持的新集团出现。

让他们内斗,自己好控制,目的明确!

不过刘伯温面对这样的诱惑,并不上套,原因很简单,他太了解朱元璋了!

这也是后来刘伯温得以善终的原因!

那么他是如何说这个问题的,面对朱元璋提的三个人,他分别给了段评语!

朱元璋第一个问的是杨宪。

这人私下里是刘伯温好友,也是刘伯温浙东集团的人,和刘伯温有师徒之名。

面对这样一个候选人,刘伯温的回答是:

“杨宪有宰相之才,无宰相之量,不能大用”。

这话何解:其实就是告诉朱元璋,你能不害人不,这杨宪,虽才华出众,但因为长期从事特务工作,养成尖酸刻薄性格,让他上位就是害他,他上台最有可能,就是和李善长为首的淮泗集团激烈斗争,你希望如此你就让他上吧!

刘伯温的话中有话,朱元璋那有不明白,于是他又问了另一个人,就是才智谋略不在刘伯温之下的汪广洋。

而刘伯温的回答,也简单明了

“汪广洋比杨宪还要心胸狭隘”。

这样评价的目的,不过是告诉朱元璋,这个人不是不合适,而是不和时!

这话何解,原因不过是,心胸狭隘之人都无党羽,他要做什么,没有人帮衬,斗不过淮泗集团,所以他不是好选择!

朱元璋一看,这也不行,于是就问了第三个人,胡惟庸!

刘伯温的评价很精辟:

这胡惟庸是“譬之驾,惧其偾辕也”

意思就是说,胡惟庸,才干不怎么样,太幼稚了,如果他上台,这丞相制度估计要被玩坏!

朱元璋见这四个人,除了李善长刘伯温没评价,其他都评价了,都不适合,这不正是自己想要的吗?

于是就最后问了一个人选,那就是刘伯温自己!

作为最了解朱元璋心思的刘伯温,那有不知道朱元璋想法的道理,你不就是要废除丞相制度吗?

如果我拉杆子上架,最后等着我的不就是去官革职,甚至被杀吗?

于是态度坚定的辞去了这个任命,不仅如此还要求退休养老避过这场政治斗争!

事情果如刘伯温所料,这三个人按照评价顺序一个个上台!

首先,是李善长的退休,这就是朱元璋布局的第一步,让淮泗集团的首领回家休息,目的除了让他们群龙无首失去主心骨之外,还可以让他们更加膨胀,给他们犯错的机会!

李善长一走,上台的就是这肚量不大,又不属于淮泗集团的杨宪。

肚量不大,决定了他的行事作风那是风风火火,睚眦必报。不属于淮泗集团则让他成了朱元璋的打手,去进行政治斗争!

那知这杨宪斗争过头,引发众怒,最后被淮泗集团集体反击,最后弄出个罪名,就这样不明不白的被杀了!

引发众怒后一个丞相就被杀。

这再次证明了淮泗集团的强大,而政治斗争的胜利也让淮泗集团众人更加膨胀!

于是朱元璋又用了下一个人,那就是更不适合当丞相的,肚量更小的汪广洋。

可是这汪广洋也不傻啊。

看见前任杨宪,一出手就是杀招,最后斗争过头,自己误了自己的卿卿性命,那有不吸取教训的,于是上台之后那是谨小慎微,一点把柄都不留,反正就是不做事!

这朱元璋一看,我让你上去斗,你跟我无为而治,我要你又何用?

于是当了丞相没多久,就给个由头,将汪广洋给流放了,估计这汪广洋也没想到自己会是这样的结局,这就是不懂帝王心思的祸啊!

不过就算他懂也活不长,因为打手还是要死!

汪广洋也不顶用,那么谁才最合适,还是让胡惟庸上台吧,他能毁灭这个制度!

