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无根基的汉宣帝刘病已是如何铲除把持朝政的霍光家族势力?

GBPSC


汉宣帝刘询,原名刘病已,字次卿,西汉王朝第十位皇帝,汉武帝刘彻曾孙,戾太子刘据之孙,史皇孙刘进之子,是一个命途多舛的皇帝。



刘病已虽为皇室血脉,却因汉武帝晚年听信谗言,造成了巫蛊之祸,尚在襁褓的他不幸被关进了郡邸狱,后虽出狱被收养,但年少的他却喜欢游嘻于闹市,所以年少大部分时间都在在民间度过。

也正是这样,他对民间疾苦有深切的体会,同时也学会了探查吏治得失,辨别闾里奸邪,这对他以后坐上皇位施政有很大的帮助,也为他后来深化改革埋下了伏笔,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

而霍光是皇帝的辅佐大臣,是霍去病同父异母的弟弟,深得汉武帝信任,汉武帝死后成为显赫一时的权臣。在汉昭帝死后,他曾以淫乱无道的理由上报上官太后废立了当了二十七日皇帝的刘贺,他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废掉皇帝的大臣。废帝后,他从民间迎立汉武帝曾孙刘病已继承帝位,史称汉宣帝。

汉宣帝即位初,霍光表示归政于帝,但汉宣帝没有接受,对于朝廷事务的决策仍先经过霍光过问再禀报皇帝。霍光每次上朝觐见,宣帝收敛面容,以礼相待,可见刘询对霍光还是表现的非常尊重。当然这也是深知其势大,选择了隐忍。


汉宣帝刘询为帝第六年,霍光去世 ,宣帝厚葬霍光,与汉武帝一起葬于茂陵,规模宏大。另外,汉宣帝还给霍光上了一个无比荣耀的谥号“宣成”。

安葬完霍光后,宣帝刘询则开始布局,着手收回权力。他一方面提拔重用忠于自己的大臣,把禁卫军、兵权委任给心腹之人,另一方面对霍家之人明升暗降,架空他们,让自己慢慢掌握了实际权力。

对于宣帝刘询铲除霍光家族,其实这也是霍光后人自食恶果。他们在主心骨霍光死后非但不收敛一二,反而愈加嚣张跋扈,无法无天,激起民怨。


同时霍光之妻霍显毒杀前皇后、意图谋害太子的事情败露,霍家对刘询夺权有所不满,又怕皇帝对其下手,甚至计划谋反废黜刘询,另立皇帝,谁想事情泄露,还未起兵就被抓了。

公元前66年,霍家除女婿告发有奖免于一死外,其余众人皆自杀或被杀,皇后霍成君也被废,十二年后自杀,长安城中有数千家人家被牵连族灭,霍光家族可谓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刘询在霍光的威势下做了六年有名无实的傀儡皇帝,一直隐忍,步步为营,对自己的爱妻许平君被霍光之妻霍显害死也隐忍在心。

他暗中积蓄力量,培植心腹、就是在等霍光死后的一天,可以用周密的计划,以明升暗降、分化瓦解的方式,慢慢的削去由霍氏一族所把持的兵权。事实证明这位有情有义的平民皇帝,同时也是位深具城府与谋略,精通权术的贤君。

而铲除霍光家族后,汉宣帝刘询便坐稳了皇帝宝座,开始施布仁政,励精图治,选贤任能,其一创举就是全国各地设立粮仓,以此平仰粮价,照福人民,其在位期间,后史称“孝宣之治”,又称“孝宣中兴”。


夏目历史君


权力家族——西汉霍氏是如何被铲除的?

他们来自婢女、奴仆的乱伦产物和私生子【见下图】。他们权倾朝野60年,玩弄皇权于掌股中20年!他们功盖萧何、韩信、张良!

一个月之内立刘贺为帝,又废掉刘贺再生刘询(刘病已)为帝,霍光的所作为是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人和事!刘贺被废后,霍光立刘询为帝,就是汉宣帝。当时宣帝已18岁,霍光假意归政于宣帝,鉴于刘贺事件,宣帝不但不接受,而且还明文规定,朝中奏折必须全权由霍光处理,再报知皇帝。甚至每天对霍光的礼数都非常周到。

就这样,霍光的儿子、孙子、侄子、女婿,把汉朝的军队、政务甚至后禁军都掌控,形成了盘根错节,上下复盖的庞大的关系网。天下最尊贵的男人和女人,都是姓霍。

为了铲除霍氏家族,汉宣帝先给自己继位合法化。曾祖父汉武帝错杀自己一家,四年后方知错,也没公开为卫太子(刘据)平反,因此宣帝对武帝很是怨恨。自己帝位也是缘于武帝的曾孙血统,为证明自己的帝位合法化,又要维护武帝的权威,宣帝下诏褒扬武帝功绩,要求群臣拟定和武帝功绩相称的宗庙音乐。而忠臣夏候胜提出武帝造成人民生活流离失错等因,不应为武帝庙配乐。宣帝要求经学大师黄霸弹骇夏候胜,黄也认为武帝过大于功不肯。

