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百年战争后,英国失去欧洲大陆的领地,但却走向海洋强国之路

中世纪后期,英国和法国爆发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时间从1337年到1453年,史称“百年战争”。这场战争给英国和法国乃至整个欧洲都带来了巨大的影响。百年战争后,英国和法国走向了近代民族国家之路,成为了欧洲两大强国并且长期对峙,深刻改变了欧洲的政治格局。

一,战争背景:封建割据的英法


中世纪的欧洲各国普遍实行封建制度,国王将土地分封给若干大贵族(诸侯),大贵族又将土地分封给若干的小贵族(骑士),形成了层层分封的体制。分封者和被分封者形成了一定的义务关系。这种封建制度国家内部四分五裂,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加上罗马教会的干预,欧洲的各国的王权十分脆弱。

在百年战争后,英国失去欧洲大陆的领地,但却走向海洋强国之路

欧洲封建制度


英国和法国是中世纪两个具有代表性的封建国家。843年,法兰克王国分裂,其中的西法兰克是后来法兰西的基础。9世纪下半叶,北欧诺曼人不断入侵法国,巴黎曾一度被攻陷,诺曼人先后向法国索要13次贡金。为了抵御外族入侵,国王查理下令地方封建贵族修建城堡,训练军队,从此法国的封建贵族势力开始膨胀。911年,法国查理三世被迫将法国沿海地区割让给北欧人,诺曼人在此建立了诺曼公国,成为法国最强的封建割据政权。

在百年战争后,英国失去欧洲大陆的领地,但却走向海洋强国之路

诺曼公国在法国的位置

987年,卡佩王朝建立,王室更加衰微,只拥有塞纳河和罗亚尔河中游的“法兰西岛”,面积仅仅为2000平方公里。当时除了诺曼公国以外,法国较大的诸侯还有阿奎丹公国、勃艮第公国、布列塔尼亚公国、安茹公国、香槟伯国、佛兰德尔伯国、图卢兹伯国等。这些诸侯名义上对法王称臣纳贡,实际上各自为政,不听号令。

在百年战争后,英国失去欧洲大陆的领地,但却走向海洋强国之路

12—14世纪的法兰西地图


英国同样于中世纪形成。7世纪初,盎格鲁撒克逊人在英格兰建立了7个小国。827年,为了应对丹麦的入侵,七国合并为了英吉利王国。但英国人对丹麦的战争并未取得胜利,1016年,丹麦王克努特一世征服了英国。1035年,克努特一世去世,英国趁机独立,爱德华一世上台。

不过好景不长,1066年,爱德华一世去世后,法国的诺曼公国的威廉发兵入侵英国,很快就入主伦敦。当年,威廉在伦敦自立为英王,称威廉一世。这件事情被后人称为“诺曼征服”。威廉虽然成为了英国国王,但是他又是法国的公爵,因此诺曼王朝是一个地跨英吉利海峡的大国。诺曼王朝建立后,威廉将法国的封建制度移植到了英国。他全国四分之一的土地被分封给了教会,七分之一归王室,他的十个兄弟占据10块大土地,其余的土地则分封给了随从战争的诺曼贵族。

在百年战争后,英国失去欧洲大陆的领地,但却走向海洋强国之路

英国和在法国的领地(黄色部分)


诺曼王朝之后英国又经历了安茹王朝(金雀花王朝),兰开斯特王朝和约克王朝,这些王朝都是诺曼贵族建立的王朝,是诺曼王朝的继续。在诺曼人统治英国的期间,王权逐渐被削弱,1215年,贵族逼迫约翰签订了《大宪章》,封建割据越演越烈。同时,英国逐渐被法国同化,法语成为了英国通用语言。

二,从局部战争到全面战争

事实上,“百年战争”之前,英国就和法国进行了一些局部的战争,我们可以称为“百年战争的前奏”。1199年,“无地王”约翰继位为英王,法王腓力二世却支持另外一位叫做亚瑟的人作为英王,于是两国开始兵戎相见。战争开始后,诺曼和安茹的贵族们叛变了英国,在布汶战役约翰被击败,英国失去了在法国的大量土地。不久,法王路易八世和部分英国贵族联合进攻约翰。约翰不久便去世,亨利三世继位,被迫和法国签订《巴黎协约》,向法国王室称臣。

在百年战争后,英国失去欧洲大陆的领地,但却走向海洋强国之路

约翰


约翰之后的几位英王也未能收复在法国的失地。爱德华一世继位后,英国的实力开始上升,并不断对外扩张。1283年,英国吞并了威尔士,随后他又干预苏格兰的王位继承问题,引起了第一次苏格兰战争。法国站在了苏格兰一边,组建了苏格兰-法兰西同盟,破坏了英国吞并苏格兰的计划。