于是,淮泗集团当时领军人物胡惟庸上台了,这胡惟庸就是一个职场初哥,人虽然聪明,但是于政治斗争一途而言,其实并不聪明。

他一看自己集团越发坐大,就越发的张狂,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让他有点飘飘然!于是就开始不断作死,不断培植势力,不断拉帮结派,最后一个利益集团诞生,而且开始威胁皇权!

上帝欲使其毁灭,必先使其疯狂!

而这就是朱元璋要的结果,那就是让他们疯狂起来,最后一网打尽!

随后就是著名的胡惟庸案出现!

被提拔到最高位置的胡惟庸,并不了解朱元璋,也不懂朱元璋到底要的是什么。

或者说他懂,但是也不得不为之!

最后,在狂妄中犯下错误,然后被安下谋反的罪名,凌迟处死,和他一起陪葬的还有那无数丞相制度的支持者,无数淮泗集团的中坚力量!

三万多人头颅滚滚,见证了丞相制度的毁灭!

其中最可惜的就是李善长了!

一个在家安度晚年的人,最后也因为一句错话,成了刀下亡魂!

胡惟庸案之后,扫荡了对自己威胁最大的势力集团“淮泗集团’的朱元璋下令

“子孙不许重设丞相,臣下有言复立丞相者,凌迟处死”。

而对所有丞相都有谏言的刘伯温,则在家乡安静的看着这一切!

直到寿终正寝!

而和所有丞相都是同列的右丞相徐达,也在家安静的看着这一切!

直到寿终正寝!

烧鹅之说,子虚乌有,别提野史!

刘伯温并没有害他们,只是他知道朱元璋的心里,仅此而已!


阿斗不傻


朱元璋问刘伯温:“咱决定改组中书省,你觉得咋样啊?”

刘伯温答到:“应该改组,应该改组······”

朱元璋说:“咱选了三个人,你听听,征求一下你的意见。”

刘伯温赶紧说道:“不,我请皇上不要征求臣的意见······”

话刚说到这儿便被朱元璋打断道:“不成,咱一定要听听你的想法。”

刘伯温遵旨后,朱元璋接着说道:“第一位是杨宪,第二位是吏部尚书汪广洋,第三位是中书省的参知胡惟庸。”

这三人显然在刘伯温眼里都不能算是宰相的最佳人选,为何呢?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杨宪虽有才能,但是却无宰相的气量。汪广洋偏狭浅薄,连杨宪都不如。至于胡惟庸,此人才能也有,气量也有,但是却是一个恩怨必报,心性暴躁的人,这样的人很难控制,所以也不能担任宰相大任。”

朱元璋千辛万苦定的人选,没想到却被胡惟庸三言两语给否定了,心里也有一点小小的不痛快,便接着问道:“那你觉得谁能担任呢?”

胡惟庸回答道:“臣认为还是李善长比较适合。”

(······)

对于刘伯温的进言,朱元璋感到大为诧异,但同时也对刘伯温生了嫌隙,特别是当朱元璋说要让他担任相国之位时,刘伯温百般推脱,称自己担任不了这个职位,自己只能归隐田园,回老家养老。换句话说,刘伯温知道急流勇退的道理,如果他还待在朝中,不仅没有什么好的地位,反而最后还会惹来杀身之祸。但是朱元璋自然也知道刘伯温的心思,心里便更讨厌他了。

但是后来我们也知道,朱元璋所说的这三人,最后下场基本上都很惨。刘伯温认为的李善长下场同样也悲惨。

首先来说杨宪,洪武元年(1368年)的时候担任中书省参知,洪武二年迁升为左丞。但是此人在担任中书省执政时,便大肆罢免原来的官吏,只任用其亲信,不仅如此,还杀害了御史官刘炳。当然了,最后他也为其行为买了单。后被李善长劾“放肆为奸事”,最终被朱元璋所杀。

其次便是汪广洋,此人本事元朝时候的进士,文笔很好,朱元璋还称赞他:“处理机要,屡献忠谋”,甚至还将其比作刘备的诸葛亮,刘邦的张良。可见其深有谋略。后来明朝建立之后,汪广洋也官累自广东行省参政、右丞相职务。只可惜,在洪武十二年(1379年)的时候,也被朱元璋赐死了。

而最后这个胡惟庸就不用说了,因为我们已经对他太熟悉了,值得一提的是,他的死,正是宰相制度的终结。

他们都是些开国功臣,朱元璋为何要杀他们呢?其实原因有很多,但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皇权冲突”。什么意思呢?