于是宣帝以贬低武帝和包庇罪,下令把黄、夏两人禁于狱中,四年后大赦释放,把夏候胜升为太子大傅,黄霸位拜丞相。

接着立皇后。汉宣帝在民间就已和许广汉之女许平君结婚,霍光把自己女儿许给宣帝,总想宣帝立他女儿为后。汉宣帝要派人到民间说寻找一把宝剑,有人猜出宣帝是怀旧,于是拥帝立许平君为皇后,封许广年为昌成君,比列候只低一级。霍光认为许受过宫刑,很不高兴。宣帝在位第三年,许后又怀孕,霍光夫人显氏知道后,指使人毒死皇后。宣帝多次追查无果,只好暗忍悲伤。

公元前68年,霍光大病,宣帝经常亲自探望。不久霍光病死,先帝特批陪葬汉武帝茂陵,恩易璧珠玑,玉衣,梓木棺,东园温明,黄肠题凑各一具。守陵人三百户,墓葬规格为最高诸候级别。

然而,霍氏家族悲剧刚刚开始。显夫人触摸道德底线,擅自大大扩大霍光陵地,大建豪宅。又和府中奴婢总管冯子都通奸,伙同随从昼夜出入太皇太后长信宫。知道宣帝要立许后所生儿子刘奭为太子,显夫人大骂这是民女所生,想让自己女儿毒死太子,幸好每次吃东西都由保母先尝。

霍光儿子霍禹,霍去病孙子霍云、霍山,虽封将军,却不遵守朝庭法度,大修豪宅,在皇家林苑打猎,上朝称病请假。宣帝认为霍家人尊盛日久,内不能善!后来知道是显夫人毒死许夫人,先将霍山,霍禹明升暗降,剥夺其兵权。下诏以后不管是百官还是百姓,上书不需经过尚书,大臣要拜见皇帝,也不需要尚书安排。

通过广开言路,剥开霍家权力。以前都是霍家人担任领尚书事,皇帝的言行都在他们掌握中,霍光死后宁由霍山掌控。现诏书一下,等于甩开霍家,任何人和事都得已报告皇帝,因而霍家种种罪行被曝光。

霍禹、霍山商谅不甘心束手被擒,准备起兵谋反,想立禹为帝。还没来得及做,被准备充分的宣帝发觉,先将云改为玄菟郡太守,禹的亲信任宣改任代郡太守,分散调离京城。霍山又因泄露皇帝机密被捕,显夫人向朝庭献出一座大豪宅和千匹马想保释,汉宣帝不准。

不久,霍云、霍山自杀,霍禹被腰斩,显夫人和霍光女婿被处死,霍后被废12年后自杀。树大根深的霍家累连千家!霍、卫两家除霍光的外孙女上官太皇太后得善终外,全部烟飞灰灭!







随波逐流之以史相随


汉昭帝元平元年,也就是公元前74年四月十七日,汉昭帝刘弗陵驾崩了,死时并无子嗣,大将军霍光乃力排众议,拥立汉昭帝之侄、昌邑王刘贺为帝,不料这刘贺是个不懂事的白眼狼,不仅不尊礼法、放肆无度,而且一上台就妄图抢班夺权,想架空霍光这些老臣而换上自己人,霍光一怒之下居然把刘贺给废了。

图:电视剧《云中歌》刘贺剧照

经此闹剧,霍光虽然权威更盛,但也不免大失颜面。所以接下来,霍光再不敢慌忙决策了,他决定先让太后暂且省政,然后详细考察,认真筛选,非得在刘氏宗族中找个又好又听话的新皇帝不可!

然而,霍光看遍这天下的宗室诸侯、武帝儿孙,各个都觉得不甚满意,不是太傻太笨,就是太凶太浪,翻来覆去一个合心意的人都没有。就在这时,一个流落民间的武帝曾孙进入了霍光的视线之内。这位皇曾孙就是当年巫蛊之祸太子府中唯一的幸存者,刘据之孙刘病已(后为方便百姓避讳,而改名为刘询)。

图:电视剧《云中歌》刘病已剧照

当年,刘据被他老爸汉武帝刘彻满门诛灭,幸而刘病已被当时的监狱长丙吉冒死保全下来,一路照顾他在囚牢之中长大,直到昭帝即位后才在宗正府备案,上了宗室户籍,被收养在掖庭(皇宫服务人员如宫女、宦官的聚居社区)之中,但仍不为大众所知,因而一直没有官职,也没有爵位,每日混迹于市井闾巷之中,成了一个小有名气的游侠。直到刘贺被废,已官任光禄大夫(秩比二千石,掌顾问应对)的丙吉才找准机会向霍光推荐了刘病已,说这位小伙子年已十八,通经术,有美材,是个好孩子,知道敬老尊贤,知道感恩戴德,总之比那个破刘贺有素质多了,更重要的是他无根基、无帮派,外戚之中也都是没落士人,不足为虑。霍光听罢,感觉还行,表示可以考虑考虑。

可没想到霍光在朝会上一提出来,大家就立刻举手通过了。原来,戾太子刘据虽早已被诬陷惨死,但仍然为孙子刘病已留下了巨大的政治遗产。刘据毕竟当了三十年太子,汉武帝晚年又喜欢到处巡游,每每出宫便将诸事交付给刘据,刘据性情宽厚,又喜欢招客养士,他经常将一些他认为处罚过重的事进行平反,也经常提拔一些民间的贤能异士,因而在朝野拥有了巨大的政治威望,同时也积累了大批的政治拥趸。这些个太子党虽在巫蛊之祸中被杀了数万,但仍留下了很大的一股隐形力量活跃在当时的汉朝政坛上,这些人以及大量对巫蛊之祸中冤死的刘据怀抱同情的正义人士,关键时刻都投了刘病已一票,于是这事儿就成了!


