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諸葛亮派魏延守街亭,頭次北伐會成功嗎?

渴望愛我


諸葛亮一生前後進行了五次北伐,其中最有機會消滅曹魏的就是第一次北伐。在第一次北伐的時候,曹魏方面並沒有準備,諸葛亮剛一出兵曹魏的三個郡就投降了。當時在涼州地區曹魏並沒有大將駐守,曹魏方面緊急派遣了張郃作為先鋒來和諸葛亮搶佔戰略要地街亭。諸葛亮得到了消息,派遣了自己的得意門生馬謖去防守街亭,但是馬謖沒有聽從諸葛亮的建議,最終導致了街亭失守。街亭失守之後,諸葛亮的大軍喪失了保障,只能徐徐退兵,第一次北伐也就這樣草草收場了。

在街亭需要大將的時候,蜀漢軍隊中最有資格擔當街亭的防禦任務的是魏延而不是馬謖。魏延是劉備時期提拔的大將,到了蜀漢北伐的時候更是成了諸葛亮手下頭號大將。如果諸葛亮當時派遣魏延去防守街亭,街亭失守的可能性應該不會太大。魏延曾經守衛漢中十幾年時間,在劉備剛剛攻佔漢中的時候,準備選取一個漢中的守將。漢中是蜀漢最重要的戰略要地(荊州地區另算),當時所有人都認為漢中的守將肯定是張飛,但是劉備破格提拔了魏延。魏延在接受任務的時候說:如果曹魏的大將帶兵來進攻漢中,我就替主公消滅他們。如果是曹操親自來的話,我就替主公守住漢中。從那時候開始,魏延就是一個獨當一面的大將。

魏延跟隨著劉備南征北戰多年,在益州之戰和漢中之戰中都有出場,後來在征討南中的時候也立功頗多,戰鬥經驗非常的豐富,在諸葛亮北伐的時候更是提出了子午谷奇謀。這麼來看,魏延是一個有勇有謀的大將,如果讓他對陣張郃,各方面都不會相差太大,他們兩個人在街亭的較量肯定是一場實力相當的對戰。不過即使魏延收得住街亭,第一次北伐成功的幾率也不大。

我們來看街亭之戰的同時曹魏的反應,魏明帝親自在長安坐鎮,曹真帶領大軍前來支援。曹魏在軍事上的部署已經完備,在實力上還要強過蜀漢。這時候的諸葛亮兵力有限,蜀漢人口不到一百萬,北伐兵力不過10萬,而曹魏僅僅張郃進攻街亭的部隊就有5萬人,曹真的大部隊和曹魏涼州軍團的兵力更多。這樣來看曹魏的軍隊最起碼在20萬以上,諸葛亮就算是守得住街亭,也要和曹魏進行正面交鋒。在後面的幾次北伐中也能看出來蜀漢存在很多問題,兵力不足和糧草不足都是限制蜀漢的大問題。

如果諸葛亮派遣魏延守衛街亭,魏延擊敗了張郃的話,那麼諸葛亮可以在天水等地建立基地和曹魏進行決戰,但是要面對人數更多的曹魏軍隊。即使這些還不是曹魏的全部軍隊,如果前線失利,曹魏的軍隊繼續增援的話起碼要比蜀漢多出來3倍以上。

綜上所述,在硬實力的巨大差距下,就算是諸葛亮把馬謖換成魏延,並且魏延取得了勝利,諸葛亮的頭次北伐也很難成功。


鄧海春


如果諸葛亮派魏延守街亭,頭次北伐會成功嗎?我的答案是:不會,因為魏延比馬謖還驕傲,或者說比馬謖更強悍。

諸葛亮第一次北伐“開門黑”,無論是看正史還是《三國演義》,都覺得諸葛亮讓馬謖去守街亭,都是一個重大失誤,他要是把魏延和馬謖的任務互換一下,即使不能擊退敵人,起碼也可以力保街亭不失,給蜀漢遠征軍留下戰略迴旋餘地。

