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最成功的谣言,800年都洗不清,至今还被拍成电影

武松打虎,潘金莲勾搭西门庆毒杀武大郎的故事,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中国人,应该都很熟悉。

但是假如武大郎,穿越到到现在二十一世纪,看到《金瓶梅》、《水浒传》,估计将会是一副目瞪口呆,脸部抽搐的,然后要晕倒在地。因为小说里面的描写都是以明朝小说形式,百分九十九虚构,百分之一才真实,而这百分之一真实的部分,就只是武大郎、潘金莲、西门庆是真的。

明朝最成功的谣言,800年都洗不清,至今还被拍成电影

估计武大郎是古代被黑的最惨的人之一了,下面我们来看看,武大郎是怎么被谣言所黑,帮他正一正名。

武植又名武大郎,清河县武家村人, 自幼便崇文尚武, 聪慧过人, 虽家境贫寒, 但依旧以发扬人类文明与智慧为己任。学习成绩一直是他的骄傲,学霸的标签一路陪伴着他做到了山东阳谷知县的位置。

明朝最成功的谣言,800年都洗不清,至今还被拍成电影

有一天, 上学期间资助过武植的一位同窗好友因怀才不遇, 家庭日渐贫寒, 前来投靠武植, 想要谋个一官半职, 养家糊口。 武植一见老友, 顿时有一种“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的唏嘘感。盛情款待是免不了的,武植将就餐的地点定在了寺庙里新开的斋菜馆子里。

席间, 二人大杯小杯轮换地喝着陈年佳酿, 手里 “三星照, 四喜财, 五魁首'地划着拳, 不亦乐乎。安置老友于宾馆 (客栈) 住下后, 武植带着醉意往家走.刚进家门便上吐下泻起来,日后几天病情非但不见好转,还有逐渐恶化的趋势, 于是他只能卧床休养,就在他 “一睁眼一闭眼之间, 半个月就过去了。

而那边一直在等老友消息的老乡, 眼看着自己等了这么长时间“酱油”,也没收到武植许诺的一官半职,便以为 “武大郎乃忘恩负义之辈”,一气之下离 “家” 出走了。

在路上, 他意外发掘出自己编撰故事的能力, 于是编写了许多谩骂. 讽刺武植的小故事, 歇后语, 其另类的思维和斐然的文采开创出一个崭新的文学派别:"诽滂派".

武友将这些精心编纂的诽谤资料,见村贴村,见店贴店,为城市(乡镇)制造丑陋的“牛皮癣”,给阳谷评选“全国卫生城市”拖了后腿.在其村村说唱, 乡乡张贴, 谣言惑众, 极尽对武植恶意中伤之能事的过程中,偶遇被武植治罪过的乡间恶少西门庆。

明朝最成功的谣言,800年都洗不清,至今还被拍成电影

众所周知西门庆的忽悠是出了名的,少至幼儿,长至老妪,没有他忽悠不了的人。于是二人“强强联合”,添油加醋,沿途传播了许多有关武植的粗俗之词,武清官的形象也因此毁于一旦了。

武友在散谣中, 也偶尔会忆起与武植的多年情谊来, 也曾想过停手止谣, 但每每这时, 西门庆都会“谆谆教诲” 他。 谁承想, 待他回到家中, 武植不仅早已派人送来了银两, 帮他修屋盖房, 置买良田。 武友这时才知晓武植绝非知恩不报, 而是不搞以权谋私那一套。

于是, 他开始疯似发的返回去撕自己贴的纸条, 但悔之晚矣, 它们就像泼出的水, 再也收不回来了。武植本人倒不计较,原谅了好朋友,却没想到谣言传播超出他想象。

之后的很多文人墨客也常因“无料可写”,而将“武清官不清”的谬论作为了素材,所谓以讹传讹,三人成虎。这小故事后来被明朝”小黄书“大才子兰陵笑笑生发现,这兰陵笑笑生头脑清奇,妙笔生辉,构思一番三下五除二写出当时的禁书《金瓶梅》,市面大受欢迎,但这么低俗的书怎么出的了台面,当时政府宣传部门就狠狠整治,可惜禁不住市民私底下熊熊八卦之心,斗转星移,几百年来每朝每代的政府都没办法禁的住。

明朝最成功的谣言,800年都洗不清,至今还被拍成电影

所以现在人们都以为高大英俊武植是个头矮小的侏儒, 知州家的千金潘金莲是个不检点的女人。无端端这样当了800年冤大头,武植脾气再好也有气啊。也许是当时就预计到今日的谣传,也许是穿越到现在发现情况不妙有穿越回去不求。武植给自己造了个墓碑。

1946年,武植的墓碑被发现,碑文清楚写着“武公讳植字田岭,童时谓大郎,暮年尊爱四老,公之夫人潘氏,名门淑媛。公先祖居晋阳郡,系殷武丁后裔,后徙清河县孔宋庄定居。公幼年殁父,与母相似,衣食难济。少时聪敏,崇文尚武,尤喜诗书;中年举进士,官拜七品,兴利除弊,清廉公明,乡民聚万民伞敬之。然悠悠岁月,历历沧桑,名节无端诋毁,古墓横遭毁劫,令良士贤妇饮恨九泉,痛惜武公,以示后人,是为铭记焉。”

所谓谣言猛于虎,杀人于无形。大家有没有被谣言中伤过的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