是年七月二十五日,刘病已入宫,群臣上奏太后,拥立病已为大汉新君,是为汉宣帝。从囚犯到天子,汉宣帝就此成为了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在封建王朝中间阶段冒出来的平民皇帝。

至此,这场关于皇位归属的闹剧兼悲喜剧终于尘埃落定。不久,新皇下诏,大赦天下,并对那些有定策拥立之功的大臣进行褒奖,无侯的封侯,有侯的加封,一口气竟封赏了二十三人之多,而霍光更是夸张,竟加封七千户,合前共计两万户,为西汉朝侯爵封邑之最。同时还赏赐了他黄金七千斤,钱六千万,奴婢170人,马两千匹,简直是威加海内、富可敌国。

很想让你这位汉宣帝刘询即位后只是个傀儡,大汉王朝真正的话事人是大将军霍光,霍光借口自己熟悉朝政,一直把持着大权,结果刘询都24岁了还不能亲政,只能一忍再忍,没办法,满朝文武都是霍家的亲戚或门生故吏,自己更在风口浪尖上,反正自己从小就流落民间,多年隐忍,再多忍几年也无妨。

一直忍到地节二年(公元前68年)春,操劳了一生的霍光终于病逝,汉宣帝与太皇太后乃亲自到霍府参加丧礼,流泪送之,并按照帝王的仪制为他举行了国葬,赠予玉衣、梓宫、便房、黄肠题凑、东园温明等皇家葬具,并以帝王专用的黄屋左纛(黄色车盖与牦牛车饰)及驷马辒辌车载运其尸柩,同时发动北军五校士(禁军部队)为其送葬、三河卫戊守军(帝国最精锐的边防部队)为其修建陵园与祠堂,派遣中五位大臣专门负责修陵事务,另外还规定朝中俸禄在两千石以上的官员都要到霍光家中去祭拜,最后又调拨三百家民户侍奉墓园,设置长、丞等专职官员负责守墓和祭祀事务。

图:茂陵霍光墓

另外,汉宣帝还给霍光上了一个无比荣耀的谥号“宣成”。“圣善周闻”曰“宣”,“安民立政”曰“成”,在《谥法解》中也是属于帝王专用的评语。此等恩宠,简直让人不寒而栗。

而汉宣帝之所以要这么做,第一还真是因为感恩,毕竟没有霍光,就没有刘询的今天,更没有大汉王朝的复兴,其实所谓“汉宣中兴”,既有汉宣帝刘询的一半,也有宣成侯霍光的一半;当然,更重要的是第二点,捧杀,刘询要捧杀霍氏一族,他不仅要将霍光无比风光的大葬,还要滥赏霍家,让他们宠极生骄,骄极生乱,则可名正言顺的剪除威胁,还保有了爱护功臣的好名声。所以,霍光便理所当然的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殡葬规格最高的大臣,只是这无限的风光与荣宠背后,埋伏着的是步步杀机,潜藏着的是万丈深渊。

总之,让刘询芒刺在背的霍光终于死了,属于他的时代结束了,汉宣帝只觉神清气爽、浑身舒泰,于是开始逐步收回权力。


纵观霍光的一生,有忠谨而少气志,贪名位而少决断,虽不能说真像周公辅佐成王那样尽善尽美,倒也确实尽心尽力、秉公治国,是个守成名臣,汉武帝看自己这身边人还是很准的。只可惜霍光被时势架上权力的巅峰,下不来了,所以他自己虽能善终得保晚节,但家人却不免要遭殃了。

刘询在霍光的淫威下做了6年有名无实的傀儡皇帝,他一直暗中积蓄力量,安插亲信、培植心腹、不露声色,就是在等霍光老死掉,然后就可以用周密的计划,以明升暗降、分化瓦解之方式,一点一滴的削去由霍氏一族所把持的兵权。事实证明,这位有情有义的平民天子,同时也深具意志力与谋略,是位精通权术的政治高手。

其实说起来,霍光还算宣帝的权谋老师,只不过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罢了。事实上,二人虽身份迥异,但身世颇有相同点,他们早年间都曾混迹于民间市井之中,皆是因缘际会才踏上政治舞台,并很快就展现了天纵奇才的政治素养,朝廷上那些腐儒与官二代们根本就玩儿不过他们的套路,只能被他们牵着鼻子走。


于是,在地节四年(公元前66年),汉宣帝刘询再次出手,将被解除兵权、日夜惶恐、决定铤而走险发动政变的霍氏一族全体诛灭(告发霍氏者五人因此而封侯,其中正有司马迁的外孙杨恽),且因与霍氏相连坐而被诛灭的竟有数千家之多(此为《汉书》载,《资治通鉴》载为数十家)。