也就是说,在独裁君主制下,如果个人乃至以个人为中心的集团(朋党)的权力和皇权形成对抗,或者威胁到皇权的正常运转的话,那么,为了巩固皇权,独裁者们便会将这些个人也好,集团也罢都会给铲除干净。反过来,皇权的巩固关系到皇权的延续,如果其他外在权力将皇权置之度外,甚至会形成对抗关系的话,那么其结果就可想而知了。

总而言之,朱元璋为了巩固皇权,就必须将这些障碍清理干净。当然了,这其中也有这些人的个人原因!


方圆文史


洪武2年(1369年),朱元璋问刘基如果李善长不当丞相,谁适合当丞相?这是一个巨大的坑,不声不响地就给刘基挖好了。

换到任何一个人必然中招。在这个年份里,任何人都没有意识到巨大的风险即将降临到每一个实权派头上,包括刘基在内。


朱元璋提了三个人,分别是杨宪、汪广洋、胡惟庸。杨宪是刘基的“浙东集团的嫡系人马”,也是后来刘基“离职”是唯一布局朝堂的人。刘基的评价是“有才能,没气量”。而对“中间派”汪广洋的评价是能力气量都不如杨宪。而对“小人”胡惟庸的评价是,这是个能让大明翻车的主。原话是“譬之驾,惧其偾辕也”。

朱元璋说提这个你不满意,提那个你有问题,这样你觉得你自己可以胜任么?在此前若干次谈话,朱元璋的口吻是一样的,并没有让任何人感觉到危险。

此前在采石矶之战的时候,刘基也拍过桌子,拿类似的话怼过朱元璋。但是这一次刘基突然刘闻到了一丝杀机。


刘基抬头看到朱元璋并不是十分好看的脸色,心里突然就有了一丝慌乱。刘基意识到这绝对不是一个随便聊聊的问题,于是坚决说自己不行,打死也没那个能力。

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很快就证实了刘基的判断。接下来果然李善长“靠边站”,在丞相这个职位上,正是朱元璋例举的几个人。从洪武2年到洪武13年,这是个漫长的过程,但同时也足见朱元璋对于废丞相一事筹划已久。


用杨宪、汪广洋和胡惟庸这些有性格缺陷的人的目的非常明确,那就是要彻底将丞相这个位置树敌、搞臭、逼到死角,为自己顺利废掉丞相制度做准备工作。


早在朱元璋还是吴王的时候,实际上还是在“山寨”元朝的旧制,就在帐下设立了左、右丞相的职位;而且也是按照元制,以右为尊。

当时朱元璋就考虑到丞相制度在历史上的重要性,而且当时战时形势也的确属于合作期,所以左右丞相的人选必然是自己铁子,一个李善长,一个徐达。其实选徐达做左丞的时候,就考虑到以武制文。当朱元璋作出这个决定的时候,吓得徐达连顿饭都没吃得好。

其中原因在于徐达实在是太了解朱元璋这个人了。做事要么不做,要做就容易把事做绝。


到建立明朝之后,朱元璋还是中规中矩设立刻中书省,左、右丞相仍为中书省的长官,只是开始陆续恢复汉制,以左为尊。仍然上阵铁子兵,左丞相李善长,右丞相徐达。

徐达毕竟武将,大都督府还有一堆事情呢,北伐重担还在肩上,所以这个右丞相只是挂了个名而已。徐达远远地躲着朝局走。


但是李善长就不一样了,那是真正的萧何,朱元璋的大管家。所以不管李善长愿不愿意,围绕着他成长起来的淮西集团在日益膨胀。实际上淮西集团本身就是朱元璋的铁血班底。但是大明建国后,性质就变了,因为相权在传统制度里,是独立一极的权力。他和朱元璋的皇权是相互合作又相互制约的。


