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赤壁之战中没有吹东风,曹操还会不会赢?

古今谭


关于东风对赤壁之战的影响,无非说孙刘联军借东南风大起的机会火攻曹军,使得曹军大败。于是有人反过来推断,没有东南风,拥有优势兵力的曹操不会输。最著名的当然是唐朝大诗人杜牧的诗: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但是,清代文人阮元反其意作诗:

千古大江流,想见周郎火。草草下江陵,匆匆让江左。纵使不东风,二乔亦岂锁?

大意是曹操出兵伐吴,本来就是草率的举动,就算没有周瑜的火攻,也不可能得手。

实际上,曹操赤壁出兵为何失败,原因在诸葛亮、周瑜战前决策庙算中,已经点出来了:

亮曰:“……曹操之众,远来疲弊,闻追豫州,轻骑一日一夜行三百馀里,此所谓‘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者也。故兵法忌之,曰‘必蹶上将军’。且北方之人,不习水战;又荆州之民附操者,偪兵势耳,非心服也。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与豫州协规同力,破操军必矣。操军破,必北还,如此则荆、吴之势强,鼎足之形成矣。成败之机,在於今日。”(《三国志.诸葛亮传》)瑜曰:“……今北土既未平安,加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操后患。且舍鞍马,仗舟楫,与吴越争衡,本非中国所长。又今盛寒,马无藁草,驱中国士众远涉江湖之间,不习水土,必生疾病。此数四者,用兵之患也,而操皆冒行之。将军禽操,宜在今日。”(三国志.周瑜转)

《三国演义》中基本上也保留了这两段说辞(稍微有些修改)。而这两段说辞出来的时候,火烧赤壁还一点影子都没有,更别提东南风了。可见,周瑜、诸葛亮两大高才的判断,都并不是以东南风为基础的。

曹操的大忌,一是远道而来,兵力疲惫;二是荆州的军民不服;三是后方不定;四是北方人不习水战;五是冬天粮草不足,六是北方人水土不服。这些条条都是致命伤,实际上已经把曹操的兵力优势给抵消了。这种格局下,可以说曹操要能赢才是需要运气,输了压根不奇怪。

以历史而论,周瑜的火攻只是最后给曹操来了会心一击,使得曹操彻底失望而走(姑且认为曹操说的“孤烧船自退”是在掩饰自己的失败)。但在放火之前,已经是“初一交战,曹操大败”。再让曹操多待几个月格局不会有什么改变。没有东南风,最多战船不被烧,但挡不住疫病,挡不住呕吐,挡不住饥寒交迫,挡不住后方动荡。这些才是促成曹操退兵的决定性因素。

以演义而论,出于戏剧化的目的,诸葛亮借东风的作用被夸大了。如果在曹军已经搭建连环舟以后(解决了曹军不习水战的最大短板),诸葛亮不借东风,那曹操确实可能杀过江来。然而,如果没有把握借东风,诸葛亮和庞统就不会献出连环计了。而没有连环计,凭借双方对峙前期的种种交战,曹操既杀了蔡瑁张允,又失去十多万支箭,还信了黄盖、甘宁、阚泽的诈降。这么里外里给渗透成沙子,就算不能一把火烧掉,孙刘联军也有的是法子玩死他。

所以,曹操兵败是大概率的事情,不刮东风情况可能会好点,但绝到不了“必胜”的程度。



巴山夜雨涮锅


大家好,我是以史为鉴。

赤壁之战诞生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民间故事,比如“舌战群儒”、“草船借箭”、“借东风”……可惜这些民间流传的故事一大半都是虚构的。正史上曹操无论是否有东风赤壁一战都是失败了,但败给了瘟疫、败给了战术、败给了水土不服……唯独没有败给东风。

一、瘟疫

曹操在赤壁之战前因为北方士兵不习水战,以及军队深受水土不服和瘟疫的困扰,曹军战斗力严重损耗。

据史书记载:“公至赤壁,与备战,不利。于是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军还。--《三国志》”

周瑜在战前做动员的时候也强调曹操北方人水土不服,加上赤壁之战发生在冬季,更是瘟疫高发期。

二、内患未平

首先、曹操虽然击败了袁绍父子,也战胜了北方游牧民族的骚扰,但是西北地区还有马超、韩遂等人时刻威胁曹操。

其次、曹操麾下水军大都是荆州降将,其忠诚度也存疑。

第三、众志成城

周瑜率领的孙刘联军在曹操大军压力之下众志成城,整个东吴和刘备势力合作无间。


第四、战术失误

曹操为了让北方士兵熟悉水战,就让船舶直接互相链接,虽然更平稳但不易移动的弱点也很明显。

这一弱点被周瑜和黄盖看破,于是黄盖假投降,带着小船,实施了火攻。


所以说在真正的三国历史上,曹操赤壁之战败于上面四个原因,唯独没有东方风的原因。

但是如果问的是三国演义之中赤壁之战的故事,那么要是没有了孔明借东风这场戏,如何凸显诸葛亮智慧如神似妖呢?必须是借东风才是赤壁之战的最大功臣啊。

我是以史为鉴,每天都有靠谱的历史故事,欢迎关注。


以史为鉴


首先,东风之说却是夸大,其实火烧的并不是赤壁,而是乌林,俩地隔江相望。曹军向南渡江攻向赤壁,第一仗就吃了亏,故退守乌林才有的黄盖放的那场大火。所以从一开始曹军就不沾光。

再说东风,据《中国造船史》一书分析,中国风帆技术出现在战国时期,而到汉代则已经很成熟了。其中以三国东吴万震所撰写的《南州异物志》中对帆船技术的记载最为宝贵(《太平御览·卷七七一》),这里面就详细记载了可利用侧向风力的用卢头木叶制成的帆,这种帆可以“其四帆不正前向”。因此,当时东吴水军战船装备有可利用侧风的帆是可以确定的。所以,黄盖的火攻船,并不是必须正好沿风向开进,而可以利用侧向风。退一步说,没有风力的作用,火攻的计划依然可以实施。黄盖完全可以把装满了干草的船,由南岸的上游之处,斜对着北岸的下游之处行驶,倚仗水力,而不是风力。



老白说历史123


即使没东风.曹操水军两将军已殺,要败也是早与迟的事,绝对没有赢字可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