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山地边,小沟边,一种身上带刺,当地人叫芽芽泡的植物,能吃吗?

农人小解说


问:农村路边和小沟边长有一种被农民称作芽芽泡的带刺植物,可以吃吗?

以前的农村孩子几乎没有零食吃,所以经常到田间地头寻找各种野味吃。这些野味有荤的也有素的,一般都可以直接食用。


点击右上角红色按钮关注【刺楸】,了解更多农村趣味知识。

荤的野味有靠吸食龙眼树枝丫汁液的龙眼鸡,捉住后把它如长鼻子般的头额扯掉后吸取里面甜甜的汁液,由于生境被破坏,现在的龙眼鸡已经不常见了。


素的野味就多得出不清了,刺楸记得有桑科的地果儿、桑葚,还有蔷薇科悬钩子属的众多刺泡,例如栽秧泡、大麦泡、乌泡、覆盆子等等。这些都是果实,还有一些直接吃茎叶的,如山沟里一种带刺的植物,被农民称作「芽芽泡」。

一、被称作芽芽泡的刺薹像野外的茅根一样可生食

小时候放牛趁着牛吃草的机会,刺楸在山上到处寻找芽芽泡和茅根嚼来吃,满满的回忆。然而芽芽泡不同于茅根,由于是从老茎茏茏中发出的新茎,去采摘就要避让刺的侵扰。



吃芽泡泡之前,要像折菜薹般剥开撕下其带刺的皮,这就好比吃甘蔗要先去其壳一样。刺薹味道甜中带有一丝苦涩,咬起来脆脆的,就如同吃黄瓜的「屁股」一样,给人的感觉就是脆、甜、苦。现在农村里的孩子虽然有零食吃了,但仍有许多孩子在户外看到芽泡泡后摘来吃。

二、芽芽泡的实为刺薹

这种有「芽芽泡」之称的带刺植物为蔷薇科刺薹,从其名字带有「薹」字给人的感觉就是,它能像蒜薹、菜薹那样当成菜吃。



虽有薹,其实与蒜苗和青菜老了之后出薹不同,芽芽泡的薹实际上为它的嫩茎。

芽芽泡为灌木状植物,长得像月季花。刚长出来的茎秆像香椿嫩芽那样呈紫红色,后渐渐变为绿色至灰褐色,茎秆上一般生有尖挺的刺。

以上就是刺楸对农村山沟边一种带刺植物的介绍,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刺楸


题主所描述的这个芽芽泡我们这里叫做“刺竿头”,因为它身上有刺而得名,在地边的刺棚壳里面是最多的。这种“刺竿头”吃起来清脆可口,小时候满地边的找,有一点芽芽都摘来吃了。


“刺竿头”是可以吃的

“刺竿头”清甜可口,还特别脆,只要能掐的断的地方都是比较嫩的。小时候没什么零食,一到有这个的时候,都会满地边去摘。

它陪伴了我整个童年,每到有这个的时候,上学放学都会在路边的刺棚壳里摘来吃,把摘断的“刺竿头”皮剥掉,弄成像香烟一般长,叼在嘴里,学大人抽烟的样子那是我们小时候最喜欢做的事。

昨天回家扫墓,顺便去地边掐了一些“刺竿头”,看着这些儿时的零食,勾起了满满的回忆,仿佛又看到了小时候去满地里找“刺竿头”的我们,感叹时间过的真快,一转眼,我们都已为人父母。

“刺竿头”摘的时候要小心

“刺竿头”一般都是在棚壳里,里面的藤啊刺啊的很多,越里面的“刺竿头”越大根,而且又嫩。以前为了摘到里面的大的,整个人都钻进去,出来的时候头发,手上都会留下被刺划破的痕迹。

所以摘的时候,可以戴个手套,这样不容易被刺或者树枝划伤。如果怕麻烦,就舍弃里面的大的直接摘外面小的,虽然小点,但可以避免被刺划伤。

农村还有一种“刺竿头”也是可以吃的

除了题主所说的这一种,还有一种是“刺竿头”本身有着褐色的毛毛,身上也有刺,也是可以吃的一种,我们这叫“大碗葡刺竿头”,长大后结的果实也是可以吃的,我们叫“大碗葡”。

