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普通家庭一年隨禮要多少,有什麼辦法降低又不傷人情?

一點三農


農村送禮我覺得是一件比較難堪又糾結的問題!我個人是比較反感的或者說是討厭吧。



比如在貴州遵義辦補習班的那年寒假,在我朋友的那個鎮上。那時候他們的生活條件還是蠻差的,一般家庭一天兩頓主食,上午在十點多,下午在三四點。窮一點的家庭只吃一頓主食,這我是見過的。相對來講是比較貧窮的。但是一進入臘月,在鎮上會自然從大街的一端開始辦酒席,好比今天我辦了,明天隔壁的辦,後天又是挨著的另外一家,一直沿著大街到最末端,廚子和餐具那些都是挨著挪。我朋友告訴我,吃流水席是要送禮的,一般一兩百,單說辦一次的純收益會在一兩萬塊左右,這相當於那時候農民家庭一年的總收入!所以在那兒臘月辦酒席是不需要理由的。如果你只送禮,不辦酒席的話意味著今年白忙活了!在正月辦酒席我們那兒是普遍的,叫做“拜年”。一般來的都是親戚,鄰居卻是蠻少的。多的時候七八桌,少的時候一兩桌。同樣的朋友那兒正月也得辦,大概的風俗是差不多的。這我是比較認可的。


說實話,我家鄉也是有喜歡辦酒席的人家,自然不是以“母豬下崽”為由,但也是有機會就辦的那種吧。這幾年我媽在家養豬,平均一年的送禮肯定也是超過一萬的。正常來講喪葬、結婚、六七十以上滿十,這三種我是比較理解的。其他的除了賺點錢以外是沒有多少意義的。

再說說“降低又不傷害的辦法吧”!

第一種,如果一直待在城裡,長期不回農村,自然是可以減少送禮的。當然該去的親戚家還是得去!

第二種,就等國家政策吧!現在這兩年國家已經開始整治這樣的酒席了,比如村幹部、黨員或者五保戶、教師這幾類是限制得比較嚴格的。

第三種,當政策還沒到時,確實受到很大困擾是的可以匿名向當地政府領導反映的,表明自己或他人受此風氣的影響相當的大,希望政府參與宣傳或制止!一般政府是比較重視的,萬一媒體曝光,那事兒就不那麼簡單了。

確實啊,省吃儉用一年的勞動收入還堵不上送禮的缺口,那老百姓還怎麼活啊?你們覺得呢?


農家姐弟


問:農村普通家庭一年隨禮要多少,有什麼辦法降低又不傷人情?

隨禮對很多農民來講是一件頭大的事,農村人既注重感情,也很好面子,結果卻要花不少冤枉錢,而農民的收入有限,不少錢都花到了隨禮上。

另外不同的地方習俗也不一樣,有的地方隨禮數額比較大,有的地方會酌情考慮,我就聽一些熟人說起,一戶家庭辦喪事,主人家收禮就收了130萬,因為那邊的人包的紅包數額有點大,5000至10000的很平常。

像我家鄉這邊隨禮就比較含蓄了,不管是結婚、進火、生小孩等等,可以包幾百,也可以包幾千,包幾千的一般都是特別親的親戚,而且這些紅包,最後差不多要還給別人的,即使是這樣的情況,我感覺紅包還是有點大,有些喜事,一個紅包的錢相當於當地人一個月的工資。

那有沒有什麼辦法降低隨禮的金額,有不傷人情呢?

想必大家都知道“談錢傷感情”,既然想降低隨禮的數額,那感情肯定會受到傷害,要想不傷害感情,就要遵從當地的習俗,所以這是自相矛盾的,除非有辦法改變當地的一些習俗。

其實大家心裡對心意和金錢之間都有一杆秤,每個人的心中秤砣的分量不一樣,所以對待同一件事情,看法不一樣導致隨禮的數額不盡相同。其實數額大概也相差不多,反正金錢和心意是成正比的,金錢越多,心意越重,金錢越少,心意越少,既然是這樣,還能降低隨禮的數額嗎?顯然不可能的。


老梁話三農


農村隨禮不是見席就坐,與多少無關。你討厭隨禮,是不是也討厭收禮。多少年的親戚六人,街坊鄰居,親朋好友在你家裡遇到婚喪嫁娶時隨禮祝賀或表哀意總不能空手登門吧。你收別人的禮,再還別人的情天経地義,你不欠別人的情不參別人的事理比棍端,何來討厭。你若有這樣的看法和想法只能說你少情寡義,曰子過的日漸衰敗。窮過日子富待客這是農民的本性,至於事大事小本著量力而行的原則,誰能來誰不能來因主家的人情世故而定。涉及到你,你可去可不去,你情份好,收入高可多隨禮,你人情淡,經濟差可少隨禮或不隨禮只要人到,常言道禮無車載。何來討厭?


行走的路2


普通人家隨禮一要根據當地的生活水平和風俗習慣來決定隨禮的多少,二要根據家庭的生活水平和經濟實力決定,三要看其他家庭和人員隨禮的多少決定,四要根據自己和對方家庭的關係決定。同時要在平時向大家多宣傳隨禮的危害性,引導大家通過其他方式表達情意,不斷減少隨禮的數量。


黃朝峰2



山清水秀158191445


頭年出去打工 過年回不來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