千古名将英雄梦


大家好,我是锬锬,本文1314个字,阅读时间大约4分钟

汉宣帝,生于皇家,困于牢狱,长于阡陌,终于帝王,虽非丰功伟绩利万世却也颇有贤名治一朝,中兴有道。

即汉昭帝驾崩之初,第一个登上宝座的是昌邑王刘贺,这个别人口里的愚顽少年被时任大将军独揽朝政的霍光相中作为傀儡,然而这个少年确实不成器,荒淫无度倒还好说,一点城府都没有,刚干上皇帝就要换朝臣,从封地大举调人,更是染指军队,彻底激怒了大将军,被废除。这才轮到了宣帝继位。

初登大宝的宣帝及时的认识到了自己的定位,傀儡,一个合格的傀儡,不是那么好当的,要表现出来懦弱委曲求全的一面又不能没有自己的威信。不听话的傀儡是自找苦吃,没有自己思想的傀儡是不值得效忠的阿斗,只能唯唯诺诺的做一个应声虫,显然,这都不是我们中兴之主的选择。

于是,宣帝做出了自己的第一个战略计划,自在闲人,大将军深得朕意,朝廷奏报,先呈将军后报于朕。于是朝政事无巨细,令出于霍,政起于光。

霍光基本上认可了他的无作为,可是,他还是试探了,光提还政于宣帝,帝以己年尚幼婉拒,光乃放心。

到了立后的时候,光想让自己的女儿霍成君成为皇后,这一节上,宣帝没有同意,原配许平君为其发妻,曾共患难,且无大错,此其一,立后乃帝王私事,臣下可议不可专 ,立君臣之别,此其二,执意立发妻,有情有义,值得效忠,此其三,怯懦却有主见,不是一味迎合,此其四。

宣帝于霍光独揽大权之时还做了一件事,就是为武帝立庙,这既表达了自己的孝心,又提出了自己是嫡出正统,加上顺势处理了不同意见的大臣,逐步建立了自己的威严,偏偏在这一点上,霍光也找不到毛病,堪称一步好棋。余下的事就是静待,等光终老。贼势大不可敌,就不耍小动作,用,即阳谋,然后,耗死他,事实上,他确实做到了。

宣帝继位后的第六年,霍光终于被耗死了。宣帝长出一口气,我的时代,到来了。

一个人的情商城府,真的很决定他的高度和成就。及光薨 。帝悲恸而哭嚎,哀荣之极,行国丧,效法帝王。后人厚赐,尊荣不减。

这里面当然也不排除对霍光的一点感念之情,毕竟,没有霍光,他到不了人间帝王,而重要的一点是,他要演给别人看,要让霍家的人看,我是在乎霍家的,霍家没了霍光我还是倚重的,而且,他要捧杀霍家,他是不能容忍霍家的树大根深可抗皇权的,但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不是死了一个霍光马上就会分崩离析的,他要巩固自己,制造机会。

接下来的事情顺理成章,拉拢分化,明升暗降,任用霍氏政敌,安插亲信。这里要提一下,霍家权倾朝野的同时,就是树敌无数,以上治下,没有权臣当道的时候,是很容易的。

待到霍家醒悟皇帝要动他们时,为时已晚,霍家被逼反,随即便被灭族。既除了心腹大患又没有滥杀功臣遗族的骂名,只剩下仁圣功勋。

到这里,宣帝已经扫除了全部的障碍,真正的坐稳了江山。论及除霍心得,便是,该隐忍便引而不发,该动作便大刀阔斧,能屈能伸,才敢言大丈夫,方得不世伟业。


你有什么有趣的见解,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如果喜欢锬锬的文章请点个赞,如果对锬锬其它的文章感兴趣请关注锬锬,有什么想问的历史问题可以在评论区提问哦,您的鼓励是锬锬继续码字的动力!

(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作者删除)


LongTime常锬


汉宣帝刘病己是在霍光废除刘贺后精心挑出来继任的,也就是西汉第十任皇帝。

霍光之所以要把刘病己(刘询)捧到这个舞台中央,就在于霍光认为刘询比较好操控。

这与刘询的生平有关,刘询是武帝刘彻曾孙,戾太子刘琚的嫡亲孙子。

武帝晚年,迷恋权力,身体多病、神经衰弱,总以为身边有人加害于他。找术士勘查,断定为有巫蛊之咒作祟,随后有人诬告丞相公孙贺之子公孙敬声巫蛊咒汉武帝、与阳石公主通奸,公孙贺父子被下狱处死 ;闰四月,诸邑公主与阳石公主、卫青长子卫伉皆坐诛。

武帝移驾甘泉宫,病重,佞臣江充进谗言说又是巫蛊作乱,武帝命江充为绣衣使者,查巫蛊。

江充与太子刘琚有隙,借机诬陷太子藏蛊,太子被逼杀了江充起兵造反,很快被武帝镇压。太子携两幼子出逃。当时刘琚长子刘进因幼子刘询刚出生几个月,还在襁褓之中,就没有跟随父亲出逃。后刘琚一家拒绝投降,被追兵全部杀死。

