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去莫斯科意味着失去一切,为何斯大林坚守莫斯科死战不退?

静夜史


文史频道第83期之退无退



1941年6月22日,希特勒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派550万军队入侵苏联境内。

希特勒把军队分为三路,中路集团军负责进攻莫斯科。

在进攻苏联的过程中,德国军队异常顺利,希特勒乐观地认为,对苏作战将很快结束。

战争结束以后,将由日耳曼人统治苏联,斯拉夫人将会被驱逐到西伯利亚,任其自生自灭。


只是让希特勒没有料到的是,在莫斯科的苏联人和之前的相比,战斗意志提高了很多。

战争进行地异常艰苦,双方在莫斯科展开了拉锯战。

斯大林认为苏联将取得卫国战争的胜利,因为在一年的战争洗礼中,苏联军队快速成长,战斗力提高很多,可以和德国一决雌雄。

高加索和斯大林格勒南部地区都在苏联人手里,这里是重工业基地,有丰富地石油和矿产,能够支撑军队的消耗。

加上莫斯科是苏联的首都,是苏联革命胜利的象征,如果莫斯科被德国占领,对苏联人的战斗意志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为了保护革命成果,斯大林决定誓死捍卫莫斯科。

在双方对峙的同时,美国人的中立政策有所倾斜,他们转而支持苏联,对苏联进行了军事援助,让苏联人有了更大地勇气抵抗德国军队。

在付出巨大牺牲后,斯大林成功守住了莫斯科,德国人的闪电战战无不胜的神话被打破。



1943年8月,苏联转入进攻阶段,希特勒的巴巴罗萨计划以失败结束。

—End—



文史频道


1941年6月22日纳粹德国对苏联发动突然袭击,指挥系统遭到大清洗严重破坏、对战争准备不足的苏军仓促应战,虽然进行了顽强抗击、付出了惨重代价,仍然未能阻止德军的前进步伐。到1941年10月,德军已经抵近莫斯科。形势所迫的苏联政府,不得不做出将首都从莫斯科向古比雪夫(今天的萨马拉)疏散的决定。在这危急关头,作为党政军最高领导人和全国人民领袖的斯大林,力排众议,坚决拒绝离开莫斯科!而历史证明,斯大林的这一决定对战局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确保苏联迅速扭转被动局面,顶住德军的疯狂进攻后转入反攻并最终取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


1. 早在战争爆发的第三天(1941年6月24日),苏联政府就通过了“关于成立疏散委员会”的决议,并在随后的日子里制定了一系列具体“疏散”决定。根据这些决定,从1941年下半年到1942年有1700万人、2600家企业和数千万吨工业设备从西部地区转移到东部地区。

在苏军在白俄罗斯共和国首都明斯克下遭到惨败、明斯克被德军攻占之后,当时的红军总参谋部无法就西部方向所发生的一切向斯大林做出解释,这也引起了苏联领导层对国家命运的极度担忧。

在这一背景下,苏联政府1941年10月12日做出关于建立莫斯科第三道防线的决定,第二天又做出了一系列“疏散”决议。

10月15日,苏联国防委员会又做出了“关于对苏联首都莫斯科进行疏散”的决议,要求驻莫斯科的外交使团、苏联人民委员会(政府)、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立即”撤离莫斯科。

疏散决定中也有斯大林撤离的计划,就连确保他安全离开的交通工具也已准备就绪。10月21日苏联国防委员会还做出了“关于在古比雪夫修建掩蔽部”的决定。

但是,斯大林本人最终拒绝离开莫斯科!

2. 斯大林为什么选择冒险留在德军已经兵临城下的莫斯科?他的这一决定又起到了什么作用?