但是我們不要忘了,魏延也是個冒失鬼,子午谷奇謀可不可行,諸葛亮應該比我們清楚。能提出子午谷奇謀,說明魏延也喜歡冒險,他曾對劉備誇下海口:“若曹操舉天下而來,請為大王拒之;偏將十萬之眾至,請為大王吞之。”進攻街亭的當然不是像演義小說那樣,是司馬父子親自上陣,而是魏延不大看得起的偏師之將(魏延說的偏將不是比雜號將軍還小的那個意思)張郃。

面對沒有十萬兵馬的張郃,魏延不拎著大刀主動出擊就算謙虛的了,當道下寨固守,不符合他的性格,跟馬謖一樣把隊伍拉上鼓山,準備一鼓作氣把張郃軍隊衝個七零八落,那才是魏延的“保守打法”。

其實諸葛亮最該使用的人是虎威將軍趙雲趙子龍,因為趙雲不僅一身是膽,而且還有個好習慣:喜歡當道下寨。僅僅是這個習慣,就可力保街亭不失。

無論正史還是演義,記載都一樣:從未有過帶兵經驗的參謀馬謖去鎮守戰略要地街亭,趙雲去箕谷充當疑兵。這個安排當然是一個昏招,一方面是趕鴨子上架,一方面是大材小用牛刀殺雞。

在漢中之戰中,趙雲當道下寨,先聲奪人嚇退曹操,然後亂箭齊發斬獲頗多,打下了“一身是膽”、“虎威將軍”的威名。正史中進攻街亭的是左將軍、鄚侯、特進(朝會時位僅次三公)、督諸軍的張郃張俊乂,虎威將軍趙雲不怵他但是也不會輕視他,獅子搏兔也全力以赴,老將趙雲當然懂得這個道理。這個張郃兩次被張飛擊敗,最慘的一次連戰馬都丟了,要不是有點登山技能,可能連命都丟了。而正史中趙雲救黃忠、擺“空營計”嚇退曹操的時候,張郃就在軍中,連挑戰趙雲的勇氣都沒有,只會跟著曹操一起逃命——如果知道守衛街亭的是趙雲,那麼張郃有沒有勇氣挑戰暫且不說,就是真的傾盡全力攻打,在穩重的老將趙雲面前,他也討不到便宜:趙雲可以連面都不露,就躲在營寨裡用弓弩招呼,張郃也只能徒喚奈何。

如果馬謖替換趙雲去當疑兵,也會當得很稱職:馬謖雖然沒有大智慧,但花花腸子卻不少,他會拿出文官特有的狡詐,大造聲勢,把自己少的可憐的人馬偽裝成一路大軍。在充當疑兵這個崗位上,我們不能不承認,趙雲是比不過馬謖的:讓久經沙場戰功卓著的虎威將軍在馬尾巴上綁樹枝嚇唬人,趙雲還真做不來。

讓趙雲和馬謖互換任務,只能是事後諸葛亮的一個美好的願望,當年的諸葛亮是萬萬不肯的,因為他想讓自己一手培養起來的學生兼嫡系心腹到戰場上歷練立功——只要當道下寨頂住敵人幾天就算大功一件,這種好事估計還輪不到趙雲頭上……


半壺老酒半支菸


根據《三國志》的記載,馬謖在街亭紮營並不是諸葛亮的主意,而是形勢所迫。當時張郃先鋒軍總計五萬之眾全部是騎兵,蜀軍主要是三萬步兵,而街亭就成了兩支部隊會面的地點。魏軍如此快的行動讓馬謖略有驚慌,於是他上山察看地形,這一看就看出問題了。蜀軍擅長在山林作戰,南山對於下口居高臨下,魏軍要是上山攻擊的話無疑是找死,於是馬謖和王平爭論之後還是選擇了山上紮營,但是它忽略了一個重要問題——水源。

那麼,如果魏延來防守的話,街亭會失守麼?首先我們假設兩軍對陣地點依然是街亭,按照諸葛亮的指示在五路總口下寨,但是看看關隴地圖就能知道,這個五路總口還是很平坦,利於魏軍作戰。那麼在本人看來有三個選擇。