皇后卫子夫自杀,刘进一家除刘询外被灭门。刘询几乎就是在牢狱、廷掖中长大的孤儿,不用说后台了,连一个像样的政治身份都没有。也正因为他有与众不同的悲惨身世以及苦难经历,所以他深知政治的残酷,学会了隐忍。

他应该对他爷爷刘琚的人生经历进行了很好的反思和总结,原本刘琚一切顺着汉武帝刘彻的思路经略国家,熬到刘彻百年之后,自然就言正名顺继承大统,再去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就是手到擒来的事情。因为过度坚持自己的想法才导致父子有隙,给了小人可乘之机。

所以刘询继任后,一直隐忍,即便霍光主动还政,他都坚持不受,直到把霍光熬死之后,他都还给霍光风光大葬,赐其葬于武帝的茂陵。直到最后霍家张扬跋扈过度,刘询也蓄势已成,一举动手夺了霍家的权,处死了霍去病的两个孙子霍云、霍山,诛杀了霍光满门,与霍氏相连的数千户人家亦被诛灭,废除霍皇后,将霍光苦心经营了几十年的霍家势力,一举连根拔起,收回了帝王的绝对权力。


明德山人6998


汉宣帝是个苦孩子。 汉宣帝刘病已,也叫刘洵,是汉武帝的曾孙。

他爷爷是戾太子刘据,算是死于亲爹武帝之手。那时他还很小很小,就被关进了监狱,差点没活下来。据说他“天生异相”,在著名酷吏张汤的儿子张贺的帮助下,给他读了书,还帮他找了老婆。

霍光剧照:



刘病已17岁那年,汉昭帝驾崩。汉昭帝的外祖岳父霍光独宰朝纲。由于昭帝没有儿子,所以霍光迎立了刘贺做天子。但是刘贺没有做皇帝的命,只上任27天,就因为犯了几千件错误(这一点我也无法理解)而被废。

霍光为自己考虑,就在民间把刘病已接到长安,立为皇帝。所以,刘病已当皇帝,也就像中了彩票大奖一样传奇。 刘病已虽然是皇帝,可是朝廷里面说话谁管用?当然是霍光了。

刘病已:

当时霍光的权势能达到什么程度?他的对立面基本都被杀光了,跟随霍光的,哪怕是他家原来的奴仆,也能位列九卿。

老霍家人,个个身居要职:霍禹、霍云掌管京城兵权;奉车都尉霍山掌握外地兵权;女婿们掌管皇宫卫戍;霍光家的七大姑八胸有成竹姨霸占了朝廷的各个部门。

幸亏刘病已在民间长大,知道“大丈夫能屈能伸“的道理。有刘贺这个前车之鉴在前面,他可不想成为第二个刘贺。所以对霍光呢,都是什么事您老说了算。



汉宣帝是个很聪明的人,他清楚的知道,自己目前的实力,还没有资格叫板,只能隐忍。霍光也很狡猾,他多次试探宣帝,声称要‘还政于君”,宣帝总是好言安慰,坚辞不受。

与此同时,他不断的加封霍家人,做出一副知恩图报的样子,终于让霍光打消了疑虑。 不过刘病已也在一件事情上做到了坚持已见,就是立后问题。

当时,他要立皇后,朝中大臣们纷纷提议:霍大将军的女儿成君是皇后的最佳人选,但刘病已坚持立自己的原配许平君为后。

许原君:

在这件事上,刘病已体现了一个好男人的本性,无论你怎么闹,这事没商量。最终,许平君当了皇后。但不久后,在许平君皇后分娩的时候,霍光的爱人居然私底下收买大夫,把皇后毒死了,其目的不言而喻,就是想让女儿当皇后。

这个事在宣帝的心里埋下了巨大的仇恨,后来霍家灭族,和此事不无关系。当然,在当时的情况下,宣帝只能装糊涂,立了霍家的霍成君继任皇后。

霍成君:

前68年,霍光终于死了。表面上宣帝很伤心,风光大葬霍光,暗地里抓紧了清算霍家的步伐。他重用魏相、邴吉等自己提拨出来的大臣,随后逐步削去霍氏的兵权,让自己人掌握军权,两年后,以谋反罪将霍氏满门诛杀。

汉宣帝还算是有良心的明君,诛杀霍氏后,并未殃及到霍光本人。虽然《汉书》记载此案牵连数千家,但霍光依旧享受陪葬茂陵的待遇,一直为汉朝皇帝所尊奉祭祀。

顺便说一句,自已亲政后,宣帝这个皇帝当得还很不错。著名历史学家吕思勉先生评价说:“宣帝是个旧劳于外的人,颇知道民生疾苦,极其留意吏治,武帝和霍光时,用法都极严。宣帝却留意于平恕,也算西汉一个贤君。”


刚日读史


汉宣帝刘病已是汉朝最坎坷的帝王之一,他得到权臣霍光的拥戴上位,又把霍氏家族完全打倒,靠的是借力打力和十足的忍耐。

接下来,悦史君从汉宣帝和霍光的生平脉络,来谈谈汉宣帝的逆袭之旅。

汉宣帝是汉武帝的曾孙,戾太子刘据的孙子,他原本能够过锦衣玉食的生活,却因刘据与汉武帝的纷争,导致出生没多久就坐了牢,父祖长辈全部被杀,靠着狱吏的保护才活了下来,后来出狱后在民间过着普通人的生活。

