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市兩級法院紮實推動掃黑除惡專項鬥爭深入開展

自中央決定開展掃黑除惡專項鬥爭以來,全市兩級法院不斷提升政治站位、完善工作機制,依法嚴懲黑惡勢力犯罪,積極參與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取得階段性成效。截至今年3月底,全市法院一審受理涉黑涉惡案件33件198人,一審審結23件130人。受理惡勢力犯罪集團案件13件96人。中院二審受理涉黑涉惡案件12件70人,審結12件70人。已審結的涉黑涉惡案件共判處罰金248萬元,無一人適用緩刑或免予刑事處罰。

自掃黑除惡工作開展以來,全市兩級法院均在第一時間成立了由院長擔任組長的掃黑除惡專項鬥爭領導小組,把掃黑除惡專項鬥爭作為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首要任務由“一把手”負總責。並及時出臺工作方案,多次召開黨組會議、專門工作會議,細化分解壓實責任,持續聚焦發力,切實做到上級部署要求到哪裡,組織發動就深入到哪裡,貫徹落實就跟進到哪裡,推動掃黑除惡專項鬥爭持續深入推進。

立足審判職能作用,堅決依法從嚴從快懲處。全市法院牢牢扭住刑事審判職能作用不放鬆,對黑惡勢力犯罪堅決從嚴懲處,嚴格非監禁刑的適用,全市法院一審已審結的23件案件,有7人被判處5年以上有期徒刑,無一被告人適用緩刑或免於刑事處罰。嚴格依法辦案,對不屬於黑惡勢力犯罪案件,堅決依法予以糾正,確保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始終在法治軌道上進行。如涇縣人民檢察院公訴的周強等聚眾鬥毆案,公安機關以惡勢力犯罪集團移送審查起訴,公訴機關以惡勢力犯罪集團提起公訴。兩級法院認為該起案件不屬於惡勢力犯罪集團案件,遂堅守法律底線,依法未予認定。宣判後,該案取得了良好的政治效果、法律效果、社會效果。

強化職能延伸,參與社會綜合治理。對案件審理中發現的社會管理漏洞、部門執法缺失、可能隱藏的“保護傘”,及時發出司法建議,提出有針對性的預防懲治意見建議,助力提升社會治理法治化水平。落實“一案三查”,聚焦黑惡勢力犯罪突出的重點地區、重點行業和重點領域,深挖“保護傘”和涉黑涉惡線索。兩級法院目前共向相關部門移送涉黑涉惡及“保護傘”線索共11條。同時強化輿論引導,大力開展法治宣傳教育,郎溪縣法院審理的“套路貸”案件,是全省第一例當庭宣判的“套路貸”犯罪案件,通過網絡直播、組織旁聽的形式,取得了強烈社會反響。

(宣城日報記者 劉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