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道关于守中之一说

修道关于守中之一说

李道纯指出,玄关就是“中”。他说:“诸丹经皆不言正在何处者,何也?难形笔舌,亦说不得,故曰玄关。所以圣人只书一“中”字示人,此中字,玄关明矣。所谓中者,……汝但于二六时中,举心动念处着功夫,玄关自然见也。见得玄关,药物、火候、运用、抽添,乃至脱胎神化,并不出此一窍。”(《中和集》卷三)可见“守中”一着是李道纯丹法的核心要诀。内丹之“中派”亦由此而来。

在尹真人高弟《性命圭旨·元集》中,论守中要诀时说:“儒曰存心养性,道曰修心炼性,释曰明心见性。心性者,本体也。儒之执中者,执此本体之中也;道之守中者,守此本体之中也;释之空中者,空此本体之中也。本体之中,本洞然而空也。道之得一者,得此本体之一也;释之归一者,归此本体之一也;儒之一贯者,以此本体之一而贯之也。”又云:惟此本体,以其虚空无联,强名曰中;以其露出端倪,强名曰一。然而中即一之藏也,一即中之用也。天得此而天,地得此而地,人得此而人,而天地人之大道,原于此也。”即把三教大旨及天地人的本原都归结于“中”。本天道立人道,以人心合天心,则自符于中道而无背逆。丹经中说:“人心若与天心合,颠倒阴阳止片刻。”正 言其功用奥妙。

清·黄元吉亦以守中为一贯功夫。“昔论吾道,始终只是一‘中’字,始也守有形之中,以炼精化炁;终而守无形之中,以炼虚而合道。”又云:“吾道修为,除童体之精气神三宝无亏者,无须守中一着功夫,可直从河车搬运下手处。凡已漏之体,精气神三宝均已亏损者,则舍守中温养—法,以积精累气、复精聚气、固精养气,期返于童真体,用为修炼之本,别无二途可循。”此亦是单提一个中字,

作为内炼修持,返老还童的惟一途径。

《张三丰全集·道言浅近说》:“大道从中入门,所谓中字者, —在身中。一不在身中,功夫须两层做:第一寻身中之中,朱子云‘守中制外’,夫守中者,须要回光返照,注意规中,于脐下一寸三分处不即不离(似守非守),此寻身中之中也;第二求不在身中之中,《中庸》云‘喜怒哀乐之未发,此未发时,不闻不见,戒慎幽独,自然性空神清,神清气慧,到此方见本来面目。’此求不在身中之中也。以在身中之中求不在身中之中。”这是从脐下入手之说。张三丰指出:“凝神调息,只要心气平和。心平则神凝,气和则息调。心平,平字最妙。心不起波之渭平,心执其中之谓平,平即在此中也。心在此中,乃不起波,此中即丹经之玄关一窍也。”

修道关于守中之一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