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孫悟空敢跳水簾洞?

歪膩50


孫悟空的轉折點,是從當上美猴王開始的。而通往美猴王的道路,並不好走,可以說是冒著九死一生的危險。

為什麼這麼說?

原著上說,一群猴子沒事做,順著水流找源頭,最後看到了一股瀑布飛泉,按理來講,這件事就此作罷,猴子們繼續回到山中,與大自然作鬥爭,努力生存。

然而!

那一個有本事的,鑽進去尋個源頭出來,不傷身體者,我等即拜他為王。——《西遊記》第一回

鑽瀑布?這些猴子真是活膩歪了!根據經驗,瀑布後面,一般是石頭,縱使猴子們能在石頭上攀巖,但有瀑布水流的巨大沖擊,誰能保證自己能夠安然無恙?

進得去,出得來,是大王;進不去,摔下去,會死亡。

這就等於拿命在博!

猴子們不知天高地厚,其實也好理解,無非是覺得自己做不到,就可以信口開河。我們生活中恐怕也常常遇到這樣的人,句式通常是:你……怎麼樣……,我……如何……

說得好聽,是玩笑。說得不好聽,是缺少自信。

碰到這種事情,猴子們也會只當做是一個玩鬧,有可能會起鬨一番,推搡出幾個平日裡很囂張的猴子,問問它們敢不敢。

但是在推搡之前,會把氛圍搞起來。

連呼了三聲。——《西遊記》第一回

看到沒?是連續把一段話,重複了三次。第一次說,估計有些猴子沒聽見,第二次說,大概有些猴子不當回事,第三次說,目光點全都會聚集在說話者的身上。

這一招,真高!

無形中就把自己放到了領導的位子上,這一隻說話的猴子,看來是想當老大了!

但是,孫悟空沒給他機會。

忽見叢雜中跳出一名石猴,應聲高叫道:“我進去!我進去!”——《西遊記》第一回

孫悟空的自告奮勇,打亂了說話猴子的策略,他在‘雜中’,意思是混跡在猴群中,周邊有不少猴子;等到場間的氣氛達到高chao時,他跳了出來,必然會在這一群猴子中,引起轟動;接著他‘高叫’說進去,則出其不意的由客場變成主場。

猴哥的這一招,更高明!

順水推舟,水到渠成,直接佔據他人的策劃成果。

對於猴子們的認知來說,瀑布後頭是懸崖峭壁,跳過去,基本上是死。

不過一件事情,最終能不能成功,有兩種殊途同歸的方式,一是有沒有絕對的把握,二是知不知道結局。

自身強大,加上一些小道消息,成功不在話下;自己沒本事,但是前路已經鋪好,走過去照樣成功。

唐僧屬於後者。

唐僧本事沒有,可他有觀音菩薩照拂,派了三個徒弟貼身保護,更有滿天神佛幫助,他的西天取經路,換成是誰,結局都一樣。

有驚無險罷了!

所以唐僧的八十一難,根本是唬人的。

孫悟空不同,他跳水簾洞,儘管他掌握了一點小道消息,但是他真正的冒了風險。

目運兩道金光,射衝斗府。——《西遊記》第一回

猴哥出生時,他眼中的兩道金光,連天庭都有過驚鴻一瞥,那麼很有可能,他也看到過瀑布後面的景象。

瀑布後面是水簾洞的秘密,興許猴哥早就知道!

但那也是多年前的事情了,記憶裡早已模糊,跟小道消息,差不太多。

猴哥敢跳,一樣很了不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