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中院:这个执行“老黄牛”,让人钦佩让人心疼

信阳中院:这个执行“老黄牛”,让人钦佩让人心疼

河南经济报付宜成 看信阳

“我同意李支队的意见!”

信阳中院执行局综合科科长刘建文的话音刚落,只听“嗵咚”一声,他就一头栽倒在合议庭的办公桌上。

“老刘!老刘······”

当刘建文睁开眼睛时,他已经被120救护车送到了医院急救科抢救。

“血压都180mmHg了,还不注意休息,幸亏送来的及时······”医生略带责备地说。

“忙碌”是刘庭长的日常关键词

信阳中院:这个执行“老黄牛”,让人钦佩让人心疼

2019年4月4日早晨,刘建文和往常一样,一走进办公室,就落座在电脑前,轻击鼠标登陆到人民法院执行指挥管理平台,将系统内相关数据指标一一点开浏览,以便掌握全市两级法院执行信访、执行异议案件的办理情况。这是他担任信阳市中级人民法院执行局综合科科长以来早已养成的工作习惯。

“刘庭长,我要申请执行复议。”

“刘庭长,麻烦您给我们出具一份无失信惩戒的证明。”

信阳中院:这个执行“老黄牛”,让人钦佩让人心疼

“刘庭长,请问辖区法院关于案款管理集中整改行动的总结材料是否准备完毕?”

“刘庭长,我的承包合同执行案件进展的咋样了?”······

不一会,刘建文的办公室就热闹起来,一波波的当事人纷至沓来,各种大的、小的、简单的、复杂的事务纷纷“汹涌”而至,刘建文总能抓住重点,有条不紊地把工作一项项的处理好。有时遇到需要协调沟通的事情,他也会随时拿起电话“现场办公”,第一时间把当事人反映的问题处理好、反馈好。

正在这时,刘建文办公室的电话又响了。这次是信阳中院执行局负责人李忠智让他到执行指挥中心合议一起股权纠纷的案件。

刘建文刚一起身,就感觉头晕脑胀,呼吸急促浑身不舒服。考虑到马上要合议的案件是近5000万的标的额,在当地影响大,且案件双方当事人情绪激动,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后果。更何况在当前执行攻坚的关键时期,每位执行法官的办案压力都很大,能腾出空聚在一起合议案件实属不易。他不能因为个人原因而耽误了案件的办理。

于是,他强忍着身体不适来到了执行指挥中心······

接着,就发生了开头的那一幕······

一直在奔跑的“学霸”

信阳中院:这个执行“老黄牛”,让人钦佩让人心疼

1985年9月,刘建文以县文科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被兰州大学录取。

但在读高中时,刘建文就对法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那时候的《中国法制报》、《法学杂志》等报刊是他每期不落地必看书目。因此,读大学时,他在完成哲学专业课程学习的同时,把法律专业的课程也全部辅修完成。

信阳中院:这个执行“老黄牛”,让人钦佩让人心疼

1989年毕业时,刘建文“双向选择”回到老家潢川,到县人民法院工作。期间,他先后在刑事审判庭、来龙法庭、桃林法庭、告诉申诉庭,经济审判第二庭、审监庭等岗位工作。2006年9月,刘建文因为业务能力强,工作成绩突出,被遴选到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

期间,他对法律的赤诚热爱始终未变。1994年,刘建文完成了全国法院干部业余法律大学的课程学习;1993年,刘建文开始北京大学法律学专业函授课程的攻读;1998年,刘建文在中国政法大学开始了3年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的学习,刘建文作为一名60年代的“双证”法官,仍不忘把业务知识学习放在心上。

信阳中院:这个执行“老黄牛”,让人钦佩让人心疼
信阳中院:这个执行“老黄牛”,让人钦佩让人心疼

他的办公室里,书柜里整齐码放着《人民司法》、《司法文件选》《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复印报刊资料》等各种法律参考书目,从1990年以来的每一期,他都翻看过,留存着。

“这只是刘庭长读过的一小部分法律书籍,更多的书还在家里存着。”刘建文的书记员闫茹洁说,“他是院里的活“法典”,大家有啥拿不准的都法条喜欢来请教他。”

“多看多听多学,在不断学习中培养过硬的司法本领。”这是刘建文经常挂在嘴边的话,“随着全面依法治国的不断推进,人民群众对法院的司法期待越来越高,当事人对法律知识的掌握也越来越全面。作为新时代的人民法官,只有业务水平过硬,才能在执行工作实践中把道理说透、说实、说到当事人的心坎里,让当事人赢得明明白白,输的心服口服。”

“保证经手的每一个案件,都让当事人感受到公平正义。”这是刘建文的工作座右铭。

有人曾问:“刘庭长,您成长中对您影响最大的人是谁?”

“我的爷爷是一名老党员,因为条件苦没有读过书。不仅在学习上对我要求很严,而且要求我做人一定要正派。当年如果不是他拿着棍子撵着我去读书,我今天也没有机会在法院里工作。”刘建文几度哽咽着说,“可惜在我高考预选结束的第二天,爷爷就去世了,他没能看到我拿到录取通知书······”

大家眼中的“老黄牛”

信阳中院:这个执行“老黄牛”,让人钦佩让人心疼

提到刘建文,大家最喜欢给他贴的标签就是“老黄牛”,工作默默无闻,任劳任怨,不辞辛苦,敢于担当。

信阳中院执行局负责人李忠智说:“刘建文庭长是我们法院执行工作的‘稳压器’,应对风浪的‘压舱石’,他是法官的好典范。”

信阳中院执行局副局长付晓虎说:“‘对党的事业忠诚’是刘建文庭长最大的特点。”

信阳中院执行局副局长王明强说:“刘建文庭长接待当事人时,总能耐心细致地倾听,慢条斯理地说明解释,他的专业知识、敬业精神、工作热情,着实让我们打心眼里佩服。”

“‘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是刘建文庭长最真实的写照,我和他从1994年认识到现在,他的本色一直未变。”信阳中院机关党委副书记徐贵瑛说。

对事业有最深的爱,所以不舍昼夜;对责任有更深的理解,所以不辱使命。

到今年6月底,刘建文来法院工作就整整30年。届时,他就可以领取一枚法院人独有的荣誉——“天平奖章”。

从医院回来的刘建文,没有请假休息就又重返工作岗位。大病初愈的他面容仍显憔悴,但眼睛里闪烁的是对法院工作难以割舍的热爱,也有对法律事业无尽的追求。(河南经济报记者:付宜成 通讯员:陈思思)(来源:河南经济报•看信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