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份榜单,读懂一个不一样的中国恒大

两份榜单,读懂一个不一样的中国恒大

地产财富会

那些把灯背在背上的人,

把他们的影子投到了自己前面。

2019-4-17

4月15日,由乐居财经和界面分别发布的“2018中国内房股所得税排行榜TOP50”、“2019中国慈善企业家榜”正式揭晓,坐镇两份榜单头名的则是中国恒大和其掌舵者许家印。

在乐居财经推出的所得税排行榜中,中国恒大凭借602.18亿的所得税排名第一,成为内房股的所得税“纳税王”,日均纳税2.6亿;而另一份榜单的数据显示,恒大集团董事局主席许家印以40.70亿元捐赠额位居榜首。

中国那么多的企业和个人,但为什么偏偏是中国恒大和许家印能够名列榜首?显然,这是个非常值得注意和探讨的话题。

日均纳税2.6亿

两个字形容“纳税王”

在中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认为,衡量企业价值的最重要指标不再是营收或者利润,而是纳税。纳税越多的企业,意味着创造越多的社会财富,也承担了更多的社会责任。

按照社会的分配理论,在第一次分配时,企业通过创造营收和利润,员工获得了收入,同时,企业通过纳税,增加了财政收入,有利于产生更多的资源进行第二次分配。其逻辑并不难理解,政府财政收入主要源于税收,税收可以有效转化为市民的公共服务和基础建设,成为推动社会发展、改善国计民生的重要源泉。

由于房地产行业对于整个国民经济的重要性,在众多行业中,房企一直是纳税的先锋和主力军。同时,在房企社会责任指标体系中,纳税额是不可或缺的一项。

在此次乐居财经所得税排行榜中,这一点则得到了深刻印证。其中,中国恒大凭借602.18亿的所得税排名第一,成为内房股的所得税“纳税王”,日均纳税达到了惊人的2.6亿,远超纳税额377.93亿排名二的万科和纳税额310.21亿排名第三的碧桂园。

两份榜单,读懂一个不一样的中国恒大

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国纳税额超过300亿的企业屈指可数。2018年,恒大、万科和碧桂园等三家企业,仅所得税一项就超过300亿,而在2017年,中国上市房企缴纳所得税超过300亿的仅恒大一家。

面对如此“疯狂纳税”的恒大,财政部门怕是已经习惯,跟往年一样笑得合不拢嘴的同时,嘴里还不忘吐出两个字:优秀!

两大实践路径

催生百亿“纳税王”

实际上,中国的很多企业还是谈“税”色变的,他们怕纳税,纳税就好比把他们吃到嘴中的肉硬生生夺回来了。

一直以来,在不少企业眼中,纳税都是一块暗黑之地,是断不可“打开天窗说亮话”的。

这些企业更偏向于宣传自己抢占了多少市场份额,实现了多少营业收入和盈利,却对纳税只字不提。因为不照章纳税、想方设法“合理避税”已经成为了不少企业心照不宣的本能。

可中国恒大对这事并不含糊,恒大不怕纳税,怕的是纳得不够多。

中国恒大认为,如何把商业成功和社会责任结合起来,平衡好追求利润与社会责任之间的关系,是其在成长过程中绝对不能回避的问题。因此,对于中国恒大而言,这税不但必纳不可,而且要在业绩的支撑下尽可能多纳,要纳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草蛇灰线伏脉千里,从规模王到利润王,再从利润王到纳税王,恒大正在证明,只有经过更深刻的实践,才能创造出更伟大的企业。

多年来,这位“纳税王”从三个实践路径出发,把纳税和社会责任落到实处,最终实现企业发展的正循环。

恒大的第一个路径便是——依托企业核心业务开展可持续的社会责任。

经过多年的探索,目前恒大已经形成以房地产开发为基础,健康养生管理产业为两翼,高科技产业为龙头的产业布局,并通过多元化的业务布局实现了公司持续的高质量发展。恒大2019年销售稳健增长,利润也大幅提升,再度登上行业“利润之王”,核心净利润783.2亿,同比增长93.3%,净利润722.1亿,同比增长106.4%,毛利润1689.5亿,同比增长50.5%。

通过有效的成本控制、廉价的土储和高性价比的产品,恒大在土地增值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等开发投资环节和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印花税、城市维护建设税等企业经营环节中都能贡献大笔税额。

