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在阻碍茅台“清理门户”?有人认为茅台“一刀切”不是明智之举

以茅台一款贴牌酒“天朝上品”为例,各个渠道有不小价差,而且据称成本与官方定价相差超过600元,但另一方面,贴牌、定制产品对茅台营收贡献极小,茅台清理贴牌、定制酒步伐缓慢,阻碍到底在哪里?

谁在阻碍茅台“清理门户”?有人认为茅台“一刀切”不是明智之举

2019年2月18日,茅台集团发布《茅台集团关于全面停止定制、贴牌和未经审批产品业务的通知》,通知要求全面停止定制、贴牌和未经审批产品这三项业务。

谁在阻碍茅台“清理门户”?有人认为茅台“一刀切”不是明智之举

该通知中还点名批评了贵州茅台酒厂(集团)白金酒有限责任公司(下称白金酒公司),称其在生产经营中屡次违反集团品牌管理规定,近日又出现重大违规行为,对茅台品牌声誉造成了严重影响。集团公司不再授权其使用集团知识产权,生产业务由保健酒业公司接管。

此次并非是茅台集团第一次瘦身行动,早在2017年9月,茅台集团又发布新的《品牌管理办法》,整顿品牌乱象。按照当时的规划,整顿后的茅台集团旗下品牌将由原来的214个品牌2389款产品“瘦身”到59个品牌406款产品。

谁在阻碍茅台“清理门户”?有人认为茅台“一刀切”不是明智之举

从文件内容来看,主要内容有两点:

一是茅台方面全面停止了包括茅台酒在内的各子公司定制、贴牌和未经审批产品所涉业务。

二是集团不再授权白金酒使用集团知识产权,生产业务由保健酒业公司接管。

也就是说,以后我们只能在市面上看到

茅台王子酒、茅台迎宾酒、贵州大曲、

53度茅台及其年份酒、生肖酒等等茅台酒了

谁在阻碍茅台“清理门户”?有人认为茅台“一刀切”不是明智之举

茅台集团的几大类贴牌酒。

如此看来,茅台贴牌酒真有那么容易被禁吗?

贴牌酒的利润空间

贴牌酒乱象,从一款产品能窥知一二。

两大拥有贴牌业务的子公司纷纷出现管理问题,在业界看来,最难斩断的在于其贴牌业务背后巨大的利益蛋糕。

据天朝上品官方网站显示,天朝上品旗下主要有贵人酒、金贵人及众人酒三大品类。其目前主推的贵人酒三代由2016年的一代升级而来,官方建议价从399元一瓶500ml装的贵人酒一代,涨至目前699元一瓶相同规格的三代酒。

对于官方建议价格,天朝上品总经理黄永毅今年3月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基于天朝上品品牌的国际领先水品及荣获的诸多国内外荣誉,“官方给出的建议价应该说是在合理的价位区间。”

然而天朝上品的实际市场定价,在白酒经销商们的眼中却成了谜。

无冕财经研究员通过天猫搜索“天朝上品”,进入客服保证的“店内均为天朝上品正品”的“天朝上品邮政速递专卖店”,下单一箱6瓶装的贵人酒三代时发现,其总价显示为1398元,即每瓶500ml装的三代贵人酒售价233元。

而京东商城同品类产品价格更是令人吃惊,诸多商家通过满减活动,使单瓶贵人酒三代售卖价最低可到199元。

针对天朝上品虚高及混乱的价格体系,其实早前便有业内知情人士向媒体透露,贵人酒的实际成本只有几十元,如果买得多,基本能按每瓶50元的价格进货。

若如此,据天朝上品官方披露信息,其2018年共实现2万吨即相当于四千万瓶500ml装酒销量估算,每瓶最高可达约650元溢价空间,总溢价最高可达260亿元。

伴随天朝上品混乱的价格体系而来的,却是种种转嫁到茅台品牌本身的假酒横生、消费者信任度丢失及品牌名誉受损等危机。

而目前天朝上品预计一年创造几十亿营收,仅占到茅台股份1%左右的年销量,与茅台本身的品牌商誉相比几乎不值一提。由此,茅台对定制贴牌清理应该是毫不手软。

谁在阻碍茅台“清理门户”?有人认为茅台“一刀切”不是明智之举

 ▲茅台近5年营收、利润情况。

但事实上,从2017年开始,茅台便已逐步展开对贴牌酒的清理,但天朝上品一直安然无恙。

复杂的利益关系

清理缓慢,说到底,还是牵扯到背后复杂的利益关系。

今年2月18日,茅台发布《关于全面停止定制、贴牌和未经审批产品业务的通知中,点名批评贵州茅台酒厂(集团)白金酒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白金酒公司),称其在生产经营中多次违反集团品牌管理规定,因此取消其使用集团知识产权,并由茅台保健接管其今后的生产业务。

