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铁道游击队》是如何诞生的呢?

让我们一起倾听亲历者的故事,感悟历史中的人、人的历史……

“西边的太阳快要落山了,微山湖上静悄悄,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唱起那动人的歌谣……”每当唱起这首熟悉的歌曲时,人们眼前就会浮现出电影《铁道游击队》中游击队员扒火车、打鬼子的精彩场面。那么,电影《铁道游击队》是如何诞生的呢?它背后又有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呢?笔者就此作一披露,以飨读者。

电影《铁道游击队》是根据刘知侠所著的同名小说改编的。说起这部小说的创作,还得追溯到1943年夏天。当时,刘知侠参加在滨海抗日根据地召开的全省战斗英雄模范大会。会议期间,鲁南地区铁道游击大队的抗日事迹激起了他的创作欲望。会后,他两次穿越封锁线,前往鲁南游击大队进行实地采访。尽管当时已积累了不少素材,也写了一些相关的作品,但刘知侠对这些作品并不满意。

新中国成立后,他又多次来到当年鲁南铁道游击大队战斗的地方收集资料,精心揣摩,终于在1952年以鲁南铁道游击大队为原型,创作出长篇小说《铁道游击队》。这部小说一经出版便在社会上引起轰动。据统计,《铁道游击队》的原本加上各种节编本、缩写本至今共出版了300余万册,并译成英、俄、法、德、朝、越等8国文字在国内外发行。

与一般小说相比较,《铁道游击队》在写作上带有一种浓厚的类似《水浒传》的色彩。刘知侠后来谈到这一点时,解释说:“为了使这部作品能为广大读者所喜闻乐见,事先我剖析了一遍《水浒传》,在写作上尽可能以中国民族文学的特点来刻画人物,避免一些欧化的词句和过于离奇的布局和穿插,把它写得有头有尾,故事线索鲜明,使每一个章节都有一个小高点。因此,小说出版后,读者面比较广,在读者中也引起了较强烈的反响。”

《铁道游击队》在内容上还有一个特别之处,那就是里面的人物和事件几乎都有原型。由于积累的素材很丰富,刘知侠原本是要将这些事迹写成报告文学的,后来觉得报告文学不如小说那么生动,读者面也较小,就将体裁改成了群众喜闻乐见的小说。

虽然是小说,但刘知侠在创作中并没有刻意地“添油加醋”。他在谈及当时创作时,说:“在创作中,我还是以鲁南铁道游击大队真实的斗争发展过程为骨骼,以他们的基本性格为基础来写的。老实说,书中所有的战斗场面都是实有其事的。其中,有一个情节说的是鬼子队长化装进村,被芳林嫂识破,芳林嫂情急之下,把没拉弦的手榴弹朝鬼子扔去,这在现实生活中也是存在的。”

除了真实的故事情节外,小说中的主人公在生活中也都有它的原型。政委李正是以鲁南铁道游击大队政委杜季伟为原型的;大队长刘洪的原型是鲁南铁道游击大队两任大队长洪振海和刘金山。现实生活中的洪振海是一个传奇式的人物,英勇善战,打过许多精彩的胜仗。洪振海牺牲后,继任大队长刘金山政治思想品德很好,深受老百姓的拥戴。作者便将这两者结合起来,变成了一个“完美”的“刘洪”。小说中的芳林嫂原型则是刘桂清、时大嫂、尹大嫂等人,这3位大嫂可谓是鲁南游击大队的“得力助手”,她们的家都是铁道游击队的秘密联络点,同时也是鲁南铁道游击大队的避风港。

小说《铁道游击队》是如何诞生的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