能力越大,才能更好地肩负起更多社会责任。可以看到,业绩和利润,造就了一个“恁能纳税”的恒大,也造就了一个具备承担更多社会责任能力的恒大。

换句话讲,只要恒大的业务在持续支撑业绩,那恒大的纳税和其对社会责任的必然是可持续、可长久的。

其实,在目前行业中恒大业绩和规模并不是第一,但是为什么恒大的纳税额会排在榜首?下面的这个实践路径则能很好地解释这个问题。

恒大的路径之二,是把社会责任管理融入企业经营管理之中,把社会责任作为企业发展的使命和担当。

602亿的纳税额、783亿的净利润,把近乎所有的净利润拿出来纳税,恒大一点都不心痛。

恒大对自己的纳税是有要求的,在恒大的最新发展规划中,利税1500亿已经作为2020年企业目标之一。以此推算,届时纳税额会在700亿左右。同时,恒大多次对员工、对各级部分强调纳税的重要性,由此可见恒大对纳税工作的重视程度。

可以说,中国恒大的纳税贡献并非只是“做大做强”后的水到渠成,而是能力越大、责任越大的企业使命。

业内人士认为,社会是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沃土,任何企业都不能脱离社会的发展而独善其身。在创造利润、对消费者、股东、员工承担法律责任的同时,恒大主动承担相应的义务,这非常有助于恒大在企业形象声誉、品牌竞争力、市场认可度等方面促进商业上取得更大成功,进而实现良性正循环。

热衷慈善

扶贫永不收兵

在此次界面联合亿安保险经纪共同发布2019中国慈善企业家榜显示,100位入榜企业家(企业)的捐款总额高达163.21亿元,42位企业家的捐款超过1亿元。

其中,恒大集团董事局主席许家印以40.70亿元捐赠额位居榜首,腾讯董事会主席马化腾以10.80亿元的捐款额排在第二,马云则以1.59亿元排在20位。

两份榜单,读懂一个不一样的中国恒大

论对公益和慈善的热衷程度,许家印和恒大集团的境界似乎比所有人都要更胜一筹。

饮水思源,作为一名贫苦人家出生的许家印或许更能明白这个道理。在1岁零3个月的时候,许家印母亲因病离世,他成了半个孤儿。在村里面几间不遮风、不挡雨的破草房里面,许家印就用泥巴台子做课桌,一日三餐每餐吃一个地瓜、一个黑窝头,喝一碗盐水。上大学后,没钱吃饭,靠国家给的14元助学金,读完了大学。1996年,借助改革开放的机会,成立了恒大集团。这就是许家印的过去,万般辛苦、冷暖自知。

一次采访中许家印坦言,“当时,我是非常渴望能够得到别人的帮助,非常渴望能够有一份工作,非常渴望能够走出农村、吃上白面。”

而如今,当许家印跻身于全球最富的群体时,他没有忘记儿时书本上读到的那句话“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而恒大也不断地践行企业责任,在扶贫路上越走越远、越飞越高,并开启精准扶贫领域的“恒大模式”。

成立22年来,恒大累计为民生、扶贫、教育、环保、体育等慈善公益事业捐款数百亿元,已累计纳税1850多亿元,每年为社会解决就业260多万人,为践行社会责任、助力民生改善做出了应有贡献。

从2015年12月开始,许家印领导的恒大集团结对帮扶贵州省毕节市,宣布无偿投入110亿元,截至2018年年底累计已捐赠到位60亿元,帮扶52.13万人初步脱贫。同时,恒大集团还在2018年广东扶贫济困日捐款5亿元,用于帮扶广东省的扶贫工作。在教育方面,2018年恒大集团对中山大学、武汉大学等有大额捐赠。

“恒大的一切,都是国家给的,是社会给的,我们应该去承担社会责任,我们必须回报社会,这是我的心里话!我们能够让他们早日脱贫,过上好日子,这是我们最大的欣慰,也是我们每一位恒大人一生当中的光荣,一辈子的荣耀!”

显然,许家印和中国恒大在“扶贫”之路上,还将继续超前迈进,而这一份份沉甸甸的“民生清单”也一定会越拉越长。

古人云:为天地立心,为生命立命。我们说,无愧时代的,就是最受人尊敬的。

谨以此向那些为国家、为社会、为百姓做出贡献的企业和企业家们致敬!

两份榜单,读懂一个不一样的中国恒大
两份榜单,读懂一个不一样的中国恒大两份榜单,读懂一个不一样的中国恒大
两份榜单,读懂一个不一样的中国恒大两份榜单,读懂一个不一样的中国恒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