在当时的苏联,斯大林完全可以说是神一样的存在,他对战争前景的看法影响着全党全军全民抗击德军的决心。

战争初期苏军节节败退,德军甚至挺进到距离莫斯科只有几十公里、已经能够看到克里姆林宫建筑尖顶的地方。在这种情况下,苏联军民不可能不出现动摇和恐慌。斯大林清楚,自己如果离开莫斯科,苏联军心、民心必将遭受重创,对德战争将更为艰苦、漫长。

俄罗斯政府官媒《俄罗斯报》在2015年5月9日苏联抗击法西斯德国入侵的伟大卫国战争胜利70年纪念日到来前夕发表文章指出,苏联国防委员会关于对莫斯科进行疏散的决定一出台就引起了恐慌,斯大林决心留在莫斯科不仅消除了这种恐慌情绪,也极大鼓舞了苏联军民的士气和与法西斯战斗到底的决心。

“为了祖国、为了斯大林!”、“一步也不能后退,我们身后就是莫斯科!”这些口号激励着每一个苏联民众;1941年11月7日,斯大林冒着德军空袭的危险,坚持在红场举行纪念十月革命胜利24周年的阅兵活动,参加阅兵的红军部队士气高昂,从红场直接开赴抗敌前线!

所有人都非常清楚:斯大林留在莫斯科,就意味着莫斯科能够在敌人进攻面前挺住,就意味着胜利终将属于苏联!

尽管斯大林在大清洗等一系列问题上做法备受诟病,但人们对他在伟大卫国战争中所做的巨大贡献普遍持肯定看法。和他宁愿牺牲长子雅科夫,也不愿拿他交换被俘德军元帅保卢斯一样,决定留在莫斯科体现了斯大林作为一个国家领导人应有的担当和品质。

3. 历史资料和同龄者的回忆都证明,斯大林在留下来坚守莫斯科的问题上、在苏联最终必将战胜纳粹德国的问题上,从来没有过丝毫动摇和怀疑。

曾经撰写过多部关于斯大林及其在伟大卫国战争中作用著作的苏联著名记者、评论家弗拉基米尔·瓦西利耶维奇·苏霍杰耶夫回忆说:

德军兵临城下、莫斯科保卫战战局艰难,连传奇的西线总指挥朱可夫都开始担心,并向斯大林报告希望将自己的指挥部从靠近前线的佩尔胡什科沃转移到远离前线的白俄罗斯火车站或者阿尔扎玛斯附近。

对此,斯大林的回复是:只要朱可夫移动一步,自己就将亲自担负西线总指挥任务!斯大林向部队发表讲话说:“我留在莫斯科,西线指挥部留在佩尔胡什科沃。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我们都不会交出莫斯科!”

斯大林贴身警卫阿列克谢·特罗菲莫维奇·雷宾在《在斯大林身边》一书中指出,斯大林从未打算离开莫斯科。

“约瑟夫·维萨里昂诺维奇(斯大林)对私人司机克里夫琴科夫说:‘我要和民众一起留在莫斯科。只要我在莫斯科,敌人就不可能夺取这座城市;他们只有踏着我的尸体,才能从莫斯科通过!’”

“他还经常上街查看德军空袭情况,巡查高尔基大街、泽姆良土堤、斯莫棱斯克广场的哨卡,这些都给值勤官兵留下了深刻印象。”

苏联著名诗人、作家和政论家费利克斯·伊万诺维奇·丘耶夫在《同莫洛托夫的140次谈话》一书中写道:“……我问道,斯大林1941年10月是否产生过动摇——离开莫斯科还是留下来?莫洛托夫的回答是:‘胡说八道,他没有任何动摇!他从未打算离开莫斯科。我也只在古比雪夫呆了2-3天,斯大林对我说:你看看那里安置得怎么样,然后马上回来……’”

斯大林的卫队长尼古拉·西多罗维奇·弗拉希克回忆说:“尽管情况非常困难,特别是在战争最初的几个月,但斯大林对胜利从来没有怀疑过。1941年11月7日十月革命节到来前夕,他得知我要把他的图书馆转移到古比雪夫后,就坚定地说:你这么做是白费力气,我们任何时候都不会交出莫斯科!”