它大多长在山上,它的叶子比较大张,这种“刺竿头”杆是青色的,头是红色的,吃起来有点点微苦,以前在山上做事的时候,口渴了就会摘来吃。

总结:“刺竿头”承载着我们小时候的念想,现在正是刺苔多的时候,虽然刺苔吃起来清甜可口,但还是不能多吃,特别是女孩子不方便的那几天。


小唐话三农


图中的芽芽草在我们那边方言叫“类凤子”,它的学名又叫“刺薹”,这个明确来说是可以食用的。

其实在我看到题主的图片的时候,童年的记忆留在脑里里日渐清晰开来,在我的家乡,漫山遍野都有这种植物,它是一种带刺的灌木植物,茎杆带尖锐的刺,长得比较像月季跟玫瑰的茎杆,它有两种颜色,一种青色,一种是红色的,青色的相对较嫩,小时候我喜欢跟小伙伴去田埂上找刺薹吃,摘的时候必须格外小心,不然被刺薹的刺扎到,手会很痛,摘到刺薹,小心去除表皮即可放入嘴里,口感水分很足带有些许苦涩还有甜丝丝的口感,童年时期,我们那边的小朋友都没有什么额外的小零食吃,因此我们喜欢去野外给自己找这样的东西当零食吃。



我记得每年去采摘的时候也正好是蛇活动最多的时候,有时候看到一些刺薹表皮受损,因为传言这是被蛇咬过的刺薹,因此我们果断放弃不会去采摘这样的刺薹来食用,现在想想小时候的我们还真是单纯,大人说什么我们都相信。

你的家乡有类似的植物吗?你看到刺薹图片是不是也想起了您的童年生活呢?欢迎您在下面评论区互动讨论,如果您喜欢我,您也可以关注我,感谢您的支持!


小雏菊姑娘


想必题主这几天趁着扫墓难得回了趟农村,对这个“芽芽泡”还很陌生,不敢下口,首先农人解说告诉大家,它肯定能吃,但不能多吃。


什么是芽芽泡?

芽芽泡是某些地方的方言,在我们老家,叫它刺杆头,它的学名其实叫刺苔,一种高约50公分,植株表面带有刺的灌木,它和月季花、玫瑰的植物形态特别像,不同于二者的是刺苔幼嫩期可以食用。

当下正是农村刺苔幼嫩植株的抽发和生长期,去到农村,在水沟边最多,粗大的刺苔幼苗能有筷条大小,摘下来能直接食用,这刺苔,早些年就是咱们这一代农村人的天然水果,酸甜可口。



食用刺苔有三点需要注意

1)注意别刺伤手:摘的时候要特别小心,它浑身长满了刺,很容易被它刺伤,所以最好穿长袖去摘,带把剪刀最好,剪断后拎着刺苔的芽就可以拿出来,吃的时候也很简单,不用清洗,直接去皮后就可以放心食用。

2)刺苔性寒,不宜多吃:刺苔不要多吃,体质虚或者女孩子生理期的尽量不吃,其性寒,吃多了容易拉肚子。

3)外表皮破损的刺苔不能吃:农村还有一种说法,说这刺苔外表皮破损的,可能是蛇或者老鼠咬过,是不可以吃的,所以在挑选刺苔时,选又嫩又大且外表皮没有破损的最好。


刺苔除了能吃,农村人还常用来防止野外蚊虫叮咬以及开胃

春天天气一热,种地时经常被一些蚊虫叮咬,取上一些幼嫩的刺苔,不去皮嚼碎,然后用来涂抹在蚊虫叮咬的部位,有止痒的用处。

春困秋乏,到了春天特别困,食欲开始下降,遇上好菜也都吃不下饭,这时候村里的老人喜欢摘点老的刺苔切成段,用来煮水喝,有不错的开胃效果。


总结:当下农村刺苔生长旺盛,是最佳的采摘食用阶段,过了这个时间就得等明年,所以题主不用担心,摘一些尝尝味道,一点坏处都没有。


农人解说


它是属蔷薇科植物的嫩苗,芽芽泡各地叫法吧,我们这里叫刺苗,春暖花开田头屋舍边常见。儿时没什么吃的,经常折了当零食,也就是拿着这刺苗自己试折,折下后把叶子摘去,有时候刺和皮都不除就往嘴里送,一口咬下去淡甜淡甜的,稍带点夹味(涩涩的)。

汁也多,嫩的也没渣,外出没带口粮这也是填肚子的好食物。只是吃多了肚子会闷(也就越吃越觉得饿)。外出有些不认识的植物最好别吃,以免发生中毒现象。





東方凝金


可以吃,我们小时候经常吃,把它的皮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