一是仍然在馬謖(紅圈位置)選擇的地點扎營,結果就是水源被斷,軍心動搖,可能支持不了七天就會被張郃打敗。

二是在B處與魏軍先鋒軍展開野戰,希望在魏軍大部隊到來之前打敗魏軍的五萬先鋒軍,但是在本人看來張郃與魏延基本上同一級別的將軍,這裡主要就看士兵的素質了,但是之前說了,蜀軍是三萬步兵、魏則是五萬騎兵,如果在此處展開對戰,魏可以分出一部分騎兵抄魏延的後路,魏延還是有可能會被擊敗。

三是魏延聽從王平的建議在淺黃色的路口紮營,利用地形與魏軍相持,但是司馬懿的大部隊會在三日內與張郃會面,那時是三萬蜀軍與二十萬魏軍對陣,那時蜀軍還是會被打敗,除非諸葛亮在十天之內平定雍涼,帶著蜀軍主力與魏延會合對抗司馬懿。

所以如果是魏延守街亭的話,最好的結果就是在淺黃色的地點扎營與魏軍且戰且退,能拖一點時間是一點時間。





拉普拉塔大力神


諸葛亮幾乎都要成功的一次北伐,就是第一次北伐,但是卻以街亭的失敗為轉折點,首次北伐功虧一簣,最後不得已才是使用了空城計忽悠走了司馬懿,各路兵馬退回漢中,首次北伐以失敗而告終。

街亭的失守很多人都歸咎於馬謖的大意和自負,既沒有聽從諸葛亮的作戰部署,也沒有聽從副將王平的建議,把自己的兩萬軍隊駐紮在山上這塊死地,最終被司馬懿大軍包圍並且慘敗。直接導致諸葛亮在街亭戰區的作戰部署的全線崩潰,王平率領的五千兵馬被張郃死死咬住,駐紮在列柳城的高翔因為要救馬謖而丟失了列柳城,後翼的魏延也受到馬謖失敗的牽連。諸葛亮因為街亭很快的失守而猝不及防,馬上調回所有的軍隊,並且安排西縣的的糧草馬上運回漢中。

現在又很多人提出了這個問題,如果當時諸葛亮安排的是魏延守街亭,是不是比馬謖更適合。如果魏延守街亭,諸葛亮的首次北伐是否就能成功了呢?筆者認為,街亭這個地方,如果諸葛亮派給魏延的也是兩萬五千兵馬和副將王平,魏延同樣是守不住街亭這個地方。而且北伐在一開始是很順利的,諸葛亮對付夏侯楙就像對付小孩一樣的,在加上上庸的孟達反水,東西夾擊,北伐是幾乎就要成功的了。但是司馬懿出山之後,北伐就沒有了成功的可能了,後來的數次北伐也印證了這一點。

為什麼即使諸葛亮派魏延鎮守街亭,北伐依然成功不了呢?筆者的論證觀點一直都是大膽的假設,謹慎的求證,所以就從以下幾點一一為大家剖析一下這個假設的問題:

第一、街亭在當時的戰略位置和戰略意義

街亭這個地方,是諸葛亮北伐路線當中的一個重要的地方,街亭的北方是安定郡,西南部是天水郡和南安郡,這三個郡是諸葛亮進軍關中地區的橋頭堡,所以街亭這個地方是尤為重要的。對於諸葛亮來說控制住了街亭,就控制住了隴右三郡,控制住了隴右三郡,就有進軍關中的底牌。這一點諸葛亮是很清楚的,當然了司馬懿也是很清楚的,司馬懿在平定了孟達之後,回到關中之後的第一件事就是劍指街亭,諸葛亮也在同時派出馬謖王平帶領兵馬來到街亭對抗司馬懿大軍。

第二、諸葛亮的戰略佈局和司馬懿的有何不同之處

兩人的戰略佈局都是攻守兼備不相伯仲,只是重點不同。諸葛亮的戰略重心並不是在街亭,街亭只是他整個戰略部署中的一個輔助點,另一個輔助點是令趙雲鄧芝兵出箕谷為疑兵,重點是用姜維為先鋒出斜谷取郿城,郿城如果能夠攻下了,長安就是囊中之物,平定關中地區是唾手可得,街亭的意義是作為退路來安排的。司馬懿的安排是令大都督曹真守郿城,並且讓曹真不要出戰選擇固守,令孫禮、辛毗兩人守住箕谷口,自己率領大軍命張郃為先鋒,直接去了街亭。