而且淮西集团势力之大,已经不仅仅涉及中书省,还包括大都督府。这让朱元璋寝食难安起来。于是朱元璋给了弱小的浙东集团一点点权力,让御史台负责监督百官(这也就是后来的言官制度)。

但是李善长并没有明白朱元璋的用意,反而认为是刘基这帮臭文人想抢班夺权了。想要撼动巨大的淮西集团,简直痴人说梦。于是在“李彬案”上,这两派人马就结仇了。此后多年,两派斗法,让朱元璋稳稳地掌控朝局。


然而“浙东集团”实际上也只是棋局的一部分而已。因为朱元璋就是要用浙东集团的鲜血罗织淮西集团的罪名。最终朱元璋处决胡惟庸和汪广洋的罪名除了谋逆外,就是“毒杀”刘基。汪广洋更是被指责在“毒杀”刘基案中没有作为。

而刘基实际上是早在洪武2年那次谈话时,就看透了朱元璋心思的,所以早于洪武4年就回家养老了。但是怎奈不死,不死就仍然会被裹挟到朝局之中。洪武8年,已经行动不便的刘基参加了元旦早朝,因为仍然能写会画,但是正月里就一病不起了,而胡惟庸奉命去探病,探完病,刘基也就彻底告别人间了。答应宋濂家人编的宋濂作品集还未完成就一命呜呼了。


而朱元璋废除了丞相制度外,对淮西集团的血洗和追杀一直持续到洪武23年,已经退休多年的李善长也没有逃过这一劫。所以最终善终的惟有在丞相位置上的毫无作为的徐达,而徐达曾经是朱元璋的救命恩人啊。


炒米视角


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中书省成为了行政中枢,管辖六部。当时中书省分置左、右丞相。从洪武元年到洪武十三年,丞相共有5人,分别是李善长、徐达、杨宪、汪广洋、胡惟庸。5人之中,只有徐达一人得以善终,其余4人全部被处死,以此看来,明朝的丞相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混得最惨的丞相。而他们4人的惨死,可以说是朱元璋对封建专制制度的大破大立。





朱元璋创业之初,淮西集团成为了朱元璋倚重的核心力量,因此明朝建立之后,淮系集团成员地位显赫,在朝堂上形成了一股团结而又强大的力量。这股势力的代表人物就是李善长、徐达、汤和、周德兴、朱亮祖等人。

明朝成立之后,为了给予淮系集团相对应的地位,朱元璋任命了李善长为中书省左丞相,徐达为右丞相。因为徐达负责带兵出战,不负责内政,所以明初的内政基本由李善长一人掌管。

当然,权力不能没有监督,所以朱元璋扶持了浙东集团平衡淮西集团,浙东集团的代表就是刘伯温、杨宪等人。当时朱元璋给浙东集团找了一个工作,那就是在御史台监督百官,专门给他们找茬,防止他们做一些违法的勾当。




很显然,在两大集团的争斗之中,浙东集团掌握着主动权,所以刘伯温率先向淮西集团发动了攻击。当时李善长有一个亲信叫做李彬,由于犯事被刘伯温定了一个死罪。李善长知道后向刘伯温求情,希望能放李彬一马。结果刘伯温软硬不吃,并且上奏朱元璋请求处死李彬。

朱元璋看到两大集团开始争斗后,心里乐开了花,迅速同意了刘伯温奏请,准备看一场龙争虎斗的大戏。

刘伯温接到朱元璋的批复后,迅速处死了李彬。这件事把李善长给彻底激怒了,双方就此结怨。

很快,李善长指示淮西集团成员弹劾刘伯温,一时间刘伯温成为了众矢之的。无奈之下,刘伯温准备蛰伏一段时间,于是向朱元璋告老还乡。但刘伯温临走时安排了杨宪接替自己的地位,于是杨宪暂时成为了浙东集团的代表人物。