Andrei青山碧水共云天


莫斯科保卫战和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应该并称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因为这两场保卫战悠关苏联的生死存亡,也关系到二战的最终结局,最低限度也关系到二战的进程和结束时间。

莫斯科是苏联首都,是苏联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更主要的是它和斯大林格勒的战略位置异常重要,如果这两座主要城市失守,纳粹德军便可对苏联各地长驱直入,势如破竹,还可削减苏联军民的战斗信心和抗德决心。因此,斯大林在征求了朱可夫和一些主要将领的意见后,决定死守莫斯科和斯大林格勒,并且亲自在莫斯科指挥作战。

斯大林的决策是正确的。莫斯科保卫战和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迟滞了德军的进攻,使苏联各地的军队有时间源源不断地向莫斯科和斯大林格勒集结,并借助严寒天气对德军的肆虏,对德军进行了强势的反攻,经过浴血奋战,终于取得了两大保卫战的胜利。

两大保卫战的胜利,扭转了苏军的被动态势,又经过了几次较量后,苏军占据了战略主动,并很快进行了战略反攻,直到攻克柏林。


韩枫3897


首都是一个国家的象征,它集中了一个国家的精英和优质资源。如果这个国家的首都在战争中陷落,那就预示着这个国家就有亡国的危险。同时,既是没有亡国,首都的陷落,也从很大程度上打击被侵略国家人民的抵抗意志,对于战胜侵略者能带来百害而无一利的效应。

斯大林做为苏联的最高统帅,他不能不知道这个事情的利害。而集中全民意志和优质资源,全力保卫莫斯科,进而最后战胜德国法西斯,就成了斯大林的不二选择。

所以才有了,斯大林红场阅兵后,战士直接开赴战线的壮丽画面。





王春来342


莫斯科保卫战是苏联卫国战争史上最为绚丽灿烂的篇章,特别是斯大林红场阅兵的那一幕,直至如今,依然在历史上留有浓墨重彩的一笔,可以说是二战当中斯大林最为出彩的精神方面的重要神来之笔。至今重温那场阅兵,仍然让人热血沸腾、充满敬意!

斯大林作为苏军最高统帅,为什么会选择在最困难的时候留守莫斯科?难道他有预测神鬼的先见之明?还是能断定苏军就一定会胜利吗?又或者是说他不怕被德军俘虏吗?

在德军再次向莫斯科推进,并占领了一座通向莫斯科的铁路小镇,斯大林向国防委员会演讲,在最初是撤离莫斯科,还是坚守莫斯科,斯大林曾经有过一段犹预的!因为这时的莫斯科己经没有军队了,甚至连警察都没有,剩下的只有普通老百姓。所以,后来他之所以坚持留守莫斯科,是和当时的战场上瞬息万变的形势所息息相关的。我们现在所了解到的莫斯科保卫战,主要是英雄般的史诗篇章,无论是官员和士兵还是普通百姓,在那场惨烈的莫斯科保卫战中,都义无反顾的投入到这场伟大的战役当中去,不怕流血牺牲,更无惧生死。但在莫斯科战役开始的初期,城内却完全不是这个样子的。

其实,精明过头的德国人最初并没有发现斯大林设的是一个空城计,与此同时,在西伯利亚和远东的苏军,正在日夜不停的开往莫斯科的列车上。希特勒最终却失去了占领莫斯科最佳的时间节点,因为战场上的时间就是一切,失去了对时间的有力掌控,便失去了战场上的主动权!因为此时,德军正对其他地区的苏军进行围堵,希特勒的这一战争构想是正确的,因为战争的根本目的是以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为前提的;但是希特勒发动的是一场邪恶的反人类战争,怎样折腾,都逃脱不了走向覆灭的命运!因此,此时的西伯利亚国防军和远东苏军的到达,强大的苏军于1941年12月5日,便在莫斯科城下郊外向无法在那里过冬的德军以致命一击,彻底扭转了苏德战争的天平走向。