随后,白金酒公司背后隐藏的复杂资本关系逐渐浮出水面。

谁在阻碍茅台“清理门户”?有人认为茅台“一刀切”不是明智之举

  ▲白金酒公司股东情况,图片来自启信宝。

股东背景的复杂性无形中加剧了茅台集团的品牌管理危机。

据茅台股份历年财报统计,自2016年,茅台股份开始于财报中单独披露茅台基酒产量数据。近三年,该数据分别为3.93万吨、4.28万吨及4.96万吨。

谁在阻碍茅台“清理门户”?有人认为茅台“一刀切”不是明智之举

  ▲茅台历年基酒增长情况。

尽管茅台基酒产量近年来保持逐年增长趋势,但茅台集团董事长李保芳曾在今年的博鳌亚洲论坛上强调,茅台酒的供求矛盾只会持续加剧。目前茅台年产量约6000万瓶,“考虑到环境的承载能力,茅台集团今后很长一段时间都将不再扩建。”

彻底清退决心有多大?

茅台近几年的贴牌、定制清理计划可追溯到2017年9月。彼时,茅台发布《品牌管理办法》,提出“双十“战略,要求每个子公司旗下保留不超过10个白酒品牌,且每个品牌不超过10个条码。

据官方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4月,茅台共清理163个品牌、2068款产品,各个子公司共保留51个品牌,合计321款产品。

2019年2月,茅台要求全面停止包括茅台酒在内的各子公司定制、贴牌和未经审批产品所涉及的业务,且相关产品和包材在未经集团允许的情况下,将就地封存,不再生产和销售。

显然,李保芳正加码对旗下子公司及销售渠道的清理力度。

茅台叫停贴牌酒 是利还是弊

说到茅台,春节时候生意有多火,可能大家都“过过招”,用“一酒难求”一点都不为过,然而有谁会曾想过这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商业秘密?

贵州茅台之所以能在中国白酒行业一直处于优势地位,与其质量、口碑密不可分。而如果哪天遍地都是茅台的时候,会不会有人猜想茅台会不会在质量上赶不上量的上升?


谁在阻碍茅台“清理门户”?有人认为茅台“一刀切”不是明智之举


茅台贴牌酒,相信业内人士都有所了解。但是并非所有老百姓都知晓茅台也有贴牌之说,如今,茅台叫停贴牌酒,又是居于何种目的,既然贴牌要被叫停,当初又为何授权贴牌呢?为此,关于茅台叫停贴牌酒,有两种观点:

一种是支持的,即赞成叫停贴牌酒:这样可以预防无序的开发对主品牌造成伤害,同时,这样还有利于切断多方的利益链。

一种是质疑的,认为“一刀切”不是明智之举:茅台这是清理门户,一刀切让人怀疑其接他人之手开路如今“过河拆桥”的嫌疑,同时损害了其合作商的利益。

谁在阻碍茅台“清理门户”?有人认为茅台“一刀切”不是明智之举


整治品牌和产品乱象

茅台集团“清理门户”的背后,主要是针对茅台集团子公司少数存在使用茅台集团标志的产品,质次价虚、过度宣传的现象,违反了集团品牌管理办法的规定,影响了茅台集团和茅台酒的形象,所以茅台集团的这一举措是必要的、及时的。

“茅台集团此举有助于茅台品牌价值的提升,从而推动茅台酒特别是茅台酱香系列酒的动销、发展”。良莠不齐的贴牌产品对品牌形象的维护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因此茅台此举眼前来看舍弃了眼前的利益,但从长远来看一定是利大于弊的。


对于茅台的做法,你有什么看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