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撒謊死不承認?爸爸故意“挖坑”!這招好使!

最近一朋友的親子溝通方式頗為有趣。

話說某一天,小男孩去教練處練乒乓球,結果練了十分鐘,突然跟教練說肚子痛,孩子一本正經地對教練說“腸胃炎發作”。小男孩被允許坐在一旁休息。爸爸接孩子的時候,發現不大對勁,因為孩子的精神很好,也沒有一點腸胃炎的跡象。


孩子撒謊死不承認?爸爸故意“挖坑”!這招好使!


回家的路上,爸爸故意看著孩子,“認真”地說:“等會我和你媽媽、弟弟三人去吃炸雞和牛排,我會讓奶奶給你煮粥,你在家好好休息。”注意,炸雞和牛排是小男孩最喜歡的食物。

小男孩脫口而出:“不行,我也要去。”

“你不是肚子痛?腸胃炎要吃清淡的食物。”

孩子皺著眉頭想了很久,最後忐忑地承認“肚子痛是假的,是為了不想練球”。

當孩子撒謊死不承認,爸爸故意“挖坑”,幫助孩子主動承認,便有利於事情的解決。不過如果一個孩子常常撒謊,並且不肯承認,這個家庭的教育想必也是有問題的。

孩子為什麼寧願撒謊也不承認?自檢:父母是否有過於嚴厲的教育?

我們可以假設一個這樣的場景:兩個小女孩,小丹和小露搶了別人的玩具帶回家,還美其名曰對父母說:“小朋友很喜歡我,所以送我的。”兩個孩子的媽媽都有些懷疑。追問後,小丹很快就承認了“玩具,是我搶小朋友的”,因為經驗告訴她,改正了就是好孩子,媽媽總是耐心地教導;相比之下,小露面對媽媽的追問很緊張,可是她仍然堅持說“小朋友送的”,因為經驗告訴她,承認了會被媽媽打罵,過往的“疼痛”告訴她——不能承認,承認了會被打慘的。

心理學家阿爾弗雷德·阿德勒說過,當我們面對說謊的案例時,一定要看其背後是否有嚴厲的父母。哲學家伯特蘭·羅素也說,孩子不誠實,幾乎總是恐懼的結果。

難怪在國內外眾多的家庭育兒研究案例中,下面三種父母或家庭,會輕易地“逼”出愛撒謊的孩子:

1、喜歡恐嚇孩子的父母


孩子撒謊死不承認?爸爸故意“挖坑”!這招好使!


“你如果撒謊,看我不打斷你的腿”,“你如果做了壞事,我會沒收你的玩具”,“你是不是打妹妹?小心我‘修理’你”……

父母的恐嚇,就像一個可怕的東西一直在虎視眈眈著孩子,孩子內心的恐懼也一直在提醒自己——“當我不承認,雖然承受壓力,但也比遭受父母的懲罰好”,所以孩子寧願不承認。為了避免爸媽嘴裡的恐嚇降臨到自己身上,孩子下次做了錯誤的事情,也會習慣撒謊對待。愛撒謊的孩子就這樣養成了。

2、經常打罵懲罰孩子的父母


孩子撒謊死不承認?爸爸故意“挖坑”!這招好使!


“我承認了會被打,不承認也會被打,我為什麼要承認呢?”有一位小男孩曾經告訴我,他為什麼一直撒謊的原因。話說有一次,他跟小朋友玩耍時,不小心把對方推倒,磕壞了牙齒,對方家長很生氣。媽媽問小男孩,是不是他推小朋友,導致小朋友磕壞牙齒的。媽媽問完後,他想起幼兒園老師說過“承認錯誤也是好孩子”,他便“勇敢”地承認了,沒想到當他承認後,他的媽媽氣瘋了,不僅不讓他吃飯,還用棍子打了他一頓。

如果你不想讓孩子撒謊,當孩子承認錯誤時,要給孩子改正的機會。很多時候,孩子們犯錯後,他們已經意識到錯誤,如果爸媽還打罵懲罰孩子,那麼未來孩子連承認錯誤的勇氣都丟了。

3、輕易地否定孩子的父母


孩子撒謊死不承認?爸爸故意“挖坑”!這招好使!


“你撒謊,是個壞孩子”,“你欺負小朋友,是差勁的孩子”,“你玩完玩具不收拾,是懶孩子”……孩子們雖然小,可是往往很在意“好孩子”和“壞孩子”的評價。當家裡的大人常常輕易地否定孩子,給孩子貼各種負面的標籤,孩子為了不想被貼更多的壞標籤,以後做錯了事也不會輕易地承認。撒謊就自然而然地發生了。

在爸媽們上面這些高壓教育下,撒謊孩子的常見表現,除了不敢承認,還有就是——不說話,例如當媽媽問“這花瓶是你打碎的嗎”,孩子可能就開始沉默,一句不吭;當爸媽問得急了,孩子還可能“哇”一聲就哭了,始終也不承認,也不說話。當然有些“聰明”的小孩在被問“有沒有做壞事時”,他可能會故意給爸媽瞎掰故事,把爸媽的注意力拉向“歧途”。

當孩子撒謊時,有時孩子不願承認,爸媽們可以嘗試給孩子一個“臺階”

“你是不是因為很想吃零食,所以才偷吃?媽媽小時候也愛吃零食”,“你是不是很想玩那個玩具?爸爸也覺得那個玩具不錯”……

嘗試給孩子一個“臺階”,不僅拉近與孩子的內心距離,給予同理心,孩子更願意放下戒心,真實地透露內心的想法,坦誠地與父母溝通。心理學家約翰·戈特曼也說過,當孩子和父母建立起情感上的“聯結”時,父母再通過這條感情聯結通道,教導孩子如何調整情緒、解決問題。從幼兒大腦的角度解釋,當父母的同理心發生時,會觸發孩子大腦的共鳴機制,負責同理心功能的腦區會變得活躍。結果孩子會趨向於做出與父母一致的行為,最終有助於親子溝通。


孩子撒謊死不承認?爸爸故意“挖坑”!這招好使!


“後來,我向你姥姥承認,我的確是偷吃了零食。姥姥也沒批評我,而是給我做了薯餅,她說以後想吃零食就告訴她,不需要偷。”爸媽通過“我的童年故事”,給孩子透露“正確的示範”,孩子便會明白,“我承認錯誤,爸媽應該不會批評我,或許我以後想吃零食時,就像爸爸媽媽小時候那樣做,不需要偷零食。”

看,良好的溝通就在爸媽們講述“童年故事”中實現了。

所以,善於教育孩子的父母,並不是“事事較真”的父母,有時是可以“輕易原諒”孩子的父母。

關鍵字:撒謊說謊、親子溝通、幼兒心理、育兒方法、早期教育

幼兒說,作者為幼兒心理科普作家黃杏貞,已出版書籍《心理諮詢師媽媽的科學育兒法》(獲國家部級優秀出版物獎)。學習幼兒心理研究和知識,分享科學、實用、有價值的育兒心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