對於街亭司馬懿是志在必得,他認為只要拿下了街亭就能掐斷蜀軍的命脈,從而迫使諸葛亮撤軍而達到防禦的作戰意圖。諸葛亮已經知道司馬懿對於街亭是志在必得,他認為與其揚湯止沸不如釜底抽薪,安排一個人在街亭牽制住司馬懿主力,帶大軍抄魏軍後路,迫使司馬懿回援減輕街亭壓力,在有時間差的情況下在關中立足,可以在關中之地和司馬懿對決。

第三、魏延是否比馬謖更適合守衛街亭

魏延肯定比馬謖更適合守衛街亭,諸葛亮只是偏愛馬謖忌憚魏延,劉備在永安託孤之時,提到過馬謖言過其實,而並未提及魏延一點。實際情況是馬謖作為諸葛亮的助理,是做的非常好,幫助諸葛亮出謀劃策就不再一一列舉了,而魏延是兩次反主,雖然都是為了劉備而做的,卻讓諸葛亮心生厭惡。魏延能有位居五虎將,也是有一定能力的,在北伐中能提出子午谷奇謀,也是將才的體現,但是諸葛亮第一謹慎第二忌憚魏延並未採用。司馬懿就說如果蜀軍從子午谷進兵,早就成功了,能和司馬懿想到一起的魏延,難道不比馬謖更強嗎?

第四、魏延守是否能否守住街亭,達到諸葛亮的作戰意圖

答案是魏延守不住街亭,是否能達到諸葛亮的作戰意圖就要看司馬懿的心情了。首先我們知道的是諸葛亮撥付守衛街亭的是兩萬五千兵馬,帶上列柳城高翔的一萬兵馬總共才三四萬兵馬,而司馬懿率領的兵馬帶上張郃的先鋒部隊都達到了二十萬。兩方的實力比拼的話,魏軍屬於碾壓態勢。魏延是非常聽從諸葛亮的,他也很崇拜諸葛亮,只是得不到諸葛亮的喜愛,如果諸葛亮交給他守街亭,他一定會好好聽從諸葛亮的作戰部署來獲取諸葛亮的歡心。

那麼問題來了,就是魏延帶著相對少數的兵力在當道下寨,抵擋司馬懿大軍的可能性不高。馬謖帶領部隊在山上紮營,面臨的是魏軍的全面包圍,連下山取水都成了困難的一件事,才導致了快速的失敗。假設魏延在當道紮營,肯定不會有馬謖那樣的慘敗而是能夠拖住司馬懿,為諸葛亮的整體計劃贏得時間,但是司馬懿肯定要想方設法的快速拔掉魏延這顆釘子,因為在街亭魏軍的實力處於優勢,司馬懿的戰略意圖就是拿下街亭得到主動權。最終的結論就是魏延守街亭,也是守不住的,哪怕是用這兩萬五千兵馬和司馬懿死磕,只要司馬懿得知了諸葛亮攻打郿城,肯定會加速對於街亭的進攻態勢。

第五、街亭是否就真的是諸葛亮首次北伐失敗的轉折點

隨著《三國演義》這個名著的深入人心,很多人都把第一次北伐的失敗歸咎於馬謖失街亭,其實不然。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沒有成功,包括之後的也都都沒有成功,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諸葛亮遇到了對手司馬懿。我們可以回想一下,諸葛亮從出山到北伐歷經多次戰役,從未有過被動局面,直到司馬懿的出現才使得諸葛亮開始有了被動態勢。諸葛亮可以像玩弄小孩一樣玩弄夏侯楙,兩軍對陣罵死王朗,上庸孟達又打算反水策應北伐,初期的諸葛亮又收服姜維,可以說是順風順水。如果曹睿不復用司馬懿,北伐的成功就能實現,但是司馬懿一出山,首先滅了孟達讓北伐失去了右翼,劍指街亭讓北伐失去了左翼。就哪怕姜維過斜谷取下郿城也是孤軍深入,北伐成功的希望太渺茫了。<strong>