1328年,爱德华三世发动了第二次苏格兰战争,英法矛盾被进一步激化了。

1328年,法国卡佩王朝王统中断,其支裔瓦卢瓦王朝家族的腓力继位,史称“腓力六世”,建立了瓦卢瓦王朝(1328~1589年)。但英王爱德华三世作为腓力四世的外孙也要求继承王位,于是在1337年率军进攻法国,拉开了战争的序幕。

在百年战争后,英国失去欧洲大陆的领地,但却走向海洋强国之路

爱德华三世

战争共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1337年到1360,主要争夺的地方在佛兰德斯和基恩。这个阶段英军势如破竹,一路凯歌。1340年的斯鲁伊斯海战中,英国海军大胜,控制了英吉利海峡的制海权;在陆地方面,英军取得了克雷西会战的胜利,并夺取了法国要塞加来港;在后方,英军取得了第二次苏格兰战争的胜利。1348年,由于黑死病的影响,两国宣布停战十年。1356年,十年未满,战争再次爆发,法王约翰二世被俘。同时法国内部的社会矛盾也被激化,发生了巴黎起义和扎克雷起义,国家陷入混乱,约翰只得和英国签订《布勒丁尼和约》,割让出卢瓦尔河以南至比利牛斯山脉的全部领土,赔偿300万金币,英国则放弃对法国王位的要求。

在百年战争后,英国失去欧洲大陆的领地,但却走向海洋强国之路

百年战争地图


第二阶段从1364年到1396年。1364年,法国查理五世继位,他加强了军事建设,试图夺回失地。1369年,查理五世不断向英国领地进攻,取得了蒙铁尔战役等战役的胜利。到1380年,英国领地只剩下了沿海地区。由于战争恶化,英王选择妥协,在1396年和法国签订了二十年的停战协定,英国只保留了留波尔多、巴约纳、布雷斯特、瑟堡、加莱等几个沿海据点。

第三阶段从1415年到1453年。1415年开始,法国的勃根第、阿曼雅克发动叛乱,农民起义在次爆发,英王亨利五世则趁机和勃艮第公爵结盟,联合进攻法国。英军很快取得了胜利,1420年,亨利五世成为法国摄政王,整个法国几乎沦为了英国的领地。1422年,英王亨利六世在次要求继承法国王位,法国人组织军队来抵抗,这场战争已经演变为了法国的解放战争。

在百年战争后,英国失去欧洲大陆的领地,但却走向海洋强国之路

加莱

战争初期,英军节节胜利,法国和苏格兰联军惨败。1429年的奥尔良战役成为战争的转折点,法军开始反攻。1435年,勃艮第公爵背叛的英王,加入了法军作战,英军开始全面失利。1437年巴黎收复;1450年,诺曼地区收复;到1453年,英国除了加莱以外,其他的据点全部丢失。


三,战争的影响

这场战争奠定了欧洲未来几百年的格局。法国取得了战争的最终胜利,实现了国家的统一,为法国成为欧洲大陆霸权国家奠定了基础;而英国失去了在欧洲大陆所有的领地,使得英国不再陷入欧陆争霸战争的泥潭,为国内发展提供了稳定的条件。战争后,英国开始奉行“大陆均势”政策,积极向海上发展,为欧洲海洋霸权国家形成提供了条件。

百年战争旷日持久的进行,严重削弱了两国的封建贵族势力,为两国中央集权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15世纪下半叶继位法国王位的路易十一和查理八世都权力打击封建势力。到15世纪末,勃垦地公国、普鲁旺斯伯国、鲁西永伯等封建政权被兼并,基本实现了统一。

在百年战争后,英国失去欧洲大陆的领地,但却走向海洋强国之路

不断统一的法国(绿色部分为王室领地)

在英国,战争结束后又发生了“红白玫瑰战争”(1455—1485)。几乎有所的封建主都被卷入了这场战争,使得封建势力被削弱。1485年,兰开斯特家族的远亲都铎取得胜利,建立了都铎王朝(1485—1603),由于战争导致贵族元气大伤,新建立的都铎王朝成为了英国第一个中央集权王朝。

在百年战争后,英国失去欧洲大陆的领地,但却走向海洋强国之路

15世纪后期的英国


中央集权的形成推动了民族国家的形成。为了增强王室的经济实力,法国开始实行“重商主义”经济政策,取消国内关税,逐渐形成了以巴黎为中心的统一市场。境内各民族也不断融合,形成了法兰西民族,以巴黎方言为基础的法语成为了法国共同语言。英国方面的情况也十分类似,形成了以伦敦为中心的统一市场。新建立的都铎王朝放弃使用法语,以伦敦方言为基础的英国成为了民族语言。

结语

百年战争是英法两国因为争夺诺曼等地的归属而发生的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这场战争的结果却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从领土上来说,英国发动这场战争得不偿失,失去了所有的欧洲土地;但是对于王权来说,这场战争却是双赢的,因为它削弱了两国的封建贵族势力,为统一民族国家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同时也奠定了欧洲未来的政治发展趋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