杨宪接替刘伯温后,不断地收集李善长的罪证,并且在朱元璋面前弹劾他。朱元璋看到淮西集团逐渐做大,而且淮西成员也在挑战国法,搜刮民脂民膏,所以对李善长产生看法。于是乘机召回了刘伯温,准备打击一下李善长。

李善长看清形势后,为了避免落得身败名裂的下场,所以选择学习刘伯温,告老还乡准备蛰伏一段时间。当然他也推荐了一个人接替自己的工作,那就是胡惟庸。

李善长辞职后,朱元璋选择询问一下刘伯温的意见,看看谁能够接替李善长的工作。首先朱元璋试探性的问了一下“杨宪可以吗?”

刘伯温知道这是一个陷井,所以赶忙说杨宪气量狭小,不堪大任。



朱元璋又问;“汪广洋如何呀?”

刘伯温又回到:“汪广洋气量比杨宪还要小,更不可担此重任。”

朱元璋再问:“你觉得胡惟庸呢?”

刘伯温听到后回答:“丞相好比驾车的马,胡惟庸迟早会挣脱束缚,将马车弄翻。”

说来说去,这三人都被刘伯温给否决了,所以朱元璋冷不丁的说了一句:“看来,我的丞相之位,只有先生您可以胜任了。”

这句话简直要命,刘伯温一时没有反应过来,回答说:我这个人嫉恶如仇,如果勉强承担重任,恐怕会有负圣上所托。

刘伯温言外之意是说自己有能力,你朱元璋如果用我的话,我一定能给你打造一个清明世界。

很可惜,朱元璋只是试探刘伯温,而刘伯温的言语中却表现出了对权力的渴望,所以逐渐的对其冷落,最终找了个机会又把刘伯温打发会老家养老了。




公元1370年,朱元璋提拔了浙东集团的代表人物杨宪为左丞相,但失去刘伯温庇佑的杨宪根本不是淮西集团的对手,最终在李善长等人弹劾下被杀。

同年七月,汪广洋顶替杨宪,后来汪广洋迁任右丞相,胡惟庸为左丞相。此时由于朝廷上下,淮西集团一家独大,所以汪广洋没人支持,意志消沉,只能随波逐流的保住官位。朱元璋看到后,愤怒的将其贬出了京师。

汪广洋被贬后,朱元璋并没有再次任命左丞相,所以右丞相胡惟庸成为了中书省唯一的丞相。此时胡惟庸开始飘飘然,认为是自己打败了浙东集团,是笑到最后的胜利者。

然而胡惟庸不明白的是,他的胜利是因为朱元璋在下一盘大棋,包括朱元璋没有册立左丞相,也是其中的一步。



在打垮刘伯温后,胡惟庸开始疯狂的结党营私,淮西集团也在胡作非为。朱亮祖在广东勾结地主恶霸,大肆盘剥百姓,华云龙僭越使用帝王之物,更可恨的是周德兴的儿子竟公然跑到了皇宫和朱元璋的宫女鬼混。种种的一切都在提示朱元璋,如果想要稳定社会,必须将腐败官吏以及堕落的官二代全部拿下。于是朱元璋放纵胡惟庸结党营私,故意让他去交结那些腐败的官员。

当然除了打击贪腐官员在,朱元璋最大的目的就是中央集权,彻底消灭丞相制度。

自古“相权”和“皇权”虽然相互依存,但由于君臣之间无法建立真正的信任关系,所以双方摩擦不断,皇帝也因此经常将丞相视为集权路上最大的制约。而对于权力欲极强的朱元璋而言更是如此,因此朱元璋放任胡惟庸胡作非为,等待最终将其一网打尽。