綜上所述:諸葛裡哪怕就是派魏延守街亭,一樣的會守不住,因為街亭不是諸葛亮戰略意圖的重點,而是司馬懿戰略意圖的重點就在街亭,兩人都在用釜底抽薪之計。諸葛亮北伐的成功與否,街亭的得失並不是重點了,重點是司馬懿來了,諸葛亮進攻司和馬懿防守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兩人展開智謀博弈形成拉鋸態勢,諸葛亮進不去關中司馬懿也得不了漢中,北伐的腳步只能在司馬懿的面前戛然而止了。以上觀點純屬個人愚論,不正之處歡迎評論斧正,你的關注是我最大的動力,謝謝。


蔡公子講歷史


無論派誰去,都不會成功的。

頭次北伐的目的是郿城,而郿城是長安城的西大門。諸葛亮原計劃以趙雲、鄧芝為疑兵吸引曹真主力,自己率兵出祁山,佔據隴西諸郡。依次為後方軍需供應,再取郿城。

事情一開始進行的很順利,兵出祁山,不費吹灰之力,天水、南安、安定三郡被攻下。只剩上邽等部分城池,於是諸葛亮派馬謖為先鋒駐守街亭。街亭是隴山的一出險要之處,是隴西進入隴右的咽喉之地,守住此處,魏國援軍便不能進入隴西諸郡,這樣他就可以攻取剩餘城池,完全消化隴西。

為了慎重起見,他派王平為馬謖副將一起鎮守,又派高翔鎮守柳城,魏延守街亭之後陽平關。三路軍馬互為援助,以確保萬無一失。

魏國當然不傻,如此重要之地,豈可拱手讓人?於是乎,曹叡親征;司馬懿帶著兩個兒子和少數兵馬星夜兼程,擒殺孟達;張郃率五萬精銳騎兵火速支援。

張郃與司馬懿在街亭會合,發現只有王平帶一千人馬守在道路中間,而馬謖率兵屯與道路兩側的山上。司馬懿張郃大喜,立即將王平擊垮,又將馬謖圍困直到潰散。魏延、高翔來支援都被打敗,魏軍大獲全勝,佔領街亭。這等於是守住了自家西大門。

諸葛亮一看,完了。對手搶先佔據街亭,而且是五萬,精銳鐵騎,後面還有曹叡坐鎮。萬一人家抄子午谷、斜谷攻入漢中,豈不慘了。隴西諸郡一看援軍到了,肯定有反叛的,怎麼辦?再三衡量後,諸葛亮撤軍。第一次北伐失敗。

現在想想,換誰都無法守住街亭。街亭對於雙方來說太重要了。誰都丟不起。即使諸葛亮親率大軍鎮守,風險依然很大。街亭在隴西和隴右之間,剛歸附的部分城池和未歸附的城池合起夥來從後面攻擊,前面是張郃司馬懿,豈不是兩面受敵,而且敵方兵力遠超己方,到時也是註定一敗。





書痴行者


回到建興六年(公元228年)!挨個數數看就知道了!

建興六年諸葛亮一伐!諸葛亮自領一軍,趙雲、鄧芝領一軍!

趙雲傳:五年,諸葛亮駐漢中。明年,亮出軍,揚聲由斜谷道,曹真遣大眾當之。亮令雲與鄧芝往拒,而身攻祁山。

趙雲作為偏軍主將,擔負誘敵任務,故不在守街亭之列!鄧芝為副將,也不在守街亭之列!