总之,斯大林是决定留在莫斯科的,尽管准备带他离开的飞机和火车都已经准备好了,但他还是决定留下。他无法想象,一旦自己离开了,苏联军民的抵抗意识会是什么样的?恐怕会在瞬间坍塌也未可知。作为一个国家的最高领袖,他必须承担起自己的职责。他不仅不能走,而且要出现在公开场合,让所有的莫斯科军民都能看到自己,这样可以击破来自各个方面的一切谎言。


芦嘉玉


笔者认为,这是因为斯大林对于德军的攻击能力已经是十分清楚,那就是德军真正到了强弩之末的状态,而苏联方面的战斗力则重新焕发出来了。

作为西方方面军总司令的朱可夫大将曾经对斯大林说:“我们能够保住莫斯科!”对于朱可夫来说,斯大林十分清楚,曾经和他在基辅之战的撤守问题上据理力争,并且不惜丢掉总参谋长的职务;列宁格勒眼看就要丢掉了,朱可夫一去,居然奇迹般的把德军给挡住了。因此,对于朱可夫的为人和才能,斯大林没有任何怀疑,他都认为可以完成的事,自己还有什么可怀疑的?

实际上,从德军发动巴巴罗萨行动,再到基辅之战、斯摩棱斯克之战、列宁格勒之战,其推进速度显然呈放缓的趋势。这不是因为德军战斗部队的力量不济,而是因为后勤出现严重脱节。随着对苏战争的深入,德军后勤运输系统受苏联道路交通和己方运输工具远远无法满足深入千里并且还在继续推进的几百万官兵和数千辆战车、数千架飞机的给养、弹药、燃料供应。反而因为苏联军民的持续抵抗,德军处境越来越糟糕。维亚济马之战后,德军再次围歼苏军大几十万人,但同时自己也耗尽了力量,并且天公不作美,秋雨连绵不绝。这对本来就已经十分吃力的德军无疑是雪上加霜。于是德军不得不停下来 整顿补充。

反观苏联,苏军的撤退的同时摧毁了沿途的一切设施,但同时得到东部的支援。而东部则是苏联精华之所在。并且随着战争动员在全国展开,真正实现了全民族战争。仅仅在莫斯科战役中修筑防御工事的就有50万人以上,并且是妇女占多数。

不仅如此,斯大林还将在远东的驻扎的组建于战前的现役部队源源不断的调到莫斯科。

所以,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发现,即使是局外人也能看出德军看似攻势凶猛,实际上已经到了真正的强弩之末,处在入不敷出的状态。而苏军方面虽然一败再败、一退再退,但是在全国人民的支持下还是保持住了战斗力,十月革命节红场阅兵更是像打了一剂强心针,战斗力在悄然增加。

因此,朱可夫才敢于信誓旦旦的向斯大林保证能够保住莫斯科,斯大林经过调查心里有点不踏实也是正常的,但是这并不影响他坚定守住莫斯科的信心。


大将军威武K


正如你所说的失去莫斯科就失去了一切,莫斯科作为俄罗斯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具有很重要的战略意义!失去了莫斯科就相当于一个人失去了灵魂,对于俄罗斯的损失是巨大的,俄罗斯需要这样一场保卫战来坚定人们抗战的决心和意志;失去了莫斯科,背后就剩下了寒冷的西伯利亚,贫瘠的西伯利亚会使得抗战更加艰难,而且动摇了人们继续抵抗的决心和勇气。俄罗斯需要这样一场战役来鼓舞士气,让人民及国际社会看到渴望战胜法西斯的坚定毅力,事实证明,斯大林的决策是对的!