为了名正言顺的废除丞相制度,朱元璋先恢复了汪广洋左丞相的官职,但很快利用渎职之罪将汪广洋贬到了海南,路上朱元璋追究十几年前其包庇朱文正之罪下诏处死。

胡惟庸逐渐发现朱元璋的阴谋后,也开始慢慢的慌了起来,于是他不断地拉拢官员下水,希望朱元璋法不责众。同时胡惟庸还准备拉拢握有丹书铁券的李善长,但李善长自知不是朱元璋的对手,所以根本不理会胡惟庸。于是胡惟庸转变策略,将李善长的弟弟李存义拉下水。

李存义成为胡党后,李善长无奈的说了一句:“我已经老了,等我死后,你们自己看着办吧。”至此,胡惟庸以为有了抗衡朱元璋的筹码,认为朱元璋根本不敢对自己动手,甚至天真的以为自己的权力已经远远超过了朱元璋。



不得不说,胡惟庸在朱元璋的眼里只是一个跳梁小丑,他的政治斗争水平和朱元璋相比差了十万八千里。最终朱元璋以谋反罪默默地选择将“胡党”全部杀掉,包括已经退隐的李善长,瞬间三万颗人头落地。最终朱元璋名正言顺的废除了“危害天下”的丞相制度,实现了中央集权的目的,并且还顺带消灭了那些危害一方的功臣勋贵,以及官二代,可谓是一举两得。


我是越关


杨宪、汪广洋、胡惟庸分别是惨死的三兄弟!

唯一意外的是刘伯温,作为大明第一智囊在这场谈话中,始终没有正确的揣摩到朱元璋的心思——他自己都不明白这场谈话也决定了自己的生死!


偶然一次机会朱元璋和刘伯温闲聊,朱元璋请教刘伯温谁更适合当我的丞相?

按照刘伯温明朝第一谋士的位置来说,朱元璋问他这个问题也很正常。刘伯温也回答的很随意,首推李善长,这属于迎合朱元璋念旧的情怀,后来朱元璋反问杨宪怎么样,刘伯温觉得杨宪小肚鸡肠不适合,朱元璋又问汪广洋怎么样?刘伯温实话实说,汪广洋还不如杨宪。朱元最后问到胡惟庸怎么样?刘伯温说胡惟庸年轻后生,用不好会起到反作用!朱元璋笑了笑说,那么你当丞相怎么样?刘伯温以自己嫉恶如仇,身体不行就推辞了,没有得到答案的朱元璋很不开心!


看似简单的聊天内容,却涉及到一个很关键的问题——人事调动

当局者的刘伯温还没有明白,朱元璋选择和他讨论的是确定国家二把手,这么重要的事情肯定有更深层次的原因。明朝成立后,继续使用了元朝的官员体制,这种体制的弊端也不断的在朱元璋手底下暴露。

最典型的淮西——浙东的党派争斗,这种争斗的结果已经不是单纯的为了地盘大小,工资多少,拿多少好处来比拼,而是拉帮结派搞小团伙,有意组织个人独立势力。这些已经形成对朱元璋统治的威胁,强势的朱元璋怎么能够容忍?他已经心存改革体制的想法,只是朱元璋一个人的力量很难抗衡明朝所有官员,他需要寻找一个合适的契机和人选,原本指望刘伯温给他出人出力,可惜刘伯温反而把他得罪了。


聊天后产生的官场效应,神算刘伯温也没想到朱元璋的大手笔

朱元璋和刘伯温聊天后,反而和刘伯温对着选择了杨宪、汪广洋、胡惟庸做了丞相。不要觉得朱元璋是在意气用事,相比上面三个人刘伯温原本是最好人选,作为浙东的老大,脑子又好使,政治新星更具备冲击淮西集团的能力,可以和李善长、徐达等元老一叫长短,在此消彼长的消耗中达到朱元璋巩固政权目的。