霍光是汉武帝晚年的重臣,汉武帝驾崩后,霍光作为辅政大臣,是汉昭帝非常信任的人。

汉昭帝驾崩后,没有子嗣接班,霍光就把汉武帝的孙子昌邑王刘贺扶上皇位。

但刘贺不甘心接受霍光的摆布,企图建立自己的势力,不到一个月就被霍光废黜。

这时,汉宣帝已经长大,霍光在大臣推荐下,考虑到他没有什么班底,就拥立汉宣帝即位。

汉宣帝登基后,霍光表示要交权给他,汉宣帝没有同意,他清楚还不是时候。

汉宣帝通过给父祖上谥号,给汉武帝上庙号,让天下人知道自己是汉武帝的正牌接班人。

由于汉宣帝即位后把自己在民间的妻子许氏册立为皇后,霍光的妻子很生气,就派御医把许皇后毒死,汉宣帝不得不册立霍光的女儿霍氏为皇后,但内心对霍氏家族更加痛恨。

几年后,霍光去世,汉宣帝把他按皇帝的规格下葬,同时还把霍氏家族的人都安排在很高的位置,但也加强了自己的权力。

两年后,霍氏家族由于受到打压,企图谋反,汉宣帝趁机一举将他们全部铲除,但他没有动霍光的墓,而是继续尊崇霍光。

应该说,从上述经历我们看得很清楚了,虽然汉宣帝在民间长大,但他的苦难和汉昭帝、刘贺两个皇帝的前车之鉴,他是很明白的,于是即位后就不动声色地扩大自己的权利,同时对霍光和霍氏家族尊崇有加,最后时机成熟,将霍光外的霍氏家族铲除,悦史君认为,这也是他作为汉朝一个优秀帝王的亮相了。


写有趣的历史,讲真实的传奇……

我是悦史君,2019我们一起努力!


历史这样说


汉宣帝刘病己能够如履薄冰的上位,并能在霍光把持朝政期间做到不露声色,最后熬死了霍光,全面清算霍光家族,他不是一般的高手。

汉宣帝刘病己能够登基上位,不但有机缘巧合的成分,更有自己隐忍不发的坚韧精神,刘病己的前半生是非常坎坷的,他的祖父是汉武帝的太子刘据,因为受酷吏江充的诬陷,被逼起兵自保,最后落得个自杀身死,同时刘病己的曾祖母汉武帝的皇后卫子夫也自杀而死,此次事件历史上称为“巫蛊案”。

刘病己受巫蛊案的牵连,被投入大牢了,此时他才满月没多久,生下来就坐牢的皇帝,历史上也没几个的。但是刘病己运气却很好,虽然在监狱里,还是很受牢头的照顾,因为牢头也是太子刘据的旧人。

刘病己在牢里长大几岁后,汉武帝知道了,就把他给释放出来,安置在了掖庭,并给了他宗室的身份,这就从法统上承认了刘病己的皇家身份,刘病己在掖庭生活期间同样得到了照顾,掖庭令张贺是太子刘据的旧臣,刘据对他有恩,张贺懂得报恩。

张贺不但在生活上很照顾刘病己,而且还供养刘病己读书,游历,刘病己也非常的聪明,善良,在整个掖庭生活里,经常游历民间,增长了很多的见识,同时也对整个汉朝的民情有了很好的了解,甚至还在张贺的张罗下,娶了许广汉的女儿许平君为妻。

如果一直这样下去,刘病己肯定会无忧无虑的生活下去,但是此时的朝廷发生了重大的事情。

汉武帝死后,留下了包括霍光在内的几位托孤大臣辅佐汉昭帝,这汉昭帝没有儿子,自己却死了,霍光就立了昌邑王刘贺为皇帝,可谁想到,当了二十多天的刘贺由于罪状太多(历史记载霍光罢黜刘贺的罪状有一千多条),多得刘贺登基就没干别的,天天要犯几十条罪才能睡觉。刘贺就被霍光给罢黜了。

这皇帝被大臣赶下了台,但总得要人当皇帝,霍光选来选去,就这个从小没爹没娘的刘病己既没靠山又没退路的,拿捏起来很容易,就立了刘病己为皇帝,史称汉宣帝。

汉宣帝刘病己正式登基当皇帝了,但是很遗憾,皇帝的称谓是你的,权利却在霍光那里,而且满朝文武重职都是霍光的人,不是儿子就是女婿保持着。

刘病己这个皇帝当得如履薄冰,心惊胆战,连自己老婆许平君皇后都被霍家人给毒死,也不敢拿霍家怎么样,昌邑王刘贺的例子就在前面,活生生的。

刘病己不是笨蛋,自己不但要活下去,而且要当着皇帝活下去,不容易,那就熬吧。毕竟我比年轻,霍光总有死的时候。于是刘病己在朝中非常的隐忍,并非常的重用霍光,朝中所有的大事小情都让霍光做主,不但时时处处尊重,甚至对他的家人和党羽都照顾有加。