咿呀小


一是苏联退无可退。如果再退,莫斯科失守,对苏联抵抗的军民信心是毁灭性的;而失败投降的结局也必将是凄惨的,所以斯大林只能拼死一搏。二是苏联战略运筹得到。苏联对德国不断前推战线了如指掌,知道其战线过长、补给困难,且远东地区的严寒德军明显准备不足,机械化优势也难以发挥。虽然德军抵达莫斯科,可已经是强弩之末。苏联利用天时地利人和,最后在莫斯科保卫战中一举击败德国,也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


前哨壹号


莫斯科是苏联的首都,其战略地位可以说不言而喻,它是指挥苏联居民作战的中心。

如果首都被德军占领,苏军的士气、信心都会受到极大的影响。

一个国家的首都如果沦陷,也就意味着这个国家已经灭国。对于斯大林而言,退却极有可能意味着一溃千里,斯大林以无路可退,他需要树立权威以达到迅速统一指挥,集中国力的目的,已达到鼓舞士气,威慑德国的目的。

莫斯科作为前苏联的首都,是前苏联人民中不可取代的神圣地位。因此,斯大林必须死守莫斯科。

可以说,正是斯大林关键时刻的决定,稳住了莫斯科的局势,更稳住了苏联卫国战争的局势,这就是斯大林敢于坚守莫斯科的理由!他不愧为一位优秀的指挥员。


150y9


首先二战中,莫斯科只能说是苏联的首都,政治意义远远要大于实际的经济军事战略意义,而斯大林并没有认为莫斯科就是绝对不可失守的战略目标。在拿破仑入侵俄罗斯时莫斯科就被法国占领过,结果呢?最终胜利的是俄罗斯。



实际上斯大林并非对德国入侵没有准备,苏联在战争爆发前已经完成了以重工业建设为主,快速赶超英美为核心的三个“五年计划”。 苏联工人 根据“五年计划”的要求,苏联集中全国的人力、财力修建大型重工业工厂,当计划结束之时,苏联境内已经拔地而生约9000个大型工业工厂。 且为了能够将自身广袤国土的优势发挥到极点,苏联在修建工厂的时候,并不是完全以俄罗斯帝国时代的圣彼得堡工业区、莫斯科工业区为主。 而是借助行政命令强制进行“生产力布局”调整,在矿产资源丰富,但气候艰苦的东部疆域大兴土木,根据相关数据显示苏联第二个五年计划中50%的重工业投资,都用于了西伯利亚为代表的东部疆域工业建设。 也正是因为苏联政府的投资,苏联被后世所熟知的知名重工业中心新西伯利亚工业区、乌拉尔工业区得以拔地而起,光西伯利亚地区的工业总产值在1928到1937年间就足足增加了8倍。



而1941年德国快速突击莫斯科,斯大林果断开始了东迁重工业计划,6月24日成立疏散委员会,并自6月29日开始将西部重工业区整体向东部搬迁。 1942年5月乌克兰、白俄罗斯、波罗的海沿岸工业在完全沦陷前,基本都已迁入了东部疆域,不完全统计苏联的这次东迁行为,一共迁移了150万个车皮的物资和1000多万人的苏联工人。



德国的进攻虽然摧毁工厂,但绝大多工厂的核心设备都已迁移,对于苏联的工业并没有过大的实质性伤害,反而由于工厂离原料产地近了,没有了运输时间的耽搁,苏联工业生产效率得以快速提高。 在欧洲版图几乎完全沦陷的1942年,强大的东部工业依旧让苏联飞机产量,维持在两万架以上。



与此同时为了应对战争的需要,苏联在战争期间快速开发了西伯利亚的资源。而且也提前撤离了大量关键的政府部门。


而德国的《巴巴罗萨计划》,希特勒也并未把攻占莫斯科做为首要目标。在希特勒心目中大量消灭苏军的有生力量才是第一目标;其次是占领苏联的重要能源和农业区;而攻占莫斯科仅仅排在第三位。这也是为什么会把对苏战争中进攻莫斯科的中路集团军的坦克集团军调往其它的战略方向的原因。

而事实上,德国在苏联战场的失败也不是因为没有攻下莫斯科,而是败于前苏联源源不断军队和海量的军事装备。这正是前苏联有底气说出五辆T34兑换一辆德国豹式坦克都是合算的底气所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