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5G领域又多一项"中国造"国际标准,湖北这所高校贡献不小!

2019年被视为5G的开局之年,全球许多的运营商都加快了对基础设施的投资,以支持5G用例和服务,为用户和企业提供了巨大的潜力。5G代表着无线网络技术角色的一个根本性的转变,更将催生出更多的新生产业。而坐落于江城武汉的

湖北大学,长期以来在我国5G发展进程中,更是发挥着重要作用。

突破!5G领域又多一项

2018年7月27日,在瑞士日内瓦举行的国际电信联盟ITU-T第13(SG13)研究组大会上传来消息,由湖北大学朱国胜、王时绘、祁小云教授等主导制定,包括中国信息通信科技集团、韩国电子与电信研究所(ETRI)参与的国际标准ITU-T Y.3170获得正式批准。

突破!5G领域又多一项

ITU-T Y.3170国际标准的全称为"Requirements of machine learning based QoS assurance for IMT-2020 network: 基于机器学习的5G网络服务质量保证需求"。该标准是国际电联在网络领域应用机器学习技术第一个国际标准,也实现了湖北大学在国际标准领域的突破

在海量设备连接,超高流量密度、超高连接数密度和超高移动性场景下,5G网络如何满足用户服务体验存在巨大挑战,传统的网络设计、规划、运营、管理和维护方法无法适应高度复杂和动态的5G网络环境。而机器学习方法,通过数据来自动驱动算法优化,在图像、语音识别、自动驾驶等领域取得巨大成功,在网络领域的应用也成为了研究热点。2017年11月国际电联在SG13研究组下正式成立"未来网络-机器学习焦点组FG-ML5G",聚焦未来网络中机器学习的应用,在包括接口、网络架构、协议、算法以及数据结构等方面开展深入的标准化研究。

突破!5G领域又多一项

时隔不到八个月,在津巴布韦举行的国际电信联盟第13研究组大会上,由湖北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朱国胜教授、王时绘教授牵头,湖北省标准化与质量研究院、中国联通网络技术研究院等多家单位参与,历时3年研发编制的IMT-2020/5G网络服务质量功能需求国际标准(标准编号为ITU-T Y.3106)正式获批。这就意味着,在国际5G领域里,又多了一项"中国造"标准。

在该标准下,5G运营商在提供网络业务过程中,需要根据用户需求,完成对网络覆盖范围,网络容量、传输模型、资源需求的预估,并全程进行网络服务质量异常监测和预测,根据优化策略自动完成网络配置更新,提高网络整体质量和用户体验。

突破!5G领域又多一项

如今,以自动驾驶、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5G应用,对网络服务质量要求极高。而中国制定出国际公认的网络服务质量功能需求标准,不仅是中国对世界的贡献,更体现了中国在全球的竞争力。在这个过程中,作为我国首批成为国际电信联盟ITU的学术成员,湖北大学多年来始终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不断增强科技创新能力,积极探索,为祖国发展竭力前行!

延伸阅读

国际电信联盟是联合国的一个重要专门机构,也是联合国机构中历史最长的一个国际组织。简称"国际电联"、"电联"或"ITU",主管信息通信技术事务的联合国机构,负责分配和管理全球无线电频谱与卫星轨道资源,制定全球电信标准,向发展中国家提供电信援助,促进全球电信发展。国际电联总部设于瑞士日内瓦,其成员包括193个成员国和700多个部门成员及部门准成员和学术成员。

更多精彩资讯,欢迎关注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湖北省"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湖北大学本科招生头条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