擴散丨黃桷樹、機車廠、老煙囪...這片68歲老廠區變身成都網紅打卡新地標

昨日,位於成華區二仙橋片區,

被成都市納入《工業遺產保護利用實施規劃》

的工業遺址“機車車輛廠”

以嶄新面貌走進公眾的視野。

扩散丨黄桷树、机车厂、老烟囱...这片68岁老厂区变身成都网红打卡新地标

中車共享城效果圖

在成都機車車輛廠退城入園、舊址重新規劃、城市更新中,多處工業遺址得到了保護和利用。寫滿歷史和時間印記的黃桷樹、充滿現代藝術氛圍的機車公園、鮮花盛開的無頂廠房、一公里的空中觀光走廊、能演奏兒歌的重金屬“音樂盒”等景緻都將陸續向公眾正式開放。

“近兩年,二仙橋片區的變化可以說是翻天覆地,在成都機車車輛廠原址崛起的中車共享城更是成華區從老工業基地轉型‘文旅成華’的重要標誌。”

扩散丨黄桷树、机车厂、老烟囱...这片68岁老厂区变身成都网红打卡新地标

成華區公園城市建設和城市更新局局長、東郊文化創意功能區管委會主任馬健偉表示,作為成都市66個市級產業集聚區之一的東郊文化創意功能區,目前正按照“工業遺存+文創園區+文旅地標”三位一體開發理念,全力推動工業遺存保護性再造、產業化改造、景區化營造、社區化塑造,同步實施工業遺存周邊風貌整治、配套提升和場景構建,加快打造一批最具工業風、最具時尚範的文創文旅融合新地標和潮流娛樂消費新街區。

工程院院士領銜設計

在共享中留住幾代人集體記憶

1951年,為配合成渝鐵路修建,鐵道部選址成都二仙橋建設新中國第一座鐵路工廠——鐵道部成都機車車輛廠,這裡試修出第一臺東風型內燃機車,成為全國第一個轉修內燃機車的工廠。68年來,這塊土地創造了無數的故事和輝煌,傾注了無數“機車廠人”的心血與汗水。

“今天對外開放主要有中車藝展中心、機車公園、四季花園等區域。”在2019年中車置業品牌發佈會暨藝展中心開放現場,中車置業(成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海斌介紹,2017年8月31日,隨著成都機車廠最後一輛機車下線,老生產區退城入園整體搬遷至新都石板灘軌道交通產業園後,老廠區共騰退了769畝待開發土地。

扩散丨黄桷树、机车厂、老烟囱...这片68岁老厂区变身成都网红打卡新地标

作為成都東郊文化創意功能區重要組成部分,老廠區如何在城市迭代更新中,既能留住幾代人的集體歷史記憶,又能適應產業結構調整需要呢?

中車集團經過與成華區反覆研究會商,專門組建了全資子公司中車置業負責搬遷後的成都機車車輛廠改造開發,邀請了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設計大師崔愷領銜,以傳承工業文化歷史為目標,對工業遺址進行綜合研究和改造設計。在保護中重構,通過產城雙修,將原機車車輛廠廠區打造成一個多功能共享微城市。

延續傳承原有文化

打造具有年代感的公共活動空間

“成都中車共享城是中車集團實施‘退城入園’工程後的全國首個城市更新項目,在設計中我們突出了文化、交通、服務、生態四個方面的共享,打造以工業遺產保護利用和TOD開發為觸媒的共享微城市。”據中車置業規劃建築高級經理牛茜介紹,在生態共享上,將保留原生景觀,通過綠色建築,打造國際化社區;在交通共享上,將契合TOD開發,以公共交通為導向,結合原有道路,為市民提供更便利更全面的公共交通和中車最美地鐵點;在文化共享上,將延續傳承原有文化,讓後來人可共享。

扩散丨黄桷树、机车厂、老烟囱...这片68岁老厂区变身成都网红打卡新地标

圖據四川在線

在機車車輛廠的“變身”中,保護和再開發的理念得到了充分的實踐和應用。廢舊的火車底盤加上轉換軸再焊上凹凸不平的打點,搖身一變成了重金屬音樂盒,還能奏出美妙的兒歌;古老的月臺旁,一節火車車廂停靠在側,酷炫的藝術塗鴉加身,原來這是一個改裝後的車廂書吧,讓你可在1951年的工業記憶和2019年的都市現代文明中來回“穿越”;而一條一公里左右的空中觀光走廊,不僅可帶你俯瞰1.5公里的鐵軌創意路,遙望20多米高的紅磚“雙煙囪”,更帶你玩轉書吧、茶吧、藝廊等多樣的“車廂生活”……

扩散丨黄桷树、机车厂、老烟囱...这片68岁老厂区变身成都网红打卡新地标

圖據四川在線

“中車共享城項目與一般的商業開發不同,我們斥巨資先對工業遺址部分進行改造,打造眾多具有年代感的公共活動空間,工業遺址改造完成5年後將全部移交當地政府。”如目前已經對外開放的中車藝展中心、四季花園、機車公園等,在改造時保留了大量的工業文化痕跡。

扩散丨黄桷树、机车厂、老烟囱...这片68岁老厂区变身成都网红打卡新地标

希望老工廠能迸發出新的活力,

變幻出更為耀眼的文藝範兒!

拍照去~~

扩散丨黄桷树、机车厂、老烟囱...这片68岁老厂区变身成都网红打卡新地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