刘伯温推辞不干,这三个人分不同时宜登上明朝中书省丞相。杨宪、汪广洋、胡惟庸都没有深厚的政治资历好控制,这就是朱元璋最需要的。事情就和刘伯温说的一样,杨宪得志后,忘乎所以,被朱元璋杀掉。汪广洋却不作为,直到胡惟庸提拔为左丞相,汪广洋已经完全被压制,朱元璋看着汪广洋这么不争气也赐死,胡惟庸最出名了,明朝四大案的始作俑者之一,把李善长也拉下马,一起带着全家人头落地。在这一系列事件中刘伯温也莫名其妙死掉,应该和朱元璋有很大关系。明朝的政治风暴最终随着这三个人死,支离破碎,淮西浙东也烟飞灰灭。



朱元璋在这场政治斗争中选择破而后立,让官员感受宰相分权危害,彻底消灭了威胁他统治的任何阻力,把大权集中在他一个人手中。随后朱元璋就宣布凡是朱家子孙不得再立宰相!从此大明只有朱元璋说了算!朱家的子孙说了算!

我不是易中天,只表达我看到的历史!


我不是易中天


在中国历史上朱元璋是个了不起的皇帝,他的一生还是非常辉煌。朱元璋是怎样一步一步走上中国历史舞台的,朱元璋从放牛娃到乞讨要饭度日,行足入僧后到起义军。最后统领千军万马,成为明太祖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叫来刘伯温故意说你来当丞相,刘伯温当时推辞了,“因刘伯温功高盖主等等……”朱元璋随即说:杨宪实合当“总理吗?”丞相,刘基“刘伯温”说:杨宪才能出众,心眼小,不适合这个高位,朱元璋又说:汪广洋如何,刘伯温说:此人度量太小,还不如扬宪,更不适合当丞相。朱元璋最后说出胡惟庸,刘伯温也坚决反对。最后还是胡惟庸位居丞相。其实朱元璋心目中早已定了谁当丞相。后来杨宪,汪广洋两个人都以各种原因作死,均被朱元璋以各种理由处死。所以三人先后都死得非常悲惨。其中胡惟庸最惨,以谋反罪珠灭九族,受害人最多……



平安1134256707


洪武二年,朱元璋秘密召见他的“诸葛亮”——刘伯温,朱元璋做了皇帝一年,对现在的朝廷布局不太令自己满意。

这次谈话的内容,就是商量如何改组国家的中央政府。


朱元璋问了刘伯温三人,结果这三人都被坑了

明初承元制,以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关,以左右丞相为百官之首,处理政事(明制,左丞相为尊,右丞相实际为副丞相)。而左右丞相之下,又设左丞、右丞,官职也和左右丞相一样都是以左为尊。

而此时的右丞相徐达正在北伐残元势力,负责国家大事的只有左丞相李善长一人。朱元璋先问刘伯温要如何改组,就是问他如何安排左右丞相和左右丞这四个帝国最高权力职位。

刘伯温第一个说的就是左丞相李善长,他乃开国元勋、劳苦功高,自然是不能动的;第二个则由朱元璋所提:亲信杨宪,此人是刘伯温的好朋友,是同一个利益集团,可即便如此,刘伯温还是实事求是地说:“杨宪有宰相之才,无宰相之量,不能大用”;而第三个也是由朱元璋所提:同样也是亲信,且韬晦谋略不下于刘伯温的汪广洋。

而刘伯温依旧回答:“汪广洋比杨宪还要心胸狭隘”,接着第四个,就是日后引发大案的胡惟庸,他是李善长同乡,很得朱元璋欢心,不过刘伯温却说他“譬之驾,惧其偾辕也”(初生牛犊,恐怕会弄坏车辕和木犁)。




那既然刘伯温对后面三个人都不满意,朱元璋就想让他来做丞相,可刘伯温深知急流勇退之道,坚决不从。所以最后朱元璋还是安排了杨宪三人入主中央权力机构:徐达、李善长继续留任,汪广洋为左丞,杨宪为右丞。