霍光放心了,皇帝很听话,用不着再捏造那一千多条罪状了。

熬着熬着,霍光终于死了,汉宣帝终于亲政了,此时的汉宣帝依然不动声色,慢慢的做朝廷人事调整,逐步的把霍光的儿子女婿的进行职位替换,甚至不惜加官进爵,让他们逐步的交出了实实在在的兵权后,就开始全面清算了。

霍光家族终于明白了汉宣帝的蚕食夺权策略了,就造反了,可惜此一时彼一时,汉宣帝迅速的平息了霍氏家族的叛乱,并彻底的清算了霍家,基本上是灭了族。汉宣帝彻底拔掉了霍光家族对汉朝几十年的朝中保持。

汉宣帝刘病己能够在毫无根基的情况下铲除霍光家族,主要靠是自己清醒的认识,双方实力的对比,采取了非常明智的隐忍策略,先是麻痹霍光,再是棒杀霍光家族成员,最后就是全面清算。

汉宣帝刘病己应该是西汉时期非常有作为的一位有为之君。


沉墨I方之城


刘病已——汉宣帝刘询,中国历史上一位在即位前受过牢狱之苦,又长期生活在民间的皇帝。在中国历史上留下“宣帝中兴”的一位贤君。

△孙耀威扮演的刘病已

汉武帝晚年时,因为巫蛊之祸,杀死了太子刘据,刘据的三个儿子也被杀,汉武帝的皇后卫子夫在宫中自杀,武帝的曾孙、刘据的孙子(尚在襁褓中的)刘询也被下了牢狱。后来醒悟过来的武帝下诏,将刘病已收养于掖庭,上报宗正并列入宗室属籍中,此时皇曾孙刘病已的宗室地位才得到法律上的承认。由于刘询幼遭变故,虽养于掖庭,却喜欢出行宫外,在游嬉市井当中深切体会了民间疾苦,也学会了探查吏治得失,辨别闾里奸邪,对他以后坐上皇位后的施政有很大的帮助!


△影视作品中霍光

霍光——霍去病同父异母的弟弟,在霍去病的帮助下进入官场,侍奉汉武帝左右,前后出入宫禁二十多年,没犯过一次错误,深受汉武帝信任!汉武帝临终时指定霍光为大司马大将军,和金日磾、上官桀、桑弘羊一同辅佐时年八岁的汉昭帝。霍光也不负武帝所托,尽心辅佐昭帝,取得不凡成绩。元平元年(前74年),汉昭帝驾崩,因昭帝无子,霍光迎立汉武帝孙昌邑王刘贺即位,但二十七日之后就以淫乱无道的理由报请上官太后废除了刘贺,之后霍光同群臣商议,决定从民间迎接武帝曾孙刘病已(后改名刘询)继承帝位。霍光当时可以说真是权倾朝野,集朝中生杀大权于一身。霍光死后,汉宣帝与上官太后一同到场治丧,将之与萧何相比,以皇帝级别的葬仪葬于茂陵。只是霍光功高震主,霍光后人无德无才,霍光妻子霍显杀害许皇后等等为家族灭亡埋下祸根!


△霍光一家关系图

霍光本人虽无异心想谋皇位,他的子孙却有此想法,霍光死后,汉宣帝看出霍家后继无人,认为夺回权力时机已到,不过汉宣帝没有大张旗鼓,而是不显山不露水的把权力慢慢收回来,先是封霍云为尚书,名义上是给了霍家无上的权力,霍云的尚书位子屁股还没坐热,汉宣帝又出了一道诏书,大家上疏奏事可以不通过尚书,直奏给皇帝,还说这是“为官民减压”!接着又用明升暗降的方法夺取霍家的兵权,先是把博陵侯霍禹尊为大司马,却取消了他右将军的军印,封亲信张世安为卫将军,统管北方八校尉,负责京师及军事调动工作。随后汉宣帝用这种方法,陆续将霍氏家族在朝中掌握军权的成员调出京城,然后将军政大权转移给汉宣帝的祖母史良娣家族及许皇后的许氏家族。霍氏家族失去实权后,弹劾他们的奏章就如雪花般飞向汉宣帝,有了这些奏章,摧毁霍氏家族就名正言顺了!


△影视作品中霍显

地节四年,被夺了大权的霍氏家族,沉不住气了,开了一次家族会议,当霍显承认毒杀皇后许平君后,会议由“争权”转变为“夺位”。就在霍家磨刀霍霍时,因为保密工作做得不好,计划泄露了。谋反的消息很快就被霍家一个马夫的朋友张章知道了。结果可想而知,霍氏家族的谋反还没来得及付诸行动,汉宣帝的“镇压军”就到了,霍禹被腰斩,霍云、霍山自杀,霍家一族遭到满门抄斩。至此,霍光妻子显及儿子,侄子,女婿等家人除女婿金赏因告发谋反一事被赦免外,全部被杀或者自杀,女儿霍成君也被废处昭台宫,十二年后自杀,长安城中有数千家人家被牵连族灭。霍家族灭以后,霍光之墓未被株连,依旧陪葬茂陵。


