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亿元企业131户 “西咸经验”在全国、全省复制推广

过亿元企业131户 “西咸经验”在全国、全省复制推广

陕西传媒网讯 (记者 韦世钰 见习记者 袁娜)4月18日上午,记者从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两周年改革创新情况及成果主题系列第四场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截至3月底西咸自贸区累计新增注册市场主体4676家,较获批之前增长139%。其中新增企业3421家(其中外资企业54户),新增注册资本1461.13亿元(其中外资企业注册资本11.44亿美元),过亿元企业131户。2018年自贸试验区西咸新区外商投资项目26个,较上年同期增长333%;合同外资26298万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38.78%。承担的69项试点任务全部完成,目前正在持续深化中。

全国首创“微信办照” 创新税务服务模式

据西咸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赵孝介绍,西咸自贸区在全省率先启动“证照分离”改革试点工作,率先实现了83项行政许可与服务事项全域通办,为全省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西咸经验”,全年办理“证照分离”事项4461件,改革事项办件量排名始终位列全省第一。创新税务服务模式。率先在全省实现了“一窗通办”“一机通办”“同城通办”的办税服务,设立了全省首家自贸试验区24小时自助办税服务厅。创新探索“一址多照”模式下税务监管改革试点,通过商务秘书企业有效地控制企业虚开发票、偷税漏税等问题发生。

两年来,西咸自贸区累计形成41个创新案例,其中4个案例在全国复制推广(微信办照、“一带一路”语言服务标准体系及大数据平台、国际高层次人才“一站式”服务平台、特色文化产业合作新模式),5个案例在全省复制推广,13个案例入选全省自贸区最佳实践案例,5项服贸试点经验全国复制推广。

落实“第五航权”探索“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交流新模式

不断探索“临空+自贸+保税+跨境+口岸+航权”协同创新,联合海关推行“全天候、无假日”预约通关制度,极大缩减了通关时间。积极落实“第五航权”,目前正在积极协调开通第五航权货运航线。搭建“一带一路”语言能力标准化服务及大数据平台,整合翻译“一带一路”沿线60多个国家20多种不同语言,已开设“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的海外舆情、商情、科技、工业、旅游等垂直领域大数据频道,并复制推广至青海、新疆地区应用。

构建“云端”综合服务体系 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依托西咸云端自贸产业园,构建“云端+自贸+产业+园区”综合服务体系,为企业提供一体化在线服务,让小微初创企业“一址多照”“云端办公”成为现实。目前,已有630家企业入驻,每年约节省运营成本400万元,节约办公空间超过63000平方米,有力推进了产业集约化发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