諸葛亮本軍帶的將領可能包括:魏延、馬謖、楊儀、高翔、霍弋、向朗、來敏、王平、吳懿、李盛、黃襲等

其中三國志明確記載出現在諸葛亮軍中,參與第一次北伐的有:

魏延:五年,請諸葛亮駐漢中,更以延為督前部,領丞相司馬、涼州剌史。

馬謖:建興六年,亮出軍向祁山,時有宿將魏延、吳壹等,論者皆言以為宜令為先鋒,而亮違眾拔謖。

高翔:太和二年,蜀相諸葛亮出祁山,遣將軍馬謖至街亭,高詳屯列柳城。

楊儀:五年。隨亮漢中。

王平:建興六年,屬參軍馬謖先鋒。

吳懿:亮不用舊將魏延、吳懿等為先鋒。(資治通鑑記載)

有可能在軍中的有:

向朗:五年,隨亮漢中。朗素與馬謖善,謖逃亡,朗知情不舉,亮恨之,免官還成都。

來敏:後主踐阼,為虎賁中郎將。丞相亮住漢中,請為軍祭酒、輔軍將軍,坐事去職。

李盛、黃襲:亮既誅馬謖及將軍李盛,奪將軍黃襲等兵。(資治通鑑記載)

諸葛亮一伐選擇的戰略是:六年春,揚聲由斜谷道取眉,使趙雲、鄧芝為疑軍,據箕谷,魏大將軍曹真舉眾拒之。亮身率諸軍攻祁山,戎陳整齊,賞罰肅而號令長明,南安、天水、永安三郡叛魏應亮,關中響震。

劃重點:亮身率諸軍攻祁山!諸葛亮是不可能自己帶兵去攻城,此時參與諸葛亮一伐的將領,隸屬諸葛亮本軍的魏延、吳懿,應是主攻!這兩人實際是無法分身去守街亭的!並非是資治通鑑裡說的“亮不用舊將魏延、吳懿等為先鋒”!

而投降的三郡,此時正需要諸葛亮去消化,諸葛亮計劃中去消化叛亂三郡的,應該就是本部裡的這些舊將!魏延和吳懿,是不可能放著三郡不去接收,轉頭去守街亭!

而在兩年後的偏師入羌戰役可以看出,諸葛亮往往喜歡把魏延+吳懿捆綁使用!效果也奇佳!

魏延傳:八年,使延西入羌中,魏後將軍費瑤、雍州剌史郭淮與延戰於陽溪,延大破淮等。

吳懿傳:建興八年,與魏延入南安界,破魏將費瑤。

所以這兩人作為諸葛亮諸軍裡的主力攻堅型人才,派兩人中的任何一人去守街亭都不在諸葛亮的考慮中!

楊儀、向朗、來敏皆為文臣謀士,也不在領兵選擇之中,所以實際上諸葛亮選擇街亭守將的範圍,是極其有限和無奈的!此時守將的人選,只有不知名的小將(可能就是李盛、黃襲等人)!而王平在一伐期間確實不在主將之列!

因為王平在諸葛亮北伐之前,毫無戰績!存在感太低!而馬謖存在感太高!

王平傳:從曹公徵漢中,因降先主,拜牙門將、裨將軍!

劃重點:因降先主,拜牙門將、裨將軍!王平是降將,官職為裨將軍,裨將軍就是副將!也就是說劉備時代,劉備對王平的定位就是副將,是主將以下的雜號將軍!

在舊將無法分身,小將不堪大用的情況下,諸葛亮只會遵照之前的印象來用人!這也是為什麼最後馬謖能被派往街亭的原因!

首先馬謖資歷老,屬於蜀漢第一代創業成員:以荊州從事隨先主入蜀,除綿竹成都令,越希太守。第二,馬謖有才:才器過人,好論軍計,丞相諸葛亮深加器異、以謖為參軍,每引見談論,自晝達夜。

第三,馬謖為諸葛亮獻計平南中:漢諸葛亮率眾討雍闓等,參軍馬謖送之數十里。亮曰:“雖共謀之歷年,今可更惠良規。”謖曰:“南中恃其險遠,不服久矣。雖今日破之,明日復反耳。今公方傾國北伐以事強賊,彼知官勢內虛,其叛亦速。若殄盡遺類以除後患,既非仁者之情,且又不可倉卒也。夫用兵之道,攻心為上,攻城為下,心戰為上,兵戰為下,願公服其心而已。”亮納其言。

王平在街亭之戰的表現為他贏得:平特見崇顯,加拜參軍,統五部兼當營事,進位討寇將軍,封亭侯。

而在街亭之前,確是馬謖壓了王平一頭!所以,如果諸葛亮不派馬謖去守街亭,那他可能就要派李盛、黃襲等這些不堪大用的人去,以諸葛亮的性格是斷然不可能的,拋開後續街亭之戰的上帝視角,諸葛亮在此時魏延等人不便分身,趙雲牽扯曹真、不知王平能力幾何,信任馬謖才幹的情況下,似乎馬謖才是那個最該被派去街亭的人!