草堂有春色


霍光是汉朝名将霍去病的同父异母的弟弟,汉昭帝皇后上官氏的外祖父,官拜大将军、大司马,为人谨慎,出入宫禁20余年,没有出过一点差错,在当时可谓位高权重,权倾朝野。

武帝临死前传位给自己年仅8岁的小儿子刘弗陵,临终托孤霍光为辅政大臣,君主年幼,霍光成为实质的最高决策者,把持朝政,霍氏家族权势熏天,汉昭帝刘弗陵只不过是霍光的傀儡。

刘弗陵21岁便因病去世,霍光迎立昌邑王刘贺为新帝,刘贺不甘心接受霍光的摆布,企图建立自己的势力,仅27天就被霍光废黜。

这皇帝被大臣赶下了台,但总得要人当皇帝,霍光选来选去,注意到了在掖庭长大的刘病己,他毫无背景根基,是做傀儡的最佳人选。

汉宣帝刘病已,也叫刘洵,是汉武帝的曾孙,他爷爷是戾太子刘据,因“巫蛊案” 算是死于亲爹武帝之手,刘病己受巫蛊案的牵连,才满月没多久就被投入大牢,但是刘病己运气却很好,虽然在监狱里,还是很受牢头的照顾,因为牢头也是太子刘据的旧人。

几年后汉武帝将释放出来,安置在了掖庭,并给了他宗室的身份,这就从法统上承认了刘病己的皇家身份。

公元前73年7月25日,刘病已为大汉新君,是为汉宣帝。从囚犯到天子,汉宣帝就此成为了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在封建王朝中间阶段冒出来的平民皇帝。

新皇下诏,大赦天下,对那些有定策拥立之功的大臣进行褒奖,而霍光更是夸张,竟加封七千户,合前共计两万户,为西汉朝侯爵封邑之最。同时还赏赐了他黄金七千斤,钱六千万,奴婢170人,马两千匹,简直是威加海内、富可敌国。

霍家个个身居要职:霍禹、霍云掌管京城兵权;奉车都尉霍山掌握外地兵权;女婿们掌管皇宫卫戍;霍光家的七大姑八胸有成竹姨霸占了朝廷的各个部门。跟随霍光的,哪怕是他家原来的奴仆,也能位列九卿。

宣帝刚继位时对霍光表现得感激涕零,口口声声称霍光为自己的“再世恩人”, 嘱咐众臣事事先报霍光,再奏于他,当霍光假意上奏要还政于君时,宣帝回绝,明确表示非常信任霍光,他如此识趣让霍光很满意,觉得自己终于选对了人,对刘病己越来越放心。

汉宣帝即位后把自己在民间的妻子许氏册立为皇后,霍光的妻子很生气,就派御医把许皇后毒死,这个事在宣帝的心里埋下了巨大的仇恨,后来霍家灭族,和此事不无关系。当然,在当时的情况下,宣帝只能装糊涂,立了霍家的霍成君继任皇后,并且表现得异常恩爱。

但刘病己却为汉武帝立庙就是宣示自己的正统地位,以此证明他的皇位特别名正言顺,并且他将自己的名字改为“刘洵”,在一定程度上立了威,以此来吸引霍光家族以外的大臣向自己靠拢。

在霍光放松警惕的情况下,刘病己安插自己的亲信参与朝中大事,霍光认为刘病己安排这些人任职只不过是出于报恩,再加上霍氏家族如今如日中天,所以对于刘病己的任免根本就没有在意。

公元前68年,霍光大病,宣帝经常亲自探望。不久霍光病死,先帝特批陪葬汉武帝茂陵,恩易璧珠玑,玉衣,梓木棺,东园温明,黄肠题凑各一具。守陵人三百户,墓葬规格为最高诸候级别。另外,汉宣帝还给霍光上了一个无比荣耀的谥号“宣成”,在《谥法解》中也是属于帝王专用的评语。此等恩宠,简直让人不寒而栗。这样给霍氏家族吃了一颗定心丸,误以为天下还在他们家族的掌控中。

宣帝亲政后随即开始布局,在朝廷核心部门安插自己的亲信,逐渐把权力收到自己手上。现在只需要等待铲除霍光集团的机会和理由。

时机终于来了。显夫人触摸道德底线,擅自大大扩大霍光陵地,大建豪宅。又和府中奴婢总管冯子都通奸,伙同随从昼夜出入太皇太后长信宫,霍显为女儿霍成君登上后位,而毒杀许皇后的事情败露 。

霍光儿子霍禹,霍去病孙子霍云、霍山,虽封将军,却不遵守朝庭法度,大修豪宅,在皇家林苑打猎,上朝称病请假。宣帝以此先将霍山,霍禹明升暗降,剥夺其兵权,解除霍光两女婿卫尉的职务,而后又把霍光的外甥女婿和孙女婿调离中郎将和骑都尉的位置,这一系列的动作宣宗完成了集权。

霍禹、霍山商谅不甘心束手被擒,准备起兵谋反,想立禹为帝。还没来得及做,被准备充分的宣帝发觉,不久,霍云、霍山自杀,霍禹被腰斩,显夫人和霍光女婿被处死,霍后被废12年后自杀。树大根深的霍家累连千家!霍、卫两家除霍光的外孙女上官太皇太后得善终外,全部烟飞灰灭!

经过宣宗的励精图治,西汉政治清明、经济繁荣、百姓安居乐业,国力强盛,最终成为一代贤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