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烤”依然“如此”,让人何以下咽?

“烧烤”依然“如此”,让人何以下咽?

民以食为天。对于吃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到我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4月11日播出的《新闻夜航》“深度”调查中,记者发现哈尔滨市民钟爱烧烤和火锅,然而,一些市民认为比较好的烧烤店和火锅店,问题也比较多。

“阿里巴巴”让人“快乐”不起来

采访中,阿里巴巴在市民眼中名气很高,有多家连锁店。夜航记者在没有提供任何证件的情况下,就轻松地在位于民生路的阿里巴巴烧烤店应聘到擦盘子的工作。记者发现,不但擦盘子的白抹布是黑色的,还有一股明显的捂巴味。擦好的盘子、筷子、杯子虽然放到了消毒柜里,但是这个消毒柜只是摆设,始终都没启用。

记者还注意到,饭店的经营者到服务员,再到后厨的烤串师傅、刷碗师傅,几乎所有工种都有一个习惯,那就是抽烟。站着抽,坐着抽、蹲着抽,不断变换姿势各种抽,而他们抽烟的地点都是相同的,那就是厨房里。另外,这些工作人员大都没有办健康证。

消毒柜没启用,餐具卫生没保障;从业人员没有健康证,人员是否健康没有保障;厨房里烟灰横飞,卫生显然没保障。这些,明显违反了《食品安全法》的相关规定。更过分的是,他们点菜之前赠送给客人的爆米花,经过“整理”后,又再次端到新来顾客的餐桌上。

“烧烤”依然“如此”,让人何以下咽?

记者在这家店工作的时间越长,发现的问题也越多。串好的鸡爪子直接被烤串师傅放到了案板上,案板没有擦拭干净,也没有盛装器皿。记者有点儿担心,因为这个案板平时还有一个用途,那就是当凳子。工作人员经常把案板当成“热炕头”,坐在上面蹭来蹭去,厨房用具卫生更是令人堪忧。采访中,记者发现工作人员经常用黑乎乎的擦桌子的抹布擦剪刀,然后用剪刀直接修剪菜卷;传菜的托盘虽然套上了一层薄膜,不过油腻不堪,烤串师傅竟然拿起铲灰的铲子刮油渍,这样的做法是不是有点太原生态了?

吃烧烤优点是热闹,缺点是菜品凉得比较快。采访中,记者发现工作人员重新加热串品时,有时由于新烧的串多,需要加热的就被冷落在一边。当有人询问时,店里的负责人竟然用嘴“吻”了一下加热串说:“加完了,搁凉了,再热一下!”经过重新加热后,被亲吻过的串又送上了客人的餐桌。

在阿里巴巴烧烤店前厅通往后厨的墙上,贴了这样一条宣传语:“因为价格离去的客户,还可能回头;因为质量离去的客户,是永远不会回头。”可是这样的服务,消费者还能回头吗?

“烧烤”依然“如此”,让人何以下咽?

“酒鬼居”竟然这么没“品味”

酒鬼居品味烧烤在哈尔滨市有多家分店,也是消费者心中较为熟知的店铺,其中锡纸类的烤品较为特色。记者在香坊区香滨路的总店暗访中发现,餐具是存放在消毒柜内,但记者随机挑出来一个碗,里面就发现了面条的残留物。而从一些已经装好的餐具上,能看到有些盘子上还有较为明显的油渍痕迹。

在后厨的另一个房间,几位女店员正在桌台上面切肉穿串,一位店员自告奋勇,竟然用黑乎乎的手过去帮忙。记者发现,现场穿串的工作人员都是“徒手”工作,经常抓完生肉,又抓熟食或是其他菜品。一名切鹌鹑的店员在切完后,还用嘴吸吮手指,随后又用手将切好的鹌鹑装盘准备上桌!

用铁签子穿馒头片的店员,说话时唾液横飞,飞溅到馒头上。一根生肉串掉在了地上,店员若无其事地捡起来又放回到生串堆里,没有经过任何清洗,并称“烤的时候该刷油了”!

在后厨一侧的锡纸菜品区,一位店员正在徒手处理一盆死后拔毛过的鹌鹑,盆内都是红彤彤的血水,还有部分洒落到了地上。在烤串区域的地面位置,还掉落了铁签子和一个夹子。垃圾桶早已塞满,垃圾都溢了出来。可能实在看不下去,烤串师傅开始用扫把和一块黄色的塑料板清扫起地面,记者仔细一看,黄色塑料板竟然是烧烤用的扇风板!

“烧烤”依然“如此”,让人何以下咽?

“炭火楼”让人涮得“上火”

炭火楼火锅作为东北传统炭火锅的一种,是哈尔滨较为知名的火锅店之一,在市区内设有多家分店。两名记者前往安心街95号的炭火楼火锅总店应聘时,在没持有健康证的情况下被经理录用。

这里给人的第一感觉是前厅的卫生比较干净,消毒柜也在正常使用,只不过店员保持容器卫生的方式却很特别,不仅徒手擦拭容器边缘,擦下来的酱竟然又被重新甩进了碗里。而一份别人用过的里面有黄色异物的蘑菇酱,店员也不让倒掉,怕被监控设备拍到“浪费”行为。

为了教新上岗的记者分辨调料,老店员让记者拿勺子挨个舔。这不是“上手”,而是直接“上嘴”!吃火锅,蘸料是必不可少的东西,但消费者要是看到店员这么准备蘸料,心里得是个啥滋味!就算要区分酱料类别,是不是也应该用一次性的餐具取样,直接用一把酱勺挨个尝,相信没有哪个顾客想要这样的“亲密接触”吧!

“烧烤”依然“如此”,让人何以下咽?

在准备免费小菜过程中,一块虾片不慎掉到了地上,店员告诉记者,没有黑东西捡起来就能放里边。记者在刷锅添碳的后厨看到,这里俨然就是后厨店员们的吸烟区,不分男女,不定期就有店员来到这里点上一颗烟,这样的后厨怎能让人吃得放心?

从事餐饮行业的人员持有健康证是必要条件,可在采访中,记者发现很多餐饮店没有严格执行工作人员持证上岗的规定。目前,哈尔滨市区内正规办理健康证的12处机构都是免费办理的,而一些健康证,竟然出自没有经过哈尔滨市疾控中心指定办理的医院之手。

食品安全,《新闻夜航》报道了无数次,可在记者的暗访中,还是发现了不少问题。问题不在多少,不在大小,而是通过一个个小问题,能够看到一个餐饮企业背后的监管工作,还有再提高的空间。如果发现问题后没有及时清除,长此以往就会最终失去消费者的信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