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你10亿也对不上的千古绝对!不信你试试?

对联,汉族的传统文化之一,是写在纸上、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对联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中华语言独特的文化艺术形式。

回望历史长河,有无数精美绝伦的对联。今天,想聊一聊被称之为史上最难的千古绝对:

原句:蜻蜓轻 青亭青 轻轻蜻蜓轻停青亭倾听琴停

精简版:蜻蜓轻停青亭倾听琴

本人更喜欢精简版的,读起来更简洁流畅。

第一次看到这上联时,整个人就懵掉了:这世间竟有如此绝美的上联!也曾尝试过去对一对下联,但不管怎样冥思苦想,怎样翻阅书籍,始终都只能望而却步,对于一个有强迫症的人来说,它真的太美、太难了。它的美大家有目共睹,而难度,个人有以下几点分析:

给你10亿也对不上的千古绝对!不信你试试?

平仄难度系数:☆☆☆☆☆

如果仅根据现代汉语拼音来算,阴平、阳平为“平声”,上声、去声为“仄声”,就成了这样:

原句

蜻(平)蜓(平)轻(平),青(平)亭(平)青(平),轻(平)轻(平)蜻(平)蜓(平)轻(平)停(平)青(平)亭(平)倾(平)听(平)琴(平)停(平)

精简

蜻(平)蜓(平)轻(平)停(平)青(平)亭(平)倾(平)听(平)琴(平)

瓦特?全平?对,你没看错,全都是平声。

问题来了,下联到底该对全平还是全仄呢?个人认为应该全仄。在同音不同义的词语中,搞个全仄确实不算太难,使劲抠抠脑袋还是能想出来。但是,仔细看看自己对的下联,是不是不像那么回事,连工整都很难说,更别说和谐、美感,意境就更不要奢望了。

(不敢举例,没像样的)

给你10亿也对不上的千古绝对!不信你试试?

词性难度系数:☆☆☆☆☆

原句

蜻蜓(名词)轻(形容词),青亭(名词)青(形容词),轻轻(形容词)蜻蜓(名词)轻停(动词)青亭(名词)倾听(动词)琴(名词)停(动词)

精简

蜻蜓(名词)轻停(动词)青亭(名词)倾听(动词)琴(名词)

按照这个结构来对,难度也不算太大,使劲抠抠脑袋也能对出来。但是,加上平仄呢?看看你造出来的句,什么鬼?是不是看着还是不像那么回事呢?

(不敢举例,没像样的)

给你10亿也对不上的千古绝对!不信你试试?

韵律难度系数:☆☆☆☆☆☆☆☆☆☆☆☆

按照现代汉语拼音来看,无论是原句还是精简版,是不是只有“ing”和“in”,更可怕的是,除了“琴”字是“in”,其他的全都是“ing”。

问题来了,即便是用同音不同义的操作来对,是不是发现对出来的,无论从单个词,还是整句,韵母不好搞定啊,如果只搞定韵母,平仄呢?词性呢?是不是难度暴增了?见过有人对“蝴蝶互叠……”,“hu die”韵母对不啊!还有很多人对出来的,这个问题都没解决,就不一一举例,大家可以试试看是不是这样。

另外,上联不管是原句还是精简版的,每个字都在押韵,还一押到底,说唱歌手们“四押”都算厉害的,数数这上联是多少押,简直是恐怖!而且,全押里面,还留一个前鼻韵,其他都是后鼻韵?这怎么玩儿?

给你10亿也对不上的千古绝对!不信你试试?

意境难度系数:爆表爆表爆表爆表爆表爆表爆表爆表爆表爆表爆表

先说说画面感,看到这个上联,基本上可以看到一幅非常唯美的山水画:夕阳染黄昏,山涧一青亭,亭下有佳人,玉指轻抚琴,亭上来蜻蜓,驻足细细听……要不要这么美!!!再看看你对的下联,有没有这样的美感。

再说说意境,按照古人的习惯,上一句是美景,下一句肯定是什么气吞山河、慷慨悲壮之类的,而且是大气大气大气磅礴之势,还必须与上联的画面感相辅相成,突出升华感。

就算平仄、词性、韵律都对上了,看看意境,会不会有整体垮掉、整个人都要疯掉的感觉!

综合难度:万世无解

本文仅为个人观点,不妥之处,敬请见谅!

欢迎大家留言讨论,晒出你的下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