用馬謖固然有諸葛亮自己不聽劉備之言、識人不明的錯誤,但更主要的是此時諸葛亮身邊無人可用!而馬謖的速敗........只能說諸葛亮唯一的一次“弄險”!就應驗了劉備那句對馬謖的評語!奈何??

拋開馬後炮的角度,在街亭之戰前,一個是每引見談論,自晝達夜的參軍馬謖,一個是然性狹侵疑,為人自輕的降將裨將軍!你說讓你選,你派誰??

另外王平的出身性格可能也是初期沒引起諸葛亮重視的重要原因!

平生長戎旅,手不能書,其所識不過十字!

遵履法度,言不戲諺,從朝至夕,端坐徹日,懷無武將之體,然性狹侵疑,為人自輕,以此為損焉!

簡單來說就是一個不會寫字,老實坐在那裡,沒有表現出武將氣魄,然後總是看低自己的這麼一個人!王平的性格造成的就是“以此為損焉”!奈何?

馬謖則是才器過人,好論軍計!有時候有才還是要表現出來啊!日後王平取得成就,別說守一個街亭,漢中不也是守得穩穩當當,還真完成了魏延沒完成的口炮“偏將十萬之眾至,請為大王吞之”!

綜上,如果諸葛亮不用馬謖守街亭,他無人可用!蜀漢一伐期間看似有很多將領可選,實則選擇的餘地幾乎沒有!如果真硬要選一個人!廖化似乎最合適!不論資歷、能力、同僚關係!廖化如果出現在一伐的戰場,都應該是守街亭的最佳人選!

但在諸葛亮一伐期間,我比較好奇的是廖化此時在何處!

廖化傳:先主薨,為丞相參軍!既然是丞相參軍,應該也是跟隨諸葛亮一伐,但一伐之中,毫無廖化蹤跡!直到延熙九年(公元238年)!廖化才出現在前線!這十年中......不知廖化經歷如何!

經過知友的提示,廖化傳裡說過廖化督廣武,後為陰平太守這一點!參照諸葛亮一伐期間在南中和永安的安排!廖化此時應該是被諸葛亮安排在陰平!戍守成都門戶!所以廖化就沒機會參加一伐了!又參考馬忠後來在南中穩定的情況下被抽調跟著諸葛亮四伐這種情況!廖化此時的走不開!應該是蜀漢找不出第二個人適合陰平郡太守這個任職了!

那在一伐的時候,廖化的作用應該是和永安的李嚴一樣!被諸葛亮放在穩定國內局勢和防備外敵突襲、避免後顧之憂的地位上!廖化的能力和地位顯而易見!如果他能跟著一伐!那街亭守將很大可能是落在他的肩上!

另外還有一個將領也非常可惜,就是張嶷!以張嶷的能力他本可以隨軍北伐!可惜一場大病,病了數年!錯過了諸葛亮一伐!之後隸屬馬忠,投入到和南方少數民族的交流與發展中去了!最後也是在北方臨陣隕身,然其所殺傷亦過倍!

如果廖化和張嶷兩者有其一在!也許一伐和馬謖的結果,都可能會有不同的變化


青史煮成灰


諸葛亮派魏延去守街亭,街亭自然是不會丟的,因為魏延這個人比那個“紙上談兵”的馬謖那是強太多了。魏延這個人一直跟隨劉備征戰沙場,身經百戰、作戰經驗極其豐富。馬謖雖然長伴諸葛亮左右,不過馬謖在諸葛亮身邊的主要角色是“參謀”,實戰經驗自然比不過魏延,而魏延這個人還曾被劉備委以重任鎮守漢中,並且多年來都沒有失手,所以守住街亭對魏延來說沒有什麼難度。