不过刘伯温的眼光确定毒辣,上述几人基本上都没有好下场:在升任左丞的当月,杨宪被诛杀,“中书左丞杨宪有罪诛”;李善长于洪武四年退休养老;洪武五年,右丞相徐达也回家荣休;洪武十二年,升任右丞相,后被流放的汪广洋被处死;同年,跨级升职的左丞相胡惟庸被杀,并在数年后引发多达三万人被杀的“胡惟庸案”。

胡惟庸被杀后五天,朱元璋下令废除中书省,也就是永永远远取消了丞相制度。并下令“子孙不许重设丞相,臣下有言复立丞相者,凌迟处死”。

李善长、杨宪、汪广洋、胡惟庸四人,其实都是朱元璋改制的牺牲品。为了废除中书省和君主集权,彻底改制,朱元璋必杀此四人,甚至可能还包括了徐达:至今还有不少言论认为,右丞相徐达也是由于吃了朱元璋送来的烧鹅,毒疮发作而死。


狐史首丘


朱元璋一直称刘伯温为"吾之子房也",曾经打算让刘伯温接替李善长当宰相,但被刘伯温拒绝了。朱元璋也没有强求他,让他帮忙参考一下谁比较适合当宰相。

朱元璋首先说的是杨宪,杨宪与刘伯温同属浙东集团,并且关系很好,认为刘伯温会同意,刘伯温却拒绝了,认为杨宪是有丞相的才能的,只是他没有丞相的器量,器量小。朱元璋其实心里也有数,于是他便继续询问,问汪广洋人怎么样,适合当丞相吗?刘伯温曾跟汪广洋有过接触,知道此人度量极少,比杨宪还要小上不少,自然更不适合当丞相。最后朱元璋说出了胡惟庸,刘伯温依旧反对,但最终胡惟庸还是位居丞相。

其实从这番对话里也可以看出朱元璋早就心有所属,他特意把胡惟庸留在了最后发问,便是已经准备让胡惟庸当丞相了,只是想在最终宣布之前再征求一下刘伯温的意见,但意见归意见,最终决定权依旧是在朱元璋手中。

最后三人的死其实各有各的原因,最主要的原因其实是朱元璋想废除丞相制度,一直容忍胡惟庸,直到他犯下大错,才站出来说丞相制度如何不好,为废除丞相制度做铺垫。至于汪广洋与杨宪都属于度量小,很容易得罪人,容易自己作死。




品史君


这三个人分别是:杨宪、汪广洋、胡惟庸。第一任宰相是李善长,他病了退下来之后,朱元璋先是对刘伯温说,你能不能来做?刘伯温闲云野鹤,不想被这些俗物纷扰,于是就拒绝。然后朱元璋问你觉得谁合适?刘伯温明白朱元璋是一个有主意的君王,断不可直接举荐,于是推脱说:“谁做宰相是国家大事,臣不敢妄加定论”。朱元璋说:“你看杨宪怎么样?”杨宪是朱元璋的检校,就是情报人员,这个人锱铢必较,不放过任何可能的线索,而且没有器量,宁错杀三千不放过一个。这个刘伯温当然觉得不可。朱元璋又问汪光洋怎么样?汪广洋善于处理杂难事务,但太过忠于义气,没有太多的主见,不敢得罪人。刘伯温觉得他也不行。朱元璋又问:胡惟庸怎么样?刘伯温算到胡惟庸有异心,不堪为用。但不敢明说。最后胡惟庸做了宰相。胡惟庸知道了这件事,于是做事异常谨慎,得到朱元璋的重用和信任,但内心里一直记恨着刘伯温,又一次刘伯温病了,朱元璋派胡惟庸带他找太医去探望,胡惟庸借此机会杀了毒杀了刘伯温。在这个过程中杨宪、汪广洋都知道,但都密而不语。最后这件事被朱元璋发现了,细丝及恐,这些人跟着自己革命,什么事情不敢做,要是把自己的江山又革命了咋办?给他们一一按个谋反的罪名杀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