其實在諸葛亮的計劃中,街亭只是很小的一部分,只要按照他的計劃基本不會有問題。所以安排馬謖前去,並對馬謖囑託一定按照他的計劃行事。

那麼為什麼第一次北伐,諸葛亮沒排魏延去鎮守街亭呢?那個事前、關羽、張飛、黃忠等大將相繼離世,蜀國人才稀缺。當時諸葛亮的計劃中,需要派一支厲害的軍隊去騷擾祁山、同時需要另一支部隊去打下天水和安定。所以諸葛亮安排趙雲鶴魏延分別執行第一項和第二項任務。這兩項任務隊北伐能否成功是非常重要的,魏延自然不可能去守街亭,馬謖也不可能去打天水(沒那經驗)。所以在人才稀缺的時候,諸葛亮只能這樣安排了。

所以說,就算魏延守住的街亭,第一次北伐也是不會成功的。原創不易,歡迎大家留言、點贊、轉評。


蘇墨子柒


我的粉絲少的可憐,剛玩不久,慢慢來吧!用十年時間,爭取漲一千粉。諸葛亮要馬謖守街亭是何用意?街亭也稱街泉亭,今在甘肅莊浪東南,隴山山口之處。隴山就是六盤山,這地形是南北走向的山體將關中平原與天水盆地各分東西,街亭也是從隴右進入關中的要害之處,失去街亭就意味著阻斷了蜀漢通向關中之路,馬謖的兵馬有限,去了街亭擺在他面前的是他如何去守?馬謖難道不知水源的重要性嗎?肯定是知道的,他接到的任務主要是守,街亭在當時有沒有防禦工事,到底是什麼樣的?這個我們無從考證,就算沒有,馬謖不會建設嗎?這正是問題所在,要知道建營寨需要的材料多,費人費力,敵人會不會給你鞏固的時間,這些都有未知數。馬謖賭不起,上山是當時最好的選擇,要知道馬謖的任務只要守到諸葛亮全軍斷隴就可以了,這任務就完成了。可他萬萬沒想到曹魏大將張頜來得這麼快,別說馬謖就是諸葛亮也想不到,要知道曹魏遠道奔襲能力要遠比蜀漢快的多,戰爭是什麼?誰掌握了時間,誰就贏得了戰場的主動權。請參考(司馬懿破孟達)。而諸葛亮犯了一個最大錯誤,進隴右奪取天水安定等後,不直接東進攻擊廣魏郡,進而控制隴山大震關斷隴通道,而跑去打什麼隴西郡,打西縣浪費時間,中間這麼長時間沒把握住,打了一輪打不下才想到去斷隴,這個時侯曹魏張頜大軍都越過隴山到街亭了,如果諸葛亮斷了隴之後,張頜只能退兵。如果換了魏延又能如何以少眾寡,所以,街亭丟失最大的責任人是諸葛亮,這個毋庸置疑。


歷史怪獸小火龍


三國時期的街亭在現今在什麼地方?街亭位於秦安縣城東北40km的龍城鎮,地域開闊,是關隴大地的咽喉之地,戰略地位十分重要,成為歷來兵家必爭之地。蜀魏街亭之戰就發生在這裡。

個人認為諸葛亮不論派誰去,結果都是一樣的。諸葛亮為什麼要北伐?因為連他自己也知道蜀國經濟貧困,人口不多,雖然巴蜀有天險也不能夠長治久安。

其實,重點並不在街亭守不守得住的問題上,而是無論如何都無法動搖魏國的根本。因為自從郭嘉幫曹操打下了官渡和白狼山之後,魏國的基業基本已經立於不敗之地。這也是為什麼周瑜急著要殺曹操的原因,因為他知道魏國只有從內部才能瓦解。所以就算蜀漢守住了街亭,只要司馬懿固守,那麼,北伐依然不會成功。


日青繁花


不會!《孫子兵法》說“將能而君不御者勝”,

諸葛亮對魏延的不信任,勢必會影響到整個打仗的節奏。

放現在還好,你領導不信任你,事事要你請示彙報,你可以打電話發微信啥的,古時候必須派快馬彙報,這就很要命了。

反觀曹操那邊,主力基本上是本家兄弟……

所以說換成魏延也贏不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